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汽车产业的材料成型专业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体系的构建*

2012-01-29 12:44刘峰张红霞曾大新张元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36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划

刘峰 张红霞 曾大新 张元好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工程系 湖北十堰 442002

作者:刘峰,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快速模具制造。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正式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2010年9月,湖北省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产业行业需求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引导高等学校紧紧围绕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相关产业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水平、办出特色,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湖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简称“产业计划”)。

根据“卓越计划”和“产业计划”,简称“卓越(产业)计划”,学生在不改变现有本科4年学制的情况下,到企业里学习一年,实行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模式,发挥校内外导师各自的优势共同对学生进行学业、课题研究、企业现场实践和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科技发展及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等[1-3]。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产业)计划”的企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强、适应材料成形生产实践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通过现场的实践与学习,结合产品设计、工艺装备、制造、管理、技术开发和企业文化等工程实际问题,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使学生达到能满足材料成形工艺工装的设计与制造生产试验和生产管理,培养能灵活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组织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1 企业培养要求

通过企业的一年学习和工作,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关于材料成形工艺、工装设计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了解行业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和专业软件使用、工程制图和语言交流能力,并掌握多媒体制作、演示技能;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规范,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熟悉试验及检测规程,具备试验仪器、设备使用的基本能力,独立完成工程材料或结构的试验及标准试验设计,具备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技术经济分析和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具有进行项目成本分析、方案设计、组织与管理、质量检测等方面的能力;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终生学习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质量、环境、安全和服务意识,以及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初步具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行业内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2 企业培养课程体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产业)计划”企业培养计划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构筑一个开放式的系统,通过累计一年的企业阶段学习和培训,到企业教学实践基地接受培训、上岗实习、项目实践、毕业设计(真题真做课题的企业),使学生获得工程师的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企业培养主要包括下面一些课程。

2.1 产业认知

通过生产现场环境,向学生介绍专业、产业、市场、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及生产现状,使学生初步了解本专业、汽车产业及企业文化、管理体系,了解企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了解材料成形生产的现状、产品设计、生产与制造工艺流程。产业认知在大一新生入校后进行。

2.2 认识实习

参观汽车主要总成的生产(发动机、车身、车架、车轮、车厢、内饰件、汽车总装等),使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熟悉生产的背景、发展现状与趋势,了解生产的材料、设备、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了解铸造、锻压和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

2.3 企业文化与实践

深入各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各企业的发展战略、市场情况、员工的职业道德及管理体系等,全面地、系统地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企业文化的基本原理、企业文化的内容体系、企业文化的演变规律、企业文化的环境分析、企业文化的比较与借鉴、建设企业文化的主体、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程序与方法、企业形象设计,认识与了解调研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企业文化特色。

2.4 专业生产实习

根据专业方向,深入相关企业进行现场实习,在企业指导教师(或师傅)的指导下,完成相关岗位的现场操作、设备维护、实践生产及相关的设计、管理等工作;掌握目前制造业中材料成形的生产水平和生产状况;学习材料成形部件的材料、设备、工艺等方面知识;掌握铸造、锻压、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与专业相关的岗位上进行训练,并在企业工程师的指导下从事一些初级的专业工作,完成导师给定的一些小型项目;加深对专业课程内容的理解,为后续的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今后所从事的专业工作打下较好的工程实践知识基础。

2.5 项目设计与实践

以实践生产的产品为项目,根据企业的实践条件,熟练使用UG、Pro/E等三维软件进行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分析,完成该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分析、生产装配选择或设计、技术文件的编制。

2.6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使学生亲身体验食品生产实际,熟悉生产过程,掌握生产基本技能,学生应用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组织生产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吃苦精神、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职业素质,为学生毕业后尽快进入工作无缝对接[3],在实践生产中具体完成该岗位的运作。根据给定的毕业设计任务,到项目所在工厂及数家相关工厂进行专题调研,了解企业的产品、原料、工艺及管理手段,作为毕业设计的依据或者参考。专题调研应具有针对性。

2.7 毕业设计

以实践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技术改进、产品开发为项目,完成项目方案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达到生产的要求。由企业工程师/学校教师联合指导,针对企业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反复试验,获得对实际生产有一定意义的研究结果,同时学生的专业水平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极大提升。

3 政校企联手搭建企业培养平台

建设支 持 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作)教育模式的实践教学条件,在“卓越(产业)计划”框架下,生产企业不仅限于提供实践平台,更重要的是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产学研结合”是工程教育的本质要求,工程教学要从学校的内部培养走向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企业具备真实工程环境和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在共同培养的过程中,高校教师深度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对产业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认识更加清晰,可以更好地拓展“产学研”结合的深度和广度[4]。建设工程创新中心,拓展产学研基地的教学功能,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搭建平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原有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与企业深度合作,已经建立符合该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企业培养基地。

4 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专任师资队伍

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任教师,将以同时具有较高学历和在企业、设计院、研究所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为主,其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任教师必须具有到相关生产单位实习锻炼半年以上的经历。同时,学校应完善教师的职称聘任、考核和培训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推进专任教师队伍的建设[5]。一直以来,本专业强调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对于新进教师指派工程实践丰富的老教师作为指导,制定培养计划,安排到相应的企业进行脱产锻炼一年以上,校内培养时间两年。

参与进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企业兼职教师,依侧重有不同要求,以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师为主;企业授课教师必须是在专业相关的企业工作,经验丰富,是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技术和管理骨干;企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是具有较深厚宽广的工程实践背景的企业高级工程师或中高层领导,且能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应的工程实践环节。

此外,应该构建健全的校企共管的教学管理机制和专业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由学校和企业组成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专家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构建学校与企业共同负责与管理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由学校、教务部门、院(系)三级的教学保障体系,使教学质量成为领导干部、教师和管理人员共同重视的工作;要有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运行和实施质量保障体系,使教学质量得以改进、提高和不断完善。

卓越(产业)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包括学校、企业、地方政府在内的全社会的支持。本专业本着CDIO的理念,结合汽车产业的实践改革课程体系,通过注重培养学生外语、计算机应用和公文写作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对项目的构思、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吸收世界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建立符合面向汽车产业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实现面向汽车产业的卓越(产业)计划人才培养计划。

[1]吴福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培养过程的问题思考[J].现代商业,2011(14):286.

[2]钟勇强,朱艳茹.交通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途径的探讨[J].科技导刊,2011(18):11-16.

[3]赵中敏.探索“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6):25-26.

[4]张建锋,黄廷林.基于“卓越工程师”目标下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1,30(5):93-96.

[5]刘达玉,唐仁勇,郭秀兰,等.基于卓越计划的食品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11(9):129-131.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计划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青年工程师
大作为 走向卓越
暑假计划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