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方高校图书馆无限借阅制引发的思考*

2012-02-15 09:34张雅琴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200234
图书馆建设 2012年5期
关键词:馆藏文献图书馆

张雅琴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234)

借阅制度的科学性及其健全程度直接对馆藏利用率及读者服务满意率产生影响。借阅制度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借阅权限。借阅权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借阅权限,是指读者对具体文献资料的使用权限,包括允许的借阅数量、借阅种类、借阅时间、借阅频次等。其中,借阅数量和借阅时间为主要指标,借阅数量为主要参考标志,在读者实际利用图书馆的活动中表现得最为直接和突出,一般情况下也是读者与图书馆矛盾的焦点所在。中西方在借阅权限问题上的差异较大。随着网络环境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事业面临内外软硬环境的变化,逐渐凸显出许多旧有制度的不合理及矛盾。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分析西方高校图书馆借阅模式的运作方式,帮助我国图书馆界同仁共同思考我国高校图书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改进之处。

1 无限借阅制是西方高校图书馆的主流借阅模式

我国高校图书馆对文献借阅数量有一定的限制且数量较少,而在西方,多数高校图书馆已将借阅数量的限制彻底解除,允许读者不限数量地借阅文献。两者反差很大, 相对于我国限制借阅数量的做法,笔者将西方的借阅制度称之为无限借阅制。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麻省理工大学图书馆、康奈尔大学图书馆、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内华达大学图书馆、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等实行的都是无限借阅制,并且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德国汉堡大学图书馆等莫不如此。

单复本馆藏模式(即图书馆收藏图书每种仅为1本或1套,供读者馆内阅览或流通外借)是目前西方高校图书馆较多采用的模式,也就是说,他们的无限借阅是在馆藏复本量为1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引起了笔者的好奇,并开始探究其原因。那么,国外同行是如何做到的呢?

2 西方高校无限借阅制运作机制分析

笔者通过了解与分析发现,西方高校图书馆在无限借阅制背后有着一套周密的制度在起着保障与支持作用。这些制度主要包括图书采购制、借期细分制、文献召回制度、违约惩罚制度、馆际互借制度等。这些制度看似各司其职、互不干涉,实则互相配合、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周密的体系,在实践中维持及支撑该借阅模式的有序运转。

2.1 文献采购制

西方高校图书馆实行联合采购制,旨在使高校图书馆系统有限的购书资金实现效用最大化。以美国为例,1985年全美召开“协调合作藏书发展”会议,制定了《全国藏书发展的协作计划》[1],标志着高校图书馆的协调合作发展采访政策趋向成熟,彻底放弃了20世纪60年代初各馆讲求“尽量齐全及自给自足”的理念,将各高校图书馆采访及馆藏发展方针置于一个系统环境之中,并根据学校整体学术环境确定主题范围,制订馆藏发展计划,书面制订采购政策,持续地向既定目标发展。

此外,西方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访要求学科馆员参与其中,目的是提高所购文献的针对性。以美国为例,学科馆员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辅助馆藏建设。图书馆往往有10多位甚至数10位(如肯塔基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达45人之多)学科馆员参与采购。这些馆员除具备图书馆学或情报学硕士学位外,都兼具某方面学科背景。他们分别负责与自己学科背景相关的院系进行沟通,了解其文献需求。这些图书馆在采购文献之前,各学科馆员都要认真征求院系人员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采访人员,并且还要对所负责的馆藏进行定期评估,以便及时调整采访策略,尽量使所购买的每种文献都能得到有效利用。同时,采购文献时应特别注重文献的学术性、资料性和收藏性,通常教材、习题集、小说等不在采购范围之内[2],每种文献均购置1册或1套,这样可以使用于采购复本的经费节省出来购买更多种类的文献,保证最大程度地扩充馆藏信息量。这种文献采访原则,使得购进的文献无论在版本、内容还是在质量上都能兼顾到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收藏价值等各个方面。

品种丰富且具有针对性的馆藏文献是开展无限借阅制服务的基本保障和首要条件。在此基础上,配合灵活多样的借期制度,将有利于充分盘活馆藏文献,使其能够有序而尽情地释放知识的能量。

2.2 借期细分制

无限借阅制服务的开展要求图书馆必须处理好多位读者需要使用同一种文献时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西方高校图书馆的文献借期细分制配合续借制、文献预约制和文献召回制可以解决多种情况下的文献与读者间一对多的矛盾。

借期细分制是根据文献的时效性,结合其使用频率将文献分成若干种类型,并分别赋予相应的使用期限,其总体上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借阅期限。短期借阅文献包括常用书及特殊介质文献,借期一般在1个月以内;长期借阅文献主要是不常用文献,借期一般在1个月以上,通常在无人预约的情况下可续借3~5次,最长可借1年。以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图书馆为例,该馆根据文献的实用性和急用程度将文献的类型分为2小时(极常用的书、几个月内新出版的书、部分期刊/不能预约)、隔夜(很常用的书/可以预约、可以续借1次)、7天(推荐参考书和常用书/可以预约,但不能被召回,可以续借4次)、28天(普通参考书和不常用的书/可续借4次、可召回)[3]。美国10所著名大学图书馆无一例外地将供借阅的文献或物品按类型或时效性设置不同的借阅期限。文献借期细分的好处体现在处理热门文献供不应求的问题上,从控制文献周转速度上巧妙化解文献与读者间“僧多粥少”的矛盾。在普通书、不常用书及冷门书的使用上,如无他人发出需要信息的情况,可以通过延长续借时间减少文献在图书馆的闲置时间。

2.3 文献预约制

图书馆为每种类型的文献都规定了允许使用的最长时间,或1天或数月,当其他读者需要的文献恰好在某读者手里时,其可以通过网上预约请求图书馆为其保留此文献,而现拥有此文献的读者必须在借阅当前最短期限内归还该文献。此种方式适用于对方需要但不急用的情况。

2.4 文献召回制

文献召回制是比文献预约制更灵活的一种文献周转制度,其可以有效弥补文献预约制的不足。如果某读者近期内需要的文献已被其他读者借走,可以申请召回。现拥有此文献的读者应在较短时间内无条件归还该书。以普林斯顿大学[4]为例,该校读者可以直接从图书馆主目录界面提交召回申请,随后系统自动生成新的还书日期的通知并发给当前借阅者。当前借阅者接到通知后必须在规定期限内(通常为1~2周)归还被召回的文献。当文献归还后,申请人会收到领取文献的通知,如果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来领取,图书馆会将召回文献重新上架;有时还会通知前一位借阅者关于文献状态的信息,以满足其继续使用的需要。文献召回制度是一种依读者借阅需求而定的弹性借期制,能够较合理地平衡当前使用者和下一位使用者之间的权益,同时为文献尤其是不常用书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

文献预约制和文献召回制为不同时效价值的文献以其最合理的周转速度流通提供了条件,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这些制度的有效运转。为了保障无限借阅制的有效运作,必须有过硬的权责约定及措施来制约借阅者及时归还所借文献。对此,西方高校图书馆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违约惩罚制度。

2.5 违约惩罚制

西方高校图书馆制定了相应的高额超期违约惩罚条款。通过高额违约金来控制常用书及急用书的流通速度,主要适用于短期外借文献、被预约文献和被召回文献。一旦超期,则根据不同情况收取相应高额违约金。例如,耶鲁大学图书馆对有人预约和召回的文献超期收取2美元/天,对借期3天的保存本文献超期收取2美元/天,对借期在2~24小时间的保存本文献超期收取3美元/小时[5]。杜克大学的Perkins/Bostock图书馆对被预约和被召回图书超期收取3美元/天;对借期为3小时和隔夜外借的文献超期收取1美元/小时;借期为3天的图书超期收取1美元/天;对超期28天以上的文献一律视为丢失,将收取至少100美元的文献置换费和25美元的加工费[6]。对正常借阅的文献一般不会进行超期违约处罚,即使收取违约金也是很少,并且大都设有上限,超过了就不再累加。

同时,图书馆对有超期文献的读者的借书卡账号进行冻结,直到其归还文献并交清罚款。而对其他读者不急用的文献则象征性地收取一定的违约金,以体现催还是目的、罚款是手段的用意。在无限借阅制服务过程中,当读者间不可调节的需求矛盾出现时,可以借助馆际互借来解决。

2.6 馆际互借制

在协作式的联合采购馆藏建设的同时,西方高校图书馆形成了发达、多维的联网系统,极大拓展了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供给能力。强大的馆际联盟和互借服务及区域合作网能够弥补本馆无限借阅制服务可能产生的文献供给不足。

假如读者所需文献恰好借出而又不愿等待预约或召回时,可以申请馆际互借。例如,美国布朗大学图书馆和康奈尔大学图书馆提供的“直接借阅(BorrowDirect)服务”,学生、教职员可以从长春藤联盟联合图书馆直接借阅文献,远在千里之外的文献在几天之内就能够送达读者的手中。布朗大学图书馆还提供合作图书馆自动网卡服务,使持卡人能进入州内任何一家公共图书馆借阅文献,如专为教师提供的罗德岛学院图书馆联盟卡,使持卡的教师能从这些联盟图书馆借阅到所需要的文献。

需要补充的是,西方高校图书馆借阅范围更广,如多媒体资料、期刊(装订期刊、散装期刊)等也实现了外借服务。这增加了读者的可借阅文献总量,扩大了读者选择文献的范围,加之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借阅矛盾,从而有利于文献的无限借阅。此外,近几年美国的一些公司开始与许多高校合作,免费帮助高校将馆藏文献制成电子版保存,如美国康奈尔大学东亚图书馆。这种趋势无疑将为无限借阅创造更好的条件。

3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实践的思考

通过分析西方高校图书馆无限借阅制的运作机制可知,其借阅制度目的非常明确,即以满足读者为中心提高文献的利用率。该制度的核心理念:以最小的费用(购买1个复本)采购最好的文献(有效采购)满足最多的读者(供所有读者轮流借阅),实现文献利用率的最大化。此套制度的背后,实际上是“效益第一”的办馆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在发挥作用。国外的先进做法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3.1 注意馆藏建设的学术性及恰当的馆藏复本数量

3.1.1 关于文献遴选

我国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迫于就业压力多忙于备考各类证书,除此之外,大多通过文学类文献缓解压力,因而使文学类文献(尤其是小说等虚构类文献)及各种考试习题集一直处于高借阅率与供不应求的状态。从图书馆的收藏角度来看,此类型的许多文献并没有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也不适合长久保存,只是满足学生个人休闲需要与增加就业筹码的一时之需,应属私人私事,不应由图书馆买单。美国教员中心对高校图书馆调查统计的数据显示,美国高校图书馆非常注重学术性文献的采购,但很少购买虚构类文献,有的图书馆甚至不将虚构类文献分类编目,超过一半的学生不知道图书馆哪里有虚构类文献[7]。

3.1.2 关于馆藏复本

对于一个图书馆来讲,在复本与馆藏信息量的取舍方面,资金如何使用才是明智的?笔者认为应该主要扩大馆藏整体信息含量,而复本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馆藏的质量。经过图书馆界的努力,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将馆藏复本降至2~5本,但是不是还有压缩的空间呢?暨南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通过分析观察读者荐购信息发现,读者要求增加流通复本的很少(不到推荐书的百分之一);通过观察读者预约借阅文献情况,按文献的预约频率分析是否需要增加复本,也发现增加复本的需要非常有限[8]。据笔者对该馆文科借阅室B(哲学)大类500种文献近3年内复本的流通数据观察,读者对同一种文献不同复本间的借阅行为发生的时间段有75%以上都是不重合的。因此,大多数文献的复本数量即使减到1本,也不会对读者借阅产生太大影响。

目前我国图书馆界开展着各种各样的馆际互借服务,可以考虑尝试逐渐推行单复本采购制,当条件成熟时,进行联合采购;与此同时,做好电子文献与纸质印刷版文献的数据整合,尽量配存馆藏电子版文献。

3.2 实行有条件的无限借阅制

借阅制度的建立旨在科学、合理地加快文献流通,提高文献利用率和读者满足率,最大限度地保障读者获取知识的平等权利。而我国目前的借阅制度远未达到这一目标,甚至存在明显的不公平:借阅数量限制加之人为设置权限是首要表现;许多图书馆在设置一些阅览文献的范围、服务对象时,把较低学历的读者排除在外。笔者认为,在信息服务领域中,公平性不是体现在信息载体物理单位或数量上的整齐划一(或借阅册数的绝对平均),也不体现在满足人为划分的读者群共性需求上,而应该是针对每个个体的需求都能够得到公平的满足。这种人人合理的信息需求,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性,因此,借阅制度应该为这种差异性的满足提供足够的空间,而不是限制其信息使用量。其体现在借书制度上即不设借阅数量限制。

笔者经调查得知,目前本科生借阅数量一般为10册以下(尤以6~8册居多),其借阅权限是偏小的;对研究生和教师而言,15册左右的借阅数量一般能够满足阅读需要。但对所有层次的读者来说,写毕业论文及做科研课题时,这些借阅册数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笔者建议将本科生借阅数量增加至10册,并针对毕业班学生撰写论文及教师科研之用实行无限借阅制。

3.3 引入文献借期细分及召回制度

文献借期细分制的好处如前文分析,但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实践还比较少,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各馆情况制订适合的借期细分制,这对于解决读者反映最多的“好书借不到”的抱怨会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在预约制的基础上应引入文献召回制。合理的借阅期限由读者的实际借阅需要而定(不是指某个读者),因读者的使用习惯不容易确定,可以由读者需求自发决定,而文献召回制恰恰可以实现这种要求,它由下一位读者借阅需求的发出时间来决定前一名借阅者的借期,在本质上是一种符合实际的弹性借期制。它可以更好地平衡读者间权益,提高文献周转率和读者满意度。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普遍开展了文献预约服务,设置文献召回制的还极少,但也有尝试者,如上海交通大学已于2011年3月在实质上执行了该制度[9]。

3.4 改进罚款制度

罚款与停借是目前我国图书馆普遍采用的超期惩罚措施。我国高校图书馆罚金平均为0.1元/天。对于预约文献与正常归还文献的超期行为均按统一标准收取。但实践中容易产生两个问题:①由于罚金较少,读者不以为然,经常执热门书、亟需书过期不还而影响正常周转。②罚金没有上限,导致部分因特殊情况未按时还书的读者产生巨额欠款。这反映出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存在罚款水平总体偏低、制约力较弱及不够人性化等问题。笔者建议,我国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西方高校图书馆的做法,为实现有效催还的目的,针对各馆具体情况调整罚款规定。

4 结 语

西方高校的无限借阅制折射出的实际是“注重效益”的理念和“尊重知识、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精神。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应该多一些比较和思考,并结合实际情况学习和借鉴他人有益的思路和做法。

[1]杨晓宁. 美国大学图书馆采访政策[J]. 江苏图书馆学报, 1993(4):57.

[2]吴志荣.感悟“一个复本”: 探究西方大学图书馆的办馆理念[J].图书馆杂志, 2004(12):42-44.

[3]李梅军.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细节及启示[J]. 图书馆杂志,2011(4):78-82.

[4]Princeton University Library.Policy of Recalls[EB/OL].[2011-11-01]. http://library.princeton.edu/services/circulation.php#recalls.

[5]Yale University Library. Policy of Fines [EB/OL].[2011-11-01].http://www.library.yale.edu/about/policies/fines.html.

[6]Duke University of Library.Policy of Fines [EB/OL].[2011-11-01].http://library.duke.edu/services/borrow/fines.html.

[7]Gilbert J, Fister B.Reading Matters:Examining the Role of RecreationalReading in Academic Libraries[BE/OL].[2011- 04-22].http: //hom epages. gac. edu /~ fister /ALA readingmatters. Pdf.

[8]钟笑雅.“ 多复本”馆藏模式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0(12):83-85.

[9]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增加图书借阅册数与续借期 新规则3月25日起试运行[EB/OL].[2012-01-01].http://www.lib.sjtu.edu.cn/view.do?id=2952.

猜你喜欢
馆藏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