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系统的生态流及生态服务功能

2012-02-15 10:55:40陈燕红
图书馆学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信息流物质图书馆

陈燕红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陈燕红 女,1981年生。硕士,助理馆员。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全球倡导生态理念的背景下,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图书馆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运而生。它是在图书馆学原有理论基础之上,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图书馆生态现象以及发展规律的科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1]。生态学发展至今,其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变化,它不只局限于自然科学,而且已渗透到社会科学,开始出现了人类生态学、文化生态学、信息生态学、图书馆生态学等等。图书馆生态学就是指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是研究图书馆生态现象以及发展规律的科学[2]。

生态图书馆就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对图书馆硬件及软件进行系统的、生态化的理解和建设,使图书馆有利于读者身心的和谐,有利于图书馆事业自身的发展,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图书馆的内涵主要有:图书馆的建筑是生态建筑;图书馆的环境是生态的;图书馆的管理是和谐的、人文的;图书馆的运行系统是按生态规律运行的[3]。

图书馆系统的生态流类似于整个图书馆系统的血液,在系统内循环流动,承担着系统内各组织的更新演替、生长代谢,同时为各部分提供持续运营的能量,将各组织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2 图书馆系统的生态流

图书馆系统的功能是由其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物质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来完成的,这些流称为图书馆系统的生态流。正是这些生态流以物质循环、人口流动和信息传递的运动方式和过程,实现了图书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运营和服务功能。

2.1 图书馆生态系统的物质流

图书馆系统的物质流可分为自然资源流、人工产品流和废物流等。借助于物质流的输入、输出、迁移和转化,图书馆生态系统不断地进行着自身的“新陈代谢”和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保持着系统的动力和活力。

自然资源流主要指图书馆内所能提供的一切自然资源,它是图书馆系统运营的自然基础,主要指水、空气等自然因素,提供了最为基础的食物和原料,又是传递物质和能量的载体,是图书馆系统运行并发挥功能的必不可少的物质。人工产品流指为保证系统服务功能正常发挥,所涉及的各种物质资料在系统中各种状态及作用的集合,在物质流类型中最为复杂,因为它不仅是简单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其中还经过了复杂的人工改造、分配、消费、累积及废弃物排放的环节,形态和功能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废物流顾名思义,主要指系统内各组分产生的废弃物。

图书馆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以下特点:

①系统所需的物质对外界具有依赖性;图书馆系统所需的维持系统运营的各种物质,皆需从图书馆外部输入;离开了外部输入的物质,图书馆系统将立即陷入困境。

②系统物质既有输入又有输出;由于图书馆系统不是一个单一的、孤立存在的系统,它时刻保持着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在输入物质满足日常需要的同时,也输出大量的物质。

③生产性物质远远大于生活性物质;图书馆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型生产。由于它汇集了大量的书籍,内容涵盖社会、人文、科学等各个方面,因此其知识生产力是巨大的。

④物质循环在人为控制状态下进行;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主要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不同,图书馆系统的物质循环皆在人为状态下进行。人们对图书馆日常的运营实行科学的管理,保证其安全、有序、持续、稳步地健康发展,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这表明图书馆系统的物质循环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强烈。

⑤物质循环过程中产生废弃物。图书馆系统在运营服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各环节产生一定的废弃物,如若处理不当,将会给环境造成巨大污染,反过来制约和影响生态图书馆系统的运作。

2.2 图书馆生态系统的人口流

人口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流,包括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这体现在日常图书馆内的人口流动和与其他部门单位之间的人口流动上。

图书馆系统的人口流可以分为劳力流和智力流。其中,劳力流包括劳力在时间上的变化(即由于就业退休等导致劳力数量的变动)和劳力在空间上的变化(即劳力在各职业部门分配情况的变化)。而智力流是指知识开发过程中,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反映了知识结构的改变过程和知识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变化情况。

2.3 图书馆生态系统的信息流

图书馆系统的信息流是通过文字、语言、音像、思维及感觉来传播的(自觉的或不自觉的、系统的或零星的),包括听、读、看等被动式的传播及想、问、写等主动式的传播途径。

图书馆系统的信息流包括运营信息(馆藏信息、流通信息)、科技信息(科技情报、期刊等)和社会信息(公告、通知)等有价值的功能信息,以及图书馆各机构的纵向控制信息(上下级)、横向反馈信息(部门之间、同事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等)等结构性信息。

人是图书馆信息流的载体,馆内的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源,也是信息的汇,还是信息的加工厂。每个部门则是按照一定信息规则组织起来的信息加工集团;各自通过汲取、加工和传播某些专门信息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和为其他部门服务。当今社会正处于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时代,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如科技信息,目前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每4年就增加一倍。可见,保证信息流的科学合理流通对于图书馆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3 图书馆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组成物种产生的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支持作用的状况和过程。也就是说,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维持会生产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支持和满足作用的产品、资源和环境,称为生态系统服务。对于图书馆生态系统来说,其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知识贮存、知识生产、信息传递、科技资讯及信息发布等方面。在系统中物质流、人口流和信息流的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下,图书馆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持续发挥着其应有的服务效应。只有健康的生态流,才能保证良好的服务理念,舒适的阅读环境,健康而富有生命力的馆藏,同时也能控制并消除信息垃圾和信息污染。

生态图书馆系统的服务特征主要有:

①系统服务的整体实用性。生态服务不是单个或部分要素起作用,而是各组成要素综合成一个系统之后才能发挥巨大的效用。通过各组成部门之间良好的协作,才能保证图书馆稳定有序的运营,这是单个部门要素所无法做到的。

②系统服务的空间固定性。图书馆服务在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形成,尽管一定程度上也向外辐射,惠及其他区域,但是绝大部分的系统服务还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发挥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或称为空间固定性。

③系统服务的多样性。图书馆服务的内容种类比较多并围绕着知识体系展开;同一知识体系往往还能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知识积累、技术传播、信息传递和科技资讯等方面服务。

④系统服务的持久性。人们如果正确、适度、合理地使用图书馆的一系列服务,系统也将能够持续不断地供给相应的服务,从而保证了人们长期持续地使用图书馆资源,不会因为使用而丧失。但是,如果人们过度、不合理地从图书馆系统截取某一类型的服务,最终所有的系统服务将不断减少甚至消失。

⑤系统服务的公共产品性。系统服务不能离开具体的系统而存在,例如流通系统具有图书借阅的服务功能,离开了这个系统,服务功能将不复存在。虽然某一系统有其固定范围,但它所产生的服务可以超出其控制范围;服务发挥是公共的,对整个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是重要的。因此,必须有效地解决服务维持的必须性与公共产品的损耗性之间的矛盾。

此外,图书馆生态系统服务的质量和价值量测度、生态服务的保护与调控等都应成为今后生态图书馆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4 结束语

图书馆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无论在建筑还是在服务方面,应强化生态理念,在为广大读者提供知识及信息的同时,自身也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空间,并最终实现图书馆自身以及图书馆与人、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图书馆工作的开展都要从宏观的、系统的、生态协调的高度来考虑,倡导图书馆事业以人为本的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谋求图书馆事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融合。

生态流为图书馆系统的可持续运作提供了新鲜的血液,通过周期性的血液循环,实现系统的“新陈代谢”。这客观上提高了图书馆人的文化素养,秉承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营造了舒适的阅读环境,建设了健康而富有生命力的馆藏,同时也控制和消除了信息垃圾和信息污染,为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的生态服务功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曹凑贵.生态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2]黄建年.图书馆生态学初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1):22-24.

[3]孙颖.生态图书馆研究述评[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29):25-27.

猜你喜欢
信息流物质图书馆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11-25 14:16:14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2:02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基于信息流的作战体系网络效能仿真与优化
基于信息流的RBC系统外部通信网络故障分析
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信息流评价模型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飞跃图书馆
基于任务空间的体系作战信息流图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