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天津植保专业统计工作现状及发展思路

2012-02-15 03:33李恩萍李秀文王海旺孙东晖
天津农林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植保天津市

李恩萍,李秀文,王海旺,孙东晖

(天津市植保植检站,天津 300061)

植保专业统计,既是对农作物发生危害和损失情况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又是用以开展科学预测的数据库体系。天津市自1950年初开始建立简单的植保专业统计制度以来,通过各级植保部门的不断努力,天津植保统计工作日臻完善,已从最初的手工填录发展到系统统一分析对比的阶段,且正在试用网络直报系统平台,更及时而准确的掌握病虫害动态和发生变化信息。

1 天津植保专业统计工作的发展进程

天津植保专业统计工作做为全国植保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由天津市植保植检站完成。随着全国植保统计系统的发展,天津植保统计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1.1 从无到有的阶段(1980年以前)

植物保护措施早就存在,但对植物保护情况进行统计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初步建立。从1972年开始,全国开展了病虫害发生和防治面积、挽回损失及防治后仍然损失等项目的统计。天津的植保统计工作也在20世纪70年代初才逐步发展起来,积累了一些早期的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数据。

1.2 初步发展阶段(1981-1987年)

1981年,农业部植物保护局制定并下发了《植保专业统计报表制度》((1981)农业(保)字第25号),要求各省市要加强调查研究,采用典型调查及科学估算的办法进行统计。从此,天津植保统计工作在农业部的统一部署下,边研究边上报,开始步入了规范化管理的年代。

1.3 改革发展时期(1988-1991年)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由于耕作制度的调整和作物品种的频繁更换,有害生物发生危害随之也出现了较大变化,原《植保专业统计报表制度》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88年在农牧渔业部下发的“关于印发《植保专业统计报表制度》和《植保专业统计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的指导下,天津市植保站对植保专业统计内容进行了调整,将统计病虫对象由原来的31种增至64种,同时增加了农作物病虫防治措施、农药使用量、植保机械使用量、植保机构人员情况、植保服务组织和有偿服务情况等项目的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初,市县(区)植保站已确定了专门的植保专业统计人员,初步形成了完整的植保统计数据,能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病虫害发生情况和保护工作情况,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1.4 快速发展时期(1992年至今)

这一时期天津的植保统计工作在以前纸质数据填报的基础上,使用了“统计报表自动处理系统”,延长了数据保存年限,提高了填报速度。同时,天津市植保站参加了由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的“全国植保统计50 a数据库”搜集整理工作,系统整理了自1950年以来天津地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防治和损失情况数据。2008年天津市开始使用网络版数据采集系统,各区县可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上报统计数据,大大减轻了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负担,加快了数据上报的速度,提高了统计效率。

2 天津植保专业统计工作现状

2.1 稳定的植保专业统计队伍

植保专业统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统计调查过程中,必须有稳定的专业统计队伍。经过多年的充实和提高,目前,天津已形成了市、县(区)、乡三级网路系统,12个涉农区县每个区县至少已拥有1名业务过硬的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组织本区县监测点的基层统计员开展调查工作,同时汇总和分析本区县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植保工作开展情况。稳定专业的植保统计队伍,使调查工作的开展有了组织上的保证。

2.2 植保专业统计数据库涵盖的内容

植保专业统计报表从手工填录发展到今天的网络上报,历经了3个版本的调整。目前使用的数据统计系统包含了天津市水稻、小麦、大豆、马铃薯、棉花、花生、苹果及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的病虫草害发生、防治面积、发生程度及损失情况,同时记录天津市病虫害主要防治措施情况、全年农药使用情况、植保机械使用情况、农药中毒情况、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防除情况、检疫工作情况、植保系统人员情况及社会化服务情况等各项植保活动开展情况。

通过全市各级植保统计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天津市已初步建成天津植保统计数据库,数据库涵盖了1950-2011年的统计资料,形成一套完整的电子信息系统,通过数据查询即可获得历年病虫发生情况。同时,通过对历年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处理,将各年之间的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可以揭示病虫害发生的规律,总结植保活动的发展形势,从而为各级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2.3 植保专业统计技术暨数据采集情况

按照统计数据库的要求,天津市在12个区县设立了80多个监测点对不同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开展定点调查,由各区县统一汇总定点调查情况,填报植保专业统计报表。在定点调查过程中,要求各监测点严格按照植物保护统计手册的要求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开展调查,以确保数据科学准确。

同时,近年来为了研讨更加科学准确的病虫害损失评估方法,更好的指导植保专业统计工作,天津市连续三年开展了玉米病虫草害综合危害损失评估试验,试验数据为植保专业统计标准化提供了综合评价指标。

3 植保专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基层植保专业统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天津市基层植保专业统计人员流动性大,造成基层统计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基层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不够全面,不能科学准确的开展统计工作。同时由于学习培训不及时,当突发性病虫害入侵,难以做到准确预报,影响了植保统计工作的准确性。

3.2 缺乏全面细致的专业统计标准

新近发生的病虫害没有统计标准,如小麦吸浆虫是危害天津小麦生产的重要害虫,在天津及北京地区已发生多年,但由于没有全国统一的统计标准,获得的数据很难科学准确。

现行的统计标准与实际生产不符,如抗虫棉在全国范围的大面积推广,沿用老的棉铃虫发生程度分级标准,已与实际生产情况不符。

损失评估标准不明确,如天津市玉米种植分为春玉米和夏玉米,红蜘蛛在春玉米和夏玉米上发生情况的分级,不适合使用同一个标准。

3.3 统计对象调整不及时

近几年,天津的蔬菜生产在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现行的统计报表中把蔬菜做为一个统计对象处理,一种病虫在蔬菜不同种类上的发生情况和损失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以蔬菜为单位整体的统计,造成了统计误差。又如,随着高毒农药替代等项目的大力推广,现有的统计报表中所列出的农药种类相对陈旧。

4 天津植保专业统计工作展望

4.1 开展业务培训 提升队伍素质

植保统计工作业务量大,专业性强,业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使统计数据更为全面真实的反应天津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天津市的植物保护工作,必须加强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更新,提高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整个统计队伍的业务水平,以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深入开展标准化研究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天津市的植保统计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一些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新发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加,现行的20世纪90年代的统计标准已不能满足当前统计工作的需要,因此,必须开展试验研究,总结分析新情况,制定适应天津统计工作的新标准。

4.3 注重数据积累分析

天津市目前的植保统计数据库已拥有了近50年的基础数据,但分散且割裂的数据并不能反应病虫害发生情况的总体规律,不能应用于实际生产。在今后的工作中,植保统计人员应充分采用对比分析、分组分析及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找出规律,为下一步病虫害预测预报提供依据,指导植保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植保天津市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有趣的云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与实践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植保机何时走下“神坛”
事业单位统计人员现状分析
医院统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