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在变迁中书写历史

2012-02-11 11:35顾土
同舟共进 2012年6期
关键词:住宅单位建筑

顾土

漫步伦敦街头,只见不宽的街道两侧排列着齐整的住宅。当地的朋友时而介绍说,这是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格,时而又说,那属于乔治王时代。而砖砌的烟囱立在屋顶的,则为都铎王朝的住宅。伦敦的住宅以低层为主,虽然年久,但不失修,看上去典雅舒适,毫无破旧颓败之态。因为讲究风格、注重居住品质和情调,所以,伦敦的住宅是建筑艺术,也是历史文化。

【我国的社会历史发展叙述:建筑不是要素】

在欧洲的历史叙述中,建筑占有重要的一笔,当城市发展起来后,住宅便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体现了市民的生活、人民的地位、?济水平、卫生改善的程度、文明意识的高低。我从书架上随手?出一本《插图本牛津英国史》,其中有关都铎时期的章节里就有这样的描述:“从1570年到1610年虽然没有什么辉煌壮观的事情,但这些年是英国住房革命的第一个重要阶段。遗产记录表明,在1530年到1569年期间每个家庭平均有3个房间,从1570年到伊丽莎白统治结束,平均有4至5间房。1610年到1642年是住房革命的第二个阶段,这时平均每个家庭有6间以上的房间。”“在1570年前都铎王朝统治下的英国,平均一个家庭花在家具、餐具和炊具的钱大约是7镑,在1570年到1603年期间是10镑10先令,而到了斯图亚特王朝初期上升到了17镑。富裕家庭的财产在1570年到1610年间上升了250%,中下层人家上升的比例还要高些,超过了通货膨胀的速度。”“伊丽莎白时代住宅的建筑风格第一次将家庭安逸和私生活的清静表现出来。”

而中国的史书,远的不说,就近几十年的通史、断代史里,几乎没有关于建筑的篇幅,更没有住宅状况的叙述(只有专讲艺术或美学的历史著述中才有所表述)。即便有寥寥几笔,也仅作兴建与毁弃的简略表述,往往成了政治兴衰、民族荣辱的附属品,而不是作为艺术本体的历史记录。这表明,在史学家眼中,建筑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并不重要,还没有被看作是历史发展的要素。

而事实上,住宅建设恰恰折射了政治、?济、社会、文化甚至思想史的状态。

一座城市,如果建筑风格只体现在政治、军事、宗教之中,或者说只有为统治阶层服务的建筑才算得上是像样的建筑(如宫殿、衙门、园林、庙宇、城墙、官邸),而多数普通民宅均简陋、随意,缺乏基本的居住功能,只能说明这里是权力的核心、军事的要塞,而非商业的城市、?济的城市、市民的城市和生活的城市。美国学者施坚雅曾说:“很难发现传统中国城市居住区有贫富之分,拥有众多宅院和门厅的富有者的豪华宅第与拥挤不堪的穷人住户同在一条小街上。”造成这种居住特点的?因,其实正由于穷人大多是为豪华宅第服务的,而豪华宅第的所有者大都是文武官僚。

放眼世界,走出中世纪以后,住宅建设在近现代城市里尤其重要,因为市民阶层的住房状况往往鲜明地体现着城市发展的水平。中国从晚清开始,城市也不再仅仅承担政治、军事的功能,其?济、商业、生活、教育、金融、运输的功能越来越明显,以上海、天津、厦门、广州、汉口、大连、青岛等地最为典型。但这种功能是伴随着外国资本的渗入和外国政治势力的介入而产生的,大量外国人涌入以及租界的诞生,使一些城市住宅呈现出西洋的风格,其中也包括日式。所以说,中国近代住宅的风格是多元的。当然,近代中国的多数城市还没有完成功能的转型,政治、军事的作用依然大于?济、文化、金融和生活,城市里的居民距离近代意义的市民也很遥远。而少数城市的那些具有多元化风格的住宅里,居住的多是达官显贵、富商和上层知识分子。从前对那个时代的批判往往以小公务员、小职员居住的亭子间为例——亭子间,的确可以显现上海平民在一段岁月中的居住特色。然而,到了上个世纪的后半叶,大量的城市年轻人终于感受到,连亭子间都没有是一种什么样的痛楚。

【上世纪50年代:城市建筑的苏联影响】

上世纪50年代,受苏联的影响,城市建筑得到高度重视,“北京十大建筑”可谓典型。时至今日,在北京的众多建筑里,50年前建造的具有苏俄风格的北京展览馆和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仍然是魅力独具的建筑艺术品。

但由于社会生存方式发生了彻底转变,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城市住宅建设却产生了一种与以往历史,甚至与世界上多数国家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单元式的生存成为中国人长期的唯一生存方式。在农村,所有人无一例外地纳入了人民公社的管束体制内,生产大队作为农民生存的单元,生活、劳动以及所有的行动和思想空间都被限定其中,住宅也不例外;而在城镇,多数人都以工作单位作为生存的唯一依托,剩下一些没有单位的男女也被纳入街道及下属的居委会统一管理。有单位的人们在单位上班劳动,住在单位分配的宿舍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都由单位管辖、领导负责、同事?助,连判刑坐牢往往也要单位和主要领导出具意见。不属于单位的那些住宅,由政府下属的房管所管理,收取租金、水电费,没有单位的那部分人其实往往也作为单位的亲属或街道的一员,依附于单位生存。

在单位统辖一切的年代,单位是小社会,因此,建造、分配并管理住房是单位的“分内事”。单位的住房叫“宿舍”,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宿舍大多盖在单位的院落里,大院内常常是这一部分上班,那一部分住宿,还有食堂、澡堂、邮局、小卖部、医务室、保卫处、附属学校,以及放电影、演节目、听报告、开大会的礼堂。许多人一辈子都在单位的院落里打转,不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可以在单位里解决,孩子的入托、上学等单位也全包了。单位里有很多双职工,甚至还有父母辈也在同一个单位的,一家三代日常生活都不必走出单位的大门。

单位建造宿舍,依据的是自身的?济条件与主要领导的意图,所以形状各异,说不上有什么风格,何况那是个不富裕的时代,也不可能讲究外观。不过,在那个年代里,一些单位也产生了一批像模像样的低层楼房,在建筑结构上尽力仿造苏联式,厕所、厨房、阳台、壁橱等应有尽有。作为50年代的单位一景,这些住宅都分配给苏联专家、部门领导和高级知识分子居住,也有的从一开始就是为苏联专家建造的。?过50多年的考验证明,这些房屋确实坚固耐用,各个空间也很宽敞,卫生间和厨房的格局至今都不算落伍。当年向苏联学习,实际也有不少正面的作用,比如住宅讲究质量、生活空间不草率等,可惜,后来都跟着“反修”、“防修”一起抛弃了。

从那时开始,单位住宅的分配和占有严格依照级别而定,居住的多寡实际成了工资收入的一部分。那时,各大单位的主要领导在单位院内还拥有独栋小楼;如果是更高的领导,则在单位外、在市区内拥有更为讲究的单独院落或小楼,而这些住宅?先大都为前朝的达官显爵、曾?在华的外国商人和企业家、中国买办们的府邸,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和天津的洋楼。不少省会的省府大院内还有专供重要领导居住的单独小楼。如果是在南方,在那些冬季寒冷的省府,这些住宅与众不同的就是还有暖气,成为省会的一种景观。另外,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那些过去的所谓民族资本家、被认定为统战对象的前朝名流,其旧有住宅因为不在没收之列,所以还能保有私人的四合院、小楼或宽敞的大房子。在各大城市里,也存有一定数量的私有住宅,由于房主人不属于被打倒、逮捕、监督的群体,因而被允许延续从前的所有权,有些房东甚至能够继续收取租金,但金额已变得微不足道。不过,这些私有住宅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中期就被扫荡干净了。

【“文革”时期:合居影响了几代人】

80年代各单位兴建的住宅,其特色非常鲜明,有许多至今仍在使用。那时的住宅都是为了加速改变职工的居住现状,是赶快、抓紧的结果,依照当时的说法叫“还欠债”,所以,外观根本无所谓,如同泥巴糊出来一般,大多以五六层为主,既无阳台,更无电梯,内里则有室无厅。厨房与卫生间极其狭?、简陋,尤其是卫生间,只能容下一个蹲坑,根本来不及考虑洗浴设备。那个年代,北京建起的住宅楼最好的在木樨地、前三门和团结湖,闻名一时,前两个地方设有少见的电梯和厅堂,基本由高级人物居住。作家沈从文在胡乔木的干预下居然也能分得一套,传为时代佳话。

80年代的住房历史中最值得叙述的不是住宅本身,而是因分房产生的社会风情,估计几部大书都不足以记全写尽。各单位的人们,从上到下,为了分房,打架、吵闹、送礼、献身、假离婚、贴大小字报、写告状信,无所不用其极。各个单位为了分房,还设计了一整套繁琐的计分制度,延续多年,恐怕也是举世无双。其中分有年龄、工龄、单位龄、职称、级别、复转、家庭人口等。分数可以细致到小数点以后,最终依照总分排队,排在前面的不但可以分到房,而且越往前分得越好。不过,那时因为没有电梯,所以低层的反而更抢手,不像后来,楼层越高越贵。有些单位,学历高的占主导地位,所以学历还能占分;可有的单位,没什么学历的比较强势,结果,学习时间越长越倒霉,那些十五六岁就上岗的“童工型”最吃香;而无论什么单位,复转军人在分房时基本都处于优势。

在今天的市场?济中,任何一项生产和生活的供需环节都会被自动填满,但在计划?济时代,很多环节,尤其是人类生活的必需环节,常常多年处于空白,以致做什么都很难。80年代及其之前几十年的搬家,就因为社会根本不存在搬家这一行当,而不得不求助于人情,靠请客递烟央告加以解决。单位里的年轻一代最惨,分房轮不上,但替别人搬家却是常事,只有领导搬家比较省心,下属个个争先恐后。从80年代的分房,还可以看出单位生活对私生活的干预与不尊重,那些独身的、晚婚的、不育的、晚育的,不是丧失了分房资格,就是永远处于分房的劣势。

80年代在单位拼命建房还债的同时,历史城市的保护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过去对历史文化的摧毁虽然常常是有组织、有目标的行为,比如拆城墙、拆牌楼以及“破四旧”等,但能量毕竟有限;而在80年代之后,因生存压力和市场诱惑导致的大规模破坏,显得更为持久,波及面也更广。在北京城的胡同和四合院里,从80年代开始兴建起各色小楼,?有的房屋也被恣意改造,逐渐改变了北京的历史文化面貌,让胡同和四合院失去了其基本特征。

90年代是塔楼盛行的时代,单位建的塔楼,外观说不上是艺术,但有了颜色,尽管如今看起来很丑,但当时感觉还不错。住宅终于有了厅,但更像是过道,放一张四方桌都勉强。不过,卫生间和厨房倒是变大了,还可以装淋浴的花洒。塔楼有电梯,但很迟缓,老是罢工;房间有个露天阳台,但都被住户纷纷封上,封得千姿百态。这种塔楼的硬伤不少:顶层肯定漏雨,一层多半泛潮,二层绝对反味,还有几层叫结构层,屋里有几道管线横七竖八。当然,凡有硬伤的房间都分给了分数低的职工。

90年代后期至今,是市场?济大发展的时代,最显威力的就是城市住宅建设,开发商与政府联手,不但几十年的欠账顿时解决,还将农村耕地急速化作城市住宅,而且火速超额,以致大量过剩。一些家庭的居住面积大跃进,十几倍、几十倍地超过从前,远远赶上了欧洲和日本。十几年来的住宅私有化,让普通中国人拥有了私有财产,让许多城市平民、农民因拆迁而成为几套房产、几百平米住宅的所有者,让不少人靠买卖房子发了财,让许多人成了房东。

这一时期,几乎世界上的所有住宅建筑,从风格、形状、格局、理念、环境到城市地名,都被或真或假地复制过来,整个中国成了世界住宅和地名的大杂烩:塔楼、板楼、别墅,独栋、联排、低密、复式;罗马家园、加利福尼亚小镇、英格兰庄园、荷兰印象、北欧风情、瑞士公寓、东南亚海岸,可谓应有尽有。我们不但知道了二卫、三卫,还知道了卧室里也能放卫生间,卧室可以分主次客;不但享受了落地窗、飘窗,还用上了弧型窗、观景窗,至于阳台、露台、厨房、壁橱、储藏室、地下室、花园,更是多姿多彩。可惜的是,几乎没有一处显示的是这个时代的中国城市应有的住宅建筑风格,几乎没有一处包含的是中国普通居民住宅最该具备的文化特点,几乎没有一处延续的是中国民居的历史风情。

建筑是艺术,城市建筑更应该讲艺术品位和文化风格,但这种品位和风格不仅仅体现在博物馆、大剧院、音乐厅、航站楼、火车站、银行、宾馆和政府大厦的设计中,住宅也是城市建筑艺术的组成部分。一座城市,建筑的多数是住宅。假如只有少数地标在那里富丽堂皇,举世无双,可作为多数的住宅建筑既不讲品位,又缺乏情趣,那么,这座城市就不可能呈现整体的文化品质和艺术内?。

城市的建筑风格不是杂乱无章,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想盖什么就盖什么。住宅也是如此。如果每处住宅都是开发商各自思维的结果,尤其在一座中国古城里,四处充斥着不伦不类的外来名称,那么,这座古城就失去了城市生活的历史,放弃了民族文化生存的基本环境。可惜,在很长的时间里,在我们的生活中,住宅不属于艺术、不属于文化,更不属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所以,或者成为建设的历史空白,或者毫无文化风格可言。

(作者系文史学者)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6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猜你喜欢
住宅单位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Jaffa住宅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填单位 要推敲
建筑的“芯”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看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