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兆炯 刘福建 杨军雄 关 航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贵港市 537100)
消化道息肉是癌前期状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是关键。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日益成熟,对大部分上消化道息肉都可采用内镜下治疗,而在无痛胃镜下进行治疗,更加容易操作。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我院消化内科开展无痛苦胃镜下成功治疗上消化道息肉64例,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64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中,男28例,女36例,年龄24~72岁,平均38.6岁;单发息肉56例,多发息肉8例;共检出息肉96枚;息肉直径0.2~2.5 cm;息肉部位:食管6枚,贲门胃底38枚,胃体31枚,胃窦13枚,十二指肠息肉8枚;按三田隆起型病变分型:山田Ⅰ型33枚,山田Ⅱ型39枚,山田Ⅲ型18枚,山田Ⅳ型6枚。临 床 表现腹胀20例(31.3%),厌食、消化不良8例(12.5%),腹痛9例(14.0%),上消化道出血2例(3.1%),25例无明显症状,体检时发现(39.1%)。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64例术前均检查出血、凝血时间、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心电图等,术前禁食8~12 h,术前静脉使用丙泊酚、芬太尼等麻醉镇静药物。
1.2.2 器械 Olympus-260电子胃镜,美国康美整体氩气刀System-7500,电凝切圈套器,普通活检钳,内镜注射针,持物钳,钛夹等。
1.2.3 手术方法 先由麻醉师依次静脉缓慢推注芬太尼0.001~0.002 mg/kg,丙泊酚0.5~1.5 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全身肌肉松弛、托起下颌无反应时,开始进行治疗,根据检查持续时间及病人反应及时追加丙泊酚每次20~40 mg。过程行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给予鼻部低流量吸氧(2 L/min)。常规进镜观察,息肉<0.5 cm,采取直接活检钳咬除、电凝灼除或氩气灼除;0.5~2 cm无蒂或亚蒂息肉,基底部予以注射高渗盐水注射液2~5 mL,尔后高频电圈套器套扎一次性切除掉;0.5~<2 cm有蒂息肉,尽量远离蒂基底部1 cm左右予以高频电圈套器套扎一次性切除掉;2~2.5 cm息肉,基底部予以注射高渗盐水注射液3~8 mL,圈套器不能完全套扎的,分2次切除,中间间隔1~2周;而息肉位于胃体小弯侧、后壁及贲门处,直径在0.5~1 cm,先用静脉套扎器将息肉套住,再进行切除。切除掉的息肉均送病理检查,残端如有出血,镜下先予以0.08 g/L冰去甲肾上腺素喷射止血,必要时予以1~2枚钛夹止血。术中患者血氧饱和度高于90%,血压、心率下降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转移患者至恢复室,继续监测,直到神志清楚,定向力及运动功能恢复良好,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正常,在恢复室观察30 min,再送回住院病房,以免迟发性镇静作用发生。
64例中62例一次性完整切除息肉,2例因息肉大于2 cm分2次完全切除。术后19例稍有上腹部隐痛不适,予以抗炎抑酸治疗3 d后症状消失;无1例术后出血及穿孔。90枚息肉送病理检查,结果:增生性息肉45枚(50.0%),胃底腺息肉26枚(28.9%),炎症性息肉11枚(12.2%),腺瘤性息肉8枚(8.9%)。64例均随访,6~12个月复查胃镜,3例息肉复发,再次予以胃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后送检2例增生性息肉,1例腺瘤性息肉伴中度不典型性增生。
息肉主要是指黏膜隆起、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物。过去由于检测手段不够,往往不能早期发现,以致许多病例并发癌变、出血等并发症才得以发现[1]。息肉有癌变可能,息肉越大癌变率越高,有报道称 <1 cm者癌变率为0,1~2 cm者癌变率为0.9%,2 cm以上者癌变率达8.2%[2]。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日益成熟,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因创伤小、有效、安全、经济、简便,已逐步取代外科手术治疗,成为基层医院治疗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方法。该方法最主要的并发症为术后出血甚至穿孔,我院治疗64例无1例发生术后出血及穿孔,主要经验:①无痛胃镜状态下,均能充分镇静,避免术中因患者紧张焦虑、恶心、呕吐等不适影响手术操作。②术中除<0.5 cm息肉予以直接活检钳咬除或电凝外,其余需用圈套器套扎电凝的无蒂或亚蒂息肉,均在基底部注射高渗盐水,注射量一般与息肉大小呈正相关,但一般不宜超过8 ml/次,否则容易引起局部胃黏膜组织缺血坏死;有蒂息肉圈套器电凝位置尽量远离息肉基底部约1 cm左右,避免灼伤肠道黏膜组织;>2 cm息肉,可分次切除,避免创面大、出血量多。术中切除息肉基底部残端如有出血,要及时内镜下止血,必要时用金属钛夹止血或夹闭创面以确保安全。术中尽量缩短电凝手术时间,电流功率适当。③对于位于胃体小弯侧、后壁及贲门处息肉,由于操作难度相对大一些,先行套扎后,就容易切除[3]。④术后禁食24 h,温流质饮食24 h,半流质饮食72 h。术后24 h常规行胸腹透视,观察有否并发穿孔,同时予以抗炎、抑酸治疗72 h。
总之,无痛苦胃镜下摘除上消化道息肉,只要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慎密操作及严密监护,术后合理用药,一般都获得成功。该方法无痛苦、安全、可靠、经济,易于接受,避免了外科手术治疗,具有治疗息肉、全瘤回收、病理检查、预防癌变、满意度高、无不良回忆及精神创伤的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普及推广。
[1] 刘运祥.实用消化内镜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1-153.
[2] 龚 均,董 蕾,王进海.实用胃镜学[M].第2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163-170.
[3] 俞清翔,王邦茂.黏膜下肿瘤的内镜治疗[J].中国消化内镜,2008,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