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足口病的处理与预防分析

2012-01-29 15:56温小兰邱跃华李英姿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17期
关键词:咽痛肠道病毒疱疹

温小兰 邱跃华 李英姿

广东省东莞市企石医院,广东东莞 523500

儿童手足口病的处理与预防分析

温小兰 邱跃华 李英姿

广东省东莞市企石医院,广东东莞 523500

目的 探讨儿童手足口病的处理和预防。 方法 回顾本院2009年4月~2011年8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0例,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患儿给予隔离,加强口腔护理,给予物理降温以及药物退热,静脉滴注或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使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以及干扰素常规治疗,并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重症患儿给予监护生命体征、降低颅内压、保护心肌等对症治疗。结果 120例患儿经过治疗后,治愈102例(85.00%),显效17例(14.17%),总有效率为 99.17%。患儿退热时间为(2.11±0.51) d,皮疹消退时间为(2.95±0.18) d,溃疡愈合时间为(3.37±0.62)d,住院时间为(3.35±1.07)d。 结论 手足口病不是危重疾病,及时治疗可以痊愈;只要预防好,不会造成大面积蔓延。

儿童;手足口病;处理;预防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多为手掌、足底以及口腔发生水疱,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常见于1~3岁的婴幼儿[1],临床表现为发热,手掌、足底和口腔出现皮疹、溃疡,一般患儿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预后良好,但是少数儿童可引发心肌炎、肺水肿以及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导致患儿死亡。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2],主要由唾液中的病毒通过空气传播,容易在托幼和学校引起流行,患儿经过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本文对本院2009年4月~2011年8月收治的120例患儿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并探讨手足口病的预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本院2009年4月~2011年8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0例,其中,男性患儿77例,女性患儿43例;年龄9~97个月,平均41个月;其中,28例患儿为1岁以内,35例患儿为1~2岁,31例患儿为 2~3岁,11例为 3~4岁,15例为 4岁以上;发病时间为2~5 d,患儿位于手掌、足底、脚趾、臀部、上肢、大腿内侧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并且疱疹内液体少,直径在1~5 mm,少数出现大些的皮疹,皮疹呈圆形和椭圆形,表面较厚,口腔内有疱疹、溃疡和皮疹,大部分患儿出现发热状态,部分患儿为中高热,体温38.0~40.6℃,平均为 38.8℃,伴有头昏、咽痛、呕吐、流涕、咳嗽、食欲不振等状态。实验室检查部分患儿白细胞总数增加,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加,所有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2],排除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有原发性疾病以及有药物过敏史的患儿。

1.2 实验室检查

对所有患儿进行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的患儿85例,有35例患儿白细胞总数升高;心电图检查98例患儿正常,22例患儿异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异常63例。所有患儿全部采集粪便、咽拭子、肛拭子送检,柯萨奇病毒A16型阳性79例,肠道病毒71型阳性41例。

1.3 治疗方法

82例患儿入院后常规隔离,休息,加强营养,注意饮食清淡,不要食用刺激性食物,对于口腔有疱疹、溃疡的患儿加强口腔护理。发热患儿先采用保守方法降温,给予物理降温,采用冰枕、冰帽,酒精擦拭,口服药物退热,如布洛芬、双黄连口服液等,同时给予镇静止惊治疗。服用有效的大剂量维生素C,或者将1.0 g维生素C溶于5%的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患儿抗病毒治疗,维持患儿水、酸碱、电解质平衡,使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以及干扰素常规治疗,利巴韦林15 mg/kg,加入0.9%葡萄糖液100 mL静滴,阿昔洛韦 10 mg/kg,加入 0.9%葡萄糖液 100 mL静滴,1次/d,肌注干扰素。合并细菌感染的患儿给予抗生素治疗,重症患儿给予监护生命体征、降低颅内压、保护心肌等对症治疗,本组患儿全部治愈,随访未见后遗症。

1.4 疗效标准

(1)治愈:患儿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正常,无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皮疹消退结痂,溃疡愈合,生命体征正常;(2)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好转,体温基本稳定,咳嗽、咽痛等症状好转,皮疹消退,溃疡好转,仍有散在的皮疹;(3)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无改善,皮疹未消退,溃疡未好转,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无减轻[3]。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2 结果

2.1 120例患儿的治疗结果

120例患儿经过治疗后,治愈102例(85.00%),显效17例(14.17%),无效 1例(0.83%),总有效率为 99.17%。

2.2 120例患儿的退热、皮疹消退、溃疡愈合、住院时间

120例患儿经过治疗后,退热时间为(2.11±0.51)d,皮疹消退时间为(2.95±0.18)d,溃疡愈合时间为(3.37±0.62)d,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3.35±1.07) d。

3 结论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见于儿童,病情发展迅速,临床表现为发热,口腔和皮肤出现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形成溃疡和糜烂,患儿出现发热、口腔痛、咽痛、饮食下降,严重者可引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儿童死亡[4],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6~8月为高峰期,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主要通过人们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可通过空气飞沫、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以及日常用品传播,常在学校、幼儿园和托儿所发生集体感染,潜伏期为2~7 d[5],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6],所以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十分重要。加强日常物品消毒,采取多通风的方式,加快病毒的扩散、稀释,使空气中的病毒量降低[7],加强饮水和食物的消毒。在肠道病毒好发季节,减少公共场所的出入,加强儿童的个人卫生,对儿童常用物品要经常消毒,勤洗手,不喝生水、多喝温开水,不吃生冷食物,食物一定要加热后再食用,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对孩子居住的房间经常进行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细菌数量。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8],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饮食合理搭配,提高机体免疫力,适当晒太阳,注意家庭室内外卫生,衣服、被褥以及儿童常用物品要在阳光下暴晒,紫外线能够杀死病菌。孩子一旦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要尽快就诊,并配合医生检查,确诊后及时隔离。手足口病不是危重疾病,及时治疗可以痊愈;只要预防好,不会造成大面积蔓延。

[1]黄艳益,刘百连.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早期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4(32):635-636.

[2]周光中.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J].淮海医药,2009,27(5):393-394.

[3]段淑红,段秀红.504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09,7(9):59.

[4]张晓景.浅谈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宣教和护理措施 [J].医学信息,2011,24(2):683.

[5]董爱红.手足口病重灾区的疾控知识宣传与预防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9):328-329.

[6]王丽华.浅谈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5):292-293.

[7]李永梅.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及治疗[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0):1057-1058.

R51

B

1674-4721(2012)06(b)-0171-02

2012-03-28 本文编辑:林利利)

猜你喜欢
咽痛肠道病毒疱疹
羊肠道病毒的流行现状及防控
夏季警惕汗疱疹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吗
痰热清治疗小儿疱疹性峡炎的疗效分析
儿童手足口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00例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喉罩在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肠道病毒EV71
凉膈散加减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