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淑芳
近几年,国内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商业银行为寻求和扩大盈利空间,将目光投向了中间业务。由于各中小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收入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反映出各行在中间业务上的特点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且未上市的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等资料较难获得,所以本文选取四家上市中小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中报披露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依据。(见表1)。
从该表中可以看出,以上四家银行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同比都有所增加,其中兴业银行最多,为45.63%,增加了将近五成,而招商银行的为最少,只有4.51%。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的增加量分别为42.20%和34.55%。在中间业务收入方面,招商银行的最多,有53.46亿元,比其他三家银行多出了一倍左右,中信、兴业、浦发三家银行分别为25.29亿元、23.16亿元和20.17亿元。虽然这四家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加的幅度都很大,均是在三成以上,但是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却是很小,从而可以看出中小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为银行整体收入作出的贡献并不大。
由于我国的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分业经营制度,银行、证券、保险业和信托完全分离,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被限制在一个相当狭窄的区域内,中间业务的空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而导致了中小商业银行产生了中间业务品种较少、规模较小、种类较单一的局面。从中小商业银行开办得较为成功的品种来看,仅有信用卡业务、代收代付业务和票据贴现业务发展得较快,并且逐步走向了成熟。而保管箱服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咨询顾问、个人理财、私人银行等业务影响仍然有比较大的局限。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水平是与经济的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很多中小商业银行在我国西部地区近几年才设立分支机构,且主要停留在增值性较差的代发工资等服务中,像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较为便捷的业务方面的覆盖率很低,就连自助设备的使用率也是很低的。而中小商业银行在沿海地区和内陆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建立分支机构的时间长,随之中间业务发展得要快一些。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品牌认知度低,其中大多数中小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缺乏品牌产品。各家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产品基本上处于复制仿制阶段,产品趋同化。以理财业务为例,虽然各家中小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种类很多,例如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等品牌,但大部分不被客户所熟知。尽管各家银行的品牌不同,但它们并没有根据客户进行有效分层,针对不同层次客户的不同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从而导致客户对理财产品的品牌缺乏认识。
中间业务是一项集科学技术、电子智能和服务质量于一体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业务,它的发展离不开配套的“软硬件”。虽然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近年来在建设电子化方面步伐较快,但这还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及服务功能这几方面。而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现有的中间业务技术服务手段则显得比较落后,科技化程度很低,就连自助银行的设备也只是限于简单的存取款,代付代收业务也较少。
中间业务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创新。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应实行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同时应把客户群细分,避免雷同。中小商业银行要想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就应该充分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并且不断设计出新的业务品种,特别是创新技术含量高、不易仿制的衍生产品及组合金融产品,由此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同时,中小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研究,积极创造新的交易业务和债券类、票据类货币市场产品,拓展投资银行业务以此来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应把理顺中间业务价格,规范中间业务收费管理作为规范和加快发展中间业务的突破口。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应积极发挥中国银行同业协会的作用,并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建立统一规范的收费标准,改变过去中间业务收费偏低或不收费的现状,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市场氛围,进一步规范银行业中间业务收费市场,为中间业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应该树立现代化市场的营销观念,做好产品的宣传营销工作。中小商业银行应该组建专门的营销团队,向社会推荐金融服务项目和业务品种,在公众中树立全新形象。中小商业银行在选择目标市场策略时应采取差异性策略,细分客户市场,避免因资源、客户结构不合理导致同业竞争成本消耗过大。通过推行多层次、全方位、现代化的营销方式,包括人员营销、广告营销和公关营销等,主动向客户推荐金融业务品种,从而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建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网络信息系统,这是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与国外商业银行竞争的本质核心。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一定要加大硬件、软件的投资建设力度,建立完善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形成多功能、多元化、高效快捷综合网络服务系统,同时还需要配置最好的网络信息系统管理人才,以提高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业中间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为中间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1]刘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探析,武汉金融[J],2010,1.
[2]彭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时代金融[J],2010,1.
[3]祝永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思考,中国新技术新产品[J],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