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月13日文章,原题:彼时的尼克松,此时的中国 尼克松40年前对中国进行历史性访问时,或许未曾料到其赌局将产生什么结果。诚然,它对重塑欧亚地缘政治均势和迫使苏联转入守势发挥了立竿见影的外交作用。但直到最近,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中美复交的长期效果才显现出来。如今,当年那个曾贫困封闭的国度已一去不返。中国正成为经济强国。从非洲矿场到美国的苹果商店,都深切体会到中国的无处不在。
在我们回顾40年来的巨大成就之际,亦有必要思考继续困扰中国长期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由于被看成全球化的赢家,中国自然被认为已具备迎接挑战的各种条件。其实,中国尚未为进一步融入世界而做到未雨绸缪。
缺乏必要机制和规则即是相关迹象之一。例如,中国已成为援助大国,如今向非洲提供的贷款已超过世行。但中国尚未确立掌管国际援助的专门机构。因此其援助项目不仅缺乏协调还常常适得其反,没赢得善意,反而被视为邪恶新殖民主义阴谋的一部分。
另一例证是中国缺乏移民政策。即便中国已开始在全球范围寻找劳动力,但仍未确立吸引精英人才或应对国际移民复杂问题的法律架构。
第三个例证是缺乏独立政策研究机构。由于政治管控和业务水平有限,中国的研究机构难以对全球事务进行良好决策所需的高质量客观分析。
最关键的或许是长达20年的GDP高速增长掩盖了其经济前沿的严重弱点。由于继续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采取厚此薄彼的态度,中国仍缺乏与西方跨国巨头抗衡的强大民营企业。除华为、联想或许还有海尔(名义上是集体企业)外,中国没有其他能叫响全球的民营企业。
中国迄今尚未因此而付出沉重代价。其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仍局限于从事低中端加工和装配。价值链中最重要、最先进和利润最丰厚的部分———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服务和配给,仍被美欧日韩公司把控。
中国当然拥有大公司,但大多是国有企业。它们或许具备在全球开展业务的规模,但缺乏与世界级西方企业竞争的动力,且引发了全球的怀疑和恐慌。
所有这些弱点并非不可逾越。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国能否在现有体制下将其清除。亟须解决这些问题的现实验证了中国自尼克松访华以来所取得的惊人成就,但也表明中国尚未走完迈向全球一体的漫漫长路。▲(作者裴敏欣,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