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条件下期刊学术不端的新特点及应对措施

2012-03-20 05:06马建华
文山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不端编辑部学术

马建华

(集美大学 学报编辑部,福建 厦门 361021)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期刊的数字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1]。期刊的数字化使电子期刊逐步取代传统的纸质期刊,它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使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更为快捷、方便。对于期刊自身而言,期刊的数字化改变了其传统的出版模式[1],从组稿、审稿、编稿、校对直至出版印刷都可以说是“数字化一条龙”。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既提高了编辑的工作效率,又缩短了作者学术信息的“面世”时间。可以说,期刊的数字化为作者和读者搭建了一座穿越时空的桥,使他们的交流变得方便而快捷。然而,期刊的数字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作者、读者、编辑等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常常被一些“坏人”所利用,学术不端便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期刊数字化的今天,学术不端也随着数字化的产生而蕴育出新的特点。为此,笔者总结分析了学术不端的新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了几条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为期刊学术不端的防范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期刊学术不端的新特点

(一)形式多样化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传统意义上的学术不端形式主要是指作者的伪造、剽窃及篡改行为[2]。然而在期刊数字化的今天,学术不端的形式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从涉及的群体来看,当今的学术不端不仅仅指作者的行为,还应包括编辑、专家、主编甚至编委会等的学术不端行为[3];其次,从其表现形式而言,学术不端不仅指作者的伪造、剽窃及篡改行为,他们的不当引用、一稿多投、相互挂名甚至成果的拆分发表等都应该列入其中。此外,编辑人员的人情审稿、专家的不客观审稿及主编的主观定稿等都是当前学术不端的表现形式。而且,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手段的进一步发展,学术不端也会衍生出新的形式,如有些期刊编辑部为了提高自己刊物的影响因子而与其他期刊编辑部协商的主观相互引用行为等。

(二)手段隐蔽化

当前,学术不端已不仅仅是传统的“抄一抄”、“改一改”了,它的手段也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而呈现出较隐蔽化的特点,可以说,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可以为学术不端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表现在作者方面,主要有: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轻而易举地对原始文献进行修改、润色和提高而不易被发现;利用书、外文文献等未入“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数据的漏洞,而抄袭这类出版物的数据;只抄袭文献的思想和观点,而不抄袭文献的形式;在引用参考文献时,为了符合期刊的引用格式,就从网络数据库中随便引用一篇文献,从而造成无效引用、过度引用甚至是错误引用;利用网络的方便,将同一篇稿件投给多家刊物,从而造成一稿多投甚至是一稿多发。表现在期刊自身方面,主要有:编辑利用网络技术在初审、专家的选择等方面为自己的人情稿提供方便;编辑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对作者的查重结果进行修改甚至隐瞒;副主编或者主编利用职务之便进行不客观定稿;专家利用自己的权力进行不客观审稿,甚至窃取作者的劳动成果而据为己有。

(三)人员复杂化

如前所述,当前的学术不端行为已不仅仅是某个人、某个单位的事情,它涉及的群体包括作者、编辑、专家甚至是主编,用人员庞大、形势严峻来形容当今的学术不端现象一点都不过分。更有甚者,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竟产生了一些所谓的“代写论文”和“代发论文”的网站或公司,为作者提供“写”、“发”的全面服务[4],而且还利用各种网络手段保证不会被查到抄袭。这些网站或公司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上存在和生存,与作者的学术不端密不可分,期刊自身也难脱干系。可以说,数字化条件下的今天,学术不端的人员复杂化特性显得更加突出,作者、编辑、专家、主编、公司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利益相互牵制,蛋糕相互瓜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前的学术不端的防范和治理对象已不仅仅是作者,也包括期刊自身和一些所谓的公司,必须站在综合性的高度来系统地看待这个问题。

(四)甄别艰难化

数字化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术不端的形式多样化、手段隐蔽化以及人员复杂化必将造成其另外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甄别艰难化。具体表现在:1)对作者学术不端的初审方面,编辑会在作者多种多样的学术不端行为中变得迷茫,会被其隐蔽化的学术不端手段所欺骗,进而造成编辑对作者学术不端的真假难以判断,从而造成编辑初审的非主观失误甚至是错误;2)对期刊自身学术不端的监管方面,目前条件下,很难对编辑、主编、专家等的学术不端进行甄别,试想,如果一个编辑主观上要进行学术不端行为,他完全可以为自己的学术不端行为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而不易被发现和察觉;3)对代写公司的学术不端识别方面,在通信手段和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作者与这些公司的交流和沟通变得异常通畅,一封电子邮件就可以在几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将公司的“产品”传给作者,这也使得对作者论文著作权的真正归属难以判断,对作者此类学术不端的甄别也变得异常艰难。

二、应对措施

(一)提高编辑的素质

在防范作者学术不端的过程中,期刊编辑的作用毋庸置疑,他们可以说是作者学术不端的“守门员”或“门卫”,他们的这种无可替代的作用就要求编辑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5]。在数字化技术高度发达和学术不端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编辑必须时刻保持“提高素质”这根弦,才能跟上期刊数字化发展的步伐,才能适应期刊的数字化发展。这就要求期刊编辑部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采取各种形式对编辑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编辑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是防范作者学术不端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期刊编辑部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让他们主观上认识到当前防范学术不端的严峻性、艰巨性,让他们从思想上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同时,还要加强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依据法律和规章制度公平公正地处理每一篇稿件,不因人审稿,不因权审稿,不以稿谋私,不发关系稿、人情稿。对于稿件学术不端的初审结果,编辑人员要保证其客观性和公正性,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社会的监督。

2. 提高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

当今的编辑对于作者稿件学术不端的判断不能仅仅依靠“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就能了事,还必须对查重结果有一个科学的、客观的分析,必须对稿件内容内在的联系、结果和结论的实验支持等有一个真实的把握。因此,兼具编辑学专业和学科专业知识的编辑才能在防范作者学术不端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编辑在工作中,除了要不断学习自己的编辑学专业知识之外,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如: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研讨活动;主动与专家学者多联系,了解当今学术发展动态;积极参加专业知识培训等。只有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编辑才能对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作出准确的判断,对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说“不”才更有底气。

3. 提高编辑人员的数字化水平

目前,编辑人员单凭肉眼观察,很难对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作出准确的判断,必须借助当今的网络化技术和数字化手段,这也要求当今的编辑必须具有一定的数字化水平,能够运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并了解其工作原理,能够利用网络数据库查找并比对文献,能够通过QQ、MSN等与作者、专家等进行实时的沟通与交流,等等。因此,数字化水平也应该是当今期刊编辑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应当加强,尤其是对于年纪大的老编辑。

(二)发挥编委会的职责

期刊编委会的一般职责主要是审定期刊的办刊宗旨、监督期刊的出版计划、研究并解决期刊办刊中的问题[6]。作为作者,他们可以为期刊投稿或推荐优秀的稿件;作为专家,他们可以为期刊审稿。在数字化条件下的今天,笔者认为,编委会可以在防范期刊学术不端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即可以监督期刊的学术不端行为。期刊编委会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编辑的初审、副主编或主编的审定等工作进行审查,发现问题立即指出,并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这样,期刊编委会可以为期刊学术不端行为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对编辑、副主编或主编的学术不端行为也是一种威慑。

(三)制定严厉的惩罚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防范学术不端必须制定严厉的惩罚制度,光靠“文责自负”、“通报批评”是行不通的。

对于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首先,作者单位应该制定一定的惩罚制度,如实行“一票否决制”,严重影响其职称的评定、岗位的聘任、工作量的考核、津贴的分配等等方面。此外,还应该实行一定的经济处罚措施,让其得不偿失;其次,期刊编辑部也应该对学术不端的作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包括经济赔偿、书面道歉、通报批评等,并将其列入“黑名单”,终止其作者身份。

对于期刊自身的学术不端行为,一经发现,绝不姑息。期刊编辑部应制定相应的惩罚制度,对编辑人员的学术不端行为可以像惩罚作者一样影响其职称的评定、岗位的聘任、工作量的考核、津贴的分配等,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对于副主编或主编的学术不端行为,应该毫不犹豫地给予批评,编委会甚至可以讨论终止其副主编或主编资格。

对于专家的学术不端,一旦发现,期刊编辑部应该马上终止其专家资格和作者身份,并通报给他的单位,让其单位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

制定严厉的惩罚制度的目的不是制度本身,不是惩罚,而是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有了这些严厉的规章制度,作者、编辑人员、主编、专家等在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时,就会考量其得失,对他们的学术不端行为可以起到一种威慑的作用。

(四)建立信息共享的平台

学术不端的多样化、系统化、复杂化,使得当前的学术不端防范不能依靠“单兵种”作战,各个期刊编辑部包括高校都应该参与其中,这样效率才能更高、效果才能更好。当前条件下,笔者认为,信息共享的平台建设对于期刊的联合作战不失为一条好的方法。有了信息共享的平台,各个期刊编辑部可以实时地将自己的稿件信息、被列入“黑名单”的作者和专家信息等及时传到这个平台上。通过这个信息共享的平台,基本可以杜绝作者的“一稿多投”和“一稿多发”,公开被列入“黑名单”的作者、专家,让他们成为“过街老鼠”而被人人喊打。这样,期刊编辑部之间就建立了一套联防机制,联手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共同净化学术氛围,提高学术的权威性。

(五)反思现有的评价模式

目前,高校教师的工作量考核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三大板块[7]。其中,科研工作量的考核是高校教师工作量考核的重要方面,而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又决定了他们的科研工作量。但是,如今的高校教师科研考核过于量化[4],发的论文越多,其科研工作量也就越多,他们在职称评定、津贴发放、职务聘任等方面也越占优势,这种貌似公平的过于量化的考核机制实际上就是鼓励他们少出精品,多出庸品。这种扭曲的科研考核机制已经给高校教师增加了科研考核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又是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8]。笔者认为,这种靠量取胜的科研考核机制的确可以为提高高校的学术影响力增加砝码,但执行起来是否可以灵活一些,不能仅靠人事部门的一份文件而一刀切,要因人、因事制定不同的量。试想,一年之内同样发3篇论文对教授和讲师的学术压力肯定是不一样的,压力大的其学术不端产生的风险也就越高。

对于期刊的评价,目前大多数机构还是依靠期刊的影响因子[9],影响因子高的,势必在核心期刊的遴选、权威刊物的评定等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各个期刊为了提高自身的影响因子,就采取一些看似合法其实非法的一些方法,如期刊编辑部相互协商的主观相互引用,即所谓的期刊学术不端行为。这种学术不端产生的温床其实就是期刊评价的过于单一。对于期刊的评价,应该看重影响因子,但不能过于依赖影响因子,应该与其它相关指标相结合,如社会效益(如转载率)、经济效益等,还要结合期刊刊载论文的职称结构、基金论文比、特色学科的影响力等具体指标。期刊的评价应该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的指标[10],而不单单是某一个指标,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也会使期刊产生学术不端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1]唐曙南.科技期刊数字化对期刊出版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4):408-409.

[2]徐晴.学术期刊防范学术不端的制度探究[J].出版科学,2011(3):44-48.

[3]潘淑君,李无双,叶飞.学术期刊应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策略: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为例[J].天津科技,2007(6):68-71.

[4]刘丰.透过学术不端行为反思高校的科研考核评价体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3):27-29.

[5]李晓清,向晋涛,叶丽娟,等.科技期刊中的学术不端及其遏制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6-18.

[6]陈朝晖,谢明子.如何正确发挥科技期刊编委会的作用[J].编辑学报,2007(3):205-206.

[7]何晓聪.高校学术不端成因及其治理研究[J].高教论坛,2007(1):137-139.

[8]常亚平,蒋音播.高校学者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个人因素的数据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6):1238-1242.

[9]马建华,陈敏,朱雪莲.高校学报影响因子的制约因素及其提高途径[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93-96.

[10]叶继元,朱强.论文评价与期刊评价:兼及核心期刊的概念[J].学术界,2001(3):63-71.

猜你喜欢
不端编辑部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不端查询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编辑部的春天日常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疯狂编辑部之鸭腿饭(四)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9月1日起正式实施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数据库间互联互通的可行性研究
疯狂编辑部之快递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