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2012-03-18 06:12:55冯文英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10期
关键词:融资企业发展

冯文英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各国的经济发展中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严重受资金短缺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超过3000万家,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据权威统计,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超过了我国GDP的50%,实现出口和提供利税占了60%左右,同时还提供了75%的就业机会。可见,中小企业在吸收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城市化进程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既有国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共性,同时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等因素,又存在自身的特点。

一、中小企业融资概论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在不同时期,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也不同。2003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财政部、国家统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共同制定了《中小企业暂行规定》,主要参考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不同行业特点做出相应的划分,规定我国中小企业的标准。拟规定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至5亿元之间的为中型企业;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至50亿元之间的为大型企业;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亿元以上的为特大型企业。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它的特点在于经营灵活,符合市场规律,决定执行比较高效,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是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法宝。但同大公司相比,由于中小企业缺乏技术支持,人力资源缺失,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往往比较低,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这样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风险比较大,同时资金不足更是所有中小企业都面临的问题。中小企业在融资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易受经营环境的影响,变数大、风险大,难以吸引投资者;

2.资产少,负债能力有限;

3.资金需求一次性量小、频率高。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已经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造成中小企业的这一状况,既有中小企业的自身因素,也有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

1.内在原因

(1)中小企业自身信用不足

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信用被视为企业很重要的一方面,可以说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然而,企业信用不足在我国具有普遍性,据“首届中国企业信用论坛”上公布的数字,中国企业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二个百分点。而中小企业信用不足问题尤为突出。一些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急功近利而不讲究诚信,只看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只注重企业发展而不重视企业信誉。

(2)经营风险过高,制约了自身融资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生产观念落后,经营机制不活;人才匮乏、技术低下;产品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善,经营盲目,从而导致其受市场影响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经济效益低下,经营风险过高。

(3)中小企业公司治理不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尤其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不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企业领导管理能力较差,规章制度不健全,往往存在家族式管理方式。特别在财务管理方面,刻意编制多套财务报表,“假账簿、假凭证、假报表”的三假现象严重,使得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也正因为此,银行难以获得有关企业的真实的情况,基于资金的安全性考虑,银行不敢轻易对中小企放贷。

2.外在原因

(1)融资的法律环境不健全

我国融资的法律环境不健全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只有国有企业才能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只有外商投资企业才能直接利用外资;只有银行等金融机构才能从事贷款业务;只有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才能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金;只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才能采取发行公司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以上规定决定了中小企业只能利用企业自留资金和银行信贷等融资渠道筹集资金,而大多数企业的自有资金是有限的,所以其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信贷,这必然形成高负债。

(2)金融机构的原因

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意识不强,在强化约束机制的同时缺乏激励机制,在机构设置、信用评级等方面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存在着所有制歧视,其贷款资金一般都发放给了国有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只能得到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国虽然设立了民生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民间金融机构,但这些金融机构的网络服务尚未形成,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能力十分有限。

(3)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国家资金扶持政策一直倾向大企业,尽管近年来政策有所变化,但仍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仍然对国有企业实行优惠政策,由于中小企业一般都是非国有企业,自然不能享受这些优惠政策。在我国,由于长期忽视中小企业,所以中小企业健康成长所必须的优惠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规都处于空白状态。虽然现在已经建立了专门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机构,出台一些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使得中小企业面临的政策环境有所改变。但由于时间短,国家有关政策真正发挥效力尚需时日,中小企业并不能很快地享受政府的一些优惠政策。

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从以上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融资难既有自身的制约因素,同时也存在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因此,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必须从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两方面改进,从而形成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形势。

(一)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内在融资能力

要加强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首先必须规范中小企业的企业制度,明确界定企业的产权关系,从而在良好的企业制度条件下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促使企业将利润转化为内源融资能力。对企业的管理不仅要有短期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有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规范财务会计制度。同时强化企业自我积累机制,要做到增加企业的资本金,加快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硬化对企业的财务约束;建立强制性的企业折旧提成制度和折旧基金使用制度,使其真正用于更新改造等生产性建设上;加大企业提取盈余公积金的比例,定量定期拨定留存收益,促使企业靠自身积累完成日常进行的设备改造等。

(二)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外部融资主要依靠间接融资,且集中于银行贷款。此外,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可能性又极小,货币市场也极不发达,所以中小企业应不断创新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如可以采用回租租赁、民间融资、资产证券化方式。

(三)转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

首先,要调整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强化和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机构。商业银行要打破以企业规模和所有制性质作为贷款标准的认识误区,除总行外,一级分行和作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二级分行也应尽快分离和设置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机构。

其次,修改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建立一套针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应把企业的行业发展、成长预期、管理团队和科技优势作为评估的主要因素,并以量化指标体现出来,再结合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估此类企业。

再次,从政策上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可考虑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区间,对于向中小企业贷款比重较高的商业银行,可考虑实行诸如冲销坏账和补贴资本金等措施,以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最后,运用金融创新工具,改善信贷融资结构。很多成长型中小企业具有高风险的特性,对其进行信贷融资,显然隐含一定的风险。虽说这类企业也会带来高收益,然而这种高收益并不会增加银行信贷的利息收益,然而银行承担的风险却是实实在在的。如果将收益融资的一部分转化为权益融资,不仅可以使银行获得中小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也降低了信贷融资的整体风险。

(四)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

1.放松准入管制,适当增设商业性金融机构;

2.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

3.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和体系。

本文认为,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出现资金短缺从而阻碍其发展的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小企业在内部管理制度上等方面的不完善,致使中小企业无法得到金融机构的信任而失去了向银行贷款的机会。由此可见,中小企业首先要从自身因素出发,改善自身的不利因素,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和赢利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要重视企业自身的信用,不断地提升企业的信用程度,这样才有可能赢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任而得到发展所需的款项。此外,中小企业要在融资方式上有所创新,利用新的金融工具为自己融资服务。外部环境因素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政府、金融机构等要积极地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进一步地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政策上为中小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引导其发展。

猜你喜欢
融资企业发展
融资统计(5月24日~5月30日)
融资统计(5月17日~5月23日)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融资
房地产导刊(2020年8期)2020-09-11 07:47:40
融资
房地产导刊(2020年6期)2020-07-25 01:31:00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