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梅
(大连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辽宁 大连 116028)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国际社会中,各国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不同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却迥然相异。那么,科技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来自哪里?人类发展史表明,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的时代,往往伴随着人文创新的引导和文化的繁荣。文化可以从观念、制度、价值等多个层面影响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正如斯塔姆在《创新力》一书中所强调的,“文化既有可能成为创新成长的土壤,也有可能成为创新枯萎的园地……肥沃的土壤本身不会生长出任何东西,但是如果没有它的话,任何东西都会失去成长的根基”。[1]
文化在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背景中有不同的含义。从起源的角度说,文化是人化,相对于“自然”,它是人的主体性或者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的角度说,文化最主要的功能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一方面,人创造了文化;另一方面,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又反过来促进了人的社会化、个性化,从而帮助塑造健全、完善的人。
“创新”(innovation)这个词是美籍奥裔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来的。创新是一个涵盖性非常广的概念,包括观念的进步、技术的发明、管理方式的变革、生产要素之间的重新组合等。科技创新是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简称,是指与科学技术相关的全部创造性活动,包括科学知识的生产、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技术的引进与本土化、成果的转化与推广等等。科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起点和基础,技术创新是科学创新的延伸和落脚点。
科技创新需要一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人们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科技理念、心理习惯、认识方法、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制度规约等方面的总称。我们可以把对创新起作用的文化称为创新文化。文化包含观念层面和制度层面。因此,创新文化可分为观念文化(即观念型创新文化)和制度文化(即制度型创新文化)两个基本层面。观念文化是影响创新活动的最主要因素,它是创新的内在动力。观念文化中所包含的信仰、理性、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决定了人的活动是否能够“创新”,它表现为人们对创新活动的态度。一种适于创新的观念文化其自身也必定是一种创新,它使人有一种广博的思维视角、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从而使人具有博采众长的技艺。
制度文化是指创新活动的社会环境,它是创新活动的外在动力。创新活动不仅仅是科技活动,它更主要地表现为创新主体的社会活动。创新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如政策、法规、市场等因素的变化可以影响到创新活动的生成与否。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聚集创新人才,放大科技创新活动及创新成果的影响。适宜创新的制度文化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制度文化,具有宽容和宽松的特点。
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构成了创新文化的基本内容。观念文化为制度文化提供实现创新的思想基础,制度文化又使观念文化有了社会载体。创新文化建设也就是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建设,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本文拟从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这两个方面来探讨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
从通俗意义上来理解,观念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事物的总体的综合的认识。它一方面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色彩。观念影响和支配着行动,因此,观念文化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是复杂的,开放创新型观念文化能够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而保守落后型观念文化会成为阻碍科技创新的强大羁绊。历史上,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的时代,往往有重大的观念创新来导引。近代科学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文化的新生,更是新的思想观念与精神力量的生成。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观念文化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主要具有如下几方面价值:
古往今来,精神动力是推动人类实践活动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科技创新也需要精神动力的驱动。众所周知,科技创新需要科技工作者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执着精神,每一项科技成果的出现都是科技工作者全身心投入和执著探求的结果。追求真理和为人类造福的精神力量对科技活动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爱因斯坦说:“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他把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和谐所感到的“狂喜的惊奇”或对宇宙的秩序怀着“尊敬的赞赏心情”比做是“宇宙宗教感情”。他认为,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学研究的最强烈、最高尚的动机。[2]科学家们有了这样的“宗教感情”,就会热忱献身于科研事业,并在无尽的挫折中坚定不移地忠诚于他们的志向。“为科学而科学”的献身精神固然重要,追求科学技术的应用价值和实用价值同样重要。科学技术发展不可忽略的一个目标是:为人类服务或造福于人类。因此,追求真理以及为人类造福的强烈动机将成为科技工作者们追求科技创新的恒久的动力源泉。
科学技术作为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并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手段,它本身并不能单独给自己设定目的和方向,其目的和方向要由一定时期居于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观所决定。对科学技术与文化价值观的这种关系,马克斯·韦伯曾经用地图的比喻进行了生动的说明。他说,科学技术就像一张地图,它可以告诉你到某一个地方怎么走,但是它并不能告诉你应该去什么地方。去什么地方是价值观的任务,只有价值观给出这个目标和方向后,科学技术才能指出如何或者怎么样达到这个目的地。[3]这个比喻说明了文化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没有科学技术,人们很难达到目标;没有文化价值观的指导,则人们就会失去目标。这凸显了观念文化对科技创新的方向引领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聚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种氛围,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需要创新氛围的浸润。有利于科技进步的创新氛围具有下列特征:一是尊重个性。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个体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培养、积聚创新者,要在强调集体、提倡合作的传统理念基础上,更多地肯定个体、认可个体、突出个体,在推动创新上搞一点“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彰显创新者的贡献,以此激发创新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能力本位。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能力本位的核心就是以能力大小和对社会的贡献为准则,裁定人的价值和地位,在社会组织中确立一种以能力为主导的评价体系,消减权力、关系、金钱的作用影响。只有这样,个人的创造潜能才能被有效地挖掘出来,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才有可能形成崇尚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三是鼓励探索。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创新思想的产生到创新成果的问世,这其间需要经过设计、论证、研发和试验等一系列步骤,只有经历艰辛的探索与实践才能最终达到创新的彼岸,因此,应鼓励探索实践,避免短期效应观,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四是宽容失败。科技创新需要有锐意进取、敢冒风险,不怕失败的人。创新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创新必将伴随着不确定性、不规范性和高风险性。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其成功,遵循所谓的“大拇指法则”,即十个探索者之中只有一个成功者。因此,应正确认识创新过程中的失败。如果我们缺少容忍错误和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把创新过程中的失败视为耻辱或污点,甚至用解除职务等方式来惩罚失败者,这样必然会扼杀人们的创新热情。
科学技术作为重要的社会建制和社会组织,离不开文化观念的黏合和凝聚作用。正如默顿所说:“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存在是以一套新的价值体系为先决条件的,作为社会子系统的科学当然也是这样,科学的价值观和规范是科学的社会组织结构的核心,科学社会秩序的产生和维持以它们为前提和保证。”[4]每一组织、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观念,它造成一种气氛,形成一种力量,并通过社会化使这种观念在科技工作者的心中内化,从而激励和控制其动机,调整科技工作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促进系统目标的达成。这种共同的文化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对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具有感召作用和凝聚作用。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在整个组织团结合作方面所起的作用,比任何有形物所起的作用都要大。
发展创新文化,培养创新精神,还需要从制度方面加以保障。制度文化是创新的社会环境,是科技创新的外部动力和保证。一个国家、地区乃至科技组织的制度文化是否适应创新,将决定其能否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温室。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创新评价体系、创新激励制度和创新保护制度等外在条件。
科技创新评价体系作为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的关键环节。在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为全方位地调动科技创新活力的充分涌流,要关注科技创新的特殊性与规律性:[5]
科技创新是包括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和研究开发成果的商业化的全过程。科技投入具有超前性、风险性、长效性等特点,科技产出具有多样性、时滞性、衍生性、溢出性等特征。因此,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的选取要考虑到科技投入和产出的独特性。要尊重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使科技评价不仅关注直接的、近期的和显性的价值,更关注间接的、长远的、隐性的价值形态,使更多的创新主体耐得住寂寞,能够集中精力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求索。
科技创新可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层次,它们的层级差异正是创新质量差异的重要体现。在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时必须反映出创新的质量差异。尤其是原始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关键。评价指标的选取一定要强化科技创新的质量指标,同时兼顾数量指标。
科技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技术发明和技术扩散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能够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自然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人类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在局部乃至更大范围内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损害了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如工业时代的许多技术创新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率的同时也引致了严重的大气、海洋、陆地污染及其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科技评价指标的选择应兼顾直接效应指标和间接效应指标,在制定经济效益指标的同时适当增加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的评价指标。
科学与技术是两个内涵不同而又紧密联系的概念。在现代社会,科学与技术虽然结合得越来越密切,但两者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科学的特征在于探索和创新。技术的特征在于生产的实践性,在于科学知识的物化。在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注意科学与技术的区别。重点关注技术创新指标是可以的,但忽略科学创新方面的指标则是不可取的,因为科学创新是技术发明和创造的基础。
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和重要性决定了对科技创新行为的激励是非常必要的。设立创新激励制度的必要性[6]主要表现为:第一,技术创新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风险往往难以回避。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做出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安排,以有效的创新激励制度支持和鼓励创新活动,帮助创新主体防范由于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风险。第二,技术创新成果具有非独占性,技术创新活动所产生的某种知识或方法比较容易模仿复制,这就可能使得创新者的研究开发投入难以收回,从而严重挫伤创新者的积极性。创新激励制度可以通过保障创新主体的成果权益而推进科技创新。第三,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需要从物质和精神等方面进行激励,这就要形成相应的激励制度。创新激励制度可以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热情,使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多的新成果。
具体来说,科技创新激励制度主要包括市场激励制度、政策激励制度、企业激励制度。市场激励制度是对科技创新的主要激励,是运用价格杠杆通过消费市场、技术市场、资本市场等对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引导、组织和激励。政策激励制度是指政府通过税收制度、融资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教育制度、奖励制度等对科技创新主体进行的激励。企业激励制度是指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建立和完善各种内部激励制度,形成产权激励制度、组织激励制度和管理激励制度,构建起企业科技创新的制度激励系统。包括市场激励、政策激励和企业激励在内各种激励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服务于推进科技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保护产权人的利益,知识产权制度应运而生。知识产权是人们对自己的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通常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以及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它有两类:一类是版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版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著作享有的署名、发表、使用以及许可他人使用和获得报酬等的权利。工业产权则是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源名称或原产地名称等的独占权利。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成果的权利化体现,是保护科技优势和开拓市场的重要法律手段。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并对创新成果加以法律保护,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将科技实力转化为法律权利,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进而形成对市场的掌控权,提高科技和经济的竞争力。在新时期,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将成为科技管理的重要特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目标。
在知识产权的诸多内容中,专利权在科技创新保护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尤其突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专利无疑是核心科技。创新保护制度主要是通过专利权的界定,明确科技创新项目所包含的知识和技术的占有权、支配权、转让权、收益权等基础产权,保证创新主体享有创新成果投资的特殊收益。科技创新需要很大投入,创新投资通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得到回报。如果没有专利保护,从事创新发明的个人和企业的投入得不到回报,将影响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高强度的专利保护可以通过激励发明创造增大科技创新的源泉,激励创新主体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保护其科技创新成果不被假冒伪劣产品所侵占,并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产权问题已不仅是经济或法律问题,而且正在成为影响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大问题。知识产权的竞争是国家间最高级别的竞争,国家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保护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综合国力和持续发展力的集中体现。而这更凸显了创新保护制度的重要意义。
[1] [英] 贝蒂塔·范·斯塔姆.创新力[M] .刘寅龙,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8.
[2] 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价值[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88.
[3] 刘颖,吴永忠:文化价值观、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5):57.
[4] 欧阳锋,徐梦秋.默顿的科学规范论的形成[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5):45.
[5] 石忆邵.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几点建议[J] .中国科技论坛,2005,(5):37.
[6] 丁恒龙,朱悦怡.科技自主创新中的激励制度构建[J] .商场现代化,2006,(3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