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叶的研究进展

2012-01-29 17:50:07刘浏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6期
关键词:紫苏叶紫苏挥发油

刘浏

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的干燥叶(或带嫩枝)。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现将国内外近年来对紫苏叶的化学成分研究及药理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研究

紫苏叶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且紫苏叶中的挥发油是一种有药理活性的成分。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紫苏叶挥发油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紫苏醛,还有少量的柠檬烯及A-蒎烯等。

2004年,孟青等[1]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紫苏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紫苏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出29种化合物。秦晓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紫苏挥发油,用GC-MS联用仪分析挥发油的总离子图,结果鉴定出紫苏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紫苏醛(92.13%)、柠檬烯(2.86%)、1,6,10-十二碳三烯、7,11-二甲基 -3 -亚甲基(2.24%)、1,6-辛二醇 -3-醇、3,7-二甲基(0.79%)等 10种化合物。

马松涛等[2]用水蒸汽蒸馏香紫苏花序及叶得精油0.7% ~1.5%,经GC/MS分析,鉴定出46种香气成分,约占出峰面积的97%,其中含量较高的为芳樟醇、α-松油醇、乙酸芳樟酯、乙酸橙花酯、乙酸香叶酯、石竹烯及β-荜澄茄油烯。

日本学者Morinaka等[3]对36个紫苏鲜叶样品进行研究,共产生120个峰,平均为45个峰,分离鉴定出29种成分,其主要成分是紫苏醛、莳萝芹菜脑、香薷酮、紫苏酮。紫苏茎叶含挥发油0.1% ~0.2%,油中含左旋紫苏醛40% ~55%(紫苏香气主要成分),左旋紫苏烯20% ~30%,苏烯酮0.5%以及A-蒎烯、B-蒎烯、枯酸、矢车菊素、莰烯、薄荷醇、薄荷酮、芳香醇、紫苏醇、二氢紫苏醇、丁香油酚、榄香素、B -呋喃酮、异紫苏酮等[4]。

程司堃等[5]建立紫苏提取液中紫苏醇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结果紫苏醇的浓度为0.008~1.300 mg/ml,与测得的色谱峰面积成良好线性关系。崔向青等[6]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紫苏挥发油进行了定量分析。赵晖[7]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蒸馏的紫苏精油的主要化学类型进行分析。邹耀洪等[8]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了紫苏叶的挥发性成分,用GC-MS联用法分离鉴定出44种化合物。刘月秀等[9]对紫苏植物叶片及种子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紫苏叶片中粗蛋白含量较高,为28%,β-胡萝卜素含量为24.7 mg/kg,全株挥发油含量为0.22%~2.70%,紫苏种子油脂肪酸中α-亚麻酸含量为62.9%。南京大学药学重点实验室用气相色谱分析了紫苏叶提取物[10]。Nitta等[11]对种植和野生的紫苏挥发油分别进行了分析,发现种植紫苏的挥发油有合成柠檬酸的酶,并且它们的组成成分并不完全相同。Habegger等[12]研究了3个产地红苏叶挥发油的成分,发现不同产地红苏叶的挥发油组成不同,相同组分的含量也不同。

2 药理学研究

2.1 抗菌、抗病毒 郭群群等[13]发现紫苏叶挥发油对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菌中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另有研究表明,紫苏中的紫苏醛、柠檬醛具有抑菌作用,当两者质量浓度分别为100 ~200 μg/ml和 25 ~100 μg/ml时有阻止丝状菌生长的作用,且两者作用部位类似,具有协同作用[14]。李国清等[15]发现紫苏茎叶提取物对常见菌具有抑制作用。此外,紫苏醛、蒎烯、苧烯具有抗绿脓杆菌的活性。

2.2 止血作用 紫苏注射液直接滴加于蟾蜍肠系膜血管,在加药后2、5、9 min可使肠系膜微动脉口径明显缩小。去鞣酸紫苏注射液可使小鼠腹部皮下微动脉和微静脉在滴药后60、120、300 s显著收缩。去阳离子紫苏注射液也具有相似的作用,且该作用不为A2受体阻断剂妥拉苏林阻断[16]。近年研究表明,紫苏能直接作用于血管,有短暂的收缩血管作用,即紫苏叶有止血作用;有较弱的促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以促进血小板血栓的形成,此血栓类似动脉中的白色血栓,当血栓形成之后,能够机械性堵塞伤口,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可缩短血凝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

2.3 镇静、镇痛 研究表明,紫苏叶提取物中紫苏醛与豆甾醇协同具有镇静、镇痛活性。从紫苏中分离出的莳萝芹菜脑可使环己烯巴比妥诱导的睡眠时间延长,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在小于10 mg/kg的剂量下,莳萝芹菜脑的活性与盐酸氯丙嗪几乎相当;而大剂量时,可引起致幻;剂量达718 mg/kg时,可见睡眠小鼠发生持续的惊厥[17]。

2.4 抗氧化作用 胡晓丹等[18]对紫苏茎叶及紫苏籽皮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了提取,比较了其在紫苏油中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紫苏叶及紫苏籽皮中含有较丰富的抗氧化成分,用不同溶剂提取得到的提取物在紫苏油中都显示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同时指出,紫苏籽皮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优于紫苏叶乙醇提取物。

2.5 抗肿瘤作用 有报道发现,紫苏叶及其提取物紫苏醇可抑制病毒诱导癌变的活性[19],能明显抑制化学致癌剂或皮下移植瘤株所致乳腺癌的发病率,减少肿瘤的重量和体积,延长肿瘤出现的时间[20],可抑制乳腺癌生长及大鼠肝脏肿瘤细胞生长[21]。

综上所述,对紫苏叶类中药进行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并结合药理实验寻找相关有效成分,以期更好地评价其质量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近几年的报道来看,紫苏很可能被开发作为调脂药、中药抗生素或具有多种用途的保健品。由于我国紫苏资源丰富,紫苏易种易活,因此具有相当广阔的开发前景。

[1]孟青,冯毅凡,梁汉明,等.紫苏挥发油GC/MS分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20(6):590 -591.

[2]马松涛,赵继飚,党俊伟,等.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香紫苏挥发油成分[J].河南科学,2003,21(6):725 -727.

[3]Morinaka Yoichi.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Horicultural[J].Science,2002,71(3):411.

[4]殷朝州,朱来江.紫苏的开发利用[J].植物杂志,1990,17(4):18.

[5]程司堃,王茹,李晓晔,等.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紫苏提取液中紫苏醇含量[J].医药导报,2005,24(6):522 -523.

[6]崔向青,赵淑平,杨向竹,等.使用GC-MS技术分析紫苏挥发油成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4):46 -47.

[7]赵晖.紫苏精油的化学成分[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0,22(2):107-108.

[8]邹耀洪,沈宗根,曹学增,等.同时蒸馏萃取法分析紫苏叶挥发性化学成分[J].分析化学,2000,28(12):156.

[9]刘月秀,张卫明.紫苏化学成分分析[J].广西植物,1999,19(3):285-288.

[10]Chen JH,Xia ZH,Tan RX.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of bioactive triterpenes in Perilla frutescens[J].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2003,16(6):41-45.

[11]Nitta Miyuki,Kobayashi Hidetaka,Ohnishi- Kameyama Mayumi,et al.Essential oil variation of cultivated and wild Perilla analyzed by GC/MS[J].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2006,34(1):25-37.

[12]Habegger R,Schnitzler WH.Aroma compounds in the essential oil of perilla red(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J].Journal of applied botany and food quality - angewandte botanik,2004,78(3):141-143.

[13]郭群群,杜桂彩,李荣贵.紫苏叶挥发油抗菌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3,24(9):25 -27.

[14]阴健,郭力弓.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632.

[15]李国清,王天元,郑久利,等.紫苏茎叶抽提物抗菌能力的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3,99(6):55 -56.

[16]梁明华,曹毅,张晓蓓,等.紫苏对动物微血管的影响和作用机制[J].中国微循环,1997,1(2):115.

[17]丁树利,朱兆仪.紫苏属植物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4,9(1):4.

[18]胡晓丹,张德权,杜为民,等.紫苏提取物对紫苏油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7,28(8):118 -120.

[19]全香花,纂秀芬,刘洪玲.紫苏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况[J].中医药信息,2003,20(2):21.

[20]张洪,黄建韶,赵东海.紫苏营养成分的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8(1):50 -52.

[21]顾文娟,朱陈珏,张建梅.紫苏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8):26 -28.

猜你喜欢
紫苏叶紫苏挥发油
紫苏叶多糖的双酶法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夏天宜与紫苏常相伴
陇南茴香籽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云南化工(2021年11期)2022-01-12 06:06:22
紫苏叶的营养价值及其产品加工研究进展
农产品加工(2020年3期)2020-12-21 02:45:44
岁岁紫苏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孕妇可以用紫苏叶 泡脚吗?
养生阅刊(2019年8期)2019-09-10 07:22:44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青青紫苏
青青紫苏
青青紫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