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建设智慧城市的现实基础及措施

2012-02-15 14:17马蓉蓉周凤婷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政治学与法学教研部广东广州50070广东商学院法学院广东广州5030
探求 2012年5期
关键词:广州智慧政府

□马蓉蓉 周凤婷(、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政治学与法学教研部,广东广州 50070;、广东商学院法学院,广东广州 5030)

广州建设智慧城市的现实基础及措施

□马蓉蓉1周凤婷2(1、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政治学与法学教研部,广东广州 510070;2、广东商学院法学院,广东广州 510320)

智慧城市是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广州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提出广州建设智慧城市的对策措施,以推动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

智慧城市;重大意义;现实基础;对策措施

广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把智慧城市理念贯穿到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全过程。因此,在探索广州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广州建设智慧城市的对策措施,对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具有重大意义。

一、广州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意义

广州建设智慧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传感网、物联网、互联网更新、超级电子计算机以及数据处理、计算技术的研发、制造和应用,这些高科技资本密集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升级的引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将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智慧产业的发展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产业条件;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拉动和催化智慧技术和智慧产业的发展。建设智慧型城市,通过智慧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信息、知识、技术和脑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有利于促进城市化模式的转变

城市化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当前的城市化模式是以巨额基础设施投入、大量拆迁更新建筑、耗用大量土地、滥用不可再生自然资源、能源密集消费以及破坏生存环境为代价的。这种粗放型、外延式的城市化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一些城市的承载能力已经达到饱和,难以持续。我国城市化模式迫切需要转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生存环境”为导向的“集约型”和“内涵式”模式。智慧城市系统,从整体规划、系统综合运行到具体智慧服务,以整合、节约资源和创造宜居生活为宗旨,将成为我国城市化模式转型的重要平台。

(三)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智慧城市使政府信息化建设从传统的“电子政府”过渡到“整合的政府”、“无处不在的服务性政府”,最终达到“智慧政府”,提高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智慧城市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智慧城市的基础业务低成本并及时准确对城市管理和公共安全做出响应;行政业务整合了各部门的行政资源,提高行政资源使用效率。智慧城市使公共服务层次深化。相对传统的人为行政管理和决策手段,智慧城市所提供的智慧化的城市服务手段,可大大提升公共服务部门的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实现政府从管理到服务,从治理到运营,从零碎分割的局部应用到协同一体的平台服务的三大跨越。

(四)有利于城市治理模式的变革

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对城市治理模式进行变革,这种变革体现了“新公共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公共权力透明化。物联化和全面的互通互联,使城市公共管理的信息共享。另一方面,以智慧城市的行政业务为代表,公共权力的决策和使用更加透明化,城市治理结构变得扁平。智慧城市建设使城市管理出现“自治”特征。和传统的政府发号施令,市民、企业和组织服从这样的“他治”模式相比,智慧城市使得城市管理出现“自治”特征。自治模式体现了新公共管理的追求,政府从“划桨”变成“掌舵”,公共服务的提供模式转变为政府主持、公民自治。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实现城市管理的客体中心主义。智慧城市以城市管理客体为核心,完成了新公共管理要求的从“主体中心主义”向“客体中心主义”的转型。

(五)有利于建设幸福广州

近年来,广州把民生幸福当作最高追求,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办好民生实事,改革创新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形成城乡不同利益群体融合共处的局面,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努力实现共同富裕,提升全体市民的幸福指数。建设智慧城市,就是要贯彻“互联、整合、协同、创新、智能”的智慧城市理念,借助于全面的集成的智慧技术,建立统分结合、协同运行的城市管理智慧应用系统,通过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有效的交换共享、更协作的关联应用、更深入的智能化,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交通流的协调高效运行,使我们的城市运行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绿色、更和谐。

二、广州建设智慧城市的现实基础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作为支撑,广州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现实基础。

(一)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广州在经济发展中积极寻求对策措施,紧紧围绕“三促进一保持”的中心,实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稳民生的宏观调控政策,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2010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04.48亿元,同比增长13.0%。2011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80亿元,同比增长11%,是2006年的1.8倍,预计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1∶40.2∶57.7调整为2011年的1.6∶36.9∶61.5。根据2012年的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预计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年均增长11%左右。不断发展壮大的综合经济实力为广州智慧城市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中心城市建设初见成效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要强化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为了加快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广州出台《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实施细则》,明确要求广州要率先建立现代产业、自主创新体系、绿色发展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高水平高品质的社会发展体系等十大体系。随着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力度的加强,城市辐射功能不断增强。2011年,新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504.45万人次,同比增长9.9%;港口货物吞吐量44763.31万吨,同比增长5.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440.07万箱,同比增长13.4%;货运量64722.53万吨,同比增长12.8%。2010年共有国际航线105条,国内航线507条,连通全球五大洲183个城市,其中国外通航国家和地区31个,国外通航城市59个。广州的自主创新能力也进一步增强,2011年广州荣获“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称号。

(三)信息广州建设成效显著

全市信息化综合指数由2005年的83.9%提高至2009年的91.6%,超出预期目标1.6个百分点。信息通信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互联网普及72%,初步建成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与无线局域网(WLAN)互补的无线城市,至2010年底,协调运营商建成3G基站9625个、室内分布系统7300个,建成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点(AP)35139个,发展3G用户301.8万、无线局域网(WLAN)用户77.5万。基本完成城市电视网络数字化改造,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占全国58%。电子政务覆盖全市80%的政府管理和服务,建成“五横两纵”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框架,信息资源共享取得突破性成效,实现43个部门信息实时交换共享;政府服务网上办理事项143项,网上信息公开指数超过90%。电子商务发展迅速,2010年重点企业电子商务采购销售额将突破5600亿元,树立100多家企业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2010年被评为中国电子商务最具创新活力城市。

(四)智慧产业不断发展

2009年广州电子制造业完成产值为1334.06亿元,占广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0.67%,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1150亿元,占广东省40%以上,互联网产业收入超过70亿元,约占全国10%。与物联网产业相关的传感器企业、RFID芯片企业、RFID读卡器企业、卫星定位导航企业等在广州都已经颇具规模,有投资2亿在中国广州建立新的标签制造厂的芬欧蓝泰,投入近百亿元建设“数字广州”的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投资66亿元建设南方基地的中国移动,在物流领域完成2008年中国RFID行业年度十大最有影响力应用的广州迈千创新科技,率先在国内成功实施母婴防盗系统的广州天绎科技以及广州中泰智能科技、广东省信息工程、广州英飞德电子科技、广州加瓦科技等约100多家物联网企业。目前广州物联网相关专利数达到222个,软件著作权141个,标准10个,专利申请425个。此外,有关物联网技术相关的研究机构和产业园区不断发展,为广州发展物联网产业的重要载体。

(五)政策机制不断完善

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信息广州”建设的意见》等多项重要政策,颁布了《广州市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管理规定》、《广州市社会保障(市民)卡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为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信息广州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加快推进《广州市信息化促进条例》立法工作。为营造战略性新兴产业良好发展环境,出台系列支持发展政策文件,颁布《加快广州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方案》、《广州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广州市进一步加快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实施办法》和《广州市生物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0—2012年)》等文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和体制机制的建立,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政策机制保障。

当然,必须清醒地看到广州建设智慧城市还面临一系列挑战:智慧城市的理念尚待进一步强化;城市核心竞争力需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城市综合承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广州建设智慧城市的对策措施

当前,要在不断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重点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一)着力建设智慧政府

智慧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以智慧政府建设为抓手推进智慧城市的发展。一般来说,智慧政府包括智能办公、智能监管、智能服务、智能决策四大领域。在智能办公方面,采用人工智能、知识管理、移动互联网等手段,将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改造成为智能办公系统。在智能监管方面,智能化的监管系统可以对监管对象的自动感知、自动识别、自动跟踪。智能化的监管系统可以对突发性事件进行自动报警、自动处置,可以自动比对企业数据,发现企业偷逃税等行为。智能化的移动执法系统可以根据执法人员需求自动调取有关材料,生成罚单,便于执法人员执行公务。在智能服务方面,能够自动感知、预测民众所需的服务,为民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政府网站为民众提供场景式服务,引导民众办理有关事项。在智能决策方面,采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知识库系统等技术手段建立智能决策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领导需要自动生成统计报表。开发用于辅助政府领导干部决策的“仪表盘”系统,把经济运行情况、社会管理情况等形象地呈现在政府领导干部面前,使领导干部可以像开汽车一样驾驭所赋予的本地区、本部门职责。广州建设智慧政府的几点建议:第一,把智慧政府作为智慧城市的建设重点。政府是一个城市的“大脑”,建设智慧城市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智慧政府。智慧政府先行,可以带动经济、社会领域的智慧化建设。为此,一方面,在编制智慧城市规划时,要把智慧政府作为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智慧政府代表着电子政务新的发展方向,在编制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时,也要把智慧政府作为重要内容。第二,及时跟踪智慧城市发展动态。充分发挥地区信息中心作用,搜集国内外先进地区智慧城市建设情况与发展动态,并确定地区所处位置和发展目标,跟踪信息化最新技术,掌握物联网、第三代互联网等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情况,为政府制订规划和相关政策提供第一手材料,起到辅助决策分析作用。第三,制订智慧城市规划与实施方案。针对广州城市发展基础与功能定位,统一谋划制订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与具体实施方案。第四,选好智慧政府建设的切入点。此外,要加强对智慧人才的培养和智慧城市理念的宣传教育。

(二)大力发展智慧产业

智慧产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智慧城市的建设又会推动智慧产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一,智能交通。要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广州交通领域的应用,实现对城市交通的智能检测和调度。加快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覆盖全市主要高速公路、主干道、快速道、路口、大型公交企业站等重要交通区,实现车流量、车速、车型等交通信息的实时监控、交通灯的智能控制和路况信息的动态发布,改善交通拥挤和阻塞,最大限度地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建议编制并完善《广州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公交GPS智能调度、出租车电召、停车诱导系统、羊城通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第二,智慧物流。智慧物流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系统感知,全面分析,及时处理及自我调整功能,实现物流规整智慧、发现智慧、创新智慧和系统智慧的现代综合性物流系统。按照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划分,智慧物流体系可以分为企业智慧物流、行业智慧物流、区域或国家智慧物流三个层次。要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广州现代物流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广州成为亚洲物流中心。构建立足广州、面向国际、服务珠三角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为广州建设成为亚洲物流中心和国际物流的重要节点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空港、海港、道路、铁路和口岸资源,实现物流的高效快速传递,为广州地区物流企业提供便利、高效的通关服务。大力推广RFID、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等技术在物流企业的应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第三,智慧农业。智慧农业是充分利用现在的信息技术,包括更透彻的感知技术、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技术和更深入的智能化技术,使农业系统的运转更加智慧,以使农业系统达到农产品竞争力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谐农村、有效利用农村能源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三)加强智慧技术建设

智慧技术的核心是用计算机(云计算)来模拟人在各个过程中的智力活动(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从而扩大、延伸和部分替代人类的脑力劳动,实现知识密集型生产和决策自动化。智慧城市是把城市看作一个有机体培养它的监控、学习、反应、调整和适应能力。新的智慧化信息技术构架包括:以无线网络为主体的基础设施、以无界面计算机为主体的硬件、以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为主的软件、以功能实现为主的网络应用、以云计算为主的数据处理和决策分析。广州要充分利用智慧技术形成市长决策支持系统。城市每天都有无数的情况发生,如何管理和运营城市是一件复杂的工作,所以,对各方面信息的实时掌握非常重要。市长决策支持系统是实现这一功能的重要途径,而智慧技术则是实现市长决策支持系统的关键技术。市长决策支持系统包括:完善政府信息中心,政府信息中心的职能是全面负责收集、整理、上报或发布有关城市的各方面信息。政府信息中心将政府各部门的信息汇集,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建立市级数据仓库,数据仓库的功能是将各部门的数据统一到同一个数据平台上,按照使用目的或主题进行分类,以便于查找和调用,同时也对这些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提炼,信息分析和数据挖掘建立全市级数据仓库,是为了有效地使用这些数据;信息报表是市长决策支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之间免不了需要信息上报和互通,智慧报表指的是能够根据数据库中的数据自动生成报表的技术,它将常用的上报内容设计成特定格式,定期自动发送到使用者的计算机桌面或电子邮箱中。要推广应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在车辆管理、食品安全监管、口岸监管、灾害预警、环境监测、大型活动管理、重要场所安防等领域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有关政府部门监管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建设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政府数据中心,推进政府部门机房大集中,实现统一运维。建设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政府网站群,形成以政府门户网站为主网站、政府部门网站为子网站的政府网站群。建设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政府信息平台,推进业务应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促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四)构建财政政策体系

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是世界各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共同经验,也是广州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途径。第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突出财政扶持重点。建议广州每年财政投入智慧城市建设资金增幅高于经济增长与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以保证智慧城市建设政府性投入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同时,政财的投入要突出重点、择优扶持。建议财政对智慧产业的投入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积极扶持符合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方向、在行业内有比较优势、对地方财政贡献较大的本土企业的创新活动。二是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积极构建服务于广大中小企业的智慧产业创新平台。创设各类公共技术服务、融资担保等智慧产业中介服务机构,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优良环境。三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和向导作用,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四是构建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投资机制。制定和实施促进风险投资市场发展的财政资助和信贷担保政策,使风险资金在智慧城市建设上的投入回报率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引导风险投资资金投向智慧城市发展前期有一定风险但具有较高价值的项目,并允许风险投资公司对风险投资实行单列核算。第二,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功能,完善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的政府采购政策。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导向功能,对应用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自主创新产品和系统,在质量有保证、价格较适宜的条件下,优先采购广州本地产品。对生产类、检测类、研发类、高等院校科研专用仪器设备等作为智慧城市技术创新手段的设备采购,允许购买国内一流水准的设备。对具有核心技术的设备和经认定的自主创新技术含量高、技术规格和价格难以确定的采购项目,可采用竞争性谈判或协议采购的方式来进行。第三,统筹规划、有效整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关系到政府各个部门,由于各部门的职能和管辖不同,如按照各自职能来切块使用资金,又可能会产生措施和手段的交叉重复,也难免产生疏漏。因此,需要对投入智慧城市建设的财政资金进行统筹规划,统一使用、统一管理、统一监督,以达到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建议建立协调机制,解决部门间的资金交叉和重复使用问题,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同时,会同各资金使用部门建立规范的财政资金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价,及时总结和调整资金运用方法,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建立智慧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建设智慧城市既要明确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又要明确智慧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可借鉴其他城市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的原则:一是指标体系具有可采集性,历史、当前数据的采集是容易和科学的;二是指标体系具有可加性,可按区域划分进行数据采集和汇总;三是指标体系具有认知性,数据来源具有可靠的依据,指标体系衡量结果能得到认可。根据这些原则,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为城市基础领域、智慧产业领域、智慧服务领域、智慧人文领域四大部分。(1)城市基础领域包括5个指标项:A、无线网络覆盖率。它反映一个城市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和光纤接入覆盖率,是城市未来建设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智慧城市的重要参考指标。B、户均网络带宽,一般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保持经济繁荣的基础。C、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城市的总体科技水平。D、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应用,其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和绩效。(2)智慧产业领域包括7个指标项:A、智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B、智慧产业R&D经费支出。两项指标反映智慧产业的知识生产投入。C、智慧产业占GDP的比重,反映智慧产业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总量的影响。D、智慧产业从业人员数,直接反映了智慧产业对城市就业的影响。E、智慧产业年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反映了智慧城市及智慧产业建设对于城市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目标的推动作用。F、电子商务交易额,其交易额可作为产业升级的代表指标。G、万元GDP能耗,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与实现的生产总值之比。(3)智慧服务领域包括4个指标项:A、政府行政效能指数,由市民诉求提前办结情况、行政审批事项提前办结情况、市民满意度、企业满意度四个分项组成,反映政府的服务效率以及市民对政府的满意度。B、协同应用系统数量,协同运作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协同应用系统的数量与覆盖面直接体现了智慧城市的服务能力。C、智慧公共服务应用普及率。智慧公共服务包括医药卫生、城市管理、城市交通等多个方面。按照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模式考虑,重点建设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生态等工程。D、智慧服务建设资金投入额。(4)智慧人文领域包括5个指标项:A、人均GDP。构建智慧城市的目的,不仅在于推进城市GDP总量的增长,更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的水平,因此,将人均GDP选作智慧城市的评价指标之一。B、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人才是发展智慧产业、构建智慧城市的决定性因素;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C、信息服务业的比重越高表明该经济体经济越发达、居民越富有。D、信息化水平总指数。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是继国内生产总值之后反映信息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由对5个分类指数——基础设施建设指数、使用费率与负担能力指数、知识与应用能力指数、使用与普及程度指数、环境与应用效果指数进行综合测算得出来。E、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

[1]IBM商业价值研究院.智慧的城市在中国[R]. IBM公司官方网站,2009.

[2][美]钱大群.智慧的城市在中国[R].IBM商业价值研究院,2009:1—37.

[3]徐全平,张晖,邢涛传感器网络与智慧地球[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9,(10):7-9.

[4]陈锐.物联网——后IP时代国家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25,1):41—49.

[5]姚万华.用智慧谋划“智慧城市”[J].中国信息界,2010,(1):32.

[6]万庆良.坚持科学发展牢记执政为民为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广州日报,2011—12—30.

[7]万庆良.奋力开创新型城市化发展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N].广州日报,2011—12—30.

[8]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十一五”及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要点[N].2012—1—18.

□责任编辑:杨姝琴

F294

A

1003—8744(2012)05—0025—07

2012—6—18

马蓉蓉(1961—),女,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政治学与法学教研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知识产权、低碳城市;周凤婷(1964—),女,广东商学院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民商法学。

猜你喜欢
广州智慧政府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