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治疗长期肝酶正常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HBV感染疗效观察

2012-01-29 17:20童庆东陈菊梅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31期
关键词:乙肝病毒感染者干扰素

童庆东 陈菊梅

在临床工作中常见到长期肝酶正常的HBV感染者,但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存在隐匿性进展性肝病,甚至是肝硬化的改变。所以这部分人群,尤其是肝组织病理改变已达中度以上改变者抗乙肝病毒治疗显得尤为重要[1-2]。目前国内抗乙肝病毒治疗主要还是以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为主,本文将就这部分患者行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治疗是否有效进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所选病例均为2004-2010年就诊于本院感染科患者。所有病例诊断标准均符合2000年全国肝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3]。将31例随访3年以上肝酶正常的HBV感染者设为观察组,其中男27例,女4例,年龄22~45岁,平均33.7岁;均为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肝组织病理改变为中度(G3)29例,重度(G4)2例。随机抽取同期住院33例病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6例,年龄21~46岁,平均34.1岁;均为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肝组织病理改变为中度(G3)31例,重度(G4)2例。两组病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查HBV-DNA均>103 IU/ml;均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并排除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其他代谢性、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可能[4]。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1b干扰素500万IU肌肉注射,1次/2 d;疗程12个月,比较两组间的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数及HBV-DNA的阴转数。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BV-DNA阴转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HBV-DNA阴转的19例,有效率61.3%;对照组HBV-DNA阴转的21例,有效率63.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HBV-DNA的阴转方面的治疗效果差别较小。

2.2 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乙肝病毒e抗原血清学转换发生16例,有效率为51.6%,对照组乙肝病毒e抗原血清学转换发生17例,有效率为51.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及对照组乙肝病毒e抗原血清学转换方面的治疗效果差异不大。

以上结果提示不论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两组均有较明确的治疗效果,只是两组间治疗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乙肝病毒感染者在我国是一个很大的绝对数字,大约有9千万人数,占我国人口比例很大一部分,其工作、社会活动均存在很大问题,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可见长期肝酶正常的HBV感染者,即所谓的“健康携带者”。同时也因为目前治疗乙肝存在一个长疗程、疗效不确切的问题,再加上相关的健康教育欠缺,人民群众知识水平整体低下,尤其是医学常识的匮乏,所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当前社会上各种名目的“中草药、转阴秘方”广告应运而出,患者选择尝试有一些明确承诺可治愈的,广告上的所谓的“保肝、转阴王”等药物,可能也是导致本观察组长期肝酶正常的一个因素,如果未行肝组织病理活检就不能发现这一部分所谓的“健康携带者”,其实就是隐匿性进展性肝病患者。这部分患者如果不予以临床干预,极有可能会进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3.2 对长期肝酶正常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的HBV感染者行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治疗,其疗效与反复肝酶异常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无差异,提示行干扰素治疗的疗效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程度相关性较强,与肝酶正常与否的相关性较弱。所以在临床工作中是否应把肝酶的高低当作患者病情是否活动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而不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衡量指标。

3.3 因乙肝病毒e抗原阴性的病例过少未进行分析,未能就治疗前不同程度的病毒载量水平是否影响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可能也是本文总体应答率低于文献报告的一个原因[5];同时治疗过程中发现不管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年龄较轻的比年龄较大的患者应答率高,但以什么年龄段来划分,因为病例数少及笔者水平问题也未能进一步分析,有待医务工作者进一步观察研究以期取得更为全面、客观的结果。

[1]童庆东,孙家敏,伍通和,等.长期肝酶正常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1):55.

[2]高洪波,黄雪梅,张鸿飞,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组织病理改变及其与血生化和纤维化指标的关系[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6,11(3):137-138.

[3]中华医学会肝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5-61.

[4]骆抗先,朱幼芙,张鸿飞,等.乙型肝炎临床与活体组织病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83-86.

[5]骆抗先,朱幼芙,张鸿飞,等.乙型肝炎临床与活体组织病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35.

猜你喜欢
乙肝病毒感染者干扰素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警惕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治疗猪病毒性疾病中干扰素应用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肝靶向干扰素对小鼠免疫毒性的初步研究
苦参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