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妇女疾病普查文献分析*

2012-01-31 01:46鲍向红安改梅陈活良周开元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2年5期
关键词:普查患病率发病率

◆陆 洲 鲍向红 安改梅 巨 瑛 陈活良 周开元 向 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女性在社会中做出的贡献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生活方式、节奏等变化也影响着女性妇科疾病的发展趋势。该综述致力于分析中国整体城镇妇女疾病现况、走势、分布,为妇女疾病基本医疗保险提供文献数据支持,以期来预测中国城镇妇女疾病的发展趋势,并对普查文献的方法做出客观的评价,为妇女疾病普查工作提出完善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搜索相关文献,进行汇总总结,共搜集了326篇城镇妇女普查文献,153篇妇女疾病分析相关文献,获得450份数据,有效数据为390份,有效率为86.7%。收录标准定位为省级以上卫生行业期刊,主要文献来自于国家学术科技核心期刊,并收录于维普资讯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献。在数据统计方面,采用30人分组统计,多人次、小批量、统一标准的搜集方法,以保证数据来源的权威性和准确性。通过文献数据,预测疾病发展趋势。比较不同文献的普查方法及内容,参考相关医学文献资料讨论普查数据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向。

2 数据结果

2.1 总体数据分析结果见表1

2004年~2009年患病率持续增长,从26%增长到42%,2010年有所下降。在7年的数据统计中,宫颈炎的患病人数最多,其次依次为乳腺疾病、阴道炎、子宫肌瘤、附件炎、盆腔炎、卵巢囊肿等。

2.2 普查方法分类分析结果见表2、表3

社会普查文献是指普查机构主动针对社会群体进行的调查,而保健院普查是指通过人群自主前往保健院等医疗机构进行健康检查而得到的数据。从不同的数据来源可以看出,疾病的发病率顺位和总体数据分析结果相同。来自社会普查得到的发病率总体低于保健院数据。

2.3 数据区域分类分析结果

如图1所示,文献通过数据库进行查询,做基本无遗漏式查询,并且针对普查区域进行数据总结,经济发达地区所进行的普查文献明显多于欠发达地区。

表1 总体数据分析(疾病患病率)

表2 社会普查文献分析

表3 保健院数据分析

图1 数据区域分析图

3 讨论

3.1 普查文献分析

3.1.1 城镇妇女疾病患病情况城镇妇女疾病发病率偏高,大部分地区的妇女疾病普查患病率高达45%以上,其中宫颈炎和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有:工作类别、经济收入、卫生意识等。根据人口群体分布,职业、收入、心理健康水平等不同因素有明显差异,如部分科研事业单位等高压力群体的妇科患病率即在60%以上,主要疾病为乳腺疾病。慢性宫颈疾病发病率在育龄期妇女中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且持续增长,主要因素有性生活过于频繁,避孕工具、避孕药物、诊断性刮宫、产伤以及抗生素的应用改变了阴道的正常生理环境,而白领阶层等长期坐姿工作女性,由于子宫长期处于压迫充血状态也一定程度上导致发病率增高[1]。自主进行检查的人群主要为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保健意识较强的妇女,能够有效的代表中高收入人群的疾病发展趋势。宫颈炎、乳腺疾病和盆腔炎在调查的7年中呈持续增长趋势,这和社会环境发生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水平提升、脑力劳动者人数增加、生活压力增大,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环境污染、食物中脂肪、激素含量过高、哺乳期减短等众多因素引发内分泌失调[2]。

调查显示,乳腺增生的癌变率在5%左右,比正常妇女患乳腺癌的发病率高出 2~4倍[3],尤其是乳腺囊性增生的癌变率高达2%~4%。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宫颈糜烂的女性患宫颈癌的可能性要比一般女性高5~10倍。如果能有效地控制妇女疾病的发病率并进行完善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癌症肿瘤的发病率,以达到小成本投入、降低高额疾病保险费用的结果。

3.1.2 年龄分布情况 主要集中在31~45岁之间,30岁之前以及绝经后妇女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低,这和30岁前的年轻女性的卫生保健意识较强、精神压力不大以及身体素质状况较好有一定关系,年龄高于45岁妇女主要为绝经后人群,整体人群激素水平下降直接影响了妇女疾病的患病情况,疾病结构发生改变,如乳腺疾病大幅度降低。同时统计数据偏低也与中老年妇女的保健意识强有一定关系。

3.1.3 医疗资源分布 一个地区在医疗方面的文献数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该地区的医疗资源发展水平。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如浙江文献数量比例为12%,广东占10%,江苏占9%,山东占8%等等,可见医疗资源在中国分布依然不够均衡。如人口大省安徽、新疆、内蒙古等区域关于此类文献数量明显偏少。而我国的卫生资源,经历了放权让利、经营承包、股份制改造及产权转移等探索过程[4],各个区域的医疗资源管理形式不同,对医疗的投入也区别甚大,形成了南北、东西区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况。

注:本文统计数据大致可以表现中国城镇妇女疾病发病情况以及走向趋势。数据源来自多文献,文献调查群体、方法、年龄段、人数尽不相同,不同年份文献在调查群体比例上也存在差别;数据是在大量文献基础上提炼的,无法对年龄段、职业分布、生活状况等进行分类分析。

3.2 普查现况问题

3.2.1 数据统计存在偏差 部分文献忽略了患病率及普查率的数据统计,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指标需要。或者简单的将疾病统计相加得到患病率,虚拟提高了患病比例。妇科疾病检查经常存在一人患多项疾病的情况,而简单的将疾病数目统计后相加则不科学、不严谨。

3.2.2 普查群体分布不合理 保健医疗单位以来院检查人群为普查对象,使调查对象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不足以说明整体情况。自行前往医疗保健单位进行体检的妇女多为卫生保健意识良好或者自身存在疾病,这类人群中低收入人群偏少。做针对性调查时,可以体现部分问题,由于存在局限在一个单位的情况,普查对象则不能完全代表该职业群体,不能完全说明某职业对疾病的影响。而且普查单位选择对象也存在问题,在普查中人群混合比例不恰当,并不能体现该地区的人群分布,并且大部分普查将多种人群混合计算分析。建议普查时进行亚组分析,可以按照收入水平等进行分类统计。

3.2.3 环境因素未做分析 普查疾病中很少有包含日常生活、工作条件、心理健康状态等因素。当前社会人群的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与日俱增,无论在生理、心理还是在饮食条件、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分布,使得结果过于片面,分析内容存在偏差。

3.2.4 年龄分组随意性 在普查文献中,年龄是根据个人收集材料随意定位分布区域,在统一整理文献时无法具体体现年龄分布状况。

4 关于“城镇妇女疾病普查文献”分析建议

在普查中应重视总体患病率(包括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5])的统计,加入病史调查内容。总体患病率有助于观察整个社会的妇女健康情况,而期间患病率能够有效地体现环境因数的影响。如按照季度作为期间的患病率分析能够体现季节的改变对妇女疾病的影响。病史的调查应包括近4~5年的妇女疾病发病情况、治疗方法及医疗费用情况,并且包括家庭的收入、搬迁、生活负担、工作等因素调查数据,这可以纵向地描述妇女疾病在不同社会环境、生活水平和年龄条件下的改变情况,以期认清疾病随多因素改变而发生的变化。

普查中应该根据统计学原理合理安排分布人群种类数量,针对性调查应该增加同种类、多单位、多区域、多职业的数据分析,以减少误差[6]。可以根据该地区人口普查数据,整理并分析社会人群分布及各类人群构成,在预算调查群体时计算出样本量大小及构成比,使调查更具有目标性和导向性。在职业类人群调查时可以选择同职业多区域的人群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该类人群数据可以研究不同的物质、非物质因素对妇女健康的影响。

在问卷中增加环境、经济、民族等调查因素,联合心理学研究指标,完善普查中心理健康内容,以满足多方面数据分析需求。根据生理条件变化等因素(如雌性激素随年龄增长发生的变化)来制定科学的、规范的年龄分组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稍作更改,这有助于文献整理中分析不同年龄段疾病变化。

充分利用普查数据,完善分析内容。通过丰富普查指标,观测众多因素,能够得到大量丰富的基础信息,而面对每一个指标的影响因素,数据分析工作日趋复杂化。在分析中仅用其中随意的指标来作评价,结果显然是片面的,同时浪费了大量的统计数据资源。在研究中,涉及的各项指标之间相互联系,从这一点出发,希望通过对原始指标相互关系的研究,找出几个综合指标,这些综合指标是原始指标的线性组合,保留了原始质料的主要信息,同时互不相关[7]。

[1] “久坐不动 当心‘憋坏’子宫”[N].新健康,2011.1:30 -30.

[2] 邝焰红,张碧云.广州市某街道妇女疾病普查分析[J].广州医药,2010,41(2):38-39.

[3] 卢攀亮.乳腺增生症的癌变问题及诊治进展[J].华夏医学,2004 ,17(1):116.

[4] 医院档案电脑管理信息系统初探叨[J].现代医院,2005,5(3):116.

[5] 方积乾,孙振球.卫生统计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2.

[6] 袁永林.军队卫生统计工作手册[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3 -9.

[7] 孙振球,徐勇勇.医学统计学[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4 -415.

猜你喜欢
普查患病率发病率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