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峰,伍玉萍
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邵阳市中心医院药剂科,湖南邵阳 422000
莫西沙星是具有广谱活性和杀菌作用的8-甲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第四代喹诺酮的代表药物。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非典型致病菌和厌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由于其在肺、肾及皮肤组织的血药浓度高,所以在治疗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外,该药还不需要做皮试;给药次数少、1 d仅需给药1次;安全性高,对肾功能受损和(或)轻度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均不需要调整用药剂量,所以,深受临床医生欢迎。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腹泻、静脉刺激、心脏QT间期延长等,除恶心、腹泻外,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3%[1]。笔者在近日的临床药学工作中,发现了1例莫西沙星的不良反应,为了引起临床应用的重视,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30岁,已婚,于2011年5月17日起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7℃,伴畏寒,于当天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静脉滴注克林霉素。2011年5月18 日血常规示:WBC 14.4 ×109/L,N 84.4%,PLT 128 ×109/L。2011 年5 月 20日血常规示:WBC 7.6 ×109/L,N 85.7%,PLT 16 ×109/L,予以头孢西丁钠输液。2011年5月21日以来患者出现胸闷、气急、咳嗽、咳痰、痰呈咖啡色,偶呈血性,平卧时症状加重,我院胸科CT和X线片示双肺多处高密度阴影,予以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2011年5月 22日血常规示:WBC 9.9 ×109/L,N 75.02%,PLT 12 ×109/L,且在本次疾病过程中,患者自述在家曾服过安乃近、感冒退热颗粒、双黄连等药物,体温未能下降至正常,最低达到38.5℃,当天以“血小板减少”入住我院血液科,予以升血小板、抗感染治疗,病情逐渐有所好转。2011年5月27日血常规示:WBC 17.94 ×109/L,PLT 194 ×109/L;6 月 4 日血常规示:WBC 9.0 ×109/L,PLT 339 ×109/L,由于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正常,6月5日则以“双肺感染:细菌、真菌混合性感染”转呼吸科进一步治疗,呼吸科予以莫西沙星、伊曲康唑抗感染治疗,病情逐渐有所好转;6月19日起患者双上肢及腹部出现片状皮疹,不痒,遂停用莫西沙星、伊曲康唑,并对其皮肤出现皮疹的原因进行分析。
药物性皮疹是指因用药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多见于抗菌药物、解热镇静剂及安眠镇静药[1],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中不少环节至今处于研究阶段。皮疹可分为两型,一种是变态性反应,与药物的作用和剂量无关,另一种是非变态性反应,与药物的作用和剂量有关,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皮疹又可细分为下列五型:荨麻疹型、麻疹型、多形红斑、固定性红斑及剥脱性皮炎[2]。
对于药疹的临床分析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3]:有用药史;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是在用药后4~20 d,或者出现于再次用药后几分钟到24 min;可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尤其以发热多见;起病迅速;病程为自限性,停用致病药物后病变即趋于消退,且无反复发生情况。
结合本例患者,观察皮疹出现前4~20 d所使用过的药物(主要考虑上述所提到的抗菌药物、解热镇痛药及镇静催眠药),因本例患者未使用镇静催眠药,而解热镇静药(感冒药属于此类)服用时间较长,已超过20 d,暂不考虑,认为此次皮疹主要与抗菌药物有关。
回顾本次起病以来患者所用过的抗菌药物,有克林霉素、头孢西丁、头孢吡肟、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伊曲康唑,由于前5 种药物使用日期比较久(已超过20 d),暂不考虑,笔者认为,本次皮疹与莫西沙星、伊曲康唑有关,再则,观察到伊曲康唑已连续用药近18 d,如果出现了皮疹,则应该早有症状,所以,推测皮疹的出现可能与莫西沙星有关。于是,在2011年6月11日停用莫西沙星,改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予以赛庚定口服抗过敏治疗,2011年6月15日查房时发现患者全身皮疹较前明显变淡,2011年6月18日查房,患者未见明显皮疹,支持皮疹的发生与莫西沙星有关的推测。
文献报道,莫西沙星在临床试验中有0.1%~1.0%的患者发生皮疹、瘙痒及多汗[2]。本次病例中所出现的皮疹不良反应也在莫西沙星说明书收录范围内,不属于新的不良反应,但是回顾本次病例的临床治疗过程,笔者深深体会到在临床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对皮疹诊断依据的掌握以及对已发皮疹的处理措施,如发生皮疹时,应首先停止使用可疑药物,同时多饮水或者静脉补液,加速药物排出,另外可给予过敏药物(非那根、异丙嗪、西替利嗪等)口服治疗,如果局部痒感明显的话,可以外用止痒药[3-5]。
总之,笔者希望通过此例病例报道,能引起广大医护人员、临床药师对莫西沙星不良反应的重视,提示临床用药应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做好不良反应的防治,虽然大多数药疹是不可避免的,但有些药疹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在治疗疾病前应注意下列几点:①用药前应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过敏或结构相似的药物;②用药有针对性,尽可能单一用药;③用药后如果出现皮疹、瘙痒等异常时,若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应停药观察;④应用青霉素类常见致敏药物时应按规定做皮肤敏感试验;⑤已确诊为药疹者,应将致敏药物记入药历,避免再次误用[6]。
[1] 柳高,陈倩,张丽,等.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药物反应报告一例[J].军事进修学院学报,2009,30(3):325-328.
[2]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203-204.
[3] 孙慧萍,李霞,吴芳.哪些药物容易发生皮疹[J].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2006,12(6):87-88.
[4] 张艳.阿昔洛韦相关不良事件1例[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6):98-99.
[5] 龙振华,张石革.药物性皮疹及其药物治疗[J].中国药房,2005,16(15):1199-1200.
[6] 凌芳,倪鸿昌.我院近10年102例住院药疹临床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29):2303-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