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东
(南通市如东县实验中学,江苏 南通 226400)
优化教学 孕育情感 提高学生化学素质
陈卫东
(南通市如东县实验中学,江苏 南通 226400)
对于处在刚接触化学学科的初中学生来说,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地精心组织各项教学活动,从观察、实验、思维、探究能力等方面培养和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成效。
初中化学;情感培养;优化方法;提高素质
在化学学科的启蒙教学中,我们教师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教与学的理念,瞄准素质教育教学的需求,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笔者在教学中,通过激情引思、师生互动、学法指导、优化方法等方法来提高孩子们的生理、心理及文化的整体素质水平,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思辨能力和思想素质,让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与教学效率同频共振、共同发展,促进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在情感上对该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学习潜力、学习动力,让其自主地投身化学学习,并以愉快的心情、满腔的热情,自主努力地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演示的效用,用一些有趣且现象明显的实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并把实验兴趣转移到学科基础知识点的学习上来,即所谓由外行看热闹转化为内行看门道。如,笔者在化学学科教学中,注重运用蕴含着化学知识的小实验,如,无名之火(过氧化钠、二氧化碳、棉花,或高锰酸钾、浓硫酸、酒精灯)、水乳交融(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等有趣实验,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要努力学习前沿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从而增强自身的履职能力。教师要树立“身正为师”的信仰,用一生的感悟去感化自己的学生,引导他们良性发展。教学中要优化教学方法,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景交融的教学情境来活跃教学氛围,增强化学的教与学的活跃度,催生孩子们的学习情感,从而不断提高化学的教学效率。如,笔者在教学《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内容时,在课本演示实验之外补充了如下对比实验:将不溶性碱Cu(OH)2与稀盐酸反应,同学们看到现象的差异,增强了求知欲,进而理解并不是判断所有的中和反应能否发生都需要借助于酸碱指示剂;教学《离子》内容时,笔者针对教学内容有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的形成等微观表征,有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等化学用语,也有把宏观与微观架起桥梁的知识,我通过形象比喻、列表、挂图、视频等方法,巧用动画演示、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的效果,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引领其把学习注意力由宏观世界转到微观研究的重要过渡,为他们探求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了一个微观领域的窗口,通过引导其相互讨论、交流,增强他们归纳知识、获取经验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粒子性”等科学观点。
哲人说:“学贵有方,贵在得法”。在化学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引导孩子们用化学的眼光去质疑、思考、化解问题;用已有化学的知识去解释问题,让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向学生传授、渗透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并让孩子们学会使用合理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可巧妙引导学生强化记牢化学用语、化学反应的典型现象等基础知识,要帮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知识要点,理清学习思路,构建学习网络,通过联想、概括、谐音等方式方法,增加他们的记忆效果。如,笔者在教学生如何正确书写离子符号和元素化合价时,采用了如下记忆法:离子——子女离开身边——联系——打电话——挂在耳朵上,化合价——驾驾——骑马——标在正上方;再如,笔者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即高炉炼铁)”的实验中,因为操作过程中的要点较多,从安全这点考虑,笔者巧妙运用一些成语:如,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觉得好玩,而且记得牢,便于他们掌握新知识,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学会随时整理、反思,获得结论的方法,要帮助他们适时进行反思提高。如,笔者在讲解初中阶段常用干燥剂的种类、用途和适用范围前,把氢氧化钠、氧化钙、浓硫酸、铁粉等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并通过实物投影仪把各种干燥装置以及其中药品的用途和适用范围等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清楚的掌握,什么性质的干燥剂可以干燥什么性质的气体。指导他们将琐碎、杂乱的知识加以整理、细化、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
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实验中认识和发现化学变化的规律,不断提高他们的操作、推理、计算、处理等水平。通过实验不但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而且能积极调动他们动脑,引导他们学习化学知识、探索实验结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的依据课程标准内容、教学安排以及孩子们的学习基础、认知能力,因需而导、因材施教,预设一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的提问,为提高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供充分的演练机会。教师要多设计日常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实验,以提高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的能力。如:笔者引导学生探究某食品干燥剂氧化钙(CaO)是否变质?若变质,则剩余固体中有哪些成分?笔者用多种手段来突破这一难关:首先分组做实验:①取该“干燥剂”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触摸试管壁。由现象推断该“干燥剂”是否还有效?②过滤①所得浑浊物,向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向滤渣中滴加足量稀盐酸。由现象推断该“干燥剂”中一定有什么成分?可能有什么成分?③通过实验②不能确定的物质是否可通过滴加酚酞试液来判断?通过以上分组实验,让孩子们根据实验现象自主思考、讨论、分析,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再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孩子们在分析、判断、推理等过程中不断增强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孩子们能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
综观所述,在化学的教与学中,教师要从转变策略、创新模式、改进方法、引导点拨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对化学这门自然科学逐渐产生情感,从而通过认真听讲、仔细观察、积极思维、动手实验、及时总结等方面努力学习化学知识、探索实验过程,让他们在演绎科学中提高学习质效,促进教学相长。
[1]李红文.化学课堂审美化教学设计[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黄亚军.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王志国.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情感培养初控 [M].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朱智铭.化学课堂教学起始行为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张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