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达 张军
(1、中共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广东广州 510070;2、捷普人才发展国际学院,广东广州 510730)
低碳城市建设的模式研究
□王可达1张军2
(1、中共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广东广州 510070;2、捷普人才发展国际学院,广东广州 510730)
当前建设低碳城市的机遇和挑战使我国建设低碳城市具有必要性和艰巨性,这种必要性和艰巨性又使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模式选择显得至关重要。根据低碳城市的定义和构成,结合现实情况,我国应构建“十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建设模式。
低碳城市;建设模式;十位一体
低碳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新规则。[1]低碳城市是“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我国城市发展的重大趋势。建设低碳城市的机遇和挑战使我国建设低碳城市具有必要性和艰巨性,这种必要性和艰巨性又使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模式选择显得至关重要。根据建设低碳城市的机遇与挑战、低碳城市定义与构成,研究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模式,对推动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建设低碳城市面临的机遇
第一,建设低碳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城市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城市使人们的生活条件更好;另一方面,城市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据统计,大城市消耗的能源占全球75%,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80%。我国有600多个城市,根据2006年对其中287个地级以上市的统计,这些城市的能耗占中国总能耗55.48%,碳排放量占中国总排放量54.84%;加上我国的其他城市和2000多个集镇,至少要占到社会总能耗80%以上。[2]《2009年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报告》指出:与世界其他城市一样,中国城市建成区在城市化影响下环境质量恶化,对能量和水的需求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而不断上升。中国城市在空气污染、工业污染、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仍然非常严峻。[3]因此,反思现有的城市发展模式,向低碳城市转型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建设低碳城市是转变城市发展模式的迫切需要。城市化离不开资源环境的保障,而城市化又对资源环境产生影响,城市化的资源环境效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城市化对资源环境产生负面效应。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损耗,同时这又意味着废物排放的增多,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而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污染物的排放所造成的资源环境容量下降可称为资源环境消耗。另一方面,城市化对资源环境产生正面效应,主要体现在资源集约利用和污染集中治理等方面。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关键不在城市化本身而在于城市化的发展模式。粗放型的城市化模式在经济发展中加大了资源环境消耗的强度和数量,集约型的城市化模式则降低了资源环境消耗的强度和数量。建设低碳城市有利于推动城市化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第三,建设低碳城市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城市的发展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城市将催生一系列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金融危机后带动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力量。其实,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人类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正在酝酿,新能源是这一革命的突破口。目前,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低碳经济有望成为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只有顺应这种趋势,才能为城市的不断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量。
第四,建设低碳城市是经济结构转型的推动力量。低碳城市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石化等多个行业,其引发的技术革命是一个体系,包括可再生能源技术、碳捕获和封存技术、智能电网技术、节能技术、环保技术等。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减排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从产业结构看,低碳农业将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呈现有机、生态和高效的特征;低碳工业将减少对能源的依赖,电气、电子等低碳产业将得到较快发展;低碳物流将提高利用物流比率,发展减排物流线路,大大提高物流效率。从社会生活看,在建筑和家居方面,节能家电、保温住宅系统将不断发展;在交通运输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将快速发展。从价值链的分布看,过去和现在价值链的分布一直是向资源型企业倾斜,今后价值链的分布主要在高技术产业,即向掌握低碳经济核心技术的环节和链条倾斜。
(二)建设低碳城市面临的挑战
第一,发展阶段的挑战。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之一,是发达国家已经迈过了以使用高碳能源为主要动力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保持发达国家现有福利水平,可以不依赖高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进程看,发达国家在20世纪就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任务,走过了大量消耗化石能源的发展阶段。这些国家在后工业化阶段,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除小汽车需要消费油品外,吃住等可以不依赖高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水泥、电力等,能源的巨大需求和快速增长一时难以改变。[4]
第二,资源条件的挑战。“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65%左右仍为煤炭,排放了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直接后果是,酸雨的覆盖面积已经达到国土面积的40%,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GDP的2%以上。长期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全国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由燃煤排放的。另外,从各国经验看,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0%是一条“安全警戒线”。2009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有的专家认为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5%,并认为这意味着中国能源环境已从“比较安全”向“比较不安全”转变。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将不断加大。
第三,产业结构的挑战。我国绝大部分发达城市都有着深厚的工业化基础,直接导致了产业结构偏“高碳”,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的城市屈指可数。这就决定了消耗能源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经济的高碳特征。工业能源消费量的增长速度高于能源总消费量的增长速度,是中国近20多年来能源总消费量快速增加的重要因素。作为能耗大户的工业,工业污染几乎占据了全国总污染的70%。工业污染排放不仅与工业规模和能源效率紧密相联,还与工业产业结构密切相关。
第四,技术创新的挑战。技术创新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但我国低碳技术的研发还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缺乏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尽管我国相关主管部门出台了一些与低碳技术研发有关的优惠政策,但随着体制改革的发展和管理机构的变化,加之政策规定本身的缺陷,一些鼓励性政策名存实亡。另一方面,我国低碳技术项目没有形成稳定的投入机制。特别是大规模示范项目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临时拨款和政策贷款以及国际机构的捐款和贷款。此外,从低碳技术的转让看,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但实际执行的情况并不乐观,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技术。
(一)低碳城市的含义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定义,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本文认为,低碳城市是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是通过消费理念、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以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支撑更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城市发展模式。这里特别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最终目的,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碳排放量增加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脱钩,强调低碳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5]
(二)低碳城市的构成
1、绿色能源。“绿色能源”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核心内容。面对国际能源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战略,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为此,许多国家都在下大力气研究和开发利用“绿色能源”,目前世界上对“绿色能源”开发比较重视,拥有先进技术并已取得良好效益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日本和欧美,绿色能源可概述为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能源、风电、水电等。目前“绿色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已占到15%-20%,今后由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能源唱主角的局面将得到改善。
2、清洁技术。实现低碳生产,就必须实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甚或零排放。它要求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全过程中不断进行循环,并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清洁生产是从资源的开采、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废弃物的处置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一个共同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和碳的排放。
3、低碳规划。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在城市发展规划中,要从决策源头上保证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规划阶段就向低碳城市的方向发展。一是完善城市交通规划,控制私人交通工具出行的数量。在单位排放为一定的情况下,减少私人交通工具出行的数量,必然会降低城市交通的碳排放。同时,在私人交通工具出行的数量是一定的情况下,只要持续降低单位汽车的碳强度,就必然降低城市交通的碳排放。二是完善城市森林规划,发挥城市森林在建设低碳城市中的特殊作用。
4、低碳建筑。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建筑。建筑施工和维持建筑物运行是城市能源消耗的大户,绿色建筑需要既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又能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绿色建筑的建设包括: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建立;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技术,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推广建筑节能,促进政府部门、设计单位、生产企业等进行有效沟通。
5、低碳消费。减少碳排放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个人也应当承担责任。应当倡导和实施一种低碳、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在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消费能源多的产品。在减少碳排放方面,个人的行动至关重要,衣、食、住、行、用都可以减少碳排放。低碳消费方式(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体现人们的一种价值、一种文化。推行低碳消费方式和落实低碳制度建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6、低碳制度。制度是决定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根本性的因素。回顾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历程,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制度保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08年英国发布全球第一部《气候变化法案》,2009年又发布《英国低碳转换计划》等一系列配套方案。2009年日本公布《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改革政策草案。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低碳经济法案》,2009年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真正有利于低碳城市发展的制度安排必须发挥其基本的职能,能够有效规范人们的行为、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并得到有效的实施。
建设低碳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兼顾、重点推进、协调发展,要根据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着力构建“十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建设模式。
(一)制定低碳战略规划
建设低碳城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两型社会”为契机,既着眼于在“源”上的替代、减少和提高效率,又着眼于在“汇”处的吸收。其中,制定低碳战略规划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把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纳入中央和各地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和制定低碳城市战略规划。一是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国家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二是制定专项规划,提出发展低碳城市的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低碳城市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并作为国民经济规划中的引导指标;三是制定城市支柱产业的低碳发展规划,引导城市支柱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制定符合城市特点的低碳城市战略规划。一是通过规划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在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规划方面,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污染工艺、设备和企业的退出力度;提高各类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排放标准;在城市交通规划方面,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二是通过规划手段优化能源结构。在我国新一轮的能源基础设施规划中,要把重点瞄准绿色能源和清洁技术。三是通过规划手段增强碳汇能力。在城市规划中,多建生态景观,少建体现“形象工程”的大面积硬地广场,限建高耗电能的人工瀑布、喷泉,多造有利于户外健身、增氧、减少热岛效应的树林绿地,提高城市绿地单位面积的吸碳功能。
(二)优化城市能源结构
进入“后化石经济时代”,现代城市的发展面临着化石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两个严重问题。大力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是我国解决上述问题、建设低碳城市的现实途径。一是降低煤在城市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煤炭净化比重。加速城市能源消费从传统煤炭为主向现代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结构转变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虽然国际油价的波动会给我国通过扩大进口方式改善城市能源消费结构带来很大风险,但与其他减排方式相比,这种政策成功的风险成本依然较小。同时,作为最大的能源矿种,煤炭在城市能源消费的主导地位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因此,利用城市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大力实施煤炭净化技术及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成为未来改善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的一个基本任务。二是提高能源效率,重点改善城市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效率。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都将提高能源效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6]我国应注重纤维素乙醇和氢燃料等车用燃料生产技术,清洁煤、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先进发电技术,碳捕获和贮存,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的开发。此外,根据城市化进程的需求,将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城市化燃料供应的改善紧密结合起来。三是发展低碳和无碳能源,促进能源供应的多样化。从保证能源安全和保护环境的角度看,发展低碳和无碳能源,促进能源供应的多样化,是减少煤炭消费降低对进口石油依赖度的必然选择。应逐步降低煤炭终端消费比例,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减少能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污染。
(三)调整城市产业结构
建设低碳城市绝对不能超越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必须正确处理建设低碳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应该看到,我国具有重工业化特征的行业相继进入快速增长通道,今后若干年更是我国基本完成工业化中期任务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重要时期,重化工业和以“住行”为特征的汽车、船舶工业的发展仍将成为增长的重要因素。所以,无论工业或能源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都不可能一蹴而就。[7]这就需要从三方面调整城市的产业结构:一是调整工业结构。一般来说,城市重化工业的能源强度远高于一般制造业,而且在同一行业中,技术水平越低则能源强度越高。因此,调整工业结构特别是重化工业结构是重中之重。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为减排而盲目调低第二产业的比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只有在充分工业化之后,才可能由服务业来主导国民经济。现阶段,建设低碳城市不可能完全抛弃工业中的“高碳”成分,而是要在降低其碳排放量即低碳化过程中推进其优化和发展。二是大力发展低碳农业。要大幅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过程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有机生态农业之路;要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要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普及太阳能集热技术。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一个能耗低、污染小、就业容量大的低碳产业,要优先发展电子信息、金融、保险、旅游等低碳产业和服务业。
(四)推动低碳技术创新
人类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主要有四条途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植树造林。但这些途径目前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技术瓶颈。因此,低碳技术既是城市摒弃高碳技术模式、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未来,低碳技术将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谁掌握了先进的低碳技术,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8]我国获得低碳技术有两个途径: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引进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但往往不能获得国外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重点攻关中短期内可以获得较大效益的低碳技术,逐步建立中国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对我国而言,发展低碳能源技术的实质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化石能源的洁净、高效利用,重点是煤炭的洁净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技术。但短时间内我国不可能根本扭转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势头,这就要探索一条既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又不会对资源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新型低碳城市道路。一是制定中国城市低碳技术线路图。重点制定混合动力汽车与电动汽车开发线路图、燃料电池汽车开发线路图、高度道路交通系统开发线路图、节能住宅办公楼开发线路图、高性能电力储藏技术线路图。二是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三是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力度,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四是加快核能、水电等低碳特征能源的开发利用,协调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与污染减排,持续提高生态系统碳汇功能。
(五)推进轨道交通建设
交通运输部门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据统计,交通运输部门温室气体排放仅次于工业部门,美国占28%,欧盟平均为21%。传统的以小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模式使我国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环境、能源和土地三大瓶颈。而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效率高、能耗低、无污染、用地省、噪音低、优化城市布局、带动产业发展等低碳经济特征。[9]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将大幅降低城市排放强度,这一减排作用主要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对其他交通方式的替代得以实现。当前,应当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优化城市合理布局、实现轨道交通发展与低碳城市建设的良性互动作为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目标。一是制订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配套扶持政策。从国家到地方应当明确我国大城市的交通将是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低碳交通体系,在轨道交通项目的审批、投融资、用地、税收、担保等方面出台有效的政策法规。二是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节能减排效益的激励机制。鼓励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和相应排放贸易系统,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带来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进行交易,获取经济效益;出台相应的奖励措施,不断完善对城市轨道交通节能减排效益的激励性制度安排,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低碳经济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不断完善。三是注重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的衔接。对城市交通和对外交通进行综合规划,重点将轨道交通与外部快速轨道交通及对外交通枢纽有机地衔接起来,通过对外快速轨道网向外辐射,形成一体化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
(六)发展绿色节能建筑
研究表明:人类消耗的能源、排放的温室气体和产生的垃圾40%来自建筑物,而利用当前的低碳建筑技术,能源消耗可以比传统设计减少大约80%。因此,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环节。[10]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空间。目前,全国已建立了不同地区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和全国商用和公共建筑节能标准。对比旧的标准,建筑节能50%,甚至60%以上。随着科学技术和新型建材的发展,建筑节能标准不断更新,将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当前建筑节能的主要障碍在于政府监管薄弱和监管缺位,这种局面必须尽快得到扭转和改变。建筑节能要同时重视能效和能耗水平,在直接和间接节能上下功夫。据统计,建材工业能耗占总能耗的10%左右,加上建筑本身需要消耗的钢材、木材和化工产品,估计建筑的间接能耗要占到总能耗的15%左右。在建筑直接能耗中,不仅要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如空调和照明效率;也要减少能耗水平,如过低的空调温度和过多的照明灯等会增加能耗。要使建筑能耗效率达到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在生活方式上,提倡26℃空调和20℃采暖,节约和减少能耗消耗。在低碳型住宅小区建设中,避免大社区的规划建造,要增加新区出行的公共交通设施,有较大比例的小区绿地和健康活动场所,循环利用水资源,实行垃圾分类和废物利用。建筑物要采用和开发新技术,利用地下水和地层温度为建筑物提供采暖空调;利用太阳能提供热水;利用薄膜太阳能电池为玻璃幕墙提供电力;加以各种高效能源利用设备和节能标准,使建筑成为低碳、无碳甚至负碳(提供电力和能源)的建筑物。
(七)努力建设森林城市
根据研究,一个完好的城市防护林体系,可以降低能源消耗10—15%,减少取暖费10—20%。建设森林城市是既推动城市发展又建设低碳城市的两全其美的选择。全球目前有四大碳汇:大气、陆地、海洋、森林。据ITCC估计,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了2.48万亿的二氧化碳,其中1.15万亿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要充分发挥城市森林在吸碳、降温的重要作用:一是理顺森林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建立森林城市公共教育制度,提高全社会对森林城市重要性的认识。要理顺森林城市的管理体制,把园林部门和林业部门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协调好林业、园林、环保、城建、市政、国土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二是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是反映区域碳汇的主要指标。森林覆盖率越高,则森林的碳汇作用越强,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越强,对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浓度的作用也越强。要选择光和效率高、适应性强、枝繁叶茂、叶面积指数高的植物,特别重视推行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冠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要实现相对稳定的绿地覆盖,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三是大力发展城市垂直绿化。要建造“屋顶花园”、营造“绿色墙面”,使绿化向立体化扩展,形成地面、墙面、屋顶多层次、多景观的绿化体系。四是增加森林城市投入。建立保护城市森林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多元投资机制,建立森林城市建设基金,利用市场机制,发挥森林城市建设基金的重要作用。
(八)推广低碳生活方式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改变生活方式:气候中和联合国指南》指出:“消除碳依赖或许比想象的更加容易,人们只需要采用气候友好的生活方式,这既不会对各自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也不需要做出特别大的牺牲。”低碳城市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要引导公众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一是戒除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要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二是从衣、食、住、用、行做起,真正普及低碳生活方式。简单的说,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九)加快“城市矿山”开发
“城市矿山”是指城市中各种可以回收利用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以及其他废弃物资。“城市矿山”的资源单位含量往往比自然界中矿山的资源单位含量更为丰富。研究数据显示,一般的金矿开采1吨金砂仅能提炼出5克黄金,而从1吨废旧手机中,可以提炼400克金、2.3公斤银、172克铜;从1吨废旧个人电脑中,则可提炼出300克黄金、1公斤银、150克铜等稀有贵重金属。自然界的矿产资源总有枯竭之时,而“城市矿山”却可以循环利用。由于开发“城市矿山”可以大大减少因开采原生自然资源和冶炼矿石时所需要的能源消耗,减轻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在正确的政策引导下,开发“城市矿山”必将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之一。
(十)加快低碳制度建设
建设低碳城市,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特别重要。一是建立低碳城市的政绩考核制度。[11]要通过法律、法规规范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权利和义务,使地方政府在建设低碳城市过程中有法可依。要推行“低碳GDP”考核制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将现行的GDP指标扣除因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环境退化的损失,逐步将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纳入地方的经济核算体系和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二是完善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制度。制定和完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技术入股、专利入股、成果入股制度,采取期权、期股、按知分配、按技分配等各种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实施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采购制度。政府采购是弥补市场机制不足,保护、激励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在低碳新产品、新技术刚刚推向市场、产品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低碳”采购是一种很重要的激励手段。为了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政府应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低碳采购制度,科学制定政府低碳采购标准、清单和指南,指导具体的低碳采购活动。四是发展低碳技术风险投资机构。低碳技术成果从开发出来到大规模推广应用,存在很大风险。低碳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高风险性,已成为制约低碳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建立一批低碳技术风险投资机构,承担低碳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过程中的风险,在低碳技术开发成功时,投资机构从新产品的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回报。
[1]李向阳.全球气候变化规则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求是,2010,(4).
[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2009年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报告[R].
[4]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6).
[5]金乐琴.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6]毕军.后危机时代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09,(11).
[7]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
[8]蔡林海.低碳经济:绿色革命与全球创新竞争大格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9]余凌曲,张建森.轨道交通对低碳城市建设的作用[J].开放导报,2009,(5).
[10]乐正,廖明中.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9,(5).
[11]刘兆征.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政策建议[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6).
□责任编辑:黄旭东
F293.1
A
1003—8744(2012)04—0012—08
2012—1—16
王可达(1961—),男,中共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张军(1982—),男,捷普人才发展国际学院高级培训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碳经济和低碳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