饶世权 鞠廷英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上世纪90年代江苏周庄古镇开发成功引发全国范围古镇开发、旅游热,学界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既总结了全国古镇开发成功的经验,又检讨了古镇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既有宏观性的对古镇开发的研究,又有对具体古镇开发的总结。然而,这些研究却未能阻止我国当前古镇开发的“简单复制”之乱象,因此,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有利于从文本角度探讨其原由。
近年来,我国古镇开发出现“复制化”趋势。所谓古镇开发复制化是指古镇几乎完全按照已开发古镇,尤其是开发成功的古镇的模式、风格等进行开发、建设、经营,仿佛是复印已有古镇的文化。换言之,就是游客和研究者所抱怨的 “古镇没有特点”、“古镇大同小异”等。
古镇承载的历史文化与当地的历史发展、风土人情、经济社会文化等相适应。因此,不同区域的古镇承载着不同的文化特质,如川西古镇、江南古镇、西北古镇、西南边陲古镇等承载和体现着不同的文化特质。即使同一区域的古镇,有其相似一面,更有相异一面,也会有自己的文化特质。所谓文化特质即古镇不同于其他古镇的文化的特色部份,是一个古镇不同于其他古镇的标志。
古镇开发应当是古镇文化被打造为文化产品,而满足现代人的文化消费需要。如果一个古镇的开发简单复制其他古镇,实质就是抹杀不同古镇的文化特质,而强化古镇的文化同质。因此,古镇开发要有特色,归根到底就是要挖掘不同古镇的文化特质。
而古镇文化特质的挖掘是由古镇开发研究来完成的。因为古镇文化或深藏于古代典藏之中,或流传于民间,具有分散性和隐匿性,需要通过研究总结其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尤其是文化特质。因此,古镇开发的研究是古镇开发走出复制化的前提和基础。那么,我国近年来的古镇开发研究是否承担起了挖掘古镇文化特质的重任呢?
以近年来发表在期刊上的有关古镇开发的研究论文作为样本,从这些文本中分析古镇开发研究的现状,可以发现有关古镇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古镇的价值是古镇开发的前提,是回答为什么要开发古镇的问题。有关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从宏观上研究古镇的价值,有的学者认为古镇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包括历史文化的精神价值、历史价值、美学价值,又有经济价值。[1]有的学者认为古镇具有旅游功能,因为古镇有“古韵”美、文化艺术美、自然美,还有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的价值。[2]还有的学者从古镇的分类间接揭示古镇的价值,他将古镇分为记忆的古镇、怀旧的古镇、淳朴的古镇、宁静的古镇、休闲的古镇、体验的古镇,并从客源结构分析了古镇对于人们需求的满足。[3]
另一方面是以特定古镇为例分析古镇的价值,如有的学者以江南古镇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不仅揭示了江南古镇的价值,而且明确了各种价值之间的关系,认为历史文化价值在江南古镇的旅游开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次之。[4]有的学者以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宝丰古镇为例,认为古镇具有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包括众多的文物与文化遗存、众多的寺观庙宇建筑、众多的白族民居建筑、盐井文化和桥梁艺术、战争遗存)、民风民俗等。[5]有的学者以重庆峡江古镇为例,揭示古镇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人文价值、建筑美学价值、旅游价值。[6]有的学者认为四川古镇有古老的建筑、古朴的环境、历史文化遗迹和深厚的人文内涵、与古镇相适应的居民闲适恬淡的生活状态、民俗民风,具有具有文化价值、观赏、史学、文化、审美、科考、休闲等方面的价值。[7]
一方面概括了古镇开发模式,有的学者总结了目前古镇开发的实践,认为古镇的旅游开发模式主要有:丽江模式、周庄模式、乌镇模式。[8]有的学者则从应然角度,研究古镇开发模式,认为不同类型古镇应有相应的开发模式,提出了城郊型开发模式、旅游环线型开发模式、资源独特型开发模式、交通便利型开发模式以及其他型开发模式。[9]
另一方面是详细的揭示开发的具体经验,有人总结古镇开发成功的具体经验是严格保护古镇风、编制古镇保护规划、体验古镇乡土人情。[10]有的人以吴淞古镇的开发为例,认为吴淞古镇开发在功能分区、亲水平台的构建、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次上把握得比较到位。[11]
一方面是从宏观上研究古镇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如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古镇在保护和发展旅游过程中出现的过度开发和对历史遗产造成的不可弥补的损失的问题。[12]有的学者认为,古镇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有:开发深度不够、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协调不足。[13]还有人认为古镇开发产生生态环境破坏,古文化的破坏等大量外部性问题。[14]有的人认为古镇旅游开发中生态污染与破坏和文化污染与破坏是当前古镇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两大突出问题,并且在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主题重复、产品单一,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够,部分配套设施不完善。[15]还有人认为古镇基础设施极为匮乏,城镇功能很不完善,开发模式也不尽完善。究其原因,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市场化机制缺乏和政策法规不健全等是其发展的主要障碍。[16]多数学者认为古镇旅游的开发使古镇受到“商业化”或“过度商业化”的影响。[17]
另一方面是从特定古镇的开发研究其存在的不足,如以古镇周庄为例,认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建设性破坏、古镇内商业化气氛浓厚、市场管理不规范、缺乏合理的修缮和维护等。[18]有的人认为许多古镇由于旅游商业服务与为原居民服务的商业都设置在老镇区内,游客及本地居民的需求超出了生态承载能力,对古镇风貌造成了破坏。[19]有的学者以吴淞古镇的开发为例,认为吴淞古镇的开发失误之处与区域开发显得越来越不协调,总体功能定位有失妥当等。[20]一批学者认为四川和成都古镇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鲜明的特色和精品、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缺少创新意识、商业气息浓烈、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保护意识淡薄、未能重视古镇所在地的社会情况、区域合作不够、开发模式较为单一、宣传推广力度不足、管理不善等。[21]
学者们从不同层面探讨古镇开发的完善对策。第一层面是全面探讨型,如有学者以水乡周庄为例,提出了古镇旅游开发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的三大原则,应采取的三大对策是进行科学规划、创新开发思路、扩大对古镇的宣传。[22]有的人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求:增加旅游吸引物、社区参与意识的培养、制定严格的古镇保护规划、制定科学的旅游开发规划、对古镇文化的保护。[23]有的人认为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应当成片保护性开发、保护古镇,开发新区、保护特色,开发精品、扩大古镇产业链,打造古镇旅游经济圈。[24]
第二层面是从经济学分析,如有人提出古村镇开发与保护的均衡选择,强化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机制、旅游环境容量、严格控制古村镇内的商业化行为、增强全民的文化生态保护意识等。[25]有的学者从探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入手,提出加强政府管制。[26]有的区别商业化与过度商业化,认为“适度的商业化”将有助于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7]
第三层面是从古镇文化的保护角度来说,提出旅游开发中的古镇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古建筑保护、民族文化艺术保护、“废墟文化”保护、综合保护,加强古镇保护措施的落实。[28]
第四层面是从古镇开发的保障体系来说,认为应当建设古镇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保障体系,主要有政策法规保障措施、组织体制保障措施、学术研究保障措施、社区保障措施、人力资源保障措施、资金保障措施。[29]
第五层面从特定古镇的开发与保护入手,研究古镇的开发对策,如有学者认为大理州云龙县宝丰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应当加强宣传,提高保护意识;加强立法,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制定宝丰白族传统民居展示区总体规划,控制展示区内非传统建筑的建设;加强古镇绿化美化;内外联姻,互动发展。[30]有人研究湘西里耶古镇开发实践,提出旅游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因此,古镇开发应强化文化。[31]一批学者提出四川古镇开发应当准确定位、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区域合作;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加强管理等。[32]
通过对包括上述文献在内的文本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古镇开发研究基本路径是以开发的古镇作为研究背景,即使是有的研究尚未开发的古镇,也多以已开发的古镇作为参照。另一基本路径是先研究古镇的价值,然后是古镇开发的现状尤其指出其中的不足,进而提出完善对策。两个基本路径都显现出古镇开发研究滞迟于开发的实践,而未能为古镇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分析近年古镇开发研究的文本,也可以发现大多数研究突出完整性、综合性,即在有限的研究中力图全面系统研究古镇的价值、开发模式、开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的对策也应于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概括性提出,只有较少的文本以古镇开发的特定领域作为研究对象,如有的文本仅研究古镇开发的商业化问题。[33]而且从文本也可以看出许多观点只是表述的差异,实质是相似,甚至相同。我们在上文中不厌其烦地引用的尽可能多的文本资料,就是希望读者、研究者,或开发者等利益相关者能从中窥探到近年来理论研究的“雷同性”。我国古镇开发以“雷同”的研究文本为指导,注定古镇建设的“简单复制化”。
因此,我国近年来古镇开发研究的“滞后性”以及“雷同性”,使得理论的研究不能为古镇开发实践提供前瞻性的指导。要让我国古镇开发真正成为文化产业,古镇成为文化产品,在理论研究上就不能以已有开发模式为预设前提或背景,而应当改变已有研究路径。从综合研究深入到个别问题的个性研究,这其中始终应当坚持 “古镇是文化”的基本原则,深入研究古镇的历史,揭示古镇的文化特质。只有揭示了文化特质,才能打造各具特色的古镇文化,推动品牌效应的产生。
[1][29]甘丽.古镇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保障体系[J].经营管理者,2008,(16).
[2]田喜洲.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探索[J].经济问题探索,2003,(2).
[3][16][24]陈序.从市场角度看古镇保护与开发[J].山西建筑,2006,(13).
[4]孙萍.江南古镇旅游文化资源评价[J].今日科苑,2008,(2).
[5][30]黄正良,何俊伟,余丽萍.大理州云龙县宝丰古镇保护与发展初探[J].黑龙江史志,2009,(17).
[6]罗玲.峡江古镇特色及其价值初探[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2).
[7]王雪梅.论四川古镇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保护与利用[J].中华文化论坛,2004,(3).
[8][10][13][23]秦容.历史文化名镇的旅游开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
[9]余华玲,周密.四川古镇开发模式初探[J].新西部,2008,(18).
[11][20]陈存友,王远桂.滨水厉史古镇开发的误区[J].城乡建设,2003,(6).
[12][25]张跃华,黄洁.古镇(村落)保护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3).
[14][26]张皙.关于古镇商业旅游开发过程中外部性问题的研究[J].现代商业,2007,(10).
[15][28]田喜洲.论古镇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J].社会科学家,2004,(2).
[17][27][33]李倩,吴小根,汤澍.古镇旅游开发及其商业化现象初探[J].旅游学刊,2006,(12).
[18][22]余丹.我国古镇旅游的开发利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4).
[19]杨婷.古镇旅游开发策划新模式的探索——以上海市青浦区金泽水乡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8,(S1).
[21][32]况红玲.四川古镇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宜宾学院学报,2004,(3).
[31]黎新世.古镇文化与旅游开发——湘西里耶古镇调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