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鲁杰
青岛大学 山东青岛 266071 潍坊科技学院 山东寿光 262700
国内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大多借鉴外来美术教育模式,美术理论受舶来文化的影响较大。民族民间的东西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多有忽视,缺乏本土化和民族性。如果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加入民族民间文化的元素,发扬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我们的文化产品将更具中华民族特色,更能开拓国内文化市场,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高层次的人才素质包括美术等艺术方面的素质。冯骥才先生最早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汀先生不断探索民族化的现代艺术教学模式,提出重传统、重民间、重实践的美术教学方针,推动了中国美术教育走向新阶段。自各地开展民族民间美术教育以来,培养了大量从事民族民间艺术的人才。同时,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的学习,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增强了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民族艺术的责任心。
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也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还是传播文化、知识、思想的阵地。因此,高校应该借助本地优势设置具有本民族文化内涵的艺术专业。以山东潍坊地区为例,当地有丰富的年画、风筝、剪纸、泥塑、草编等民间手工技艺,这些手工民间技艺历史悠久,充满民间与民族文化气息,具有比较广阔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同时具有旅游资源开发的生命力。但是这些民族民间美术资源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就目前从业人员状况来说,大多为土生土长的农民,年龄老化,知识层面低,缺乏专业美术理论指导,加之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工时高、收效低的手工艺术越来越不受青年一代的青睐,已成为制约民族民间艺术发展的桎梏。由此可见高校根据本地特色设置相关专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开设民族民间艺术特色课程需要与当地民族文化相结合,要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比如,年画、剪纸、泥塑、面塑等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具有当地民间所特有的审美观,因此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传统的东西如果开发得当,利用得好,就可以成为当地文化的形象代表和地理标志,这一点在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要充分发挥民间文化的特性,突出它的民族民间性、地域文化性,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提高,克服民族民间艺术在技艺上的盲目性和随心所欲。让这些民族民间艺术既保留文化传统,又能够在理论上得以总结提高,这是高校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在开设民族民间艺术特色的课程中,要在对民间民族文化进行专业的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民间表现手法进行继承和发展。比如在图案教学中,要结合当地民间艺术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民间图案、民间造型的渗透,引导学生用本民族、本地文化特点的元素进行学习和创作。如潍坊是有名的风筝之都,充分利用当地文化元素,设计一些传统而有新意的风筝,则更适应国际文化交流的大环境和大背景。在木版年画中,充分利用年画大红、大绿、大黄、大紫的色彩对比强烈特征,与时俱进地创作一些时代感强的年画,对于保留和发扬传统文化,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大有帮助的。引导学生用本民族民间图案等元素进行设计,在这样的练习中,不仅提高了美术专业水平,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保护本民族民间艺术的责任心。
为了丰富民族民间艺术教学实践,要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走访一些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地和一些老艺人,了解民族民间艺术的历史与发展现状,梳理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脉络,从民族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向老民间艺人请教,先当他们的学生,从中得到民间技艺的创作源泉,保持民族民间艺术的纯真与纯朴。在此基础上,获得艺术创作的灵感与素材,在创作理念上有所深化,让民族民间艺术之花开得更艳,让学生掌握创作的一手材料。
高校要加强民族民间艺术的课题研究。高校是出研究成果的地方,散落于各地的民族民间艺术,由于它的分散性、随意性、不系统性,很难上升到理论高度去指导创作,这就需要院校师生去归纳、总结,让不系统的民族民间艺术系统化,总结出适合当地特点的艺术理论。以艺术理论指导民族民间艺术创作与实践。
由于长期以来,大部分民间艺人的文化层次偏低,会做不会说,做了也说不出名堂。例如,木版年画艺人经常说:“年画没正经,好看就中。”细观察一下木版年画,有好多东西是不合情理的。如木版年画只注重人物衣着和衣纹等外形变化,很少注重人体结构,有的衣纹长在肉里;身体各部不成比例,婴儿瘫式的造型比比皆是;再就是不注重透视;等等。这一切民间艺人并不知道,只凭想当然去刻去画。他们的这些艺术误解,必须经过专业美术工作者为之总结和提高,美术教育的责任也是责无旁贷的。为了民间艺术的开发利用,为了民间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美术教育工作者就要进行深入的课题研究,多出研究成果,让这些成果得以推广应用,推动民族民间艺术更好更快地发展。
传承是民族民间艺术发展的根本。民间艺术工作者大多年龄偏大,艺术的传播大多通过父子式或师徒式的口传身教,很少通过课堂的广泛传播,很多民族民间艺术正面临失传的危险。国家现在提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切合实际也是非常必要的。开展民族民间美术教育,正是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最好的传承。通过民族民间艺术教育,让民族民间艺术得以传承,让活化石变成活文化。要让民族民间艺术在传承中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传统与提高相结合,在保持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应时代要求,民族民间意味浓厚,代表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让它民众化、商品化、国际化。有人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对地方高校而言,就是要扎根当地、立足于全省,面向国人和世界,开发当地美术资源,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有力发展。
高校大学生是文化艺术传承者。高校是各类人才的“生产基地”,开展民族民间美术教育,高校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不仅学到民族民间艺术的理论和技艺,更重要的是民族民间文化后继有人,通过大学生的学习这一载体,将民族民间文化在年轻一代发扬光大。通过美术理论的正确指导,让传统民间美术更加完美地得以传承。大学生通过系统理论、系统制作工艺的学习,在他们完成学业之后,将引领民族民间美术的实践与创作,开发利用民族民间美术资源和旅游资源,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我国各民族汇成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这些艺术是承载着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审美特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组织架构的历史形态。其中的年画、剪纸、风筝、泥塑等组成了我国庞大的美术系统,是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美术教育为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播构架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民族民间美术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美术教育。
[1]张仃.让工艺美术与民族绘画携起手来[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2]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
[3]李玉.中国民间美术赏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