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学 文
要善于从“瓶颈”中看到潜力和光明
□本刊评论员 学 文
何谓“瓶颈”?《现代汉语辞典》对其的定义是:瓶子上部较细的部分,比喻事情进行中易发生障碍的关键环节。
其实,“瓶颈”与困难可谓是“同义词”。正像任何事情都有困难一样,也会出现“瓶颈”问题。对国土资源管理人员而言,时下,经常面临的就是资源“瓶颈”问题。
那么,面对资源“瓶颈”,我们应取何态度?一种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消极等、靠、要;另一种是以积极的态度看待“瓶颈”,善于从“瓶颈”中看到潜力,看到光明,化压力为动力,从而实现新的跨越。笔者认为,后一种应是我们采取的态度。
何以见得?因为任何工作中“瓶颈”或称困难都是客观存在的,视而不见是不妥当的。在唯物主义者看来,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因素,“瓶颈”中也往往孕育着光明的前景和希望。一旦某个“瓶颈”问题得以破解,事物必然会得到新的提升,进入新的境界。无数事例还表明,任何“瓶颈”都是可以克服的,问题是人们对“瓶颈”要有正确的认识与良好的态度取向。
回顾河南国土资源系统走过的12年历程,实际上就是在破解“瓶颈”问题上不断有所作为的历程。
请看——
一方面,河南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1.21亩;河南又是粮食大省,对全国粮食安全负有重任;土地和矿产资源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全省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加之历史欠账太多,对建设用地提出了刚性要求。而国家同期下达用地指标只有实际需要的大约1/3。
总之,现实与要求差距较大,“瓶颈”现象十分突出。
迎难而上,路在何方?面对这一状况,河南省委、省政府响亮提出:要努力走出一条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党组的领导下,开拓进取,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书写着国土资源管理的动人篇章。
——勇于担当,挺直腰板守“红线”。为此,坚持从体制和制度上予以保证;以建设促保护,大搞土地整治;以严格执法促保护。
——创新机制,让矿业大省再现“生机”。一方面针对现有煤矿、铝土矿等矿产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矿业权分散、资源浪费等问题,强力推进资源整合。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机制,推广“嵩县模式”,大搞整装勘查,努力实现地质找矿突破。
——节约集约,让有限资源有效燃烧。坚持向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要效益;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打造180个产业集约平台;连续多年推进“三项整治”;大力推进“工业项目上山”,等等。
——拓展空间,千方百计保发展……
诚然,任何事情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旧的矛盾和“瓶颈”一旦解决,新的问题和“瓶颈”又会以新的形式出现。这就告诉我们,决不能固步自封,躺在已有成绩上睡大觉,而是要振奋精神,再接再厉,在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中大显身手。
能否正视资源的“瓶颈”制约现实,善于破解资源“瓶颈”密码,说到底,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有无党性问题。应该看到,善于从资源“瓶颈”中看到潜力和光明,既是时代赋予河南国土资源人的神圣职责,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向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让我们上下一致,共同探索破解“瓶颈”良策,谱写河南国土资源管理新的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