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堵在路上:社会拥堵现象的产生、表现与成因

2012-03-19 07:27王芝眉
关键词:阶层流动

郭 强 王 芳 王芝眉

(1.同济大学 科学发展研究所,上海 200092;2.王芳,上海思创华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3.华东理工大学 学工部,上海 200237)

一、社会拥堵现象产生的背景

社会拥堵现象是在社会急速转型与社会结构失衡的背景下凸显出来的。充分了解与把握社会拥堵现象的背景对于进一步探究其原因并寻求疏导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转型所导致的阶层分化与阶层固化是社会拥堵现象的宏观背景,而社会结构底层过大、上层过小以及社会流动不畅阻碍着社会结构的合理优化则是社会拥堵的直接背景。

(一)社会结构固化

当前中国社会处在一个急速转型的过程之中,阶级阶层结构面临着新的格局调整。

每一次社会的重大进步都伴随着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分化成新的社会阶层结构。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大致形成了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组成的相对简单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此后的30年中,由于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中国社会发生了显著分化。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表明中国共产党突破了“两种公有制、两个劳动阶级”并存的模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入,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结构;在收入分配格局上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结构。与此相适应,我国的社会阶级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工人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农民阶级这两大劳动阶级以外,还出现了在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可以说,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流动速度和频度都处于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社会的结构总体上已从传统农业、农村社会结构转变为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结构,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非常伟大的发展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已分化为若干社会阶层,凡是现代社会阶层的基本构成成分都已具备,现代化的社会阶层位序已经确立,一个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正在中国基本形成。但是,这个现代化阶层结构还只是个雏形,就其结构构成而言,该缩小的阶层还没有小下去(农业劳动者还占44%),该扩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如社会中间阶层只占约23%),还不是一个公平、开放、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还不相适应,存在引发社会危机的结构性因素[1]。

在社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的过程中,又呈现出一种社会阶层固化的趋势,而且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流动中社会拥堵现象凸显出来并逐步演化为社会拥堵问题。由于交通网络的发展和户籍政策的放开等,人口的地域流动频繁,但实现地域流动的同时并没有伴随社会地位的上升,例如农民放弃土地去城市打工,由农民转为农民工,虽然生存的环境有所改善,但是身份却仍是社会底层。空间流动的多样性与社会流动的单一性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流动结构。从生活状态上来说,社会拥堵中的人群承受着过大的生活压力;从生活希望上来说,他们看不到未来的曙光。当拥堵进一步扩大时,势必对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社会转型的深入,使得社会阶层结构趋于固化,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社会拥堵现象日益凸显并演化为一种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社会流动受阻

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必须有一个前提,那便是均衡合理的社会结构。马克思着眼于社会的发展,认为社会有机体主要由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部分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迁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2]。而在当下的转型时期,我国分化出了各种不同的利益群体,各个利益群体所构成的是整体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这种社会结构制衡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利益权力的格局,对于社会力量的平衡以及社会的变迁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社会必须要在社会结构处于一种均衡合理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良性协调发展,而影响社会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社会流动。这里的社会流动,主要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过程。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是社会选择的一种途径。社会流动与社会结构并不是一种绝对固定的关系,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社会流动会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大多数人流动的方向和频率反映着社会变迁的方向。一个社会只有具有良好畅通的上下流动的渠道,社会的结构才不会形成绝对的固化,以至产生利益分化的群体最终形成矛盾尖锐的阶级。

能够创造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是一个社会充满活力的象征,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形成一种上下流动、左右流动的机制,流动畅通才能保证社会得到发展;反之,一个流动堵塞的社会,社会的整体失去活力,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格局固化,有可能激化社会内部矛盾,从而引起社会动乱。当下社会中的多种现象共同彰显一个现实性的问题,即社会阶层的流动渠道受阻,社会上层固守其利益,社会底层缺乏向上流动的条件与机会,规模逐渐扩大,形成拥堵现象。而社会拥堵的加剧更进一步增加了流动的难度,导致一种超稳定的社会结构,从而破坏社会结构的均衡、干扰社会活力的激发并阻碍社会发展的实现。

社会拥堵源于社会结构优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或问题,但是这种现象的产生、发展与存在超逾了社会结构的总体框架,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二、社会拥堵现象的主要表现

社会拥堵是社会流动受阻导致一定规模人群集聚引起社会失稳趋势的社会现象,这种拥堵从不同的维度划分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以空间为考察维度,根据客观的社会流动环境、物质生活条件以及意识层次的心理认同三个方面,从社会空间、生活空间和心理空间上具体地说明社会拥堵的表现①生活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反映的是个人或群体生存境遇中的生存条件、生活机会以及意识感受。社会空间在本文中主要指的是社会流动所发生的环境,具体划分为社会结构中各阶层中的社会地位;生活空间在本文中主要指的是在个人或群体的物质生活环境,包括物质生活上的资源占有以及获取更好的生活的各种机会和条件;心理空间在本文中主要指的是个人以及群体的对所处的客观环境以及所拥有的客观资源在心理上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社会拥堵不仅体现在社会空间流动上,更体现在生活中不同阶层间的资源占有及其心理认同上。

(一)社会空间的社会拥堵

社会拥堵最直接地体现在社会地位的向上流动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分化成十大社会阶层”的论点②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及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划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它由十个社会阶层和五种社会地位等级组成。这十个社会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参见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在此报告中,各大阶层的比率分别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约为2.1%;经理人员阶层约为1.5%;私营企业主阶层约为0.6%;专业技术人员约为5.1%;办事人员阶层约为4.8%;个体工商户阶层约为4.2%;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约为12%;产业工人阶层约为22.6%左右;纯粹的农业劳动者和以农业为主业的农民在劳动人口中所占比率约为44%;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约为3.1%。这十大阶层的划分展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面貌,所列数据也显示出目前底层社会的规模相当庞大,而中上层的社会管理精英仅占相当少一部分。在过去,通过教育、从军等方式可以实现个人社会地位提升;但是在现阶段,社会流动难度加大,大量的社会成员企图通过向大城市流动寻找社会地位向上流动的途径,大规模的人群聚集共享极为有限的上升机会,由此社会拥堵的规模也在加大。

现在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事实表现出了社会拥堵的存在,“二代”现象就可以说是阶层间社会拥堵的最鲜明体现。“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项目组对50万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在“211”院校中,农民与农民工子女入学时以576分的平均分领先于管理阶层子女的557分,但农民与农民工子女有3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的比率(15%)。在就业质量上,农民与农民工子女也处于劣势,2008、2009两届毕业生中的农民与农民工子女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在各阶层中分别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研究报告表明,父辈具有社会资本的那些人比一般人更易于成为干部,干部子女成为干部的机会是非干部子女的2倍多[3]。在“二代”现象普遍化的同时,底层群体向上流动的机会也在不断地被削减,向上流动的渠道被堵塞。北京大学刘云杉统计1978~2005年近30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1978~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率约占三成,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清华大学王斯敏等的抽样调查显示,清华大学2010级农村生源占总人数的17%,而同年的高考考场里,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教育学者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调研指出,全国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开始不断滑落。“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①文中刘云杉、王斯敏、杨东平所列数据转引自潘晓凌: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EB/OL].(2011-08-04)[2012-08-21].http://www.infzm.com/content/61888。。三十余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

这些调查都揭示这样的问题:当家庭背景成为社会流动过程中一道不断升高的“隐形门槛”,普通人家的子弟,因为其父母没有金钱和权力,难以进入社会上升通道,他们还是被堵在“门槛”外没法进入上层社会,大量的社会底层群体仍然被抛弃在中上层之外,形成大规模的社会拥堵;而有着强大社会资源的富有家庭的孩子,则可以轻松获得体面的工作、较高的收入以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种状况更加剧了社会底层向中间阶层以及更上阶层流动的难度,鲜明且直接地体现了社会拥堵的现实性。

(二)生活空间的社会拥堵

社会拥堵体现在各阶层生活中所能享有和支配的社会资源上。首先,社会拥堵体现在生存方式和生活硬件设施方面,包括衣食住行。生活中无处不显示着不同的社会群体所处的不同境遇。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社区建设显现出区隔化的趋势,即富人区与贫民区的界限明晰,出现了专为富裕阶层或中产阶层而建的封闭式小区,而穷人则聚居到他们撤出的区域。在日常生活消费领域,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消费市场,廉价物和奢侈品是两个极端。威尔逊指出,这种社会隔离会造成底层群体与主流社会行为规范相断裂的严重后果[4]。社会拥堵从交通到住房,无处不体现出来,社会底层的群体由于没有办法实现社会地位的向上流动,从而拥堵在一处共享有限的社会资源,从而使得社会拥堵从社会空间层面延伸到物理空间层面。事实上,社会在区间上的阻断形成了社会拥堵。

除了生活物质资源外,社会拥堵更多体现在极为庞大的群体对于生活中相当有限的上升机会和上升空间地位的竞争上。社会拥堵是一种集聚的状态,更是一种希望集聚的状态。底层的群体渴望通过自身的奋斗实现社会地位的上升、个人命运的改写,但是由于各种制度性障碍因素以及上层精英的社会网络排斥等,阶层结构趋于固化,社会上层接受新进人口所开放的通道狭窄,同时包容量也小。由此,在上升机会的竞争上尤为明显地体现出社会拥堵,公务员报考是这一方面最为典型的现实写照。

(三)心理空间的社会拥堵

社会拥堵还体现在各阶层间的社会认同上。从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来看,社会拥堵是一种场域上的隔离和各个阶层之间的社会互斥。场域是由社会成员按照特定的逻辑要求共同建设的,是社会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集中的符号竞争和个人策略的场所,这种竞争和策略的目的是生产有价值的符号商品,而符号商品的价值依赖于有关的消费者社会对它的归类,符号竞争的胜利意味着一种符号商品被判定为比其竞争对象拥有更多的价值[5]。在一个社会中,不同的职业和不同的生活资本所构筑出来的场域是不同的,在不同场域中的人又拥有着属于各自场域所培育出来的惯习。这种惯习便是一种地位和资本的外在象征,是身份的体现。由于各种不同场域中所拥有的惯习不同,致使各个不同场域中的人也会对其他外在场域产生特定的看法,对其他阶层产生社会认同或者是社会互斥。拥有较少资源的社会底层群体所在的场域是一个庞大且资源贫瘠的类型,因此,他们很难从有限的资源中获取提升自我的资源,拥堵在这一场域中的群体由于无法向上流动而被上层圈子从社会认同上排斥。从心理上,上层精英们就以各种素质、涵养等因素将上下阶层之间的围墙建筑起来。

事实上,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仇富心理”①仇富心理,就是当一些人打破中国人几千年的“等贵贱,均贫富”历史夙愿,张扬炫富于世时,人们对富贵阶层,特别是一夜暴富者所表现出的怀疑、迁怒、嫉妒、蔑视、不屑、愤懑、仇恨等复杂的心理状态,是对财的非正常观念看待的行为,是因“不患贫而患不均”的“仗义”之心所致。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059946.htm。是心理空间中社会拥堵的重要表现。凭借个人有限的先赋资本希望通过后天努力实现社会地位提升和生活状况改善的底层群体,由于社会发展的客观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制约而无法实现身份转换,被堵塞在上一层级社会的门槛之外,长久的等待换来的是愈加渺茫的希望,由此,从对个人的感叹转变为对富人的仇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社会资源分配机制的不平衡、公平机制的不健全催生了一些付出异常低廉的成本而获取大量经济利益的群体,而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另一部分社会群体,由于社会公平机制的不健全而日益穷困,有的甚至直接是因为财富占有者对他们权利的践踏所造成的。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在超过了一定程度之后,仇富心理也就急剧膨胀起来,这是社会拥堵的典型表现。

社会拥堵不仅是一种社会阶层之间流动的受阻,更是不同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之间资源分配的不均以及利益与权利的分离,同时还是社会阶层之间心理上的社会互斥。

三、社会拥堵现象原因探析

社会拥堵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它在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凸显出更为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分析研究社会拥堵现象凸显的深层次原因,对于提出社会拥堵现象疏导策略、促进转型顺利推进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性转型的时空压缩

中国现代性转型具有时空压缩的特点,而社会拥堵现象的凸显是中国时空压缩式现代性转型的必然。

1.时空压缩式的现代性转型

全球化和现代化研究的代表人物哈维提出了“时空压缩”②“时空压缩”是美国著名新马克思主义者戴维·哈维(David Harvey)在其《后现代的状况》(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一书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使用这一概念是试图表明:“资本主义的历史具有在生活步伐方面加速的特征,而同时又克服了空间上的各种障碍,以至世界有时显得是内在地朝着我们崩溃了。”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463330.htm。一词,它指的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实行赶超战略和跨越式发展,会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走过发达国家在很长历史时期里走过的路程,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似乎时间和空间都被压缩了。

与欧洲等发达国家用了几百年时间实现了从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进而进入后现代社会不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现了时空压缩式的发展,用3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300年时间经历的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电子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四次技术革命的历程;实现人均GDP从不足200美元到2500美元的跨越,而主要的西方国家实现相应的过程则经过了140多年[6]。我国在30余年的发展时间里,既有从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的问题,又有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问题,还有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问题,更有从封闭社会走向开放世界的问题。这样,改革开放的中国就面对着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前所未有的大汇聚、大冲撞、大融合。

从理论上讲,传统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这三个不同时代的东西集中压缩到了一个时空之中,既有可能实现相互协调、相互包含、择优综合的目标,又有可能存在相互冲突、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社会高度“时空压缩”的双重效应[7]。从实践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但作为“后发”国家,这些发展和进步是在高度“时空压缩”的背景下取得的。“时空压缩”的“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左右着我国改革发展的基本形势,“时空压缩”的双重效应也影响着我国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应该说,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我国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在付出巨大努力和沉重代价的前提下,努力学习、积极吸收、充分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和先进技术,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非常规跨越式的发展道路,在3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发达国家200至300年才能实现的历史任务,这是“时空压缩”的正面效应。但与此同时,由于存在“后发劣势”,我国要把发达国家200至300年中不断出现、不断解决的矛盾与问题集中到这30余年的时空中,改革发展同样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这是“时空压缩”的负面效应[8]。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把西方发达国家近300年时间中不同阶段产生、不断解决的问题,如农民失地、工人失业、社会失稳、结构失衡、生态失序等,以复合型、压缩型的形式集中到了这一时空当中,使矛盾和问题十分尖锐和严峻,而社会拥堵的产生就源于中国时空压缩式的发展转型过程。

2.社会拥堵凸显的必然性

当代中国社会时空压缩的骤变式现代性转型,使得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呈现出社会拥堵现象成为必然。中国的社会转型像是在一个高度挤压和紧张的时空反应釜中进行,时空压缩下的“历时性矛盾共时性承受”也催化产生并堆积着大量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问题、矛盾和风险。对于社会阶级阶层的变化来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社会转型进入快速或加速发展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2年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结构分化的开始加速阶段,主要表现为社会各个层面的变动;而从1992年到今天是社会结构急剧分化的阶段,社会阶层间出现大分化与新组合。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变化都是在一种急速且压缩的环境下进行的,当社会的分化还未完成至合理形状,阶层固化的现象已崭露头角,“三农”问题的困局影响了农村人口的社会流动与地位升迁;现有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继续限制着城市化进程与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大学生等高学历社会群体面临严峻的就业困境,使他们的“白领之路”变得虚幻起来;在社会的向上流动机会减少的同时,更多的中产阶级由于消费或失业等因素随时面临地位下降的风险,大中城市的“房奴”即是这种困境中中产阶级的写照。

在这样一种压缩的时空中,社会的整合机制大大滞后于社会的分化与固化。由此,产生社会拥堵现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二)社会发展阶段的特定性

社会是不断进步发展的,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会产生相应的社会现象,而社会拥堵的凸显与当下我国社会发展所处的特定阶段及其阶段性发展动力模式相关。

1.社会发展的动力模式

从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说”来看,当下我国所处的特定发展阶段使得社会拥堵凸显。通过对社会拥堵现象的考察,可以发现社会拥堵现象的凸显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下显示出来的。马克思从社会的主体人自身的发展水平及生存状态角度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说”[9]。他在概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时,从社会主体的角度进行考察,曾把人类历史归纳为三大社会形态或三大历史发展阶段。第一种是“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主要是指前工业社会漫长的历史时代;第二种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为特征的社会形态,在人类发展史上主要是指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第三种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以“自由个性”为特征的社会形态,这就是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类的共产主义时代。实现向第三种社会形态的转换,应是中国现代化所确立的“至上性”目标[10]。

同中国的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以及在现实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与制度中还存在或以变体的方式存在大量前工业的、封建小农社会的遗产相适应,从人的生存状态和人与人的关系上看,在社会生活中“人的依赖——人情网络关系”、“行政权力支配一切”、“官本位”等现象并没完全终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人们仍然被束缚在某种宗法等级特权的社会体制之中。在这种人的依赖关系尚未完全退出,且人的独立性建立在物的依赖性的发展阶段下,社会的流动过程中所牵涉的关系网络等对于造成社会拥堵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当下的社会发展阶段,物与人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构成个人向上流动所能依仗的资本,而这种资本在社会中能衍生出钱权结合的利益链。当下社会有一种资本集聚现象,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权力资本高度相关,从而形成利益资本链,导致利益的集聚,形成分配失衡,导致弱势群体的聚集。

古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数据显示,内地基尼系数已激增至0.48,大大超出0.4的警戒线且为亚洲最高,贫富差距太大。上层少数人占有了大部分的财富和资源,而下层的人却为着房子、生计和久久不能寻得的安全感奋斗着,“房奴”、“蚁族”、“蜗居”等成了代表当前中国社会普通民众现状的典型词汇。波士顿咨询发布的《2006全球财富报告》指出,在中国,0.4%的家庭占有70%的国民财富;而在日本、澳大利亚等成熟国家,一般是5%的家庭控制国家50%~60%的财富。权力和资本的结合造就了社会上层,他们人数很少,是官员、企业家、成功的金融界人士等,各种资源的聚集更加剧了这一现象。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主要由资本推动,而资本多被掌握在上层的少数精英手中,上层各方利益集团形成的资本利益链条将利益圈巩固起来,占据了社会资源,把底层社会拒绝在外,使得缺少资本的社会底层无法顺利实现转换,从而形成社会拥堵。

2.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张茉楠认为当前我国进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阶段,社会建设的滞后阻碍经济发展的许多新兴发展中国家都陷入了“中等收入的陷阱”。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到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状态,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当前我国也进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阶段[11]。

从中等收入陷阱阶段的现状来看,在当下社会,我们的发展长期以来只注重经济建设和增长速度,而忽视社会建设:一是收入差距过大,中间阶层的“夹心化”造成内需增长不振;二是城市化进程中形成新的二元结构,贫富差距和社会安全的缺失激化社会矛盾;三是教育和人力资本投入不足造成产业结构失衡和粗放型经济增长。由此导致社会建设无法有效跟进,我国社会建设的结构和关系严重失衡。“中等收入陷阱”国家有十个方面的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12]。从理论上看,进入中等收入水平以后出现的社会流动性下降,主要由于从“贫困陷阱”摆脱出来之后,要素驱动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社会分化,而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尚未建立起来,同时,在各阶层的利益博弈中,政府还无法扮演一个公平和中立的角色,这导致部分精英阶层利用制度和政策的缺陷为自己谋求利益,阻碍了社会流动性机制的确立和完善。此外,一个国家在要素驱动的发展阶段,社会流动性一般比较高,对于社会流动性的下降趋势难免关注不够,难以形成共识。

由此,社会拥堵的出现是与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相关联的,是一定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凸显出来的,当社会发展最终进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阶段,社会拥堵现象的影响也将消失。

(三)社会断裂与整合的结构张力

社会拥堵植根于社会现实土壤之中,是社会断裂与整合的结构张力的结果。在弥合这种结构断裂、实现整合的过程中,现实性的因素造成张力,使得社会拥堵凸显。

1.市场化程度

社会拥堵的出现与市场竞争的发育密切相关。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时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则未能建立,政策没有实现完全的公平公正,使得一部分人利用了这些不到位的政策,导致社会难以建立起流动机制。例如教育,传统时代中国人对社会好坏的评价标准是公平,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早在帝制时代,通过科举入仕是读书人唯一的上升渠道,并得到了不同朝代对过程公正的捍卫。在计划经济时代,尤其是恢复高考之后,公平的录取与分配政策,也鼓励了农村学生通过高考或者中专考试获得改变户籍身份的机会,而且由于他们更刻苦而具有优势。现在一切因市场化发生了改变,市场化不断推进,很多公共领域的制度束缚淡化,从而产生了一些权力滥用与公共服务商品化。因为一些领域缺乏公共监督,很多不公平的事物并未得到纠正。在有关个人社会教育资本的获得上,那些拥有权力资源或资本的家庭拥有了优势,而教育体制的产业化特征也为这种不公提供了舞台。在这种体制环境中,底层社会的学生处于天然的劣势。

同时,在允许竞争的领域,竞争已经相对饱和,在不允许竞争的领域,机会还没有出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底层向上流动的机会大量涌现,这与当时各个领域一个接一个的放开有关系,所以出现大量的机会和空间。如允许民营汽车业出现、允许外资合资企业进入中国、报业市场化经营、住房商品化等,第一批冲向市场经济的人因为竞争非常不充分而及时地完成了资本的积累从而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当代,同样聪明、能干、勤奋的人,却未必还有这样的机会。这一点不但适用于“商场”,用在“政坛”、“学术界”、“艺术界”、“娱乐界”也是一样的。现今社会进入了一种“充分竞争、上行很难”的状态[13]。

除了市场竞争激烈的因素外,政治对市场的影响也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拥堵,一种是政府的改革力度有所削弱,有些本可以允许更多竞争的领域人为地阻碍竞争,导致本属于民间的“空白区”还是被国有部门把持,从而缩减了年轻人上行的去向。还有一种就是所谓的“权钱交易”,腐败丛生导致本来就有限的“上行机会”被一小部分人以不公平的方式垄断了,这减少了底层社会向上流动的空间。

2.官本位选择

社会拥堵的凸显与中国政治文化的传统以及中国行政体系的特点相关。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官本位”有着广泛的基础,自古有云“一人当官鸡犬升天”。当下成为国家公职人员对于一个家庭或者家族来说是无比的荣耀。在就业选择中,公务员成为多数社会成员梦想的职业,成为公务员就意味着得到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因此,很多高校毕业生宁愿选择待业在家专职参加公务员考试而放弃其他就业渠道,也有多数年轻人在拥有一份公司工作的同时仍然参加公务员考试,致使在公务员这条道路上存在极为严重的社会拥堵,紧缺的岗位供给与拥挤的求职人员形成鲜明的对比。

除了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影响着公务员就业选择这条道路外,在客观上,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体系也是重要原因,中国公务员能享受到较好的医疗养老保障待遇等也是造成社会拥堵的重要因素。相比中国,在西方国家则没有这一方面的问题。以英国为例,首先,英国奉行的是“小政府”理念,没有那么多职位;其次,英国的公务员工资不高,没有多大吸引力;还有,在中国公务员所能享受到的福利在英国社会公民完全无须通过公务员这个渠道得到,因为有“全民保险”计划,所以公务员没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同时,西方政治文化里对公务人员的“高标准、严要求”及其产生的犯罪等行为的高代价,导致很多优秀的青年可能都不愿或者不敢从政。一个商人如果出现绯闻,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是政治家,那么很可能要失去其政治地位。政治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各种组织监督,公职人员承担的风险较高。

由此可见,官本位思想的传统以及中国政治体制下,国家公职人员的高收益和低风险成为社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3.世袭观念

中国经历了很长的封建社会,世袭制根深蒂固,家庭观念很强,这一方面是好事,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一大群坐拥财富的富二代、官二代,而这也使得社会上层地位利益固化,社会资源被垄断,造成社会流动的受阻从而产生社会拥堵。

中国的第一代企业家目前已到了或已接近退休的年龄,他们把自己的社会资源、经济资本全部移交给自己的儿女,形成了社会中的“富二代”,同时,除了坊间常常议论的“太子党”现象之外,在一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又出现了类似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种子女“顶替”父辈而获得“好工作”的情形,由此又形成了“官二代”与“垄二代”①“垄二代”是当今社会继“富二代”、“官二代”、“穷二代”之后的又一流行词,意思是:世代扎根于垄断行业,凭借父辈所建立的人际关系网,子辈也轻松进入垄断行业拿高薪、干体面又有前途的工作,日子过得潇潇洒洒。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384885.htm。,他们处在雄厚的社会资源体系中。在日常生活中,这个“关系”又与所有人都发生紧密的联系,是每个人无法脱离于其中的一个社会网络。

同时,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处在拥堵位置上的“贫二代”们。《中国青年报》进行的500份样卷的统计结果显示,70%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在应聘中,他们或多或少遭遇过来自家庭状况的压力。这些压力,有的来源于竞争者相对强势的家境,更多的则是高额的求职成本,其中,有65%的应届毕业生痛切感受到,“贫二代”在“拼爹游戏”②所谓“拼爹游戏”,即在应聘求职过程中比拼老爹(泛指家庭背景)的财富、人脉资源。在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的社会,子女的贫富意识也越来越明显,这就造成了子女比拼各自父母的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等等。这个词和富二代、穷二代这两个词紧密相连。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2756571.htm。中,只能弱中求胜[14]。“贫二代”在这方面存在着天生弱势,除了自身,他们一无所有,不仅求学过程备尝辛酸,走上工作岗位的步伐也更为蹒跚趔趄。“贫二代”很容易受制于先赋资源匮乏及后天竞争力不足,延续着代际贫困的恶性循环。

贫困还在代际传递,这导致并加剧着社会拥堵: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甚至被迫接受“零工资就业”;80后、90后城市青年即使有了份“好工作”,也在高房价重压下“中产”无望;80后、90后农民工更是难以融入城市,对自己没有预期的前程感到迷茫。权贵阶层以“家族化”和“世袭”的方式固定下来,占据了社会优质资源,阻挡了中低阶层社会成员正常的向上流动,加剧社会拥堵。

4.制度因素

计划经济时代留下来的一些制度性障碍(如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仍在阻碍着人们向上流动以获得更高社会地位,社会流动模式呈现出新老社会流动机制并存的两重性特点。

城乡二元分割制度导致农村人口就业和受教育的机会少于城市人;官本位制度导致官员权力过大,由于缺乏政治透明度和监督机制,官员滥用职权,将很多资源和机会留给自己的子女及亲属;公平、自由竞争和开放的制度还不完善,比如劳动力市场制度是否能有利于靠能力而不是靠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来获得发展,社会制度和政策能否为中下阶层提供机会等。许多年轻的农民工正是怀着“淘金梦”走进了城市,但是随着国家经济转型,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打工者实际收入一直不见增加。受政策的限制,农民工们缺少应有的社会保障和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加上城乡差距的扩大,城市门槛的提高,进一步减少了农民工扎根城市的可能性,向上流动的空间更是少之又少,他们聚集在城市中却无法挤进上层社会。各种制度对个人的社会流动设置了藩篱和壁垒,在客观上加剧了社会拥堵的程度。

[1]陆学艺.研究社会流动的意义[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8):20-22.

[2]商景龙.社会结构变迁研究——一种透视社会发展问题的哲学视野[EB/OL].[2012-08-20].http://www.sachina.edu.cn/Htmldata/article/2005/11/585.html

[3]白天亮.向上流动的路怎样才畅通[J].决策探索,2010(10)(上半月):24-27.

[4]贾玉娇.从制度性底层到结构性底层——由威尔逊《真正的穷人》思考中国底层群体管理问题[J].社会,2009(6):173-188.

[5]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46-150.

[6]岩田胜雄,金向东.亚州经济和共同体的形成[J].南洋资料译丛,2010(2):1-10.

[7]郭庆松.时空压缩下的我国人力资本积累[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1-7.

[8]郭庆松.“时空压缩”的双重效应与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6):91-98.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4.

[10]王雅林.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理论维度[J].社会科学研究,2003(1):87-93.

[11]王仕军,李向阳.“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评析[J].中国国情国力,2011(3):12-15.

[12]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中国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吗?[J].人民论坛杂志,2010(19):8.

[13]刘瑜.更大的问题是让底层也过上体面的生活——谁阻碍了中国人的上行?[J].新周刊,2009(21).

[14]周凯莉.“拼爹游戏”中“贫二代”弱中求胜[N].中国青年报,2009-09-02.

猜你喜欢
阶层流动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健康教育也要“流动”起来
流动的光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19世纪20年代不同阶层的民国女子影像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