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窦蛛网膜颗粒CT、MRI表现

2012-02-10 03:26肖俊强卢光明程传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蛛网膜脑脊液影像学

肖俊强,卢光明,程传虎

(1.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 惠州 516003;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 南京 210002)

静脉窦蛛网膜颗粒是蛛网膜突入到脑静脉窦内形成的绒毛状或颗粒状突起,脑脊液经此进入血循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颅骨内蛛网膜颗粒压迹为多数人所熟知,而较小的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多因观察者粗心而被忽视,较大的蛛网膜颗粒,即使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医生,甚至是3级甲等医院的医生,在CT和MRI影像上也常误诊为病理性改变。随着CTA和MRI的广泛应用,静脉窦蛛网膜颗粒的偶然检出率越来越高,因此,熟知静脉窦蛛网膜颗粒的影像学表现是必要的。笔者分析本院100例影像诊断为静脉窦蛛网膜颗粒病例的MRI资料,探讨静脉窦蛛网膜颗粒的分布及影像学表现。

1 材料与方法

收集本单位2009年6月—2011年6月影像诊断为静脉窦蛛网膜颗粒的100例病例的CT、MRI资料,全部病例均有MRI资料,同时伴有CT资料的有45例。年龄1月~85岁。由2名熟知静脉窦蛛网膜颗粒的神经影像专家阅片,按照蛛网膜颗粒影像学诊断标准(MRI显示脑静脉窦内边缘清晰的类圆形灶,排除肿瘤、炎症和血栓性等疾病),记录蛛网膜颗粒各静脉窦的分布、大小、信号改变,并分析其特点。

CT采集主要参数:GE 64 Lightspeed VCT,横断位扫描,120 kV,250 mAs,层厚5 mm,间距5 mm。

MRI采集主要参数:Philip 1.5T ACHIEVA扫描仪,Head-SENSE-8线圈,横断位T1WI(TR/TE 500 ms/15 ms)、T2WI(TR/TE 3 656 ms/100 ms)、FLAIR(TR/TE/TI 6 000 ms/ 120 ms/2 000 ms)、T2*WI(TR/TE/flip angle 562 ms/23 ms/18°),层厚6 mm,间距1 mm。

2 结果

100例病例中,检出静脉窦蛛网膜颗粒226颗。最大径为2~16 mm不等,小于8 mm者常见,而大于8 mm者(共9颗)主要见于上矢状窦背侧、横窦外侧端。脑静脉窦蛛网膜颗粒的分布上,以横窦常见(120/226),其次为上矢状窦(78/226),乙状窦(15/226)、直窦(13/226)少见,海绵窦(0/226)罕见。

CT平扫上呈低密度(图1a,2a)。MRI上,T2加权像为高信号 (图1b,2b),T1加权像均为低信号,稍高于脑脊液信号(图1c,2c),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图像上多为低信号,稍高于脑脊液信号(图1d,2d),较大的其内可见絮状稍高信号;增强多无强化(图1e),较大的其内可见点、线状强化灶。

3 讨论

蛛网膜颗粒是蛛网膜突入到脑静脉窦内形成的绒毛状或颗粒状突起,脑脊液经此进入血循环。显微镜下,蛛网膜颗粒由各种不同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包括大量成纤维细胞、散在的蛛网膜细胞巢、不规则小血管网以及细小的内皮细胞间隙。蛛网膜颗粒的中轴常能看到由稀疏的内皮层形成的小梁状通道。蛛网膜颗粒穿过硬膜窦壁凸入窦腔,表面覆盖与窦内膜相延续的内皮细胞层。

随着多层螺旋CT和MR的广泛普及、头颅CTA、MRI的广泛应用,静脉窦蛛网膜颗粒的偶然检出率越来越高。临床实践中,静脉窦疾病以静脉窦血栓常见,而静脉窦血栓影像学诊断的主要鉴别诊断是静脉窦蛛网膜颗粒。因此,熟知静脉窦蛛网膜颗粒,有助于避免把常见的蛛网膜颗粒误诊为静脉窦血栓或其它占位性病变。

本组资料中,静脉窦蛛网膜颗粒表现为局限性由蛛网膜下腔凸入静脉窦内的憩室样灶,大小不等,为2~16 mm不等,边缘光整,边界清晰,一侧可见缺口与蛛网膜下腔相通,CT平扫呈低密度,薄层CT较常规层厚(10 mm)发现率高得多。MRI显示最佳,尤其是薄层切线位T2WI。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内可见涡流样信号征,FLAIR亦呈低信号,DWI呈等低信号,与文献报道[1]一致。

在各静脉窦的分布上,孙金龙等[2]一组静脉窦内镜解剖资料中,以上矢状窦最常见,其次是横窦,这些横窦内“乳头”也常见于静脉汇入静脉窦的位置,尤其是Labbe静脉。本组资料与之不一致,以横窦最常见,其次是上矢状窦,乙状窦、直窦少见,而海绵窦罕见。这与高勇安等[1]及Liang等[4]的研究一致,可能是因为上矢状窦前后走向段与断层影像扫描层面平行,且此段的蛛网膜颗粒多位于外侧陷窝而并非在上矢状窦腔内,故常规轴位CT和MRI显示此处的蛛网膜颗粒有较大局限性。本组资料主要以轴位图像为主,不利于上矢状窦中前段、直窦蛛网膜颗粒的显示、检出。

本组资料中,较大的蛛网膜颗粒多位于上矢状窦背侧、横窦近乙状窦端,可呈肿块样,邻近颅骨重构,与文献报道[1,3]一致。而较大的蛛网膜颗粒常被误诊为静脉窦血栓或占位性病变,本组资料中就有多例被误诊为囊肿的。静脉窦血栓范围多较广,急性静脉窦血栓T2*WI呈明显低信号,“开花效应”明显,且邻近脑实质可有继发性缺血、出血改变,临床症状也明显,而蛛网膜颗粒较为局限,T2*WI呈脑脊液样高信号,无“开花效应”,常无症状偶然发现。

静脉窦蛛网膜颗粒多为无症状,由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Liu等[6]报道了2例钙化的蛛网膜颗粒继发脑积水。极少数大的蛛网膜颗粒可能产生相应的窦腔内压迹,导致压差或涡流,引起颅内高压,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5],但其具体机制仍尚待进一步研究。

矢状位图像有助于检出上矢状窦、直窦内的蛛网膜颗粒。常规MRI薄层切线位T2WI有助于静脉窦形态的显示,是简单可靠的扫描序列,而常规增强T1WI并无助于静脉窦蛛网膜颗粒的发现。尽管CTA静脉像可以清晰显示,但检查费用、造影剂毒性、辐射损伤角度等均限制了其应用,MRI是最佳选择。因此,日常扫描中怀疑蛛网膜颗粒时,切线位薄层T2WI是经济简便的选择,避免了不必要的检查。增强3D MRV有助于评价静脉窦的继发性改变,有无继发狭窄,还可见蛛网膜颗粒内血管征。

静脉窦蛛网膜颗粒主要应与静脉窦血栓鉴别,后者范围较广,急性栓塞发病较急,有相应临床症状,脑实质多有继发性梗塞、出血等征象,T2*WI可见病变段静脉窦血氧水平下降改变(明显低信号,“开花效应”明显)。慢性静脉窦血栓病程较久,主要表现为静脉窦内广泛的充盈缺损,脑实质继发性改变可较轻,长期的静脉窦血栓,可见侧支血管形成。文献表明[4],窦内分隔、双窦、邻近脑实质“疝入”静脉窦或硬膜部分容积效应等都可表现为充盈缺损和窦内异常信号,一般鉴别不难。

总而言之,静脉窦蛛网膜颗粒是正常发育改变,影像学表现较具特征性。局限性、可多发、边缘光整、边界清晰、一侧可见缺口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这是静脉窦蛛网膜颗粒的CT、MRI表现特征,且以MRI显示为佳。认识静脉窦蛛网膜颗粒的意义在于避免误诊为病变如静脉窦血栓,尤其是不要把明显扩大的蛛网膜颗粒误诊为占位性病变而行手术治疗,造成医源性损伤。

[1]高勇安,石巍巍,杨丕丕.脑静脉窦蛛网膜颗粒的CT和MRI诊断[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3(1):27-30.

[2]孙金龙,崔庆轲,张庆林,等.国人上矢状窦窦腔内结构的内镜解剖[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22(9):525-527.

[3]Leach JL,Meyer K,Jones BV,et al.Large arachnoid granulations involving the dorsal superior sagittal sinus:findings on MR imaging and MR venography[J].AJNR,2008,29(7):1335-1339.

[4]Liang L,Korogi Y,Sugahara T,et al.Normal structures in the intracranial dural sinuses:delineation with 3D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zation prepared rapid acquisition gradient-echo imaging sequence[J].AJNR,2002,23(10):1739-1746.

[5]Arjona A,Delgado F,Fernandez-Romero E.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secondary to giant arachnoid granulations[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3,74(4):418.

[6]Liu L,Ross K,Xiong Z.Ossification of arachnoid granulations with associated hydrocephalus[J].Clin Neuropathol,2011,30(4): 183-185.

猜你喜欢
蛛网膜脑脊液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脑子也是水做的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