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临界防覆冰电流分析

2012-03-13 01:23:24李茂亮
电气化铁道 2012年5期
关键词:液态水水滴示意图

孙 轩,李茂亮,申 宁

0 引言

接触网覆冰是电气化铁路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初冬和初春季节。接触网覆冰受灾面积广、危害比较大、抢修难度大[1,2]。近年来,极端气候频繁出现,接触网覆冰灾害频现,电气化铁路如何应对接触网覆冰带来的危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1 接触网防覆冰原理

图1 为接触网防覆冰原理图,分别在牵引变电所供电臂的首端和末端连接动态补偿装置SVG。当温度低于0℃时,接触网有可能覆冰,在无机车时,末端SVG2 从接触网取电流 I2˙( I2˙为感性电流),其幅值大于接触线防覆冰所需最小电流,连接在首端SVG1 产生一个容性电流 I1˙(与 I2˙幅值相等), I1˙、 I2˙在接触线、SVG1、钢轨和SVG2 形成的闭合回路中流通,接触线的电阻产生足够的热使接触线的温度升高,防止接触线结冰。

图1 接触网防覆冰原理示意图

2 接触网覆冰过程热交换

式中,d 为接触线的直径,m;α1为碰撞系数;α2为捕获系数,如果忽略水滴反弹的影响,可取捕获系数α2= 1;α3为冷冻系数[3,5];为空气中液态水含量,kg·m-3;v 为风速,m·s-1;h 为对流换热系数;Lf、Le、Lm分别为水凝结过程释放的潜热、水蒸发

导线的覆冰过程是导线与周围环境热交换的过程,主要有焦耳热,对流热,液态水滴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液态水滴与接触线碰撞的动能损失[3,4]。其热平衡方程可以表示为

式中,Qf为碰撞水滴冻结时释放的潜热;QR为传输电流产生的焦耳热;Qk为水滴与接触线碰撞的动能损失;Qv为空气摩擦对冷却水滴的加热;Qs为导线吸收的太阳能;Qc为对流热损失;Qe为冰表面蒸发或者升华热损失;Ql为水滴从冰点温度Ta(单位℃)加热到Tf冰面稳态温度吸收的热;Qr为接触线辐射热;Qw为附在导线上的雪融化吸收的热量;以上单位均为J·m-2·s-1。

式(1)中各量具体可由下列各式分别计算:吸收潜热、冰雪融化吸收的热,J·kg·K-1;r 为接触线电阻,Ω·m-1;ca、cw分别为空气和水的比热容,J·kg-1·K-1;pa为大气压强,Pa;α 为辐射常数;δR为波尔兹曼常数;e(Ts)、e(Ta)为饱和水压[6],Pa;P 为降水量,mm·h-1;ε为水汽分子重量比,取0.622;p 为太阳有效福辐射系数,晴天取0.75;αs为接触线的吸收系数,取0.9;rq为恢复系数,圆柱取0.79;Jn为太阳常数,W·m-2;θ为太阳照射角度,rαd;I为电流,A。

3 临界防覆冰电流的分析

导线临界结冰的条件:冷却系数为0,α3= 0设Ts= Tf= 0℃。则临界防覆冰电流为

分析可知,影响接触线临界防覆冰电流的环境因素主要有风速、环境温度、液态水含量、降水量;此外还有接触线的直径与阻抗等本身的因素。

3.1 风速与临界防覆冰电流的关系

以钢铝接触线GLCB-85/173 为例,分析各个因素对临界防覆冰电流的影响,接触线参数d =0.014 94 m,r = 0.000 23 Ω·m-1。阳光与降水只有单独分析时才考虑,其他情况下,先不考虑这2 个因素的影响。

由图2 知,风速越大,临界防覆冰电流就越大,风速的影响主要有2 个方面:风速越大,碰撞系数增加,使更多的液态水与接触线碰撞;接触线与空气的热交换越快,散热越快。风速越大,空气对过冷水的加热越快,液态水的速度增大,动能也会增加。风速对接触线热交换和碰撞系数的影响是主要的,因此,临界防覆冰电流随着风速增大而增大。

3.2 温度与临界防覆冰电流的关系

由图3 可知,温度越低,临界防覆冰电流越大。温度主要影响接触线与空气的热交换。温度越低,接触线与周围空气温差越大,接触线散热就越快,需要临界防覆冰电流越大。

图2 风速与临界防覆冰电流的关系示意图

图3 温度与临界防覆冰电流的关系示意图

3.3 液态水含量与临界防覆冰电流的关系

由图4 可知,在其他因素相同时,空气中液态水含量越高,附在接触线表面的水就越多,吸收的热就越多,临界防覆冰电流越大。

图4 温度与临界防覆冰电流的关系示意图

3.4 降水量与临界防覆冰电流的关系

由图5 可知,降水增加使落在接触线上的水越多,则液态水的吸热增大,临界防覆冰电流增加。此外,降水量越大,使空气中的液态水含量增加[7],这也会增大接触线的临界防覆冰电流。

图5 降水与临界防覆冰电流的关系示意图

3.5 阳光与临界防覆冰电流的关系

由图6 可知,太阳光可以减小接触线临界防覆冰电流,并且风速越小影响越显著。在晴天由于接触线吸收足够的太阳光,因此,不易发生覆冰现象。

图6 太阳照射角度与临界防覆冰电流的关系示意图

4 结论

风速、温度、液态水含量和降水量都会对临界防覆冰电流产生影响。其中风速和温度主要影响接触线与环境的热交换,是影响临界防覆冰电流的主要因素;液态水含量、降水量主要影响附在接触线的水量,是对临界防覆冰电流产生影响的次要因素。晴天由于太阳光照射比较强烈,很少出现覆冰现象。因此,接触网覆冰多出现在阴雨天。

[1] 王国梁.接触网融冰防冰问题的分析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9,8.

[2] 张安洪.雪灾对接触网覆冰及其影响的探讨[J].电气化铁道,2008,(3).

[3] Masoud Farzaneh.电网的大气覆冰雪灾[M].黄新波译.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4] 蒋兴良,易辉.输电线路覆冰及防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5] 刘和云.架空导线覆冰防冰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6] 王长根.几种饱和水汽压计算公式的比较[J].气象科技,1974,(8).

[7] 刘和云,周迪,付俊萍,等.导线雨淞覆冰预测简单模型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4).

猜你喜欢
液态水水滴示意图
“水滴”船
基于微波辐射计的张掖地区水汽、液态水变化特征分析
Ka/Ku双波段毫米波雷达功率谱数据反演液态水含量方法研究
先画示意图再解答问题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当代贵州(2019年41期)2019-12-13 09:28:56
零下温度的液态水
PEMFC气体扩散层中液态水传输实验研究综述
电源技术(2017年10期)2017-11-09 05:22:21
透过水滴看世界
学与玩(2017年6期)2017-02-16 07:07:22
水滴瓶
两张图读懂“青年之声”
中国共青团(2015年7期)2015-12-17 01: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