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709 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镇农业办公室 李元良)
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是2012年农业部全国100项农业主推技术中,针对黄淮海地区棉花作物的一项技术。该技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中心研究员董合忠博士率领的团队研究,于2001年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2002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适合在山东、河北、江苏及天津等地的滨海盐碱地推广,也可供内陆盐碱地参考。
滨海盐碱地是我国宝贵的土地资源,也是发展棉花生产和提升棉花生产能力的潜力所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滨海盐碱地棉区的典型代表,提升该区棉花生产技术水平具有稳定棉花产量、缓解粮棉争地矛盾及为全国盐碱地棉花节本增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和样板的作用。针对当前滨海盐碱地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雨涝、盐碱和土壤养分不平衡等问题,在系统研究滨海盐碱地抗虫棉生长发育规律、养分吸收特点和土壤盐分与养分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科学运筹肥料和简化管理为核心内容的“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形成了技术规程,建立了示范样板,并进行了较大面积示范推广,解决了该区长期以来存在的技术水平差、棉花单产水平低及植棉效益不高的问题。
该技术在山东省东营市的东营区、广饶县和垦利县,潍坊的寿光市、昌邑市和高密县,滨州市的惠民县、博兴县等10个县(市、区)对组建的“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较大面积示范推广。通过示范推广耐盐抗虫棉品种、施肥技术和简化棉田管理等,显著减少了用药和其它成本。测产结果为平均铃数61013个/667 m2,按平均铃重4.8 g,衣分40%计算,平均皮棉单产为99.6 kg/667m2;比 开 发 前 三 年 (88 kg/667 m2)增 皮 棉11.6 kg/667 m2,增产幅度 13.2%。
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要点:以科学运筹肥料和简化棉田管理为突破口,通过选用耐盐抗虫棉品种、科学施肥和简化整枝,并与秸秆还田、地膜覆盖及中耕培土等结合,组建了滨海盐碱地抗虫棉节本增效栽培技术体系。
①盐碱地改良与培肥。中度和重度盐碱地先采用挖沟排碱、淡水压盐及平整土地等措施改良后植棉。无论哪种盐碱地都提倡在工程改良的基础上通过增施有机肥及秸秆还田等措施培肥地力。②促进出苗和成苗。轻度盐碱地直接平作,先播种后盖膜;中度盐碱地作畦,地膜覆盖在畦上;重度盐碱地采用沟棚种植,在垄上平覆地膜形成沟棚;无法造墒的盐碱地采用预覆膜栽培。③科学运筹肥料。 施优质土杂肥(2~3)t/667m2,含盐量0.2%~0.3%的轻度盐碱地,增施过磷酸钙70 kg/667 m2、尿素 26 kg/667 m2及硫酸钾 15 kg/667 m2;含盐量0.3%以上的中、重度盐碱地,增施磷肥和氮肥,适施或不施钾肥,用量为:过磷酸钙60 kg/667 m2、尿素 25 kg/667 m2及硫酸钾 10 kg/667 m2。其中磷肥全部做基肥,氮肥和钾肥基肥占40%,追肥占60%。④棉田简化管理。实行棉花粗整枝,现蕾后去掉第一果枝以下的营养枝,7月20日前后打顶;6月中、下旬视土壤墒情和降雨进行中耕、破膜和培土。⑤合理化控。从蕾期开始化控,酌情喷施缩节胺,掌握“少量多次,前轻后重”的原则,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使之适时封行。天津市轻度盐碱地在盛蕾期用缩节胺 (0.5~1.0) g/667 m2,初花~盛花期用缩节胺(1.5~2.0) g/667 m2,花铃期用缩节胺(3~5) g/667 m2进行化学调控。⑥注意预测预报。天津市棉田在棉花苗期和蕾期的害虫有棉蚜、棉红蜘蛛、棉蓟马、棉叶螨及棉盲椿等。棉花花铃期的害虫有伏蚜、棉蓟马、棉盲蝽和棉铃虫。要及时防治害虫。几种害虫同时发生时,农药要混配使用。注意及时浇水和排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