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撰写报告展望2030年,并起了个响亮的标题:《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其中“高收入社会”的说法很有触动感。
报告提出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战略方向,总体上有较强说服力。比如报告提出中国变环境压力为绿色发展的动力。报告还要求增加机会均等,扩大面向全民的卫生、教育和就业服务。这两项都是为中国经济开辟新市场,化负担和问题为新的增长空间。
但这个报告把“高收入社会”这个概念突然推到中国公众面前,显得很突兀。中国官方此前对2020年的目标阐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已经深入人心,并且符合公众的实际感受。
按世行2008年的标准,人均国民总收入11906美元以上就属于“高收入国家”,它大致相当于去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的两倍多一点。从数据上说,再用19年时间,中国达到这一水平的可能性很大。
但中国切不可接过“高收入社会”这个概念,用它代替中国以往对自己目标的描述。官方的说法是,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中等发达国家”。
“小康”、“中等发达”等已经构筑了中国规划未来的话语体系,它们的学术有效性和政治有效性都很高。随意跳到世行的话语体系中,会给中国带来不必要的思想混乱,导致大量误解。
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从1978年的几乎赤贫发展成中国人通常认为的“高收入社会”,无论如何不是半个世纪的事。少数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有可能做到,但整个中国肯定做不到,即使我们全都“改革对了”,也做不到。
联合报告提出的改革方向切中了中国当前的问题,它提出的紧迫感我们也非常认同。但通过媒体报道出来的联合报告给人一种印象,只要中国十分精准地推行一揽子改革方案,所有中国人就会很快享受到“高收入社会”的成果。这就是一些话语可能带来的误导。
中国舆论中现在有不少对国家现状的误读。目前已经出现动辄与西方发达社会做对比的倾向,一些人对国家福利体系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切不可继续吊高公众的胃口。
中国媒体应当告诉公众一个基本事实:全世界哪儿的老百姓过得都不容易,花钱都挺紧巴。人们为了“过日子”把挣的钱又花出去,这是社会宏观经济平衡的基本规律。全世界不存在手头很宽裕的“老百姓群体”。
改革是要促进中国的不断发展,但不要轻易为改革树立理想化的目标。世行所说的“高收入”显然不是“理想国”,现在人均一万美元以上的国家有几十个,俄罗斯就是之一。但俄罗斯人的不满一点不比中国人少。
以中国之大、之复杂,改革必须不停地进行,改革已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改革不可能走得像钟表一样准。中国改革一定会失去某些精确度,会出一些问题。
过去30多年,中国创造了奇迹。但全民族的心理不能只依靠奇迹来浇灌。社会需要有承受平淡甚至一定挫折的能力。
当然,世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毕竟让我们耳目一新,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潜力。中国现在需要思想碰撞,因为我们需要一些意外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