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宏
(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鲁迅心中的莎士比亚
冯 宏
(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英国有说不完的莎士比亚,而中国有道不尽的鲁迅。鲁迅与莎士比亚因为社会与文学的机缘相遇在中国。然而从鲁迅的著作中所提及或评论的莎士比亚,一直以来被解读为鲁迅对莎士比亚的批评,是对莎士比亚在文学方面的贡献认识不足或是一种偏见,但认真审视鲁迅著作中所提及的莎士比亚,却看到鲁迅眼中的“的确是伟大的”莎士比亚形象。
鲁迅;莎士比亚;评论
在世界文学史上,英国人堪称自豪的是他们的莎士比亚,认为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然而中国人也有引以为豪的文豪鲁迅。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照样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堪比莎士比亚的内涵。莎氏与鲁迅在其生命历程上相隔大约三百年的时间,他们却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在乱世、在语言及文化转型期共同担负起了各自国家的语言与文化的拯救工作,促使自己国家的语言与文化走上了正轨。
除同属各自时代的使命外,莎士比亚与鲁迅的缘分没有如此简单。莎士比亚致力于戏剧写作,以戏剧探讨人生;鲁迅主要以他的杂文所赋有的战斗性,启迪中国民众与社会的不和谐音符相抗争。鲁迅不是十足的戏剧迷,一生戏剧文学著述也不多。但在他的文字中几十次提及莎士比亚(还曾用译名有狭斯丕尔、沙士比亚),对其有所议论。这些议论并非专门戏剧方面的评论,更没有对莎士比亚当年在舞台上的表演艺术进行评论。鲁迅对莎士比亚的议论大多当属以莎士比亚为例,对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性格等方面的反思。对于当时在迷茫中的中国,社会与文化精英们都在寻找中国应该走的道路。1902年梁启超在他主持的刊物《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5月号发表了《饮冰室诗话》,其中说:“近世诗家,如莎士比亚、弥儿敦、田尼逊等,其诗动亦数万言。伟哉!勿论文藻,即其气魄固已夺人矣。中国事事落他人后,惟文学似差可颉颃西域。”[1]4
对西方社会理论与文化的推介是当时一些怀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苦苦思考的问题,而且当时的文化表演艺术的主流是戏曲艺术,因此这种表演艺术的文化形态及内涵与传统文化和社会心理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鲁迅在当时进行文化论辩时,把与戏剧现象有关的社会趋向与文化拿来进行评说是一种必然。
鲁迅提及莎士比亚的多处,从表面文字看来似乎是对莎士比亚的批评,后人论此,多有疑惑,认为鲁迅当年对莎士比亚的批评是对莎士比亚在文学方面的贡献认识不足,未免太片面、太刻薄了些。但事实并非如此。王杰认为:“20世纪中国的一个贯穿性话题是民族性与世界之争,世纪末年则演变为全球化与本土化之争。鲁迅是一个坚定的世界性论者。”[2]4作为一个世界性论者的学者、文豪,固然不会以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心理审视世界文学,而且鲁迅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也能证明这一点。
具体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如何与早他三百年的大文豪莎士比亚会晤,通过鲁迅作品中的文字就可审视到全貌。
鲁迅最早提及莎士比亚是在1907年留学日本期间,那时就对莎士比亚有很多的关注与推崇。[3]1211908年6月发表的《坟·科学史教篇》写道:“盖使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趣于无有矣。故人群所当希冀要求者,不惟奈端已也,亦希诗人如狭斯丕尔(Shakespeare)。”[4]35鲁迅认为“奈端”(即牛顿)是科学界的代表,而狭斯丕尔,即现今通用译名莎士比亚,是文学界的代表。把莎士比亚与牛顿同提,可见当时鲁迅对莎士比亚的认识与重视程度。
鲁迅留学日本期间还在《坟·摩罗诗力说》提出“别求新声于异邦”的思想。文中引用尼耙(Fr.Nietzsche,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话:“求古源尽者将求方来之泉,将求新源。嗟我昆弟,新生之作,新泉之涌于渊深,其非远矣。”“19世纪前叶,果有鄂戈理(N.Gogol)者起,以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或以拟英之狭斯丕尔(W.Shakespeare),即加勒尔(Th.Carlyle)所赞扬崇拜者也。顾瞻人间,新声争起,无不以殊特雄丽之言,自振其精神而绍介其伟美于世界;若渊默而无动者,独前举天竺以下数古国而已。”[4]57在这里鲁迅提到莎士比亚之名以证俄国别求新声之态。因此在留学日本期间,以上作品可以证明鲁迅对莎士比亚已经有更多的关注,并有相当的了解了。
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引入了俄苏莎士比亚评论方面的理论,鲁迅对莎士比亚及莎学在俄苏研究的状况也颇为了解。这一时期中国缺乏莎学方面的著述,因而对莎学的评价在当时的中国也是意见纷呈,更是在文艺思想界引起了大论争。在这次论争之前,施蛰存在《现代》五卷五期刊文《我与文言文》中谈道,“文学遗产”时对苏联的莎学研究有质疑。施存蜇在文中写道:“……苏俄最初是‘打倒莎士比亚’,后来是‘改编莎士比亚’,现在呢,不是要在戏剧季中‘排演原本莎士比亚’了吗?(而且还要梅兰芳去演《贵妃醉酒》呢!)这种以政治方策运用之于文学的丑态,岂不令人齿冷!”施蛰存其实并没有了解一贯以来俄苏对于莎士比亚的态度,俄苏对莎士比亚的推崇是俄苏近代以来的传统。“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对莎士比亚的极端喜爱和高度评价,所以在苏联的莎学研究中,特别是被誉为马克思主义莎评中,从来没有对莎士比亚及其戏剧进行过根本性的否定,反而视一切否定莎士比亚及其戏剧的人和著作为反马克思主义的。”[5]57
20世纪30年代的文艺自由论争中,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悍将代表,在当时与杜衡(原名戴杜衡,笔名苏汶)关于“第三种人”的文化论战中,于1934年9月30日发表了《以眼还眼》涉及到评论莎士比亚的问题。鲁迅在文中写道“莎剧的确是伟大的”[6]121-126,其中提到莎氏的戏剧《攸里乌斯·凯撒》和《哈孟雷特》,并对这两部剧的背景做了注解与简单的评论。1922年5月11日①关于演剧的具体时间,另一说为12月26日,见上海鲁迅纪念馆编《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春,第231页;另据马嘶著《往事堪回首:百年文化旧案新解》,2007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第19页也为11月26日,地点为协和医院礼堂;戈宝权著《中外文学因缘——戈宝权比较文学论文集》,199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第326页,地点却在北京大学。,鲁迅在孔德学校集会上和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受邀请去观看了燕京女校学生演出的莎剧《无风起浪》(又译《无事烦恼》)。在介绍英国文学史的著作中已经将莎士比亚创作特点归纳为:“他描写的对象很广,极高尚的以至极卑鄙的各种人品都能公平地描写。”[7]30
对于外国戏剧作家的介绍,鲁迅曾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他主要介绍过的外国戏剧家有莎士比亚、易卜生、萧伯纳。为了促进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鲁迅非常重视对中外戏剧的借鉴。1934年6月在《木刻纪程》小引中他曾指出:“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6]481934年10月鲁迅完成的《又是“莎士比亚”》一文,似是在批驳莎士比亚的不是,但真正用意却在深思中国的文学发展问题。其中论到:“‘发思古之幽情’,往往为了现在。”[8]571鲁迅认为对于当时文学界大谈莎士比亚的学风应该有正确的态度,对于外国文学在中国的成长要批判地继承,要善于比较,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里鲁迅已经把莎士比亚作为了戏剧的代名
词。[9]353
从1935年开始,鲁迅与黄源先后编辑的专门译介外国文学的月刊《译文》,向国人推介外国文学,涉及多个国家著名作家的作品。其中发表莎学译文共有6篇,有4篇苏联莎评探讨的是莎士比亚戏剧遗产的社会价值问题及马克思关于莎士比亚的论述。这些译文表明当时鲁迅对世界文豪莎士比亚的关注,并有依苏联莎学评论推动中国莎学研究乃至中国文学创作方面探讨的倾向。
总之,鲁迅在20世纪初提及莎士比亚并对莎士比亚有较少的评论,所有这些涉及莎士比亚的文字中,不能从个别字句断章取义,认为鲁迅对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不屑,甚至是挖苦讽刺。从当时的社会、文艺大环境以及涉及莎士比亚的文章的背景出发,不难看出,莎士比亚在鲁迅的眼中“的确是伟大的”。只有从客观的角度审视鲁迅对莎士比亚的态度,才能促进中国“有说不完的鲁迅”的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1]梁启超.饮冰室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2]王杰.鲁迅的文化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高旭东.鲁迅与英国文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4]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陈涛,李伟民.论苏联马克思主义莎学——兼论苏联莎学对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影响[J].青海师专学报,2002,(2):55-59.
[6]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7]李伟民.中国莎士比亚批评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8]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9]彭万荣.鲁迅的戏剧观[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3):352-357.
William Shakespeare in Luxun’s Eyes
FENG Ho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Studies,Weinan Teachers 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British has so much to say about William Shakespeare that British can’t get it all out,while in China Luxun is the great figure whom the Chinese have the untold subjects about.Luxun and Shakespeare have been meeting in China,for the sake of social and literary factors.But William Shakespeare mentioned and commented in Luxun’s works has been usually interpreted as the shortage of understanding or bias from Luxun.When all comments are carefully and conscientiously examined,the“great Shakespeare”is presented in Luxun’s eyes.
Luxun;William Shakespeare;comment
I206
A
1009—5128(2012)07—0103—03
2011—04—13
渭南师范学院重点科研计划项目(12YKF010)
冯宏(1973—),男,陕西渭南人,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翻译研究。
【责任编辑 朱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