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蚜的发生与防治

2012-03-19 18:30姚凤銮肖银玉黄宇萍
武夷科学 2012年0期
关键词:烟蚜蚜虫烟草

姚凤銮,肖银玉,武 鹏,黄宇萍,杨 广*

(1.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2.福建省武平县东留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武平364311)

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又称为桃蚜,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在我国各省(自治区)均有发生且为害严重。烟蚜的寄主植物有50科400多种,在我国有170多种,主要是茄科、十字花科、菊科、豆科等(马继盛和李正跃,2003)。其不仅直接为害植株,而且可以传播115种植物病毒(占全部蚜传植物病毒的67.7%)(杨效文等,1999b),诱发煤烟病(马继盛和李正跃,2003)。烟草受烟蚜刺吸取食后,植株生长缓慢,烟叶品质下降,不利烟草生产。加强对烟蚜发生危害规律的认识,掌握正确的防治措施以促进烟草丰产稳产。

1 生物型

烟蚜不同种群在形态、体色、生活周期、传毒能力、取食行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种下分化复杂,其生物型的研究受到关注。依据其体色的差异,田中正(1975)将烟蚜分为绿色型和红色型。Rajagopal(1983)将其划分为黄色型、绿色型和红色型。Takada(1979、1986、1987)以体色和酯酶差别将烟蚜分成不同的“体色-酯酶型”,理论上存在540种“体色-酯酶型”。依据“体色-酯酶型”,进一步将烟蚜分成烟草型和非烟草型(Takada,1987)。王茂涛和张孝羲(1991)将烟蚜分为红色型、黄绿色型和褐色型,并认为这三种生物型比较稳定,可能是由遗传基因控制的,各体色生物型不仅在体色上有差别,而且在形态上也有一定区别,同时,三种生物型对温度的适应性也不同。十字花科植物上烟蚜存在两个差异很大的生物型,即“甘蓝型”和“烟草型”,它们可能是由于较长时期的遗传进化而分化形成的。其中甘蓝型寄主范围主要限于十字花科植物,而烟草型寄主范围广泛,且最喜食烟草(谢贤元,1992)。烟蚜不同色型的个体对烟草和蔬菜具不同的选择性,红型烟蚜嗜食烟草,而绿型烟蚜嗜食十字花科蔬菜(陈文胜等,1997)。杨效文等(1999b)应用RAPD-PCR技术研究了我国烟草上烟蚜的种群分化,结果表明在DNA水平上,与完全周期生活史的烟蚜相比,完全周期和不完全周期生活史混合发生的烟蚜与不完全周期生活史的烟蚜更为接近,而两种生活史混合发生的烟蚜之间无明显差异。从体色看,红色比黄绿色更接近褐色。杨效文等(1999a)应用RAPD-PCR研究了桃树、油菜和烟草上烟蚜的DNA多态性,发现在DNA水平上,油菜上的烟蚜与烟草上的更为接近,在体色方面,红色与褐色更为接近。通过对采自桃树、油菜和烟草上的烟蚜的核型研究表明,在红、黄绿两种体色的烟蚜中共发现5种核型(杨效文等,2000)。

2 种群特征与为害

2.1 田间种群消长与分布

东北烟区、云南烟区和武陵山区为单峰常发区(李厥鲁,1994)。河南、山东、安徽、湖南和贵州烟田,烟蚜种群数量消长呈“马鞍”型,即双峰型(马继盛和李正跃,2003;侯茂林等;2002),但是,陈斌等(2000)应用黄板诱集及定点观察的方法观测云南烟蚜的时空动态,发现其数量消长呈“三峰夹二谷”型。任广伟等(2000a)认为山东烟区烟蚜种群消长曲线由原来的“双峰型”变为“单峰型”。

除对烟蚜在时间序列上的消长规律研究外,还进行了空间分布研究。在烤烟伸根期的前中后3个阶段,烟蚜主要分布在倒2-4叶(自下而上),且有不断上升之势。旺长期烟株5个叶层的蚜量以上棚叶层居多,并以上二棚叶层蚜量与全株蚜量相关最密切(胡才人等,1994)。邓建华等(2000)调查表明,烟蚜在各个叶位间的分布数量都以烟株上部前5个叶片较多。烟蚜在烟株上、中、下3段均呈聚集分布(陈斌等,2000;李正跃等,1993;邓建华等,1998;胡才人等,1993),上部的聚集强度最高,由上至下数量依次降低,且差异显著。

2.2 为害损失

烟蚜刺食影响烟草产量和质量。受害烟草株高降低,叶面积减小,叶重小降,现蕾期推迟8-15 d,但叶片数变化不大(郭线茹等,1990、1995)。蚜虫取食能降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且能分泌蜜露污染叶片,影响烟草的光合作用(郭线茹等,1990、1995)。此外,烟叶的化学成分亦有变化。受害烟苗叶片中烟碱含量下降,总氮、蛋白质、还原糖和氯含量升高,钾含量基本不变,现蕾期叶片中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增强,种类增多(郭线茹等,1995),而旺长期钾含量显著提高,其余变化趋势同苗期(郭线茹等,1990)。但是,袁锋等(1990)的研究则表明还原糖含量下降。除直接取食为害外,蚜虫亦可传播病毒病,其间接为害带来的损失更大(秦西云等,2006)。当田间每株蚜量达20头时就需要化学防治,随蚜量升高,中、上等烟比例下降(袁锋等,1990)。据测算,一头蚜虫的经济损失率可达0.0695%(袁锋等,1994)。

2.3 生态影响因子

在自然条件下,烟蚜自然种群的消长主要受制于营养、自然气候、天敌等因子,其中气候因子尤为重要(赵修复,1982)。陈永年等(1992)测定烟蚜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分别为9.8℃和98.9日度。各虫态的致死中温度在高温端为29.16-32.43℃,低温端为-7.39--9.12℃(体表无水)和-5.5--6.21℃(体表有水)。此外,温度还显著影响有翅蚜的比例。姜仁杰(1985)研究发现,在山东烟区烟蚜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6.2-28.6℃,湿度是40-86.5%。赵景玮和林锌(1994)应用人工气候模拟设备研究发现,烟蚜的发育速率以27.5℃为拐点,在20-27.5℃范围内,其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超过27.5℃时,烟蚜的发育速率反而下降。而且,高温的持续时间是影响蚜虫存活时间与生殖能力的重要因素。杨效文和张孝羲(1999)研究温度和光周期对烟蚜性蚜的诱导作用,通过10小时光照,在15℃、20℃下,红色和黄绿色烟蚜科产生性雌和雄蚜。

在烟田中,烟蚜的天敌种类繁多,在福建烟区已知33科,共84种(陈朝阳,2003),其中食蚜蝇有16种,隶属2亚科、13属(林丽玲等,2000)。烟田内常见的烟蚜天敌种类为10种,其中只有烟蚜茧蜂和草间小黑蛛的消长趋势和烟蚜基本一致,其他种类只是部分时间发生(孟庆雷,1998)。侯茂林等(2002)调查发现,山东烟区烟蚜的捕食性天敌主要有瓢虫、草蛉、食虫蝽、隐翅虫和蜘蛛,优势寄生性天敌是烟蚜茧蜂。在6月中下旬,蚜茧蜂的寄生率可达21.5%(黄智明,2006)。

烟蚜寄主范围广泛,但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生长发育、繁殖力、酶活力等存在一定差异。不同体色生物型桃蚜在桃树、烟草、油菜和甘蓝4种寄主植物上的存活率,成若蚜发育历期,产仔动态及内禀增长力均有明显差异(刘绍友等,1999)。马丽娜等(2006)发现与烟草、甘蓝、豇豆相比,茄子最适合烟蚜。除从油菜上转到桃树上不成功外,烟蚜可在烟草、油菜和桃树之间成功转换,且以从桃树到油菜最为顺利(杨效文等,1999c)。不同烤烟品种对烟蚜解毒酶和靶标酶活力影响显著(高春满等,2002)。对50个烟草品系的蜜露检测分析,发现其与烟蚜的rm存在显著正相关(Yang et al.,1995)。陈永年等(1999)也发现烟蚜烟叶中脯氨酸含量愈高和烟碱含量愈低的品种,烟蚜生殖力愈强。单位时间内烟蚜排蜜量愈多,刺食次数愈少的品种,愈适合烟蚜的生殖和存活。秦焕菊等(1998)分析烟叶的化学成分与烟蚜种群数量关系,认为烟碱、氮与烟蚜数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且在烟草生长前期(第一蚜高峰期)的影响因素是糖碱比值,而后期则是烟碱含量与氮碱比值。烟碱的含量高则蚜虫数量低(吴海军等,2003)。

3 防治方法

3.1 栽培管理

烟蚜有忌避银色反光的习性,利用银色反光塑料薄膜覆盖栽培的烟草,可以起到驱蚜、抑制迁入的目的(杜予州,1997;侯茂林等,2004)。还发现,覆膜可能有利于吸引烟蚜茧蜂(侯茂林等,2004)。李现道等(1999)利用粘蚜板来防治蚜虫。另外,利用烟草与红薯间作亦可抑制蚜虫种群的发展(侯茂林等,2004)。马永贵(1966)认为集中调控胜利油菜与烟草的蚜虫食物环可有效控制蚜害。朱鹏飞等(1992)发现烟蚜发生与烟草品种关系密切,建议提高种植密度和降低氮肥使用量亦减轻蚜虫尤其是有翅蚜的发生。利用烟蚜趋嫩聚集的习性,采取打顶抹杈的农艺操作可有效降低烟田内的蚜虫数量(杜予州,1997)。

3.2 药剂防治

利用化学农药可以快速杀灭蚜虫。通过对5种杀虫剂的毒力测定,陈进(2004)认为70%“艾美乐”15000倍液的效果最佳。吡虫啉可有效控制蚜虫种群数量,且对天敌优势种群影响不大,是防治烟蚜的理想杀虫剂(巫厚长等,2004a)。应用混配技术,“敌敌畏”1000倍和“敌杀死”2000倍混用对蚜虫控效有增效作用(李应金和陈惠明,2004)。刘爱芝等(2000)通过对比几种防治烟的蚜新型杀虫剂,建议将齐螨素和阿维菌素作为防治烟蚜的替代药剂。但是,姜勇等(2002)证实阿维菌素能显著降低南方小花蝽对烟蚜的捕食量和捕食能力,也能降低同种个体间的竞争能力,其次,阿维菌素对南方小花蝽若虫的发育速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陈家骅等(1989)研究表明,五种农药对烟蚜茧蜂有很大的杀伤作用。此外,烟蚜对云南主要烟区的7个常用杀虫剂产生了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抗性(宋春满等,2006)。

化学农药的“3R”问题迫切需要人们解决其高毒性的缺点,生物农药的研究顺势而生。4%“力杀死”乳油2500倍液对烟蚜有良好的防效,与甲胺磷2000倍液相当(侯茂林等,2005)。雷朝亮等(2000)应用两种生物农药1%“951221”乳油及高效Bt防治蚜虫,3 d后,防效达到94%以上。刘明晖等(1991)使用耳霉菌分生孢子悬浊液防治烟蚜,3 d后防效可达92.3%。从瑞香狼毒中提取的瑞香素对蚜虫有很高的触杀作用和较好的拒食作用(高平等,2001)。

3.3 生物防治

在烟田生态系统中蕴含丰富的害虫天敌,常见的捕食和寄生性天敌有20余种(胡坚,2001)。其中黑带食蚜蝇(罗佑珍等,2000)、龟纹瓢虫(巫厚长等,2000)、异色瓢虫(邓建华等,2002)、七星瓢虫(侯茂林等,2004)、大草岭(陈新等,1990)、猎蝽(胡坚,2001)和草间小黑蛛(巫厚长等,2004b)对控制烟蚜有一定的应用潜力,而烟蚜的内寄生蜂烟蚜茧蜂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任广伟等,2000b)。已有大量的针对烟蚜茧蜂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研究(汤玉清和陈珠梅,1984;路虹等,1994;毕章宝和季正端,1993、1994、1995;吴兴富等,2003;赵万源等,1980;路虹等,1993;陈家骅等,1996;吴兴富等,2000a;李学荣等,1999),在此基础上,烟蚜茧蜂的繁殖、贮藏和释放技术得到发展。邓建华等(2006)在田间小棚应用“两代繁蜂法”,在接蜂量为雌蜂蚜比1:100、蚜量范围为2000-3000头/株的条件下科获得较好的繁蜂效果。用萝卜苗作为寄主,在20-25℃、75%R.H.的条件下可大量繁殖烟蚜,在25℃下,以100-200头烟蚜接雌雄一对蜂,可获得最多的烟蚜茧蜂(忻亦芬,1986;忻亦芬等,2001)。赵万源等(1980)在室内种植烟株大量饲养蚜虫繁蜂技术,并已发展成规模化规范流程(王树会和魏佳宁,2006)。通过对烟蚜茧蜂蛹期耐冷藏性的研究,陈茂华等(2005)建议应取僵化3 d的僵蚜冷藏,时间以15-20 d短期冷藏为宜。采取下午进行,固定和流动相结合的接近寄主的放蜂方式,赵万源等(1980)调查表明,在放蜂区蚜虫数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王树会和魏佳宁(2006)采用类似的放蜂方式——点状和片状,但认为释放成蜂适用于烟蚜发生初期,而在田间放置僵蚜是大量释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

以菌制虫也是研究的热点。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在蚜虫的自然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李正跃等(2005)研究表明,接种处理的蚜虫在接种后第4-6 d达到死亡高峰。放线菌发酵产物对烟蚜的毒力测定表明,菌株31-1的校正死亡率达82.9%(廖文程等,2004)。邓建华等(2005)研究表明,粉拟青霉(Paecilomyces farinosus)Pf-27菌株和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Pf-30菌株对烟蚜有良好的感染致死效应。球孢白僵菌的6个菌株对桃蚜均有毒杀作用,并以bbsg8702菌株对烟蚜的致死作用最强(刘银泉等,1999)。

单一的生防措施难以控制烟蚜的种群数量,为了更好的抑制烟蚜为害,需要综合协调应用多种生防措施。吴兴富等(2000b)认为在13:00-14:00进行生物农药喷施是发挥药效和保护烟蚜茧蜂的最佳切合点。球孢白僵菌对烟蚜茧蜂的寄生行为有不利影响,但在寄生后5 d接菌可提高僵蚜率及僵蚜出蜂率(李涛等,2007a、2007b)。

4 结语

烟蚜寄主广,且具有迁飞习性,年生活史分化成全周期型、非全周期型及兼性周期型3类,一年可发生多代,不易防治。其为害的“双面”特点给烟草生产带来威胁,长期的药剂防治促使其抗药性激增(顾春波等,2006),单一的生物防治措施不足以降低烟蚜的种群数量,尤其是烟蚜茧蜂的繁殖与释放技术还不够成熟(吴兴富,2007)。而复合生物措施相互之间的促进及拮抗作用机制尚需更多深入的探讨(李涛等,2007b)。而克服化学防治的负面、降低防治费用、提高防治效果,利用农田生境调控技术,营造促益抑害的烟田作物多样性系统,以及利用现代分子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培育选取抗虫品种是具有经济、环保双重效益的治虫措施。

毕章宝,季正端.1993.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生物学研究Ⅰ发育过程和幼期形态.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6(2):1-8.

毕章宝,季正端.1994.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生物学研究Ⅱ成虫生物学及越冬.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7(2):38-44.

毕章宝,季正端.1995.烟蚜茧蜂生物学研究Ⅲ温度对成蜂体色的影响及某些形态特征的差异.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8(2):1-5.

陈斌,李正跃,孙跃先,严乃胜,许若清.2000.烟田烟蚜种群数量时空动态研究.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5(4):311-316.

陈朝阳,曾强,陈乾锦,张玉珍.2003.福建省烟田烟蚜的天敌调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5:81-84.

陈家骅,陈达荣,李芳,张玉珍.1989.农药对烟蚜茧蜂的影响.生物防治通报,5(3):107-109.

陈家骅,官宝斌,张玉珍.1996.烟蚜与烟蚜茧蜂相互关系研究.中国烟草学报,3(1):8-12.

陈进.2004.杀虫剂对烟蚜的毒力测定及药效试验.烟草科技,(3):43-45.

陈茂华,韩召军,王瑞.2005.烟蚜茧蜂蛹期耐冷藏性研究.植物保护,31(2):41-43.

陈文胜,古德就,李卫,陈泽鹏,张维球.1999.烟蚜寄主专化性的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8(4):54-58.

陈新,贺钟麟,张运慈.1990.大草蛉对烟蚜种群密度的功能反应及控制能力的评价.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4(4):444-455.

陈永年,文礼章,潘桐.1992.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生长、发育、繁殖和存活与温、湿度关系的研究.中国烟草,(3):18-23.

陈永年,谢联辉,叶承恩.1999.不同烤烟品种对烟蚜生殖和死亡的影响.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5(5):376-381.

邓建华,李天飞,吴兴富,高家合,刘江,宋春满.2000.烟株各叶位间烟蚜的数量及其回归分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2(5):448-452.

邓建华,李天飞,吴兴富,高家合.1998.烟蚜在烟株上的垂直分布及其分布型.动物学研究,19(6):446-452.

邓建华,谭仲夏,单琼丽,吴兴富,刘江.2002.异色瓢虫对烟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密度干扰效应.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4(5):433-435.

邓建华,吴兴富,宋春满,黄江梅,刘光辉,杨硕媛.2006.田间小棚繁殖烟蚜茧蜂的繁蜂效果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8(1):66-69,73.

邓建华,吴兴富,庄辉,洪英娣.2005.两种拟青霉素对烟蚜感染作用试验.烟草科技,(3):46-47.

杜予州.蚜虫的防治对策及方法.1997.贵州农学院学报,16(1):42-45.

高春满,高家合,邓建国,吴兴富.2002.寄主植物对云南烟蚜解毒酶和靶标酶活力的影响.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4(3):241-243.

高平,刘世贵,侯太平,侯若彤,高荣.2001.瑞香素对蚜虫生物活性的研究.植物保护学报,28(3):265-268.

顾春波,王刚,王开运,马惠,郭庆龙.2006.我国西南烟区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的抗药性水平.植物保护学报,33(1):77-80.

郭线茹,贺钟麟.1990.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为害对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及性状的影响.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4(4):419-427.

郭线茹,罗梅浩,党润生.1995.烟蚜危害对烟草生理及生长.华北农学院,10(2):95-99.

侯茂林,万方浩,王福莲.2002.山东烟区烟青虫和烟蚜及其天敌的发生动态.中国生物防治,18(2):57-57.

侯茂林,万方浩.2004.七星瓢虫成虫对烟蚜的捕食作用.41(4):347-350.

侯茂林,王福莲,万方浩.2005.生物农药"力杀死"对烟青虫和烟蚜的药效试验.烟草科技,(11):41-43.

侯茂林,王福莲,万方浩.2004.栽培措施对烟田前期烟蚜和烟蚜茧蜂种群数量的影响.昆虫知识,41(6):563-565.

胡才人,孔繁武,黄云生,刘文烈.1994.桃蚜在烟株上分布的研究.昆虫知识,31(1):5-7.

胡才人,孔繁武,黄云生,刘文烈.1993.烟蚜在烤烟地的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植物保护,19(4):16-17.

胡坚.2001.烟草害虫天敌及其自然控制作用.昆虫知识,38(1):59-61.

黄智明.2006.邵武市烟田烟蚜及其天敌的发生情况调查.中国植保导刊,26(9),29-30.

姜仁杰.1985.山东烟区烟蚜研究.中国烟草,85(4):10-16.

姜勇,张重宁,牛长缨,邓建华,雷朝亮.2002.阿维菌素对南方小花蝽抑制烟蚜的影响.昆虫学报,45(2):215-220.

雷朝亮,姜勇,林开春,邓建华,李天飞.2000.两种生物农药对烟蚜的综合控制作用.湖北农业科学,(3):43-44.

李厥鲁.1994.试析我国不同生态烟区烟蚜发生特点及其防治区划.中国烟草,(4):1-8.

李涛,刘映红,李会云,张永军.2007a.球孢白僵菌对烟蚜茧蜂生命参数及控害效果的影响.菌物学报,26(3):433-439.

李涛,刘映红,张永军.2007b.球孢白僵菌对烟蚜茧蜂寄生行为的影响.植物保护学报,34(4):401-404.

李现道,陈红,郭全伟,杨德廉,孟凡斌.1999.粘虫板的研究与应用初报,30(1):67-71.

李学荣,胡萃,忻亦芬.1999.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滞育诱导研究.浙江农业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5(4):435-438.

李应金,陈惠明.2004.杀虫剂混用对烟蚜的毒力及田间药效试验.烟草科技,(7):46-48.

李正跃,邓炜,顾山.1993.烟蚜自然种群聚集与扩散趋势的初步研究.动物学研究,14(4):313-317.

李正跃,桂富荣,张青文.2005.新蚜虫疠霉对云南省不同地区烟蚜的生物测定.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7(1):36-39,54.

廖文程,叶兰钦,邓建华,高家合,徐汉虹.2004.放线菌发酵产物对烟蚜的毒力研究.安徽农业科学,32(6):1191,1202.

林丽玲,郭晨,杨生华.2000.福建省烟田食蚜蝇科昆虫种类调查.武夷科学,16:51-54.

刘爱芝,李素娟,武予清,李世功.2000.几种新型杀虫剂防治烟蚜效果比较.植物保护,26(4):50.

刘明晖,陈家骅,张玉珍,李芳.1991.耳霉菌分生孢子对烟草蚜虫的毒力研究.福建农学院学报,20(2):150-152.

刘绍友,侯有明,周靖华,安英鸽,胡作栋,胡姜绒.1999.桃蚜不同体色生物型的寄主适应性.西北农业学报,8(4):1-4.

刘银泉,冯明光,刘树生.1999.球孢白僵菌对桃蚜的毒力测定.植物保护学报,26(4):347-352.

路虹,石宝才,牛玉志,张芝利.1994.烟蚜茧蜂、菜蚜茧蜂各个重态及时代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的研究.华北农学报,9(3):72-75.

路虹,石宝才,张芝利.1993.烟蚜茧蜂生殖特性研究.华北农学报,8(1):76-79.

罗佑珍,李学燕.2000.对烟蚜的捕食功能反应黑带食蚜蝇.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5(2):109-111.

马继盛,李正跃.2003.烟草昆虫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26-138.

马丽娜,刘映红,王雅静,王春霞,张玲.2006.寄主植物对烟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1):74-76.

马永贵.1966.云南烟蚜的几点生态特征及防治意见植物保护,(3):31-32.

孟庆雷,李甲林,巫厚长,夏祖和,丁春生.1998.烟蚜与其天敌种群在数量和分布格局上的关系.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5(4):348-351.

秦焕菊,任广伟,张怀宝,王桂芬,王立和,王允白.1998.烟草化学成分与烟蚜种群数量关系的研究.中国烟草科学,(2):29-32.

秦西云,李正跃.2006.烟蚜生长发育与温度的关系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2(4):365-370.

任广伟,秦焕菊,史万华,王桂芬.2000a.山东烟区烟蚜种群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植物保护,26(2):8-11.

任广伟,秦焕菊,史万华,王桂芬.2000b.我国烟蚜茧蜂的研究进展.中国烟草科学,(1):27-30.

宋春满,吴兴富,邓建华,雷朝亮.2006.云南主要烟区烟蚜抗药性的监测.昆虫知识,43(4):500-503.

汤玉清,陈珠梅.1984.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福建农学院学报,13(2):119-125.

王茂涛,张孝羲.1991.桃蚜体色生物型的研究.植物保护学报,18(4):351-355.

王树会,魏佳宁.2006.烟蚜茧蜂规模化繁殖和释放技术研究.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S1):377-382.

巫厚长,程遐年,魏重生,邹运鼎.2004a.吡虫啉对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5(1):95-98.

巫厚长,程遐年,邹运鼎.2000.不同饥饿程度的龟纹瓢虫成虫对烟蚜的捕食作用.应用生态学报,11(5):749-752.

巫厚长,徐光曙,房明惠,程遐年,邹运鼎.2004b.烟蚜及其捕食性天敌草间小黑蛛种群空间结构分析.应用生态学报,15(6):1039-1042.

吴海军,李友莲,裴淑芳.2003.烟碱对桃蚜存活率及生长速率的影响.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3(3):230-232.

吴兴富,邓建华,黄江梅,刘江.2003.烟蚜茧蜂对烟蚜的选择性寄生及雌蜂年龄对后代性别的影响.9(2):31-34.

吴兴富,李天飞,魏佳宁,王毅,邓建华,高家合,赵立恒.2000a.温度对烟蚜茧蜂发育、生殖的影响.动物学研究,21(3):192-198.

吴兴富,赵立恒,魏佳宁,李天飞,王毅,邓建华,高家合.2000b.烟田烟蚜茧蜂的活动规律及其对烟蚜的防治效果.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2(4):327-330.

吴兴富.2007.烟蚜茧蜂繁殖利用概述.中国农学通报,23(5):306-308.

谢贤元.1992.十字花科植物上桃蚜的两个生物型.植物保护,18(1):31-32.

忻亦芬,李学荣,王洪平,王桂清,唐永红.2001.用萝卜苗作桃蚜植物寄主繁殖烟蚜茧蜂.中国生物防治,17(2):49-52.

忻亦芬.1986.烟蚜茧蜂繁殖利用研究.生物防治通报,2(3):108-111.

杨效文,张素方,张孝羲.2000.不同寄主植物上烟蚜的染色体组型研究.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6(1):56-60.

杨效文,张孝羲,陈晓峰,王瑛.1999a.不同寄主植物上烟蚜DNA多态性的PAPD-PCR分析.26(2):147-152.

杨效文,张孝羲,陈晓峰,王瑛.1999b.我国烟蚜种群分化的PAPD分析.昆虫知识,42(4):372-380.

杨效文,张孝羲,谭宏宇.1999c.寄主转换对烟蚜种群特征的影响.生态学报,19(5):715-719.

杨效文,张孝羲.1999.温度和光周期对烟蚜性蚜的诱导.昆虫知识,36(5):272-274.

袁锋,冯纪年,李茂辉.1994.烟蚜为害的经济损失研究.昆虫学报,37(4):440-445.

袁锋,钱立信,谭政华,胡文学.1990.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对烤烟质量与经济价值的影响.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4(4):456-459.

赵景玮,林锌.1994.室内人工气候条件下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同翅目:蚜科)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武夷科学,11:17-21.

赵万源,丁垂平,董大志,王云珍,张文莲.1980.烟蚜茧蜂生物学及其应用研究.动物学研究,1(3):405-415.

赵修复,陈常铭.1982.害虫生物防治.北京:农业出版社,12-16.

朱鹏飞,杨益众,陆自强,徐蕾.1992.栽培措施对烟蚜和烟草花叶病关系的初步研究.植物保护,18(4):20-21.

Rajagopal R.1983.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metamorphosis of Myzus persicae(Sulzer)by cross inoculation among different host plants.Pranikee,(4):126-133.

Takada H.1979.Characteristics of Myzus persicae(Sulzer)(Homoptera:Aphididae)distinguished by colors and esterase difference and their occurrence host plants in Japan.Applied Entomology and Zoology,14:370-375.

Takada H.1986.Genotypic composition and insecticide resistance of Japanese populations of Myzus persicae(Sulzer).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102:19-38.

Takada H.Occurrence of tobacco-specific form of Myzus persicae(Sulzer).Kontyu,1987,55(4):573-586.

Yang X,Ma S,Jiang J.1995.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ntity of honeydew and the rm of the green peach aphid.Entomological Sinica,2(2):179-187.

猜你喜欢
烟蚜蚜虫烟草
蚜虫婆婆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烟蚜茧蜂对不同龄期烟蚜的寄生选择及其子代发育表现
漂浮烟苗饲养烟蚜及烟蚜茧蜂技术研究
烟草依赖的诊断标准
烟草中茄酮的富集和应用
烟草镜头与历史真实
百年烟草传奇的云南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