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题迷

2012-02-11 10:41吴非
杂文选刊 2012年7期
关键词:训练员带头人一题

吴非

不久前,在南京的一处动物园看马戏表演。这家动物园养了大批的老虎,大概是出于“以虎养虎”吧,马戏表演以老虎为主。看到十五六只老虎排队进场时,我是吃了一惊的,毕竟是猛兽啊,怎么被这七八个人用竹竿像赶猪放羊一样地赶着!下面的表演则令我目瞪口呆:七八只老虎规规矩矩地坐在各自的座位上,其他老虎在号令下爬高架,钻火圈,走独木桥。最后,十多只老虎像囚徒一样并排躺下,在训练员的号令下,在地上依次翻身,翻过来,再翻过去……这可是连猪也不肯干的事啊!

早些年,有課程专家谈到应当警惕“训练”,慎用“训练”。很多教师不明所以,有许多疑虑:教学上如果不训练,教师做什么?学生如何学?如何巩固?……教育学意义上的“训练”究竟指的是什么,“训”与“练”有没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的确值得思考。

有个教育局长说了件怪事给我听。说有所名牌大学曾从重点中学提前录取了一批学生,让他们提前到学校,熟悉环境,以期尽早进入状态。但观察到的学生状态令大家困惑:这些学生没有去图书馆的习惯,每天只是睡觉,等开饭,不断地发短信;有的逛网浏览,个别人迷上打电子游戏……其中一位最不可思议:她每天一早就在网上搜索各地的模拟卷,她能把各地“一模卷”、“二模卷”、“调研卷”分门别类地归入文件夹,然后一题一题地研究答案。别人对她说:你辛苦两年多,就是为了免考;既然不用考了,干吗要没完没了地做那些模拟题呢?该女生不解地反问:“那我每天做什么呢?”如果网上弄不到新题,无题可做,她还感到失落。

也不奇怪。过早过多的应试训练会让一些学生走火入魔;家长说不定还会以她的“勤奋”为骄傲,老师也会因为她的“着迷”而放心;而学校把她这样的学生推荐给高校,高校又愿意接受这样的学生……总而言之,很符合时下的教育风气。

学生是这样,教师也是这样,教育的管理者也是这样。有个市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其中一项就是和高三学生一同做题,看谁能做得既快又好。这样评出来的教师,家长和校长就放心了。教师的疯狂甚于学生,因为同样有利益驱动,学生不过为一时之功,教师则为一世之利。有些教师能熟悉本学科全国各地历年试题甚至模拟试卷,搜检资料速度赛电脑,他们甚至还能报出任何一年任何一题的得分率。有这些“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领着的应试大军,就这样驰骋在高考战场上。学生到了高三,来去匆匆,面无表情,目光呆滞,有经验的教师会说:行了,懂不懂,这就叫作呆若木鸡,是考试的最高境界了。

可是,人毕竟不是饲养的动物,一味地靠“训练”,做题,答卷,算分,没有了学习的乐趣,人的意志也就消磨殆尽。

我也见过这种勤奋的“做题迷”,然而,真正让他去关注某个问题,作些深入的研究,他就无能为力了;他会木然地看着你,不知所措,更不用指望他会钻研,有自己的发现了。你不能说他缺乏趣味,只不过他的趣味就是“做题”。做题能有什么趣味呢?能得到高分,能得到老师的肯定,能得到同学的尊崇,更能得到“高考加分”,甚至“免试入学”;再往下呢?有可能“保研”,有可能跟着导师“做课题”——当然那个“导师”极可能也是这样长大的。

在教育界,总是有人苦苦地想一个问题: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为什么人家仍然认为我们“平庸”?其实答案也简单,你只要想想那些老虎为什么会怕训练员的竹竿,就明白了。

【原载2012年6月3日《新民晚报·夜光杯》】

题、插图∕不许出圈∕宋玉卓

猜你喜欢
训练员带头人一题
失职的警犬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失职的警犬
失职的警犬
四川:部署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扶持计划5年行动
政策资金扶持 重庆培养五类农村致富带头人
高校“双带头人”建设中的困境及应对
一起跳
基于一题多解构建知识体系
一道练习题中的一题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