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研究综述

2012-02-15 17:47李志忠张晓宁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句法指向现代汉语

李志忠,张晓宁

(新疆师范大学 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近20年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研究综述

李志忠,张晓宁

(新疆师范大学 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该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整理1990至2011年间的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研究概况。宏观研究主要包括范围副词的内部分类、句法功能、语义功能、连用等几个方面。微观研究主要包括范围副词的个案研究和对比研究。并总结当前研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范围副词;宏观研究;微观研究;成绩;不足

基于副词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副词一直是受到普遍关注的焦点。范围副词作为副词的一个小类,其句法、语义、语用功能都较为复杂和有特点。近年来,范围副词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了解范围副词现有的研究状况,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探寻范围副词的内部规律和指导其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1990至2011年间的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研究做出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当前研究的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一、范围副词的宏观研究

从宏观上看,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范围副词的内部分类、句法功能、语义功能、连用等几个方面。

(一)范围副词的内部分类研究

范围副词的内部分类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范围副词内部成员有各自的特点,为了能更好地认识范围副词内部不同的现象,更好地阐述这个词类的共性和内部之间的差异,有必要对范围副词进行内部分类。由于语法学家们着眼点和划分标准不尽相同,范围副词内部分类也有所区别。

李运熹(1993)根据范围副词不同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特点,将范围副词分为总括类、限制类、外加类等三种次类。总括类范围副词中大多数是表示总括全部的,意思是总括的对象个个如此,另有少数的几个副词是表示总括大部分或大多数的,如“大都、大多、大半、多半”等。限制类范围副词用于限定句中某项词语的范围,表示仅仅限于该词语所说的范围之内,排除其他情况。外加类范围副词语义所涉及的对象是在原已知或原已有的对象范围上新增加补充的,表示突破或扩大原有的范围。外加类范围副词有4 个,即“另、另外、再、又”等。

李泉(1996)把范围副词分为表总括性的副词和表限制性的副词两类。

杨荣祥(2000)按照语义特征和功能特征相结合的划分副词次类的原则,阐明了人们通常所说的“范围副词”,实际上包括总括副词、统计副词、限定副词、类同副词等四个不同的副词次类。这四个次类与时间副词、程度副词等平等。

张谊生(2001)从不同角度出发对范围副词做出了不同的分类。根据表义功能,即概括范围的性质和类别,将范围副词分成统括性、唯一性和限制性三类;根据句法功能,将范围副词分成附谓性和附体性两类;根据语义指向,将范围副词分为前指与后指、单指与兼指、实指与虚指。

张亚军(2002)依据“总括”、“限量”和“排他”三个句法语义特征,把范围副词分为总括性范围副词、排他性范围副词、限量性范围副词三类。

肖奚强(2003)认为范围副词的本质特征就是指称范围,从所涉及的范围的大小来给其分类才是最基本的。他从集合的角度对范围副词进行了再分类,把范围副词分为超范围副词、等同范围副词和子范围副词。超范围副词分为确超范围副词和下确界范围副词,等同范围副词分为容他性范围副词和排他性范围副词,子范围副词分为上确界范围副词和过半范围副词。

尹百利《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研究》(2007)以意义为基础,以句法分布为参照,对范围副词进行了再分类。认为范围副词有总括性范围副词、统计性范围副词、限定性范围副词、唯一性范围副词等四类。

明琴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试论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的分类及语义指向》(2007)以范围副词的语义特征和功能特征为依据,确定范围副词的内部成员,并根据语义和句法相结合的标准,把范围副词分为四个次类,即总括性范围副词、统计性范围副词、限定性范围副词、外加性范围副词。

高晓芳在《从语义指向看范围副词次类划分的合理性》(2008)一文中从语义指向角度为范围副词进行了次类的划分。文中把范围副词分为指体范围副词、指量范围副词、双指范围副词、排量范围副词、全指范围副词。

在范围副词的内部分类这些研究中,我们认为李运熹对范围副词的内部分类较为合理,且能被大多数人接受,他的观点更能接近范围副词分类的实质。

(二)范围副词的句法功能研究

副词的基本功能是修饰谓词。范围副词作为副词的一个小类,具有副词的共性,其典型用法是出现于动词、形容词性成分前作状语。但范围副词的情况比较特殊,一部分范围副词可以修饰名词和数量词。

张谊生在《副名结构新探》(1990)中认为当名词及名词性词组进入谓语语法位,取得谓语的部分特点,语法效能发生转化后,自然也可以受大多数副词的修饰。他在《论现代汉语的范围副词》(2001)中指出:从语义平面看,这些副词所修饰和限制的并不是这些名词本身,而是对名词所表示的人、物、现象从数量上加以限制。这些范围副词实际所要限制的数量名短语,只有在需要强调的情况下,才与名词一起同现。

赵斐容(1999)考察了不同类型的动词与范围副词的搭配。赵斐容首先把动词分为动作动词、判断动词、生理动词、使令动词、心理动词六类,再分别考察了总括类范围副词、限制类范围副词、外加类范围副词与这六类动词搭配的不同特点。

杨荣祥(2000)从范围副词对被饰成分的选择方面考察范围副词的句法功能,得出总括类范围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有时也能修饰名词和数量词,限定副词只能修饰动词和数量词,类同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名词的结论。

张亚军(2002)认为范围副词修饰名词出现在一定的句法环境中。“范围副词+NP”构成的词串除了出现于主语的句法位置以外,一般不能充当宾语,因此,这类组合不同于短语层面上的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组合,它们只能出现于句子层面,是动态的句子中的一种特有现象。

尹百利的《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研究》(2007)在定义范围副词的时候是根据副词的句法功能来定义的,即范围副词都能充当状语。有一些副词随着时间的发展,不光能充当状语,还能充当其它句法成分。尹百利通过对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的分布考察,发现范围副词不论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名词还是数量词,它们都充当状语,而不能充当其它句法成分。

(三)范围副词的语义功能研究

范围副词的语义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语义指向和语义制约方面。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语义指向理论被引入中国后,范围副词的研究在语义制约和语义指向方面有了新的发展。

段业辉在《论副词的语义制约》中(1992)指出:副词在句子中出现要受到其他的语言成分的制约。制约副词的语言成分可以是词或短语,也可以是句子。这些语言成分在表层结构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李运熹(1993)指出,范围副词和它语义所指对象关系密切,它可以在语义所指对象的前面,也可以在后面。语义指向对象大部分是主语,也可以是谓语、宾语、状语、补语,甚至还可以是句子,情况比较复杂。他将总括类范围副词的语义指向分成三类,即总括成分在前的、总括成分在后的和总括成分隐含的。

杨荣祥(2000)根据范围副词的语义指向,将范围副词分为两类:总括副词、限定副词。总括副词在句法结构中的语义指向,一般是位于其前的该句法结构中谓语中心词的语义相关项,如施事、受事、陈述对象、处置对象等,这些相关项必须含有复数意义或表示一定范围,且是有定的。限定副词的语义指向可以是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但无论是哪一种,副词一定是位于限定对象之前。

张谊生(2001)从位置、数目、隐现、分合四个角度,对范围副词的语义指向进行阐述,得出“总括成分在前的”和“总括成分在后的”与“位置”属于一类,“总括成分隐含的”与“隐现”属于一类的结论。

明琴 《试论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的分类及语义指向》(2007)以语义“指”、“项”、“联”理论为基础,结合汉语语言事实,对范围副词的语义指向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以使范围副词的次类划分在语义指向功能方面得到验证。通过对 “单指和双指”、“单项和多项”、“单联和多联”三组语义指向模式的讨论,明琴认为各类范围副词在语义指向上有着内部的一致性。

尚宇在 《现代汉语范围副词语义指向研究》(2010)中描述了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的语义指向,对总括性范围副词、统计性范围副、外加性范围副词及限定性范围副词进行详尽的、细致的描述,并探究范围副词语义指向的规律。

(四)范围副词的连用研究

我们把现代汉语中经常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范围副词前后接连出现在一个句子中的现象称为范围副词的连用。

赖先刚(1994)认为在副词递相修饰的结构中,按副词位序级次从前到后排列,表范围的副词为三位副词。同位副词连用位序允许可前可后;不同位的副词一般不能“越位”,包括跨前和退后。他在文中讨论了范围副词与其他副词连用的位序。

钱兢(2005)讨论了范围副词连用的形式和类别、同类和异类范围副词连用的情况,比较各范围副词连用能力的强弱,并找出了其中的规律。连用形式可以分为连续性的和非连续性的。连用的范围副词,有的属于同一语义类型,可称其为“同类连用”。有的属于不同语义类型,可称其为“异类连用”。

二、范围副词的微观研究

(一)以范围副词的某个次类为个案的研究

刘立成 《汉语唯一性范围副词的研究与应用》(2005)从唯一性范围副词的语义功能、句法分布、语用选择、重叠、共现连用等方面进行了的研究。刘立成《现代汉语限定性副词研究》(2008)从多种角度对限定性副词进行了系统性的描写,对限定性副词独有的一些句法、篇章表现作出解释。主要涉及了限定性副词的次类划分、重叠、共现连用、连接功能等内容。

王芹在《面向对外汉语的“都”类总括范围副词对比分析》(2009)中选取了“都”类总括范围副词为研究对象,从表义功能、语义指向、在句中的位置、所修饰的对象的词性、前后成分的语义特性、语用选择和其他用法等方面对其成员进行了描写。王芹对所选取的词进行了横向比较,得出了它们的异同。最后在向对外汉语教材提出建议的基础上,总结了这类词每个成员的用法。

张烨的《论外加类范围副词的语义指向》(2009)一文,主要界定了范围副词中的外加类的成员和对象,逐一对“外加类”范围副词的成员的语义进行了描写,明确了语义指向分析的基础这几个副词的语义较为复杂,对“还,又,再”进行了总结归纳。

朱晓琳《低限定类范围副词研究》(2011)主要以低限定类范围副词为研究对象,从三个平面的角度出发,揭示低限定类范围副词的分布、语义和功能。

(二)以单个范围副词为个案的研究

陈伟琳、贾齐华在《“只”的句法功能和语义指向考察》(1993)一文中对“只”的句法功能和语义指向从限制动词性成分、限制形容词性成分、限制体词性成分、限制复句中的分句四个方面进行了考察。

周丽萍的《关于副词“就”的三维分析》(1999)认为“就”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语义、语用特点。周丽萍综合分析了 “就”的语法组合功能、语义指向和语用选择。

王红《对副词“都”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2000)用对比、变换、语义指向、语义特征分析和语用分析等多种方法对“都”进行了句法 语义、语用的综合分析。

张谊生发表在《中国语文》上的《范围副词“都”的选择机制》(2003)一文分析了范围副词“都”左向全称量化时在语义和语用上所受的各种限制,并从不同的角度对“都”受到限制和制约的原因作出了相应的解释。

詹卫东的 《范围副词 “都”的语义指向分析》(2004)一文针对计算机处理的需要,从实际语料出发,较全面地考察了副词“都”的义项区分及其判定;分析了表“总括”义的“都”的语义指向的逻辑意义;“都”能指向哪些句法成分,不能指向哪些成分,以及判定“都”的语义指向的一般原则;“都”跟其他状语性成分的位置关系以及“都”形成的状中式vp构成“的”字结构的能力。

于宏在《也谈“与范围副词‘都’相关的一个问题”》(2004)中认为不同的语言结构,有的能出现在范围副词“都”后,有的则不能;同是表时间的成分,有的可能出现在“都”之后,有的则必须置于“都”之前,这主要是由主语和谓语的紧密程度不同和谓语的“向”的选择性及“都”的语义指向决定的。

刘振平、刘倩的 《“都”的句法和语义特征》(2006)认为“都”有两个义项,一个是程度副词,有突出句子隐涵义的作用;一个是范围副词,是一个全称量化算子。作为全称量化算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又在量化对象上存在差异。在宽泛的 “连……都……”句式中,“都”表示把语句的衍推中存在的多个命题总括起来。其他情况下,则是把语句的预设中的多个命题总括起来。“都”在句法结构的表层是处于谓语动词的前面,而在句法结构的逻辑语义层面则处在句子的最上层。

结合留学生汉语习得偏误周小兵与王宇在 《与范围副词“都"有关的偏误分析》(2007)中讨论了范围副词“都”使用的句法和语义条件,提出“强制性”概念和“逐指”语义的形式化方法。他们考察了留学生的几种偏误类型,从语际难度、语内发展难度、教学误导等多几个方面探讨偏误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袁毓林的《论“都”的隐性否定和极项允准功能》(2007)提出了某句中省略谓词性拷贝式话题的假设,通过话题链接这种语用测试和照应关系、允准否定极项等语义测试来证明假设,揭示表示总括义、可以重读的“都”只能左向约束其关联成分,在特定句式中“都”具有隐性否定和允准从来等否定极项的语义功能。

王洁在《“至少”的“量级模型”考察》(2007)中认识到范围副词“至少”和语气副词“至少”的语法意义都可纳入与“最低限度”关联的“量级模型”中进行考察。“量级模型”对语境依赖度的增大促使“至少”静态逻辑语义功能的弱化和动态话语语用功能的强化,前者表现为“大于或等于最低限度”值域中“大于最低限度”部分的弱化和消失,后者表现为主观扫描过程在确认“最低限度”时的作用。

张丽丽,黄婉梅对“一律”进行了考察。在《现代汉语范围副词“一律”的多维考察》(2011)中作者主要从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方面对范围副词“一律”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进行了考察。在语义上,“一律”强调总括的对象的动作、行为、情况的一致性,其语义指向即总括内容大多在前面;在句法上,“一律”可以作状语,还可以加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副名结构,可以加数量词以及与其他副词共现连用等;在语用上,“一律”多用于政治性或法律性文本中,表达中性感情色彩。

从上面我们可以发现,以单个范围副词为个案的研究中范围副词“都”一直颇受人们关注。关于“都”的研究目前是范围副词成员中最为全面和系统的,涉及到了句法、语义、语用以及偏误分析等方方面面。

(三)范围副词的对比研究

较早对意义和用法相近的范围副词进行对比研究的是周小兵。周小兵(1991)从语法分布着手,讨论了“只”和“就”在语义指向方面的不同。

陈小荷(1994)的文章《主观量问题初探——兼谈副词“就”、“才”、“都”》从主观量问题的角度,对副词“就”、“才”、“都”的主观量意义进行了分析比较。

陈伟琳在《限定副词“只”、“仅”的句法分布及语义制约》(1996)一文中以句法分布为纲 ,着重讨论“只 ”与“仅 ”语义制约的不同。 陈伟琳认为“只 ”和“仅”在句法上虽然都能限制名词 、动词 、形容词 ,也都能与其它副词连用,但 “只”的运用范围广,“仅”的使用范围窄。在语义上“仅”的主要功能只是限制数量 “只 ”无论在书面语著作中,还是在口语著作中,使用频率都较高,而“仅 ”一般只在书面语著作中出现。

刘潇潇、毛贻锋的《“到处”和“处处"辨析》(2005年第3期 )通过替换的方法对“到处”和“处处”进行区分,并指出二者在语义和语义搭配上的差异。

路炜在《范围副词“一概”和“一律”的用法辨析》(2007)中从词性、词义、对文体的选择、语法功能、语义内涵和语义指向、否定形式等几个方面对一概和一律进行分析比较,总结二者用法上的异同。

王笑艳的《范围副词“足”和“足足”的多角度对比》(2010)结合语料从句法功能、语义指向、词语搭配等方面对“足”和“足足”作了对比分析。

武荣强在《范围副词“光”“净”对比研究》(2010)中从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对“光”和“净”进行对比分析。武荣强认为“光”和“净”虽然有些时候在意义和用法上比较一致,但从总体来看,还是异大于同。它们在句法、语用上的诸多差异甚至相同之处,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语义上的细微差异及意义的某些重合之处。

三、范围副词研究取得的成绩和不足

综观以上研究,1990至2011年间关于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看到研究者们在研究角度以及研究方法上都趋于合理,而且得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结论。首先是研究角度多元化。从最开始单纯的词义研究发展到对语义、语法、语用的多维综合分析。其次是研究方法的多样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语言学界借鉴西方的语言理论如语义指向分析、语用分析等,拓宽了研究者的视野,加深了研究的深度。

但由于范围副词本身的复杂性,从总体上看目前范围副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第一,范围副词的个案研究较多,系统的综合性研究较少。单就研究论文来说,1990年以来,有关范围副词的研究论文在整个副词的研究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但这些研究更多地集中于一些典型范围副词的个案分析上。综合性的研究,尽管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总的来说,由于范围副词本身的复杂性,从词类的角度把范围副词作为一类词的次类整体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此外,对范围副词进行研究单篇论文较多,而专书较少。第二,范围副词的基本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范围副词宏观研究中的范围、归属、内部分类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不仅是范围副词研究本身的任务,也是关系整个词类系统建立的问题。如何制定一个明确的标准来确定范围副词的成员,同时使这个标准既适用于已有的副词,又适用于开放系统中不断增减的其他成员,这还需要我们提出切实可行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范围副词内部应该如何分类,依据形式还是意义,这仍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范围副词作为副词的一个重要的小类还有很多值得关注和探讨的地方。范围副词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以朝着多角度、宽领域的方向发展。写作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以后的研究能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

[1]张谊生.副名结构新探[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3).

[2]段业辉.论副词的语义制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

[3]李运熹.范围副词的分类及语义指向[J].宁波师范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

[4]陈伟琳,贾齐华.“只”的句法功能和语义指向考察[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

[5]周丽萍.关于副词“就”的三维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6]赖先刚.副词的连用问题[J].汉语学习,1994(2).

[7]陈小荷.主观量问题初探——兼谈副词“就”、“才”、“都”[J].世界汉语教学,1994(4).

[8]王 红.对副词“都”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D].暨南大学,2000.

[9]杨荣祥.“范围副词”中的功能差异——兼论副词次类的划分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10]张谊生,著.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11]张谊生.论现代汉语的范围副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12]张亚军,著.副词与限定描状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3]肖奚强.范围副词的再分类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

[14]张谊生.范围副词“都”的选择机制[J].中国语文,2003(5).

[15]于 宏.也谈“与范围副词‘都’相关的一个问题”[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1).

[16]詹卫东.范围副词“都”的语义指向分析[J].汉语学报,2004(1).

[17]刘立成.汉语唯一性范围副词的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05.

[18]钱 兢.现代汉语副词的连用[J].汉语学习,2005(2).

[19]武振玉.试论副词“全”的产生与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0]刘潇潇,毛贻锋.“到处”和“处处"辨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3).

[21]刘振平,刘 倩.“都”的句法和语义特征[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2]明 琴.试论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的分类及语义指向[D].四川师范大学,2007.

[23]尹百利.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24]周小兵,王 宇.与范围副词“都"有关的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7(1).

[25]王 洁.“至少”的“量级模型”考察[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

[26]袁毓林.论“都”的隐性否定和极项允准功能[J].中国语文,2007(4).

[27]张传霞.谈谈“一概”与“一律”[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5).

[28]王 芹.面向对外汉语的“都”类总括范围副词对比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

[29]张 烨.论外加类范围副词的语义指向[D].大连理工大学,2009.

[30]王笑艳.范围副词“足”和“足足”的多角度对比[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1]武荣强.范围副词“光”“净”对比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32]张丽丽,黄婉梅.现代汉语范围副词“一律”的多维考察[J].保定学院学报,2011(2).

20-years Research Review of Scope Adverbs of Modern Chinese

LI Zhi-zhong,ZHANG Xiao-ning
(College of Literature,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 830054,China)

This article looks back on the studies of scope adverbs in modern Chinese from 1990 to 2011.It reviews the scope adverbs from macro and micro view.Macro research mainly includes the internal classification,syntactic function,semantic function and several other aspects.Micro research mainly includes scope adverbs’case study and comparative study.This article also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current research.

scope adverb;macro research;micro research;achievement;shortcoming

H146

A

1008—7974(2012)01—0006—05

2011—10—28

李志忠(1965-),新疆若羌人,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晓宁(1986-),女,河南濮阳人,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章永林)

猜你喜欢
句法指向现代汉语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