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检测技术学院 内蒙古包头 014030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高等教育相比较,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随着高职培养人才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高职化学教育的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入,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从教学实际来看,仍面临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认识目前高职化学的教学现状,就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深入的探索。
从近几年高职院校的招生统计情况来看,除示范性和骨干职业院校以外,大部分职业院校在高考招生录取中都存在生源不足的状况,从录取学生的成绩来看,这类院校的上三本分数线的录取生源不到1O%,绝大部分学生是属于高职分数线段和降分录取的学生,所以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化学基础普遍较差,缺乏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整理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再加上学生存在厌学情绪,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化学教育教学效果。
在现行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多数职业院校的教师的教学方式仍采用传统的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授课手段相对来说单一,缺乏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认识与应用。此外,部分学校硬件设备不足也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手段的多元化。由于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若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过多,不仅占用较多的教学时间,而且很难达到培养并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目的。
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化学教学基本是偏重理论教学,对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在实验内容上的选择与企业要求没有很好地对接,无法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应用性技能人才。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从客观来讲主要有:首先,高职院校大部分是从原中专、技校升格而来的,由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有些院校注重校园的大环境建设而忽视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导致实验设备相对陈旧,实验条件不理想,任课教师不得不放弃部分实验项目;其次,实验课程的师资力量不足,在转轨过程中,部分院校对实验课教师队伍的培训与建设没及时跟进,造成实验课教学与企业的现行需求脱节。
考核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促进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考试考核,是施教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考核可以使教师了解到自己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师生双方自动进行调整,达到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的目的。然而,传统以理论考核为主的考核制度,对学生的学习缺乏导向性,易形成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最终造成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局面。
高职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差,又不善于学习,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就必须根据高职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进行有效的安排,忌高深理论过多,内容面面俱到。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多加引导和鼓励,培养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越学越想学,才会感到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就会对遇到问题有探究的欲望。
当前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任课教师通过制作化学教学课件,演示化学反应的动态过程,模拟仪器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使学生在走进实验室前就对实验内容和仪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对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对于陈述课本干巴巴的文字内容,多媒体课件有动感的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将真实的实验环境、操作过程等放到屏幕上,再加上教师详细的讲解,会使学生对实验课充满期待。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生产第一线技能型的人才,提高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这一点有别于本科教育。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是化学类课程,而化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践教学就显得更加重要。
首先,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做好本专业实践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要减少无太大意义的传统物质性质检验实验,应以基本操作实验加强实践技能、以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力、以应用型实验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次,要保障实践环节教学的足够时间。实践环节教学不仅可穿插于常规的课堂教学之中,也可以拿出一段时间进行集中的实训式仿真训练。
高职教育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如何通过理论考核是无从了解的。而且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导向性,用单一的理论考试方式进行考核来作为教学效果的唯一评价方式,显然有失偏颇,而且不利于实践环节教学的开展。科学的考核方式应是多角度、全面客观的考核方式。所以首先应适当调整理论与实践环节考核在教学考核中的权重,适当加大实践环节考核的比例。其次,应丰富实践考核环节的内容,开发一些与教学相适应的实验项目,通过考核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和过程等方式,重点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对高职化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考核方式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1]吴小琼.高职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6):11-12.
[2]曾仁权,钟国清.高职高专化学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30(5):67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