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时国 陶秀军 戴永清
摘要:
近年来,青年人因情绪冲动导致“激情犯罪”的势头有所上升,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安全稳定,青年人激情犯罪是新形势下预防案件的重点。目前,心理因素被认为是激情犯罪的主要动因。在现实生活中,有心理问题的人非常多,这种人遇到外界刺激后容易冲动,进而诱发犯罪。只有找准青年人激情犯罪形成的心理原因,把握其犯罪规律,有针对性进行心理调控,就能效防止青年人激情犯罪。
关键词:青年人激情犯罪;心理原因;对策
收稿日期:2011-12-25
作者简介:吴时国(1965-),男,湖北襄阳人,襄阳士官学校政治工作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陶秀军(1966-),男,湖北襄阳人,襄阳士官学校政治工作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戴永清(1971-),男,湖北襄阳人,襄阳士官学校政治工作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近年来,青年人因情绪冲动导致“激情犯罪”的势头有所上升,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安全稳定,青年人激情犯罪是新形势下预防案件的重点。我们要认真分析青年人激情犯罪形成的心理原因,把握其犯罪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控,就能有效防止青年人激情犯罪。
一、青年人激情犯罪形成的心理原因
激情犯罪是指行为人在强烈的情感支配下,丧失理智而实施的暴力性犯罪行为。其行为特征是伤害、杀人、毁物、爆炸等暴力性犯罪。激情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综合性的,但心理原因是罪魁祸首,在此,认真分析青年人激情犯罪形成的心理原因。
(一)畸形需要是青年人激情犯罪形成内在心理因素
所谓畸形需要是指过分的、非法的、不合理的需要统称。有这样一个案例:钟某因争夺一副拳击手套与李某发生争执,当李某骂他时,他为了解恨、挽回失去的面子,用匕首捅伤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钟某12年有期徒刑。当法官问钟某为什么因一点小事就用匕首伤害李某时,钟某认为李某当众骂他是奇耻大辱,觉得只有“狠揍”李某才解恨。从这个案例得知,钟某为了满足其畸形的自尊心理需要而犯罪的。
通常情况下,正常欲望的人,不会导致犯罪心理。我们知道,当一个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产生消极情绪。而一个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的人,决不会毫无节制地放纵自己的个人需要。在犯罪心理结构中,需要是一个极活跃的因索。畸形需要的发展变化,不断导致整个心理结构的畸形变化,对犯罪心理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比如,自尊的需要受到伤害时,会产生恼怒的情绪,有的过分看重个人的尊严,盲目地狂妄自大,对领导的批评不服气,对同志的规劝存戒心,甚至为维护自尊需要而产生对抗心理。再比如,爱的需要受到挫折时,会产生仇恨、嫉妒、愤怒情绪,有的因失恋而产生报复会走向犯罪。可见,无节制地放纵自己的个人需要,不考虑社会需要和他人需要,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内驱动力,是激情犯罪的内在心理因素。
(二)消极情感积累是直接引起青年人激情犯罪的┒因
青年人中常见的消极情感有:愤怒、嫉妒、仇恨、悲观、苦闷、寂寞、无聊、不安、不满、冷淡、惆怅、伤心、沮丧、灰心、失望、恐惧、傲慢、骄横等。当一个人的需要被抑制,这些消极情感会逐渐积累,对激情犯罪心理形成起着加速作用。比如,嫉妒、仇恨情绪的积累,可直接引起犯罪的动机和行为,从而进行凶杀、投毒和爆炸等犯罪活动。
(三)消极情感爆发是青年人产生激情犯罪的导火线
消极情感爆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冲动,容易产生强烈的犯罪心理,常出现意识狭窄,发生感知和记忆上的错误,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控力差,往往因一点小事就暴跳起来,拍桌捶胸,常常是“豁出去”、“以死相拚”,根本不考虑后果,堕入犯罪的深渊。有这样一个案例:秦某伙同两名老乡外出,途中与地方几个青年人相遇,发生口角,当地方青年人骂他们时,秦某只是想出气、解恨,掏出锋利的水果刀捅死一人,捅伤两人,犯了故意伤害罪。由此可见,消极情感爆发是青年人产生激情犯罪的导火线。
二、加强心理调控防止激情犯罪
目前,心理因素被认为是激情犯罪的主要动因。因此,要加强心理调控,提高自控能力,防止激情犯罪。
(一)提高修养水平,增强自控能力
消极情感爆发与个人修养有关,修养很好的人,能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不怒,不以感情代替理智。反之,修养差的人,往往不能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行动。遇事符合自己心愿就笑容满面,不符合心愿就怒容于色,摔摔打打。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免不了会磕磕碰碰,我们应该做到对他人宽宏大量,对自己严格要求,但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彼此之间就应该克制和谦让。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狭隘、偏激、自私等是一种不良个性心理的体现,是激情犯罪的温床。因此,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防止激情犯罪。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一个人对需要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人的世界观,无论是正当的需要,还是不合理要求,都是由世界观直接支配的。具有正确世界观的人,能够调节自己的需要,自觉摈弃不合理的需要。因此,要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加强对青年人革命理想、公民道德、职业道德等教育,提高他们思想道德修养水平,自觉地把歪曲了的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等观念重新矫正过来,自觉消除头脑中的不正确的念头,进而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讲道德、守法纪的青年人。
2.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增强明辨是非能力。消极情感的积累,与本人的文化素质有关,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的思维越开阔,心胸越宽广,适应社会能力就越强,这样的人在遇到挫折坎坷和不公平的待遇时,表现出来的不是偏执、钻牛角尖,而是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困难,最终战胜困难。相反,那些文化素质低的人,知识贫乏,认识能力相对低一些,明辨是非能力差,看问题往往出现片面性,用日常话说,就是“想不开”,当他们遇到挫折后极易走向极端,情绪很难受认识控制,最终导致犯罪,而且大多为激情犯罪。因此,青年人要加文化知识学习,增强人文素养,提高人生境界,达到自我完善。
3.加强法律知识学习,自觉地用法律约束自己。爱冲动的人往往缺乏法制观念,他们不学法、不懂法。在日常生活中,因法盲而锒铛入狱的事实在太多。教训告诉人们,在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的今天,青年人要注意学法,增强法律意识,遇事冷静,切不可鲁莽,自觉地用法律约束自己,否则会出现“小事不忍酿悲剧,一时任性悔终身”的悲剧。
(二)加强自我调节,维持心理平静
大家知道消极激情一旦爆发,如果不合理发泄,就会导致不良后果。下面向大家推荐几种维持心理平静、自我调节的小方法。
1.诉说宣泄法。遇到不顺心的事,找知心朋友、领导谈谈心,把自己不能排解的苦闷、抑郁或委屈说出来,通过交谈,一则可以得到别人的帮助、启迪,另一方面,诉说本身就起到舒肝理气以消除挫折造成的心理危害的作用,也可以到心理咨询室,哭诉委屈,发泄痛苦,心理上就平衡了,从而避免不良情绪的积累、升级和激化。
2.转移注意法。当遇到挫折,心情沉闷,并不想向别人诉说时,你可以一个人散散步,或做些剧烈的体育运动,可以到球场上打打场球,汗流浃背,烦恼的情绪就可能消除一大半;或一个人在静静的地方,画几张画,唱几支自己喜欢的歌,听几段悠扬的音乐,也可以暂时平静一下烦乱的心境;或读几首使自己开心的小诗;或到大自然中去看看绿色,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绿色的环境,能使人放松、安静、平和、沉着。尽量离开原环境地,避免触景生情。
3.冷静提醒法。当意识到消极激情爆发时,要自我提醒:在生活中有多少次别人原谅过自己,同样自己应该原谅别人;千万要保持冷静,别做糊涂事,实在是不值得,后面的路还很长,这点事在生命长河中实在微不足道;要有“让一让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包容心态。将敌对、愤懑、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及时转化为激励自己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努力拼搏的积极情绪。
(三)加强心理疏导,排除不良情绪
当事者在激情爆发后,有“豁出去了”的想法,但也有冷静的片刻,我们应立即采取手段,加强心理疏导,排除不良情绪。
1.当他人消极激情爆发,准备实施进攻行为时,激情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一刹间,还是存在动机斗争的,面对“盛火”的激情犯罪主体,要分折是由何原因引起的,要讲清事实,分析是非,消除误会,沟通思想。让他多想想多想想亲人的嘱托和期望,千万不要干违法乱纪的蠢事。
2.当他人消极激情爆发,已经采取进攻行为时,应采取强制命令的手段,使当事者冷静下来,而后再做疏导工作。要向当事者讲清楚他这样做将造成什么损失,尤其要着重讲清楚对他自己,对他的亲人会带来什么后果。那样,不仅毁了自己,也害了亲人。在说服他的这种极端作法的错误同时,还要考虑当事者的面子,给他留面子,给他台阶下,防止产生不良后果。
3.当因为自己一时不慎,引起他人强烈不满时,要快速扫描自己的言行,应迅速知悔认错,要“委曲求全”,这样犯罪主体“火气”就会下降,犯罪意志松弛,从而放弃犯罪动机。人的一生难免不犯错误,知错必改是一个好同志,主动认错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满足他人畸形的自尊┬枰。
[责任编辑:王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