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岔区病害的整治方法

2012-03-02 07:21张永忠
山西建筑 2012年22期
关键词:高标道岔病害

吉 克 张永忠

(太原铁路局大同工务段,山西大同 037005)

道岔是线路环节中最薄弱设备之一,经常出现轨检车扣分高、人工有感晃车、车载Ⅱ,Ⅲ偏差等病害,究其原因,主要是岔区大方向不良、钢轨及零配件磨损、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道床不密实等造成。那么,如何减少道岔病害和提高岔区整体质量,增强列车通过的舒适性,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为此,段上十分重视重载、客车通过道岔的养护维修,积极按照路局高标从严的管理思路,狠抓岔区设备质量的提高,创新维修理念,开展难点技术攻关,强化设备补强措施,在岔区维修养护方面积极探索,并进行有益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创新思维,树立岔区单元维修理念

由于传统养修观念的影响,我们在安排道岔保养或综合维修时,总是以单一道岔为单元,没有考虑其他道岔及前后短轨线路的影响,最终导致有感晃车等问题反复发生。通过总结经验,使我们认识到以岔区为单元进行维修十分必要,现在车间在整修道岔晃车等病害时总是以道岔群及前后200 m线路为单元,以道岔一侧为基准股,将水平调成一侧高,整个岔区的轨距变化率不超过1‰,同时保证岔区各部件在同一坡度和方向上。

2 专业修理,开展道岔难点技术攻关

为彻底解决岔区晃车和车载Ⅱ,Ⅲ级偏差重复发生的问题,按照路局和段要求,我们组织各线路车间主任及站场工长到太中银线参观学习“精检细修”的作业方法。随后安排主任领工员带领从太中银学习回来的两名班长,按照高标优质岔区整修标准,利用集中修天窗对化稍营站进行示范性创建,包括钢轨、几何尺寸、联结零配件、外观等项目,实现静态几何尺寸“零误差”、轨件及联结零配件“零缺陷”、外观整洁美观,车载无Ⅱ级重复偏差、轨检车分值大幅下降、人工添乘平稳过渡无晃车。2012年,在路局的大力支持下,段专门成立了道岔整修队,由现场经验丰富的技术能手担当带班人员,严格按照路局提出的优质岔区标准对京包、北同蒲线岔区进行平推整修。针对岔区晃车、大方向不良、轨检车TQI值居高不下等难题,我们积极探究解决方案,从研究细小联结零配件着手,到拿着轨检车波形图、车载数据等技术资料进行现场划撬,对可能影响动静态质量的所有部件进行逐个整修。在专业修理方面,从工作量调查、整治方案、作业程序、验收标准,再到三维定位,针对轨检车波形图查照病害,我们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起步,精简细修,从而实现对岔区设备的精测精整。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最终形成了具有大同工务段特色的《高标优质岔区作业标准及流程图》,具体内容如下。

2.1 准备阶段

1)定位桩埋设。每组正线道岔设置5个桩,其中:基本轨接头(岔头)、尖轨限位器(跟端)、辙叉跟端(岔尾)各设置一个定位桩,其余两个桩加密设置在尖轨中部和导曲中部。道岔定位桩埋设在直股一侧,直股位于两线间时埋设在两线中心,复线地段要尽量埋设在两线间以便共用。定位桩在路基上埋深不小于800 mm,基础采用混凝土浇筑,断面不小于600 mm×600 mm,基础顶面与地面平齐。定位桩顶面不高于线路钢轨顶面且不低于200 mm,定位桩中心距离直股钢轨外侧面间距不小于1 500 mm (两线间除外),且不宜大于2 200 mm。2)使用全站仪、水准仪对岔区进行测量,结合现场实际做好拉坡,综合考虑相邻岔区实际,确定起拨量,优化确定各定位桩三维定位数据并现场标注。3)全面调查工作量。4)更换道岔伤损轨件。5)根据道床状态清筛枕盒及边坡。6)按岔枕设计间距逐枕在钢轨腹部标点,然后按标点位置进行方正作业。7)对连接零件进行全面整修、涂油和复紧,补充缺少失效零件并以解决扣件离缝为重点调换轨距块,更换伤损铁垫板、失效尼龙套、破损胶垫等,对混凝土岔枕螺栓(连接螺栓)松开进行全面涂油和复紧,做到各部零件齐全有效、扭矩达标、消除离缝、润滑有效。在连接零件整修的同时要注重做好岔区及前后线路水平垫板的撤除工作。8)对道岔各部轨件及前后线路钢轨肥边进行全面打磨,全面消除轨件作用边、尖轨非工作边肥边;对绝缘接头、短轨接头轨端进行全面倒棱;对岔区焊缝进行精细打磨。

2.2 作业阶段

1)采用电子道尺对道岔及前后线路静态几何尺寸进行全面调查,并用白油漆现场逐枕标注检查数据。2)根据动静态检测结果及相关资料,对岔区重点病害进行准确定位,制定作业方案和实施整治。3)全面改正道岔及前后线路轨距,做好轨距顺坡。4)利用三维定位数据,采用L形轨道尺对道岔及前后线路进行起道捣固及拨道工作。5)一次整修作业完成一周后,对岔区进行二次整细作业,对岔区轨距、水平、方向、高低进行全面检查和重点整修,整修完毕后采用红油漆现场逐枕标注检查数据。6)对道岔区及道岔前后200 m线路进行外观整理,按标准恢复道床断面,全面油刷标志。

2.3 验收阶段

1)在全部工作完工后由道岔整修队自验,静态验收优良、动态达标(岔区单元轨检车评分≤5分、平均TQI≤12,消灭动态晃车)后,申请段验收。2)工务段组织所在车间、道岔整修队组织联合验收,验收优良后申请路局验收。3)各级验收存在问题要求逐处销号整修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验收。高标优质岔区静态验收标准见表1。

表1 高标优质岔区静态验收标准 mm

2.4 保持阶段

1)线路车间、工区每季使用L形轨道尺对道岔平纵断面控制量检查一次,做好定位检查记录。实测定位数据超过初始值8 mm及以上应及时安排整治。2)动态检查发生重复二级病害或晃车时,除对静态几何尺寸进行检查外,要求利用L形轨道尺对定位数据进行复核。3)日常作业中,高标优质岔区地段作业必须采用定位数据和L形轨道尺进行起拨道控制,杜绝人估眼穿起拨。

3 找准短板,强化设备补强

由于我段管辖设备基础及运营条件各不相同,木枕与混凝土枕道岔、重载与客运列车并存,造成岔区病害发生频繁,特别是湖东站、大南站及大同站设备病害尤为突出,我们针对设备病害特点,逐个进行了击破。

自2002年大秦线运量突破1亿t后,近几年运量梯级攀升,尤其是去年大秦线要实现4.4亿t目标,就意味着平均每天要承担120万t以上的运输任务。在如此高强度、大密度的车轮冲击下,给我段线路维修养护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道岔养护维修,伤损轨件明显增多,维修周期大大缩短,其中湖东Ⅱ场咽喉、大南站重载侧向道岔轨件更换更为频繁,尖轨、基本轨使用周期最短分别仅为7 d,36 d。面对如此恶劣条件,我们采取如下对策:1)积极引进新设备,将伤损频繁的部分普通叉心更换为高强度的贝尔或贝氏体钢叉心,将普通尖轨、基本轨更换为更加耐磨的贝氏体钢尖轨、基本轨,延长轨件使用寿命;2)对湖东二场进行改造,铺设使用了10组18号道岔,大大改善了湖东二场运行条件; 3)对湖东、大南站侧向接车较多的道岔安设小拉杆、轨撑、加强型弹条进行补强,共安设各类长短拉杆1 000余根、轨撑500余个、加强型弹条10 000余个,大大增加了设备框架强度;4)成组更换胶垫,恢复道岔弹性。由于重载通道运量大,道岔橡胶垫板磨损、压溃比较突出,我们对湖东咽喉道岔,尤其是侧向过车频繁的道岔橡胶垫板成组进行更换,在更换的5组道岔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增强了道岔的弹性,同时延长了轨件的使用寿命;5)重视岔枕六角螺栓的修理工作。特别是重载通道道岔由于列车冲击性大,六角螺栓浮离松动问题非常普遍,所以我们安排车间每半年将浮离六角螺栓拔起后进行涂油重锚,有效减少了岔枕与上部轨件联结不牢而造成的晃车病害;6)对整修后难以保持的道岔建立台账,每日安排作业班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修,确保道岔随时处于良好状态。

在客车通道道岔养护上,我们主要是对木枕道岔进行补强。1)对大同东、大同站木枕道钉联结道岔进行弹性改造,将普通道钉联结全部更换为分开式扣件联结形式,改善框架结构状况;2)将大同站土质道床全部更换为石砟道床,共完成道岔54组/岔间线路1.9 km,大大改善了道床状态,同时增加了道床弹性,有效地减少了翻浆病害;3)加强钢轨打磨,各车间均成立了3人~4人的打磨队伍,专门负责岔区轨件的打磨工作,重点是对尖轨、基本轨、辙叉的肥边、压溃、掉块等处所进行打磨,不仅提高了设备质量,也大大延长了轨件使用寿命;4)对大同站客车通道木枕道岔建立定期检查与整修制度,对一些很难购置到的配件安排工厂到现场测量和制作,同时每旬安排主任领工员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重点病害与车间共同制定整治方案,确保薄弱道岔随时处于良好状态。

4 建立定期检查制度,确保客车、重载岔区绝对安全

为确保客车、重载岔区设备安全,首先我们对相关道岔建立了台账,每月组织业务科室利用3 d~5 d时间进行徒步检查。设备检查时重点查看转辙部位、导曲线及辙叉处的几何尺寸,一旦超限立即组织整修。通过不间断的检查和整修,确保道岔随时处于良好状态。

由于运量的逐年递增,新设备不断投入到现场,势必将出现新的更多的病害,所以我们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探究新的解决办法,为全局运输安全工作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猜你喜欢
高标道岔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谈高标
中低速磁浮道岔与轮轨道岔的差异
场间衔接道岔的应用探讨
既有线站改插铺临时道岔电路修改
主备零耦合高标清同播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基于AFD技术的高标清同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