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鹏山
杭州市余杭区质量计量监测中心,浙江杭州 311100
在建材产品监督检查中,碳素钢线材的质量监督占有较大的比重,线材直径从5.0mm~20.0mm不等,质量检查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化学成分。对于直径大于8mm的块状金属样品,可以利用直读光谱仪进行快速分析,而直径小于8mm的块状样品只能通过化学湿法分析。
本文对直径小于8mm碳素钢线材进行了直读光谱分析试验,试验为了确保分析精度,针对线材试样与块状试样的不同,试验并提出线材样品的光谱制样方法。
ARL-3460型直读光谱仪(瑞士ARL);
φ6激发台有(瑞士ARL);
氩气(纯度>99.999%);
分析间隙3mm。
钨电极:φ2mm,顶端圆锥120°;
分析间距:4mm;
曝光时间:3s。
小直径试样加工,截取长约100mm~120mm碳素钢线条(螺纹钢或圆钢)样品,用榔头小心锤成宽6mm以上的扁长条,再对半弯曲约90°,最后用砂轮机将扁长条部分磨成分析样。
为使组分元素燃烧稳定,且不使燃烧痕迹加深,本文反复做过多次试验,发现碳元素对预燃时间特别敏感,试验采用碳含量为0.23%的同一化学成分在不同的预燃时间下进行分析,观察碳元素随预燃时间的不同碳含量的变化,见图1。
图1
由于制作块状标样工作校正曲线时,预燃时间设定为20s,其他元素从5s预燃时间之后无明显变化,只有碳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产生系统误差,由图中可以看出预燃为10s时,碳渐趋稳定并接近标准值,为了不使预燃痕迹加深,本文决定将预燃时间设定为10s,至于系统误差,将采用“类型标准化”来进行校正。
类型标准化是同一分析程序里,使用一个接近被测试样成分含量的标准样品来对被测试样进行校正,它采用数学模对同“类型”的试样分析用旋转或平移校正。
旋转校正C校正=C未校正×(C标定/C测量);
平移校正C校正= C未校正+(C标定—C测量)。
式中:C校正为类型标准化校正后的光谱分析值;
C未校正为类型标准化校正前的光谱分析值;
C标定为标准样品化学元素标准值;
C测量为分析程序测量的标准样品的分析值。
试验用“类型标准化”法分析φ5,φ8碳素钢圆条样品,其光谱“类型标准化”校准前后与化学值对见表1。
表1 数据对照表
从表1的数据对照可以看出,类型标准化后的光谱分析值与化学分析值基本一致。结果符合要求。
取φ5碳素钢圆条按样品加工方法制样,对其连续激发11次,分析结果及标准偏差见表2。结果表明,本法的标准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国标规定的允许值。
表2 方法的精密度(%)
Avg 0.2337 0.3630 0.4948 0.0205 0.0077 SD 0.0052 0.0018 0.0020 0.0004 0.0003 RSD 2.2251 0.4958 0.4042 1.9512 3.8961
通过样品的加工,合理选择预燃时间,利用“类型标准化”消除系统误差,在ARL-3460型光电直读光谱仪上可以快速准确测量碳素钢圆条。此法简单迅速可靠。
[1]王斌,李萍.火花光源发射光谱法测定钢中微量铌[J].光谱实验室,2004,21(1).
[2]李海军,陈超选.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钛合金中碳的不确定度评定[J].冶金分析,200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