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洋节热”探析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建设

2012-03-20 14:54陈晓晖丛培鑫
文化学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洋节传统节日文化

陈晓晖 丛培鑫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一、关于“洋节热”的思考

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于过圣诞节的情况,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十位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每值圣诞节来临,商场、饭店、宾馆摆放起圣诞树,网络、报刊、电视、电台充斥着各种圣诞信息;平安夜里,人们聚众狂欢,流连忘返——凡此种种,皆表明我们正在逐渐演变成一个西洋文化主导的社会。”[1]基于种种现象得出的这一结论是否恰当、准确?“洋节热”究竟热到什么程度?有没有热到不分东部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偏远地区、不分城市还是农村,在全国范围内广为盛行?有没有热到除夕之夜烟花爆竹吃饺子,端午时节禳灾祈福赛龙舟,中秋佳节花好月圆人团圆那种全民皆晓、普天同庆的程度?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这种防微杜渐、高度警惕西方殖民主义文化侵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危机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是难能可贵、值得称道的。

“洋节热”的出现,引发了学术界的思考。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西洋节日在我国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的流行,就像儒家思想和汉字同样在一些西方国家得到追捧一样,是不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如果是,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未来的走向又当如何?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西方节日在我国盛行的同时,诸如清明节、重阳节、冬至等传统节日遭到冷落,更有人叹息中秋节、端午节的节日气氛早已淡化,年味也不如往昔浓厚,继而得出了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的结论。究竟是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要求日益升高,还是传统节日自身日渐褪色?我们认为是双重原因。究竟是西方节日的盛行导致了中国传统节日式微?还是西方节日钻了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的空子而盛行?我们更倾向于后者。

北大清华等高校十名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的做法,其精神可嘉,意义重大,但方法欠妥。精神可嘉,体现为高度警惕“洋节热”背后隐藏的文化侵蚀意识和热爱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精神。意义重大,表现为这一倡议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国人走出文化无意识,坚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珍视我们的节日文化,注重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方法欠妥,原因有三:其一,有盲目排外倾向,不符合人类文化交融发展的规律;其二,不符合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高贵品格和精神内涵;其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的问题,治标不治本。面对“洋节热”,我们要始终高度警惕,保护好传统节日文化,但绝不能因此而一味排斥西方节日文化。我们的当务之急不是“棒打西洋节”,而应该是“热捧中国节”,努力传承和弘扬宝贵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

二、中国传统节日式微原因

(一)从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看

从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看,中国经历了上千年的农业社会阶段,传统节日被打上了深刻的农业社会的烙印。“民以食为天”,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岁岁平安,这些都是典型的农业社会的理念,只要达到这些基本标准,农业社会的人们就已经满足了通过节日达到理想生活的价值追求。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的不再是类似的低层次的目标,而是处于更高层次的幸福、快乐、效率、价值、资本等。由于现代社会人们对节日的价值追求有所不同,产生于农业社会的传统节日难于适应现代商业社会,中国传统节日式微在所难免。

从中国传统节日的历程看,“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2]近现代以来,从打倒孔家店到1929年废除农历,到上世纪50年代大规模破除旧的节庆习俗运动,这一系列“破旧”的做法以及受当今现代化、全球化的影响,使得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出现断裂,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相当贫乏。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中学生说不出几个传统节日,甚至把劳动节、儿童节、三八妇女节归入其中,75.42%的学生不能准确写出五大传统节日,96.22%的学生没能确认中和节、下元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更甚的是竟有部分学生把情人节和圣诞节等列入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中,83.05%的学生不知道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3]

从中国传统节日的发展看,传统节日难于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传统节日的表现形式通常是仪式,而产生于农业社会的传统节日的仪式比较呆板、比较抽象,难以形象化、生动化。非物质的东西往往容易异化甚至被遗忘,不利于保护和传承。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瞬息万变的信息不断变化,传统节日中除去温饱、祸福等理念外,很难提炼出其他文化精髓和价值追求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如果始终固守传统仪式而不能将形式上的创新与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精髓有机结合,则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日趋式微同样在所难免。

(二)从中西方节日的自身特点看

中国传统节日多数和自然节气、祭祀有关,如体现节气更替、顺应自然变换的春节、中秋节、冬至;纪念特定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端午节、清明节,而且大多传统节日背负着厚重的道德伦理。西方节日虽然主要起源于宗教,形成初期也较为严肃庄重,但在后来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变得轻松活泼,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娱乐趣味性,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圣诞节在中国的流行,并不能说明中国人已经接纳了基督教的理念,因为本土化的圣诞节,往往是生活节奏较快的现代社会的人们聚会狂欢的日子。尤其在年轻人看来,节日是用来放松的,不一定非要有某种意义。西方节日恰恰钻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这个空子,圣诞节、愚人节之所以流行,也是由于它增加了平日生活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迎合了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

中国传统节日种类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很难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求。西方的母亲节、父亲节,恰恰符合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忠孝礼义伦理价值观。我们没有自己的母亲节、父亲节,却同样怀揣着向父母表达孝心的诉求,西方的母亲节、父亲节弥补了儿女对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更为直观的言行表达孝心的不足,这也许正是节日的实用价值之所在。因此,许多人庆幸能借着洋节的契机表达这份情感,客观上也促进了“洋节热”。

(三)从经济影响力和商业因素看

经济影响力对节日文化的影响日益增大。近现代西方国家发达的经济一直是中国追赶和学习的目标,在向西方经济学习的过程中,西方文化必然也随之进入中国。首先,一些西方国家在推销其经济模式的同时,大肆推广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成为西方文化冲击的首要目标。其次,不同国家的国际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影响力不尽相同,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实力较强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而导致部分国民对其文化盲目崇拜。

商业因素对节日文化的影响。西方节日成为商业炒作的重要对象,商家会大肆宣传,以不同方式营造节日氛围,形成了基于节日文化的文化产业。提及圣诞节,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五彩缤纷的圣诞树和圣诞老人红色的锥形小帽;提及情人节,大家自然会想到香气宜人的玫瑰和甜蜜丝滑的巧克力。如同提起中秋节,大家会想起各式各样的月饼;提起端午节,大家会想起香甜的粽子一样。然而,提起七夕节,大家除了联想到牛郎织女的悲惨故事以外,还有什么?而提到清明节、重阳节,有一大部分青少年甚至还不知道在哪天。不论是西方节日,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随着知名度的不断升高,其背后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商家在抓住商机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洋节热”,这是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的又一重要原因。

(四)从媒体宣传和教育因素看

媒体宣传对节日文化的影响。现代社会中互联网、电视和报刊等大众媒体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资料”。大众媒体对营造节日氛围、传播节日文化无疑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商业媒体以标新立异、提高点击率、增加收视率为目标,对报道相对保守的传统节日缺乏内在动力。研究表明,传统节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宣传。 “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三年共一千余份《中国青年报》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报道微乎其微,关于春节,元宵、中秋这三个传统节日共有14条消息;而清明、端午、重阳这三个传统节日三年来在报纸中没有任何报道。我国大部分传统节日的媒介呈现量不敌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4]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大众媒体对传统节日的普及宣传表现出“不作为”或“少作为”的状况,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的原因之一。

教育对节日文化的影响。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缺失和西方节日文化的传播形成鲜明对比。学校应当是普及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的主渠道。“洋节热”反映出当前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缺失。首先,在目前的课程设置中,缺乏系统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内容。教材是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然而从小学到高中,普及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的内容在教材中的篇幅少之又少,未能有效担负起对青少年普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重任。其次,英语教育在中国已经成为大众化的教育,“英语热”使得英语国家的文化在中国十分普及,大多数青年对西方的主要节日都有所了解。而且,如今从幼儿园起,有的老师就带着孩子们准备母亲节贺卡、圣诞节礼物。

三、加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对策

对于“洋节热”,态度上,我们既不能畏之如虎、盲目排斥,又不能漠然视之,放松对西方腐朽文化的警惕;行动上,我们应采取综合措施,舆论上大力宣传,形式上大胆创新,内容上不断丰富,政策、制度上有力保障,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体系中的瑰宝。“如果将传统节日比作一条鱼,那么,就必须将传统节日视作一条活鱼,而不是一条死鱼。保护它的手段也不能按照保护死鱼标本的方式将它泡入福尔马林溶液一浸了之,而是让它以活态的方式生活在民间社会这个巨大海洋里,不但保持鲜活,同时还要使之不断生长,不断壮大。 ”[5]

(一)舆论上大力宣传是继承和弘扬中国节日文化的重要条件

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文化部门、学术界、教育界共同有所作为,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条件。新闻媒体公信力强、传播面广、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感染力强,应当加大传统节日话题在新闻媒体内容中的比重,通过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等方式对传统节日的内容和活动进行全面丰富的报道,增强中国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丰富其文化内涵,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如:清明节新闻媒体报道的陕西黄帝陵祭祖大典,让身在五洲四海的炎黄子孙心心相印、血脉相连;1983年开播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把全球华人的心连在了一起,成为全体华人春节的新民俗;郑州《大河报》每到传统节日时整版介绍节日文化,让人们和传统节日走得更近。“五星夜话”中秋专题节目、“天下有情人,一起过七夕”等宣传中国传统节日的系列节目,丰富了节日文化知识,营造了节日气氛。为了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普及传统节日常识,可以将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民间传说,成语典故制成动画片或精短故事片,寓教于乐。合理安排传统节日文化内容在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阶段教材中的比重,让节日文化走进课堂。

(二)形式上大胆创新是传承和弘扬中国节日文化的关键环节

“传统节日要随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既要发扬民族传统,充盈民族精神,也要与时俱进,增益时代精神的内涵。”[6]传统节日形式上的创新是使人们的精神需要在现代社会得以满足的重要条件。传统节日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要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的富有现代生活气息的文化因素;要创造节日文化品牌,挖掘节日文化的文化意蕴和现实意义,使传统节日通过新载体、新方式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西方节日中涌现的圣诞礼物和贺卡、情人节的玫瑰和巧克力、复活节的彩蛋等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我国的传统节日可以适度引入商业元素,如开发传统节日的吉祥物和各类纪念品,增添节日氛围;开发以传统节日为核心的文化产品;打造特色鲜明的节日文化旅游项目等,大力发展节日文化产业。

(三)内容上丰富多彩是传承和弘扬中国节日文化的必然要求

费孝通先生在晚年经常提及的一个概念就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条件。”[7]我们应当放眼世界、博采众长,认真学习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的文化精华,融合西方节日文化中的合理因素,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节日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系。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应充分发掘其轻松快乐、缓释压力的因素,使我们的生活因此更加精彩;对于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我们要大力提倡、努力推广,同时融入民族特色和中华文化内涵,创设出符合中国人自己情感需要的父亲节、感恩节等。

(四)法律上不断完善是传承和弘扬中国节日文化的有力保障

国家应该高度重视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2008年,国务院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四大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节日。传统节日法定化,加强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给人们充裕的时间体味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和美好意蕴,是保护民族文化的有力举措。

“政府搭台,文化唱戏。”政府相关部门要创造条件,开展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风民俗系列活动,发挥群众在节庆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体现全民性、娱乐性的传统节日融入百姓生活。政府还要加大投入,鼓励开展节日民俗活动,举行文化内涵丰富、形式生动有趣的节日仪式,再现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如东北地区应倡导积极开展“秧歌大拜年”、“秧歌闹元宵”等系列活动,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让独具魅力的东北大秧歌成为老少皆宜、长幼同乐的特色节日庆典活动。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是多元共生的,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与碰撞中共同发展。“洋节热”给中国传统节日带来紧迫感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在保持和巩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主导地位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设,使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绚烂多彩、生机勃勃。

[1]洪晓楠.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93.

[2]陈建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呼吁:别让历史文化在我们手中断裂[N].光明日报,2006-12-21:(01).

[3]李欣.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下语境中的传承问题与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2007,(4).

[4]王安中,刘雪,龙明霞.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媒介呈现的实证分析——以《中国青年报》为例[J].长江论坛,2007,(6).

[5]苑利,顾军.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6]李汉秋.让传统佳节湿润民族精神[J].红旗文稿,2005,(8):34-35.

[7]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256.

猜你喜欢
洋节传统节日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年味里的“虎文化”
偶感
谁远谁近?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洋节“中国热”
跟踪导练(五)(4)
反思洋节热加快大连城市节日文化建设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