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定位研究与服务实践

2012-02-15 12:15张红芹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南京210009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年4期
关键词:专利图书馆科技

●张红芹(南京工业大学 图书馆,南京 210009)

新经济崛起的核心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是一个信息沟通与交流的系统工程,一次完整的创新流程包括:决策阶段以及创新实施、创新实现和创新扩散阶段,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在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活动中的服务地位不容置疑,其主要参与的是资源保障服务。然而,在当前的“泛在知识环境”下,资源环境是复杂与分布式的,科技文献的获取相对容易,用户关注的已不再是简单地获取文献,而是如何从繁杂的信息环境中捕获和析取解决具体问题的信息、知识或解决方案。[1]资源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服务内容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如何在整个科技创新系统工程中发挥作用,“有所作为”“如何作为”则成为一个关注的课题。笔者通过文献与网站调研发现已经有相关研究及服务实践,但实际服务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高校图书馆的科技信息服务主要是以“资源为中心”的服务项目,如科技查新、专题检索、定题服务等,与用户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实践需求或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相差甚远。

本文在分析当前科研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的实践,对高校图书馆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服务定位进行重新研究,并就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团队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机制等进行了积极探讨,籍此为高校图书馆拓展科技创新服务提供参考与借鉴。

1 服务定位研究

定位研究是开展科技创新服务的前提,准确定位有助于服务目标的制定、服务内容的规划及服务项目的实施。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以资源服务为根本,立足于海量学术资源的提供。而在“泛在信息社会”环境下,处于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用户关注的是针对具体问题的信息、知识或解决方案。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改变认识,明确资源服务不是其核心价值,经重组、提炼的知识或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是现在及未来的服务根本。高校图书馆应该从“资源提供者”向“知识创造者”转型,立足于知识创造及知识服务,尤其是与科技创新过程密切相关的各类服务。

2 服务环境分析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创新提供资源保障,近年来才开始尝试面向社会的企业科技信息服务。而一直以来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的主体在于公共图书馆、各级情报技术研究所及商业机构,传统的信息服务机构在企业信息服务领域的经验积累、服务品牌及知名度等方面拥有相当优势。即便是经过了几年的服务积累,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宣传、企业依存度等方面依然处于相对劣势。

然而,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在于:(1)承担或参与了大量的科技资源库建设项目,在信息采集、整理、存储方面积累了相当成功的方法、技术和经验;(2)熟悉各种信息源特点和利用方式,具有信息获取、信息识别、信息加工及信息处理的能力,善于知识创造;(3)长期处于前瞻性的科研环境,较为熟悉科技创新的过程;(4)拥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人员队伍相对稳定,便于进行长期、有效的技术跟踪服务;(5)拥有系统、连续、完整的科技文献资源。

因此,在对科研环境、服务环境进行准确分析与评估的前提下,高校图书馆在提供科技创新服务时应注意:(1)结合本校学科特色,主动与国家重点实验室或重大科研项目合作,积极融入科学研究及科技创新的全过程,为其提供深入的、一对一的专利信息服务;(2)面向终端用户提供灵活的、“订单式”的科技信息服务项目,根据其具体需求进行服务委托,以解决问题为终极目标;(3)注重与竞争对手的优劣互补,必要时寻求一种长期合作与双赢的服务模式。

3 服务对象研究

众所周知,企业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因此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科技创新信息服务时总会把校外企业作为服务拓展的首选对象。而在新时期、新环境下,这种对象选择有舍近求远之嫌,因为现在的大学已经不是“象牙塔”,而是“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场所。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早在2008年就着眼“科技创新、人才为先”,与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携手搭建了“创新、创业、创优”的“三创”载体,实现“官、产、学、研”一体化。教授已经不是高校科研人员的唯一身份,还有可能肩负着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及管理工作,这类企业或科研人员应该成为高校图书馆进行科技创新信息服务的拓展对象。而且,由于其相对熟悉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人力、服务流程等,较为容易委托或接受相关信息服务,更重要的是在为其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针对信息需求、服务内容、服务成果等很容易进行积极的反馈与跟进,从而可以取得良好的服务效果。

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拓展科技创新信息服务时,可以首先以校内企业或研究人员为切入点,发挥近水楼台优势,积极争取其为服务对象,积累服务经验,打造服务品牌,创造良好口碑,然后再辐射社会企业。

4 服务内容研究

科技创新服务的内容应该满足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的所有信息需求,其服务信息来源主要是网络、科技期刊、科技报告、产品信息、专利等。其中,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由于技术含量高、创造性强,是自主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最新科技成果的主要载体之一,更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说专利与科技创新活动密切相关,体现在专利信息的检索、分析、利用,专利成果的申请、推广、应用与保护。本文探讨高校图书馆的科技创新服务内容时,将重点研究与专利有关的信息服务。

4.1 科技信息速递服务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用户面对海量信息无所适从,但又需要及时跟进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高校图书馆一直以来订购了文献类型多样、更新及时的科技文献,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定期、有选择、有重点的整理或摘录最新的科研成果信息。如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组织人力及时跟踪国内外化学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科研动态、科技新闻、科技期刊、专利等,以题录或摘要的形式做汇编,并在国家大学科技园网站及图书馆网站进行发布,为校内外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科研人员提供快速浏览服务,节约他们有限的时间,提高创新效率。[2]

4.2 专利信息组织研究

专利作为重要的公开信息源,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有目共睹。传统的专利信息组织基本是以IPC(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中文为“国际专利分类法”)为基础,IPC的分类依据在于技术的原理与应用。而处于商业活动中的企业更多的是关注于某一具体产品或与产品直接关联的上下游产品的技术发展信息,因此企业在利用现有的行业或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进行检索与分析时,依然觉得信息庞杂无序。

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组织与分类领域的优势众所周知,可以从企业的需求出发进行专利信息组织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例如,我们在分析了化工产业特色的基础上,探讨从产业链的角度重新组织专利信息,构建“原料——生产工艺——产品——应用”的化工产品产业链模型,将与产业链产品有关的所有专利进行重组构建专利主题树,从而方便用户以产品为切入点轻松获取相关专利信息,并及时了解产品及其上下游产品的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脉络。

4.3 专利检索与分析

在科技创新的4个阶段中,专利信息的检索与分析贯穿始终,并最终延伸到专利成果的申请与保护。高校图书馆在这个领域依然可以有所作为,如(1)专利专题检索与分析,为企业开发新产品、解决技术难题、技术评价及预测等提供参考;(2)专利侵权检索与分析,为企业产品的出口销售、占领国际市场保驾护航;(3)专利法律状态分析,为企业应对知识产权诉讼或技术引进项目决策提供依据;(4)专利新颖性检索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确认研究成果是否具有专利性,力争减少申请风险,提高获权可能性,提高申请质量,有效保护发明创造并圈定专利保护范围等;(5)技术生命周期研究、主要竞争对手技术实力分析、产业关键技术及核心技术分析等,为企业专利战略的制定及实施提供借鉴与参照;(6)其他宏观层面的专利分析:行业专利概况、产业专利分析、区域实力分析等。[3]

5 服务模式研究

5.1 与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的合作模式研究

高校图书馆作为企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后来者,在经验积累、服务品牌效应方面无法吸引用户的关注,同时其资源优势主要偏重于以科学、技术类论文为主的科技文献,在企业更为关心的产业动态、政策法规、产品或技术的预测分析、市场趋势的把握等方面则有所欠缺。因此高校图书馆有必要探寻一种合作模式,努力加强与某些政府部门或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的合作,结成服务联盟,从而充分发挥多方优势,共同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

5.2 面向用户的服务模式研究

传统的科技信息服务是“以委托为始、提交报告为止”的服务模式与流程,在项目研究的连续性与技术跟进方面稍有缺陷。高校图书馆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寻求一种长远合作的信息服务模式,通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获得用户的认可与依赖。如“二代学科馆员模式”,即要求有学科背景及较强科技信息服务能力的学科馆员直接融入科技创新项目一线、嵌入科技创新过程,并对科技创新进行长期、广泛的技术跟踪,从而更直接、更具体的为科技创新过程提供高效、有价值的信息服务。[4]

5.3 基于服务的团队模式研究

科技创新活动所需要的信息内容涵盖专利、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商务信息,以及从产品研发到市场推广全过程中所需的全部科研资料。单靠学科馆员的一己之力难以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在具体的项目服务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以核心馆员为主导的招募、组建阶段性项目团队的灵活工作模式,或专职与兼职成员相结合的合作服务模式。

6 可持续发展研究

为了科技创新服务的长期开展,高校图书馆在拓展科技创新服务时应该有长远的规划,有必要进行包括信息资源、服务人员、服务营销等多个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6.1 资源建设研究

全面、广泛、可靠的资源是提供持续科技创新服务的基础。高校图书馆在保证自身优势资源建设的同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通过自主建设、联合采购、共建共享等方式进行多种类型的科技信息库建设,为科技创新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6.2 服务团队建设研究

稳定的服务团队是提供持续服务的人力资源保障,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科技创新服务的团队建设,如:(1)通过系统培训及服务实践提高馆员的科技创新服务能力;(2)结合科技创新服务的需求,及时补充包括法律、经济管理等多学科背景的人员,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3)改革传统的管理与考核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激发馆员的服务潜能。在拥有稳定的服务团队的前提下,还可以采用组建项目团队的灵活工作模式,或专职与兼职成员相结合的方式来实施具体的项目服务。

6.3 服务营销

适当的服务营销策略是实现科技创新服务长期、持续的直接推动力。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了科技信息服务后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网站、会议、讲座、学术交流或商业活动等进行广泛的宣传与推介,让更多的用户熟悉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及服务方式等。同时,针对政府、高校、企业等不同的客户群,还可以提供不同层次、具体的、个性化的服务项目内容,着力打造、逐步树立高校图书馆的自有服务品牌。

[1]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32-37.

[2]科技信息资源速递——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EB/OL].[2011-01-18].http://www.njutnsp.com/view.asp?id=657&class=823.

[3]金梅.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4]初景利,等.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 (2):6-10,68.

猜你喜欢
专利图书馆科技
专利
专利文摘
图书馆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