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无助者留扇门

2012-02-11 10:41王晶晶
杂文选刊 2012年7期
关键词:塑料瓶大门商场

王晶晶

九十四岁的李秀英不是游客,也不是被封为“上帝”的消费者,但在北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王府井大街上,有一扇门为她留着。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李秀英都和这条金光闪闪的街道格格不入。每天晚上,她戴着两只颜色不一的手套、穿着深蓝色大褂出现在这里,拖着与身体一半高的铝合金支架,艰难地穿过拥挤的人流与财富。

如果说这条街上存在一条无形的食物链,那么李秀英就位于链条的最底端。她的欲望在这条十亿元打造的“金街”上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不过是期望能在垃圾桶里,多翻出几个被人丢弃的塑料瓶,再用每个瓶子换来一角钱。

半个多世纪前,这位老人从安徽到北京做保姆,如今住在王府井附近一间六平方米的平房里,每个月领八百元低保,还要照顾七十四岁生病的女儿。十年前,她转向这条繁华的街道,在这里寻找生活的机会。

这条八百多米长的步行街上,每隔几米,就有一扇可以满足不同欲望的大门,比如去四联美发店烫烫头发,去国际品牌的专卖店试件最新款的上衣,或者戴一戴老字号盛锡福的帽子……她也经过这些琳琅满目的橱窗,只是没有机会踏进。

对于李秀英来说,那些藏匿于黑暗中的废纸片与塑料瓶,或许比路边广告牌上闪耀着的英文字母更有吸引力。可总有身强力健的拾荒者比她更早发现这些东西。事实上,就连那些好不容易捡来的空瓶子,她也必须把它们挂在支架上,才有力气拖着走完回家的路。

但有一扇饱含善意的门,却特意为她留着。

每天晚上商场临近关门前,李秀英都会被允许进入一家名叫APM新东安的商场里捡垃圾。据说,珠宝店和服装店的店员会准备好空饮料瓶,一旦她出現,就把空瓶放进她的黑塑料袋里。这家商场的保安也不会阻拦她,这些年轻的小伙子们说,普通捡拾垃圾的人,是不可以进商场的,“但李奶奶例外”。

带着这些战利品,李秀英回到那间破旧的小屋。潮湿的墙皮已经脱落,在家养病的女儿只能为她点亮家里唯一的电器:一盏被电线吊在房顶上的灯。

然而,当她的故事偶然被传到微博上,并经媒体报道后,四合院却要对她掩上大门。邻居们告诉她:“不要让外人进家,如果再招人进去,就把你和你女儿赶出家门。他们(记者)都是坏人!”一位记者探访她时,还遇到了邻居的阻拦:“你们是谁啊?你们想干什么?”“出去,都滚出去!”

从善意的角度揣测,记者和热心人士接连的造访对这个平凡的四合院,确实是一种压力。况且,他们和老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多年来能允许她把莫名其妙的垃圾带回院子里,也算是一种宽容了。只是这两扇门一开一合之间,让人意识到,对于这些小人物来说,善意是多么容易成为碎片,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又是多么无常。

就在李秀英登上电视荧屏的第二天,福州一位总在大学里捡废品的老大爷,提着麻袋、拄着雨伞,慢慢爬上一辆公交车,却被司机赶了下来。按照公交集团的解释,老人并非没带钱,但对于一些“危害他人身心健康,或对大多数人乘车造成影响的乘客”,司机可以劝阻其不要上车。

这时,那扇为李秀英留着的门就显得更加珍贵,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人们对另一扇即将掩上的门如此敏感。这座城市已经太多次向他们关上了大门,而“门”的背后不仅仅代表着欲望和财富、舒适与便捷,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它还是生存的机会、平等的尊严。那些为他们打开的门,同样有可能让我们通往一个更加宽容、良善的世界。

面对人们伸出的援手,李秀英说:“不用给我钱,我都有。”热心肠的陌生人和好奇的记者敲响她家的大门,要进去探访、拍照,她也一一接受。其实,对于这些游荡在权力、财富门外的无助者来说,善意并不一定意味着强行介入他人的生活,一点小小的温暖就已足够:在这座光鲜的城市里,即使没有一盏灯为她或他而亮,还有一扇门为她或他留着。

【选自中青在线,标题有改动】

插图∕失物招领∕周滔

猜你喜欢
塑料瓶大门商场
神奇的气压
回程
脏物是如何被带出商场的
打开夏天的大门
皇宫的大门
香港ifc商场 本季好FUN乐
香港ifc商场
快艇
推理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