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卫民
(江苏淮安市发展和改革研究会,江苏淮安223005)
用改革创新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
■ 高卫民
(江苏淮安市发展和改革研究会,江苏淮安223005)
新年伊始,一则希腊面临退出欧元区风险的消息再度将欧债危机拖入泥潭。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依然在低谷徘徊。业界普遍认为,今年我国经济发展将因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而充满不确定性,而国内经济金融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中央经济、金融工作会议都强调提出,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既是完成2012年“稳中求进”经济工作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进一步发挥金融这一现代经济核心作用,实现金融业自身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余年的历史已经证明,改革创新是金融体系逐渐完善、金融生产力充分发挥、金融风险有效化解的关键所在;入世10年的实践同样昭示,改革创新是金融业勃发生机、金融机构发展壮大的核心因素。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金融业在国际舞台上也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此时,我们不能因外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停滞创新的步伐,更不能因内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而束缚改革的思维。相反,金融业改革创新需要重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抓住时机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功能,更好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是一幅改革创新的壮丽图景。
将目光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尽管经过80年代的改革,我国金融体系在形式上与市场经济国家已经相当接近,但金融体系在实际运行上仍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距甚远。为此,199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根据这一战略部署,改革了中央银行制度,成立了政策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进行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为了化解国有银行历史包袱,还发行了2700亿元国债补充4家国有银行资本金,并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1.4万亿元不良资产……金融改革本身就是金融体制的创新。随着这些改革创新逐步实施,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初期成绩斐然。
然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家对新一轮经济过热采取强有力的紧缩措施,再加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的严重恶化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中国在2001年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承诺进一步向外资银行开放市场。如何化解我国稚弱的银行体系的金融风险,增强我国银行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成为当时一个跨世纪课题。
内有“技术性破产”的压力,外有“狼来了”的竞争。面对当时的紧迫形势,唯有走改革之路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的姿态抓住发展机遇。而这也真正给中国金融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大型商业银行改革创新为例。2002年2月,中央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中国金融业改革的重中之重。经过财务重组、改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公开发行上市几个阶段,几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包括建行、中行、工行、农行先后完成了股改上市过程。如今,经过10年的改革创新,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迸发出勃勃生机,在公司治理和经营理念上发生了深刻变化,综合实力、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等都有了很大提高,在全球十大银行排名中,中国商业银行已经占据多席。
大型商业银行的浴火重生,仅仅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创新、迎来崭新面貌的一个缩影。总体看,我国现代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日臻完善,“一行三会”金融监管格局已经形成;金融业总资产大幅增长,资本实力、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不断提高,金融机构体系健全,金融产品不断丰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市场功能发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中国资本市场已经跻身全球前列,创业板市场开闸两年;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目前已经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和资本项目的部分可兑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明确部署,“抓改革,就是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解决影响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这对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中国金融业创新,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那么,中国金融业改革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哪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机构;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说,通过改革创新,上述几个领域必将取得新的突破,也直接关系到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态势。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探讨由来以久,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意味着将逐步解决金融领域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今年以来,民间融资盛行,高利贷趋势蔓延。针对这一现象,业内专家分析,其中原因之一,即跟体制内和体制外利差非常大直接相关。由于体制内、体制外利差非常大,所以有大量资金在里面进行投机,并由此形成“二元金融结构”。
银行经营运作的市场化完成后,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切实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助推作用的要求日益紧迫,实现资金定价机制的市场化业已成为下一个改革目标。实际上,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此前曾表示,利率市场化是一个过程,需要培育各方面的条件,下一步要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划定范围,提供激励机制,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动利率市场化。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则是另一个牵涉面极广的关键环节。“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指出,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回望人民币国际化改革步伐,每一步都铿锵有力。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与国际主要货币之间汇率联动关系明显,极大地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2009年7月,我国启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至今,这一结算范围在境外地域已扩展至全球,境内扩大至全国;2011年初,央行发布规定,凡获准开展境外直接投资的境内企业均可以以人民币进行境外直接投资,此举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开放。
金融改革创新需要有适宜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一些小企业主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地区的小企业可以通过专利权质押或者排污权、林权甚至海域使用权抵押获得银行贷款,而有些地区的小企业却无法享受到这种待遇呢?究其原因这就是有无适宜的“土壤”所致。
早在2011年初,“十二五”规划纲要便提出,要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继续鼓励金融创新。“继续”一词凸显国家对金融改革创新工作长期性的重视,也正是由于金融改革创新的根本出发点是服务实体经济,因此人们期盼它走得更好、更快、更远。无土壤的滋养,例如缺少必要的法律保护及规范、税收政策的扶持,缺少政府有关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共同协调配合,不仅无法实现“更好、更快、更远”的目标,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后果。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我国部分省市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以温州为例。2011年 11月,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温州推出“1+8”地方金融改革创新政策,包括创建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股权投资业、做强股权营运中心、创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农村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和创建地方金融监管中心8项具体措施。
从上述8项具体措施可以看出,金融改革创新虽然与金融业密切相关,而仅仅依靠金融业自身力量是无法单独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如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地方金融监管中心的设立需要工商部门进行登记,而对其监管工作也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负责。2011年12月初,浙江省政府又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间融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将选择温州、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县(市、区)及部分民间融资活跃的市、县(市、区),探索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鼓励建立民间融资服务机构,探索培育民间融资中介类服务机构。
由此可见,金融改革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土壤”的肥沃贫瘠也将决定金融改革创新步伐的快慢,温州推出了多项金融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温州的做法虽然有借鉴价值,但并不能作为“万能钥匙”应用于所有地方。温州的独特性,就是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发达,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与企业需求不匹配情况较为突出,因此,需要当地金融改革创新的步伐迈得更大、更快一些;反之,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农村地区,金融改革创新的重点不应是在“新”上做文章,而是要在“质量”和“效率”上下工夫。金融改革创新只有与实际“土壤”状况相匹配,才能结出“好果实”。
当然,成功的金融改革创新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对市场来说,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金融改革创新的执行者——金融机构来说,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或盈利能力。很多金融机构正是通过改革创新创造了神话,但硬币也有另一面,一些金融机构一味追求创新,追求变化,最终有可能形成揠苗助长的局面。因此,金融机构要发挥金融改革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要结合实际,避免盲目创新。
金融创新总是伴随消费和发展需求而来。近年来我国金融业通过改革创新,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上不断前进。然而,在许多领域,尤其是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还存在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况。未来的金融改革必须与实体经济和金融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相对接,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中有的放矢,才能增强城乡经济发展的活力。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在居民生活中的渗透程度越来越深,不仅不断衍生的金融消费需求催生金融创新,金融机构自身也有创新的原动力,以提高金融服务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增强金融普惠性,满足各类人群、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应是未来金融改革创新的方向。
金融需求总是产生于生产和生活组织形式的变化。随着收入的增长,农村出现了一大批发展副业走向富裕的农民,他们的消费方式已跟城市居民极为接近,金融需求日渐强烈,有着较强的消费信贷需求。在返乡创业过程中,农村出现了许多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小企业,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逐渐兴起,农村金融需求日趋丰富和多元化。但是,我国金融创新落后于需求的情况突出表现在“三农”领域。尽管农村金融发展突飞猛进,但相对于广袤的农村、庞大的农民群体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巨额投入,农村金融供给仍显不足。而且由于农村金融具有小额分散、季节性强的特点,金融机构创新成本大、风险高,当前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多层次、广覆盖融资需求。
只有创新才能把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鉴于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三农”发展最需要的是能够提供小额贷款的农村金融机构。只有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才能实现对“三农”金融需求的广覆盖。近两年,此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涌现,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在适合农民和农业发展的信贷方式创新上也有声有色。度过创新成本较大的困难期后,目前大多村镇银行已步入收获期。
不仅仅在“三农”领域,在我国东南沿海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金融资源与科技资源成为经济转型的两大推动力量。一大批高成长、高风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在创新型经济发展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怎样满足它们的需求,推进金融与科技加速融合,成为许多金融机构的创新着力点,比如走在全国前列的苏州,已初步形成了债权融资、股权投资、科技保险等多种科技金融的对接模式。
金融改革要对接金融消费者的需求还意味着,金融机构不但要创新产品和服务,还应当发挥自身渠道和优势,在培育优质客户上下工夫,提高金融使用者的素质。比如,各地均在大力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在解决农村金融创新瓶颈上已卓有成效。
尽管改革创新为中国金融业翻开崭新的篇章,但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环境,改革创新的步伐不能停滞。从外部看,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根源在于美国华尔街的过度创新,由此引发关于金融创新“度”的争议;从内部看,部分领域的改革步伐,也在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博弈当中踟蹰不前。
回顾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持续了几个世纪的金融创新史,持续不断的金融创新是推动金融发展、经济繁荣乃至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当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华尔街过度的金融创新与宽松的金融监管被置于罪魁祸首的位置,金融创新因此备受诟病。
在我国,从2003年到2008年,中国金融创新总体发展呈上升态势,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金融创新受到内外部争议很大,如资产证券化实际上已经停下脚步。国际经济金融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对于年轻的中国金融业,创新不能也不会因噎废食。但创新必须适度,必须与市场的接受程度、管理层的监管能力相适应。说到底,金融创新的两个关键词就是“方向”和“度”。就世界讲,华尔街创新过度,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创新不足;就中国讲,城市金融存在创新过度,比如理财产品,而农村金融创新不足。放松监管、滥用金融创新概念或者创新过度可能带来风险,但停止创新、延缓创新也可能酿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除了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创新争辩外,关于金融改革的讨论,也逐渐升温。当前,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政府与市场力量的“边界”,成为各方关注焦点。深化金融改革要更加注重顶层设计。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此前曾直言,2004年经济过热发生以后,一些党政领导机关以宏观调控之名,对市场交易和企业经营进行微观干预,行政审批权力大大强化,改革的步子明显放缓,甚至在有些方面出现倒退。在与市场的关系上,政府权力不能取代市场,不能利用公权揽买卖,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有限的和有效的政府。
展望未来,政府不能替代市场,市场也不能替代政府,要避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要加快金融体制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在金融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再强调“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策略将难以奏效,迫切需要前瞻性地通盘设计和强有力地系统推进。
改革未有穷期,创新正当其时。新一轮金融业改革创新正待扬帆起航。金融系统应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继续抓住并用好当前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推动中国金融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