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仕刚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在新世纪十年里,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全面信息化的新时代,数字化新媒介对民众和诗歌传播产生了无微不至的影响,为诗歌创作和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语境。其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数字新媒体的应用。到今天,中国社会进入了新媒介主导的时代,以书本、报刊等纸面媒介为主的传统传播方式逐渐被网络、影视等数字化新媒介所代替。
新媒体已经成为今天社会文明传播的主流方式,人们更多地借助电脑、网络、影视、手机、MP4等数字视听设备来接受各种文学信息。每个人通过博客、个人网页空间、即时聊天工具、手机短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情感和价值观点的表达。以互联网、移动电话等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媒介为诗歌的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进而影响诗歌创作、传播、接受,这为从媒介传播的角度考量诗歌问题带来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媒介原是指一种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中介物,是一种作为工具的载体和连接通道。而从现代传播学的观点看,媒介则是传播信息的物质实体及与之相应的媒介组织,例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国际互联网等。这时的媒介已不再是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简单工具,而是构成了当事双方赖以存在的“场”,并对之产生深刻影响。就诗歌而言,媒介是指传输诗歌物质渠道。任何诗歌创作及其作品,都需要具体的物质传输媒体,没有媒介就不存在诗歌。[1]
新世纪里媒介多样化成为新诗发展最关键的动力来源。新媒介借助新技术发展对新诗等文学生产创作传播发生了深刻影响。新诗借助新的媒介进而实现传播的多样化和立体直观性。我们讲的媒介化有两种构成: “一是‘媒介的文学化’,这是媒介盗用文学的 ‘象征资本’以包装自己的‘商业资本’的策略;二是‘文学的媒介化’,这是文学在媒介场、媒介文化的强权下拓展生存空间的策略。 ”[2]
由当代技术革命的飞跃发展引起的媒介革命导致了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来临,这种“新世纪文化”首先是以媒介巨大变化为标志的,以“电视”和“网络”的支配性为表征的文化形态形成。电子媒介在已有文化传播媒介的基础上,把视像、声音、文学、图表等融为一体,带来审美新体验,激发受众的审美热情,它极大地开放了受众的审美视野,使传统的审美限制和创造方式发生了空前的位移,使受众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不但求实、求用、更要求将生活审美化,将科技审美化。诗歌因其独特的文体便捷性、传播的简便性、灵活的生存能力使得诗歌第一个被媒介作为审美精神来源充分利用。诗歌也借助网络、电视、手机等新媒介实现了全面诗歌精神的广泛渗透和传播,让诗歌精神融入视听化、娱乐化的文化产品中,借助现代化电子媒介深入细致地影响民众,诗歌借助媒介的多样化和丰富形式实现了诗歌精神传播效力的倍增化,诗歌精神处处渗透和展现在我们日常的娱乐化的艺术产品中,或许每个观众在欣赏电视广告、网络视频、影视剧的时候,诗歌精神不时闪现,新诗因为新的媒介实现了传播的高效化。
网络与新诗结合,实现了文本形态、创作方式、传播方式及功能价值等方面与传统的纸质文学的巨大差别,也改变了新世纪新诗创作、传播等固有机制。网络诗歌因为网络的互动性、创作随意性、创作自由性,从而获得了空前发展,新诗借助网络实现广泛性传播,新的网络诗歌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诗歌生产创作机制,网络让新诗以超强的传播速度和自由的创作发表平台,实现了创作、发表、传播的灵活多样自由化。网络能动的自由选择权让网络阅读“想哪是哪”、“要什么就有什么”,对于文学阅读来说,轻松获得“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任何信息”是对信息局限的超越,是一次阅读话语权的极大解放。“网络日益成为当代中国新诗最主要的创作平台、发表领地与传播空间。据不完全统计,每天在国内400多家大小诗歌论坛与网站上发表出来的新诗,总数达到4000首以上(不包括在多家诗歌网站与论坛重复张贴的诗歌作品)。以此推算,每个月出现在网络上的诗歌新作数量要超过10万首。如此可观的诗作数量似乎向我们表明:网络就是新世纪诗歌的一个催生婆,它将无数诗歌爱好者、创作者的创造激情与发表欲望煽动起来,让那些诗歌的‘婴儿’纷纷降临到互联网的界面之中,降生到无限敞开的赛伯空间里。互联网正在创造着中国新诗的当代神话。”[3]
网络将文学、音乐、图像、卡通等交融在一起,让诗歌丰富化、立体化。网络语境的图文化、镜头化和音乐特质等特征,更赋予新诗以新颖的艺术气质,这些网络特征解脱了传统诗歌文本受约束的板滞样式,使当代诗歌“流动”起来,更接近诗歌艺术的本质,也更受大众的喜爱。由传统纸张媒体所塑造出的“作品-读者”的文学关系链被网络世界中的“信息-用户”这一新的关系链所取代。这不仅意味着新诗被数字化处理和比特赋形之后,进入了公众流通渠道而获得更快的流传与撒播,还意味着新诗已经被迫放下了那种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的大架子,它终于以平民化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给人更为亲切与和善的感觉。新世纪诗歌借助网络的草根性生存与普泛化播撒,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富于浪漫主义色调的诗性氛围,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日常栖居的诗意赋形。随着全社会网络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将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而走近文学,认识诗歌,进而与之产生不解之缘,用它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寄托自己的理想,释放自己的情感。网络自始至终都具有的自由性、开放性、随意性与生活本身的自由开放之间形成了某种同构关系,同时,无处不在的网络信息又不时地满足了人们随时可能兴起的阅读欲望和猎奇渴求,网络的这种方便快捷优势是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网络空间为人们提供了可以诉诸多种感官的艺术世界和在互动之中敞开丰富想象的历史舞台。[4]充满自由性、开放性、便捷性与可容性的网络世界,为诗人们敞开心扉、宣泄情绪创设了极为有利的技术环境,不少诗人在这里频繁出入,发帖回帖,通过诗歌与人们进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和生命的对话。
随着手机媒介出现尤其是3G出现,手机融合网络、视频、短信等多种形式,人们可以随时浏览网页、编辑诗歌精神十足的短信,文学从“在线冲浪”移至“拇指阅读”。进入21世纪以来,手机用户迅速增加,手机文化成为社会大众文化强劲的一翼,短信文学成为短信的“内容产业”,也成为新媒体文学的一支新军。普及率超过总人口50%的广大手机用户成为“拇指”文学阅读的庞大群体。短信文学作为“手机一族”用指头打造出来的文学新类,内容练达、创意睿智、文字鲜活、表意凝练,一洗阅读传统鸿篇巨作的沉重和艰辛,体现出“短”、“趣”、“智”、“新”等特点。短信文学的文体主要是诗歌和小说。由于诗歌语言精短含蓄和分行排列的特征,更容易成为手机文学爱好者欢迎的文体。许多早已偃旗息鼓而潜伏于民间的大小诗人纷纷加入“拇指族”的行列,将一首又一首署名或未署名的诗歌,以短信的形式频频发送出去,有些作者甚至在自己的诗集上注明“短信诗歌精选”的字样。由于短信文学的匿名性、随意性、时效性、娱乐性、民间性和互动性,再加上它的内容短小,所以被称为精神“早点”或“电子零食”,给阅读者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感受。阅读手机文学无须设备和设施,也不用正襟危坐,读者只需在手机上随时阅读、即兴交流——让拇指与快感共生,心情与文字齐飞。面对短信作品,既可以慢慢品味,自我陶醉,也可以转发他人,与朋友分享,还可以飞动手指回复对方,编撰自己的作品,这正是短信文学阅读的最大优势,也是它广受青睐的重要原因。[5]这实在是数字媒介恩赐给大众的一大文学机缘。诗歌也因此获得了日常生活化的媒介传播,让诗歌精神与民众零距离,实现了高雅的诗歌与民众生活的无缝对接。
面对新世纪丰富多样而便捷自由的新媒介,新诗传播实现了超越所有以往媒介的核子爆炸式的传播效果,任何时代都没有当下十年媒介力量产生的强大影响力,让新诗主体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诗有时因为媒介的强大力量而丧失了基本的诗歌立场,于是伴随强大的媒介化传播,新诗质量保证成为了当下诗歌最大的担忧。什么才是真正的新诗、什么才能让新诗精神更地道、更醇厚,新诗如何才能让民众喜欢等等,都成为新世纪十年新诗发展重要命题。
新媒介给诗人带来了新的感受方式、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改变了诗人的审美趣味,使诗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为诗人的艺术想象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网络时代的快节奏的声光影像,对诗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又相当深刻的。网络时代的诗人,尤其是青年诗人,他们是伴随着电视、录像、互联网、手机屏幕等声光影像而成长的。他们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审美趣味等,很大程度上是与声、光、色联系在一起的。在新媒介帮助下,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快,其认识也更丰富和感性,其知觉的延伸能力与联通能力也得到不断加强。
新世纪里新的媒介导致全新的新诗生态的形成,其中全新的诗歌观念伴随着新媒介塑造成的图像化时代到来而发生了重大变化。当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介猝不及防地切入新诗创作中,新诗出现阅读方式、阅读对象置换和阅读主体的结构性变化是新诗适应传媒、市场、艺术等多重需要的结果。在今天,几乎所有的符号生产与传播都开始大幅度地借助数字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的技术强势和传播优势,催生并拉动了技术社会的图像转型和视觉转向。电影、电视、电脑、网络、数码摄影摄像以及它们的延伸物如歌碟、影碟、娱乐软件、网游平台、超文本作品、网络多媒体艺术、网络播客抑或恶搞与自拍,乃至层出不穷的各种电子播放器、手机短信、彩信与彩铃,还有“三电合一”趋势和“3G”技术的使用,更是十分便捷地把符号生产与图像消费覆盖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和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用数字化技术创造了“图像化生存”,又用“图像化生存”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让图像社会的“镜像文化”加速成为技术社会的文化主打和迥异于话语书写时代的文明形态。[6]
可以说,无论是从文化现实的层面上,还是在文化观念和思维认知的层面上,图像表意都已被深深植入到了当今社会的文化表意系统,进而深深影响了新诗创作、阅读、传播方式,从“文字表意”文化向“图像表意”文化的深刻转型,正日渐影响到新诗创作、阅读、传播。在影视文学、网络文学、手机短信文学等数字媒介作品中,新诗的诗性特质被电子“仿像”的技术操作所拆解,文字的隽永美感让位于图文观赏的快感,艺术欣赏变成了感官满足和视像消费,诗歌应有的品质就这样给“电子幽灵”吞噬了。
[1]李涛.文学媒介化与人文精神的延续[D].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17.
[2]张邦卫.媒介诗学导论一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3.
[3][4]张德明.互联网语境中的新世纪诗歌[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106.108.
[5][6]欧阳友权,蒋金玲.媒介发展与文学阅读的演变[J].河北学刊,2009,(1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