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与联合:西部大开发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2-02-15 14:53:02吴忠市图书馆宁夏吴忠751100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年9期
关键词:网络化特色文献

●吴 玢(吴忠市图书馆,宁夏 吴忠 751100)

1 困境:西部图书馆不可回避的现实

1.1 馆藏信息:养在深闺人未识

文献资料是未经加工和提炼的信息原始材料,它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信息。西部图书馆的各种类型的地方文献、历史文献、科技文献、人文文献、资源文献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藏,而且一些省、区、市甚至地县馆馆藏均具专业性、体系性和地方特色,但绝大多数尚处在信息的原始状态,不能直接作为信息利用。如西部的矿产文献、能源文献、土地资源文献、旅游资源文献、人文历史文献等等,卷叠浩繁。用户得用一定的时间去掉套话,铺垫,其精华只有很少一部分。据资料称有些学者、企业、政府决策部门搞一个专题,大部分的时间要花在找资料上,有的馆虽然向一些高级人员提供进入书库自由挑选所需的优待,但在森林的得书架上巡回搜索,逐本检索,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得到的不一定是最新最有价值的信息。90年代以来,西部一些较大的图书馆开始涉足信息服务领域,对部分报刊书籍做了一些加工,比如搞剪报,出索引等,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对庞大的西部文献而言,只是一个粗浅的“毛坯”。西部开发所需要的文献尚处在原始文献的烟海中。

1.2 资源共享:说起容易做起难

资源共享作为图书馆界一种共识,经过多年的实践,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落后狭隘的“大而全、小而全”文献收藏意识在禁锢着图书馆的手脚,重复、雷同、过渡分散的文献收藏造成了资金极大地浪费。例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四库全书》尽管价格昂贵,卷叠浩繁,但在各省馆和各地市馆就有重复购置的情况,如西峰市庆阳地区图书馆和庆阳师专图书馆各购一套,类似的情况在西部图书馆界比比皆是。因此,文献资源共享一直处在低水平状态。另外,西部网络起步较晚,邮政投递时效较差,文献共享手段一直沿用单一、传统的馆际实物文本交换方式。同时体制上条块分割,系统部门之间缺乏横向联系的管理体制,致使文献资源共享没有组织上的保证,共享难以全面有效地开展。这种落后低效的馆际互借方式显然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1]

1.3 特色文献:未开垦的处女地

西部地区人文历史、矿产物候资源丰富,以此产生的特色文献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积淀,加之西部各族人民对本土文献的偏爱和重于收藏的习惯,西部特色文献在各类馆均有较为系统的馆藏。另外,盛世修史,各地出版的大量地方志,近年来相继进馆,形成一定的体系和规模。但这些文献相对利用率低,重收藏、薄利用,使其身藏闺阁,特色文献所反映的西部风土人文、资源矿产、文化旅游、物候特产等,正是大开发决策者和开发者投资取向的参考与指南。但这些宝贵的西部特色文献分散在各类馆中,长期未被开发和利用。大开发正在深入进行,而特色文献却还在深阁中沉睡。

1.4 网络建设:让人欢喜让人忧

近年来,西部部分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和上网工程先后上马,这无疑是进步和希望。就目前的报道看,一些公共图书馆和部分专业图书馆开始将报纸信息输入网中,或者开通了局域网和专业网,而这些网上信息质量和数量处在无序和初级形态,甚至前几年建立的一批信息数据库,不少已沦为“昨日黄花”而无人问津。其次,地方文献和特色文献的数据库建设严重滞后,全面开发形成体系的程度依然遥远。网络化建设停留在孤立、本地的站点基础上。个别馆虽然实行了计算机目录管理,但仍然处在单机采访、编目的自动化管理水准上,未能实现联机编目、下载标准书目数据的目录建设程度。各馆自动化建设参差不齐,甚至有些馆只停留在打字的阶段上。另外,近年来电子出版物迅速增长,占领了出版物市场的一定份额,而西部各馆对电子文献的采购量十分有限,这无疑对数据库建设和网络化进程造成一定影响。[2]

1.5 经费短缺:带上镣铐去跳舞

全国每年图书价格涨幅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之间,西部图书馆要用比东部图书馆少的多的购书经费,购买全国统一价格的图书,致使西部图书馆不得不压缩、减少订购书刊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使东西差距不断扩大,而陷入不容忽视的困境:(1)外文原版刊物的订购种类数量被压缩。将现有的资金集中在订购几种公认的中文核心刊物上,使西部一定区域的报刊杂志失去全面性,各馆所定报刊种类均大同小异,相对雷同集中,文献采购又缺乏统一的协调,缺刊现象形成一缺百缺,一些稍偏专业的资料大范围的断刊。(2)据粗略估计,目前每本书已超过20元,一些馆本来不宽裕的购书经费往往一次性拨给,一次性订购。保种类、减复本成了无奈的采购原则。(3)图书市场鱼龙混杂,炒作日盛,各馆采购的图书资料跟着炒作走,藏书日渐失去特色,趋于相仿,甚至一致,如曾流行的纪实热、言情热、武侠热、隐私热等等书籍,各馆均有相仿的馆藏,而一些有价值的、有特色的、适合本地区的和馆藏特色的图书却被拒之门外。

勿庸置疑,西部图书馆已别无选择,只有紧紧一服务西部大开发为中心,迎接挑战,抓住机遇,针对西部图书馆面临的馆藏信息、资源共享、特色文献、网络建设的现状与困境,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有效地开发利用西部特色文献,为大开发提供独具特色的文献信息,跻身于大开发的洪流中去,西部图书馆才能有大的发展。而西部丰厚的特色文献资源是亿万拓荒者认识西部、开发西部所必须的第一手资料和一切工作的切入点,也必将成为西部图书馆走出困境的突破口和图书馆与大开发的最佳结合点。因此,西部图书馆协作、联合开发利用特色文献就势在必行。

2 协作:西部特色文献开发的最佳手段

2.1 结合当地实际,树立特色文献意识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包括11个省,区,市,面积54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全国的五分之一,人均国内总生产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这一地区。但是西部资源丰集,能源之丰富在全国称雄,人文历史积淀厚重,这些都是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因此,西部图书馆必须针对各地的开发重点,发挥地方特色的作用,使其与开发项目对位。如新疆以其资源丰富,地域广袤,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甘肃的丝绸之路,敦煌文化,有色金属;青海的长江、黄河源头,名闻全国的钾盐;陕西的煤炭、旅游、科技教育;四川的农业、畜牧业、稀有金属;云南的民族风情、滇池风景、铅锌矿产资源;宁夏的西夏文化、黄河文化、煤炭资源;西藏的高原雪域风光;贵州的山川风景、汞矿资源;重庆的旅游、美食、商贸、金融等等。各省区独具特色的资源和人文历史风情文献,各馆都有不同程度的馆藏,这些特色文献是西部开发所必须的,因此,图书馆只有不失时机的为西部开发提供最直接的颇具特色的信息和文献支持,开发者才能少走弯路,图书馆服务才能具有效益。

2.2 统一组织,协作攻关,共同发展

要在西部广大地区全面有效的开发利用特色文献,是一项浩大的世纪工程,首先必须要有组织保证,要由政府的参与和资金的支持。因此,必须由政府牵头,吸收西部各省,区,市中心馆及专业馆为成员单位,成立西部文献管理中心,并在各省区市设立中心馆,以便统一协调指导工作。其次,在管理中心统一领导下,制定规划,分析论证,组织落实具体项目,分工协作,开展课题研究、技术论证、人员培训、决策咨询等实际业务活动。第三,西部地区各类地方特色文献分散在公共图书馆、科研图书馆、院校图书馆和企业图书馆中,甚至部分还收藏于域外馆,要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地方文献,就必须打破系统、行业框框,放开视野,从各类馆中搜罗最具价值的文献,然后制定开发标准,分析开发任务,初步形成特色文献数据库的基础材料。

3 联合:西部特色文献网络建设的有效途径

西部地域辽阔,各地资源、人文环境差异较大,地方特色文献分散在各省、区、市不同的图书馆,而开发者所需的特色文献往往涉及到多学科、多门类,单个的图书馆难以满足开发者的多方面文献资源的需求,因此,必须联合西部各类图书馆走网络化的路子,才能有效、全面的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西部特色文献。

3.1 实现西部特色文献网络化的步骤和方法

从美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看,联合组建局域性网络的主要步骤为:(1)共同拥有物理性的资源、联合目录、馆际互借、文献传递;(2)提供因特网的WWW服务;(3)采取电子信息资源的服务。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严重滞后,目前建设资金普遍不足,各馆自动化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决不可一轰而起全面上马,首先应当从西部特色文献网络化着手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建立独具特色的西部文献数据库。实现网络化数据库是先决条件。西部文献数据库的建立首先应根据协作开发西部文献的统一标准和规则,树立竞争与效益的观念,也就是别人已经做了的数据,自己就不做,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人力物力的浪费。二是实现自动化管理。没有图书馆的自动化就没有图书馆的网络化,在建立西部特色文献网络化的同时,各馆首先要加快自动化建设步伐,只有实现了自动化才能为实现网络化提供保证。各馆目前必须发挥现有的自动化设施作用,条件成熟的应在本馆率先开展特色文献自动化目录检索,文献检寻等项目的服务,为汇入西部文献网络的大互联打好基础。三是规范技术要求,统一网络原则。图书馆网络化是时代的发展趋势,但是在西部广大地区的各类图书馆实现网络化绝非易事,目前各类馆自动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系统间存在较大差异。没有规范必然走向无序和混乱,确定网络建设的统一原则是实现网络化不可或缺的条件。除必须统一规范的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外,还要有一个被广为认可的集中原则。

3.2 西部特色文献的更新与拓展

特色文献的开发决不可一蹴而就,必须经常更新和拓展才能适应大开发瞬息万变的信息需求,因此,西部图书馆必须走联合创新的道路。一是对今后新出版的特色文献及时反映出版信息动态,并由西部特色文献管理机构组织联合新书目。二是购置新问世的西部特色文献和开发新数据库,树立效益观念,避免以往文献重复建设的弊端。注重文献的特色和服务对象,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最新的文献信息资源,以花最少的钱,而最大限度的收集各类文献资料,使西部特色文献始终保持连续性。三是在西部特色文献网络建成后,逐步拓展网络范围,形成以西部特色文献为主,兼容各类专业和公共网络资源,既有鲜明的局域特色又有面向世界的网络系统,成为西部走向世界,世界认识西部的大舞台。

[1] 朱中令.地方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现状与开拓 [J].图书馆杂志,2000(2):43-44,53.

[2] 罗平.当前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若干问题[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0(2):35-38.

猜你喜欢
网络化特色文献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