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洁
(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 兰州 730000)
随着医院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高,电子处方、电子病历、远程医疗协作等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医学人才信息处理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对培养医学人才的卫生职业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几年,卫生职业院校积极推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成效显著。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得到了用人单位和学生的肯定。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医学信息处理能力,是当前仍需认真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卫生职业院校采用“1+X”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可提高学生的医学信息处理能力。
当前大、中专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必须进一步同其他各个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迫切要求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1]。由于卫生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不再是零起点,社会用人单位对卫生职业院校学生计算机能力和信息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基础课程已不能满足学生、学校和社会的要求,所以必须开设一系列能够囊括信息科学概念、技术和方法,符合职业教育要求,并能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类”课程。
卫生职业院校“1+X”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是指以某一门符合实际需求的课程为基础,并以该课程为平台,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基于“1”开设“X”门计算机基础类课程。该课程体系最早源于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200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提出了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11条建议,其中包括“构建‘1+X’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方案”。《基本要求》建议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在内的6门核心课程,其中6=“1+X”,即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侧重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X”门课程是基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加强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思维为专业学习和专业能力培养而开设的“提高级”课程,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提高级”课程。如文科类专业学生一般选择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或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理工科专业学生一般选择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或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
2007年,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了《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3],要求各卫生职业院校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各类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为了使计算机课程更好地为就业和岗位需求服务,必须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卫生职业院校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医学信息处理能力。
卫生职业院校“1+X”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包括“1个基础”和“X个扩展”。“1个基础”指以信息技术基础为必修课,“X个扩展”指基于“1个基础”,根据学生专业和院校实际,开设医学信息技术、医学信息检索、网络伦理、Visual Fox Pro数据库、NIT课程、NMIE课程等为选修课。
卫生职业院校“1+X”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遵循“强化基础、拓展应用、培养创新”的教改思路,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核心,拓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范围。
(1)坚持“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将医学信息技术、医学信息检索技术和Visual Fox Pro数据库课程纳入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医学信息应用和数据管理能力。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将NIT课程和NMIE课程纳入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3)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将网络伦理课程纳入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网络道德水平。
按照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要求,信息技术基础是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根据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注重体现卫生职业教育与临床要求“零距离”的特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水平。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删除了原有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过时的内容,增加了信息与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信息素养等内容;同时,为了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医学信息系统,增加了与医学实践相关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等内容。据调查,甘肃省14所医学类大中专院校中,已有85%的院校开设了信息技术基础课程。
“X个扩展”是指医学信息技术、医学信息检索、网络伦理、Visual Fox Pro数据库、NIT课程、NMIE课程等提高类选修课。
(1)开设医学信息技术、医学信息检索和Visual Fox Pro数据库课程。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7年对全国3765所医院的信息化情况的调查显示,以费用和管理为中心的全院网络化系统应用已经超过了80%,但是,截至2007年底,在已建成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医院中,管理信息系统得到有效利用的仅为65%左右,部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形同虚设[4]。究其原因,一是医院领导对医学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二是缺乏医学信息技术人才。因此,有必要开设医学信息技术、医学信息检索技术和Visual Fox Pro数据库课程。
医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基础上,着重讲解与医学应用、医院信息管理有关的信息技术知识。该课程所占课时较少,可将其内容加入到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是研究医学信息及信息检索原理、方法的课程,该课程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检索的特点、原理及方法,最终具备应用各种检索系统查阅信息的技能,为其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奠定基础[5]。Visual Fox Pro数据库课程包括数据库操作与程序设计等,学生掌握数据库操作的相关命令、语句和操作步骤,在今后工作中可更好地应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2)开设NIT课程和NMIE课程。“考证促学”现象在卫生职业院校中普遍存在,84%的学生认为考取资格证书是“为就业做准备”[6]。社会对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卫生部和信息产业部组织的全国医疗卫生信息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与认证考试(NMIE)的认可度高,因此,有必要增加NIT课程和NMIE课程,既可以提高学生NIT和NMIE的通过率,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类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2010年我校学生报考NIT和N M I E积极性显著提高,报考N I T共计1387人,过关率为68%[7]。
(3)开设网络伦理课程。网络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如网络犯罪、网络黑客、网络沉溺等网络危机现象。重视学生的网络伦理教育,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开设网络伦理课程。
为了提高学生的医学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使计算机类课程更好地为就业和岗位需求服务,卫生职业院校应该对计算机基础类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构建“1+X”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为提高卫生职业院校学生的医学信息处理能力提供强有力的课程保证。
[1]周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重要指导——推荐《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J].计算机教育,2011(14):153-157.
[2]教育部理工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V4.0[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卫生部教材办公室.新一轮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颁布大会暨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纪要[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4):5-6.
[4]刘艳松.高职医学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1(4):8-10,37.
[5]杨克虎.生物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6]张永洁,袁奉卫.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7):37-39.
[7]甘肃省卫生学校.教务科召开2011年上半年NIT、METS报考动员会议[EB/OL].http://www.gswx.com.cn/contents/174/1990.html,201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