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2月16日文章,原题:为什么中国没赢:美国高等教育依然好得多 作为几年前刚结束大学生活的美国人和中国某顶尖大学的讲师,我认为美国的高等教育仍令中国望尘莫及。
中国大学课堂的缺点众所周知:死记硬背,过分讲究学业表现,每周上课时间超过25课时和班级人数过多等。中国大学的图书馆也达不到标准。尽管新建不久但它们仍然狭窄拥挤,充斥其中的是早已被美国大学抛弃的过时图书。相比之下,美国的一流大学却藏有大量中国文献。
住宿条件同样乏善可陈,学生们住在四人或六人宿舍。这并不意味着要建类似于美国的良好设施,那显然有铺张浪费之嫌。但中国的校园内存在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场所吗?在四年大学生涯中,各种能放松心情的设施或许不可或缺。
中国社会比许多西方国家更为保守,只重视学业而忽视个人发展。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不仅没有多少充实快乐的浪漫经历,也对美国人极其看重的未来职业选择缺乏主见。中国缺少学生社交场所,许多交流活动通常都是在充满炒饭味道的食堂举行。
如果中国的未来一部分要取决于大学,那么就有必要担忧。每天我都会发现,中国学生都在一个混乱和过时的体系中承受煎熬,然后就进入自己难以掌控、快速发展的社会。(作者大卫·伦德奎斯特)
新加坡《海峡时报》2月16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学校悄悄放弃假期 在大部分地方尚未开学的情况下,许多中国学校已悄悄要求学生返校补课。
中国学生的寒假往往长达两个月,但某些学校经常提前数周开学。教育部三令五申的禁令似乎形同虚设。“这种现象很普遍。从小学到初中和高中都屡见不鲜,”中国人民大学的程方平教授说。毕业班学生的假期甚至更短,农历新年刚过就已返校上课。
程教授认为很难制止这种做法,因为学校面临分数压力且大多数家长也支持这种做法。学校无视教育部规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增加收入。正如抚顺学生冯林蕊(音)所言:“我们都不喜欢假期上课。但有什么办法?我们必须参加考试。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这样。”▲(作者何爱丽,王会聪译)
《生命时报》授权环球网作品,未经环球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