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90后”高职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

2012-01-29 01:58□姜
职教论坛 2012年23期
关键词:辅导员院校高职

□姜 丽 鄢 云

“90后”是相对“80后”概念而言的。笔者对“90后”的界定就是:整个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高职“9O后”学生是指从1990年到1999年年底为止出生的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中国公民。高职“90后”学生首先既有“90后”这一群体的时代特征,也有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撑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1]研究高职“90后”大学生的特点,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当好他们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急需解决的课题。

一、高职“90后”大学生总体特点

根据直接与笔者所带的“90后”大学生对他们的施教和所作的调查问卷情况,以及对所能检索到的有关“90后”大学生的调查报告、研究论文等诸多材料的分析研究,高职“90后”大学生在生源特点、思想特征、情感特征以及学习特点等分别如下:

(一)生源复杂,文化素质差

由于受招生的限制,高职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属于最后一批次录取。首先,生源情况复杂。高职高专“90后”大学生来源既可以是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也可以是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的毕业生,甚至是社会青年等。生涯复杂,不易管理。其次是生源文化素质差。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大都是基础知识薄弱或知识结构不全面的学生,他们文化素质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或生活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差。这些都使高职学生特点不同于本科院校招收的高中生。

(二)思维活跃,责任感弱化,人生观趋向务实

高职“90后”大学生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大都热爱自己的国家,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既有对传统的理想信念的崇敬与怀念,也有对理想世俗化的迷惘和困惑。“90后”的一代,思想活跃,想法新颖,喜欢追求明星和时尚元素,喜欢标新立异,表现自我,体现出人们通常观念中的“个性张扬、叛逆”等特点。“90后”高职学生虽然大部分来自农村,但由于我国经济的高度发展,他们的物质生活比较富足,加上父母的溺爱,凡事只知道以自己为中心。调查发现,高职“90后”大学生遇事并不喜欢与人合作,他们过于表现自己,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弱化,如不愿意打扫宿舍卫生,不愿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等。所以,高职“90后”大学生在思想特点表现为爱国意识强烈,但理想信念薄弱;思维活跃、但责任感弱化;人生观趋向务实,功利思想严重。

(三)自卑心重,受挫能力差,网络依赖感强

高职学生相比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内心矛盾更加突出,承受更大的精神压力和就业压力。大多数同学进入高职院校后一开始并没有完全摆脱高考失利的阴影,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或多或少有一种自卑感,认为高职院校是高考失利后无奈的选择。因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学校的知名度,就业的难度等因素加强了他们的自卑心理。高职“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受到父辈的庇护,社会经验、阅历都很欠缺,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与普通高校同龄人不同的是,高职学生的挫折主要是来自家庭、宿舍同学关系、男女朋友之间的挫折,长期以来家庭的中心地位减少了他们直接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机会,以致他们心理脆弱,受挫能力较弱。所以,高职“90后”大学生在情感上总体特点是自卑心理重,耐挫能力弱;长期依赖网络,人际关系淡漠。

(四)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控能力差

高职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属于没有被本科院校录取的最后一批次录取到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文化素质较差,往往是基础知识欠缺或不全面的学生,其生源既可以是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也可以是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的毕业生。所以这些学生理论基础不扎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有所欠缺。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自主学习的能力欠缺,以致他们很难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遇到困难便退缩放弃。很多学生是抱着混文凭的态度来学习的,或者是被父母所逼来学习,加之心智不成熟、是非观念不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所以,高职“90后”大学生在学习特点上表现为上课随意散漫,时间观念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高职“9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影响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首先是时代背景的影响。“90后”现象产生的背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发生了两件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一是改革开放;二是人口控制。[2]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巨大影响构成了“90后”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中国的经济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成功的背后,功利主义思想泛滥,“一切向钱看”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这也造成了“90”后学生对金钱的依赖和追逐。而计划生育人口控制,造成了“90后”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加倍的宠爱,使得他们大都娇生惯养,独立能力差,心理素质不高,抗挫能力低。其次是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民族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观等种种抽象的社会思潮,通过媒体网络等新兴的传播方式,这些多元文化影响着这群“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再次是网络文化的影响。网络在传递科技文明信息的同时,也有一些颓废、下流、反动的文化信息垃圾冲击着高校的德育环境,而“90后”大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良莠不分,失去是非曲直的判断能力,导致了价值观的冲突和紊乱,甚至走向堕落乃至犯罪的道路。

(二)教育环境因素。第一影响因素是家庭方面。“90后”大学生所面对的家庭环境,大部分比较优越,正赶上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人均生活标准不断提高,但不容否认,“90后”大学生成长的环境也是我国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大部分“90后”大学生的家长由于工作压力增大,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长期外出务工,进行隔代教养,这些都对“90后”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调查中8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和城镇,家长本身素质低或外出务工而导致无暇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第二因素是学校方面。从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正式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高校扩张对高校教育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尤其一些工科院校或高职院校出现重能力、轻品行的不良现象。高职“90后”大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接受素质教育的不均衡,基础差,对大学自主学习模式不适应。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陈旧的教学内容和呆板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调动不起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佳。

(三)个体自身因素。“90后”高职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自幼娇生惯养,在家中唯我独尊,占有欲强,与他人相处、合作能力较差,由此造成了他们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能力不强。他们受成长环境、社会阅历的影响,对社会问题思考深度不足,由于面对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总觉得比本科生要低一等,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容易产生偏激的看法。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不能深入认识和理解当前我国所处的社会转型期的国情,相反,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价值观盲目推崇。同时,“90后”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网络和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他们迷恋网络,沉迷电子游戏,他们的成长过程受外部影响极大,社会责任感普遍弱化,他们遇到问题,习惯性地寻找外因,而不从自身找问题,对自身的认知严重不足,这些都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3]

三.加强高职“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一)采取因材施教,进行赏识教育

鉴于“90后”高职大学生以上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他们进行赏识教育是一项很好的教学方式。他们需要更多的理解,更多的鼓励和更多的宽容与爱。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用爱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并给以充分肯定,以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教育。[4]恰如其当的赏识教育有利于重塑学生的自信心,摆脱高考失利的阴影,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当然,高职学生毕竟不同于普通学生,教师使用赞美语言时要真诚恰当,否则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思进取、自暴自弃。同时,赏识教育离不开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能力、认知水平、以及自身素质等有所不同,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水平更是参差不齐,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灵活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最佳发展。因材施教还表现在教学方式上灵活多样,如采取课堂讨论、演讲答辩、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实施教学,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社会实践,加强职业教育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能够适应社会的人才。高职学生普遍对高职教育认识不清,对自身定位不准,教师应不断强化学生职业教育,帮助学生尽快走出“读高职高专没前途”的传统观念的误区。例如,一所医学专科院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是面向基层的医学人才,教师要把专业的发展前景告诉学生。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与社区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与资金投入额度,各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硬件保障条件均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农村的医学人才还是很紧缺,就业前景广阔。因此,学生们才会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对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通过强化学生职业教育,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角色,尽快使他们认清自己所学专业的优势,从而激发出其内在的热爱专业的兴趣点和动力。

(三)重视心理教育,重塑学生信心

高职大学生相比较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他们面对更多来自心理和环境的变化,承受着学习负担重、就业难等方面的更大压力,更容易产生自卑困惑、厌学逆反等心理问题,影响其健康成长和成材。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帮助学生重塑信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对新生入学的学生开展心理调查分析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心理咨询室,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要及时加以疏导。大学一年级新生应普遍开设 《普通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等选修课程以及学校定期举办心理知识讲座,疏通他们的心理障碍,激起他们生活的热情和对成功的渴望,进而转化为追求上进的实际行动。班级可专门设立心理保健员一职,负责了解班级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和辅导员进行沟通。

(四)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沟通疏导

德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好引导和疏导工作,让学生遵守网络文明,建立网上的精神家园和价值观的净土。教师可鼓励学生把心理和思想上的困惑通过微博或QQ等形式及时发表出来。微博是基于网络的一种新媒介,“织围脖”(写微博)已经在高校成为一种时尚。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将学习思想上遇到的困惑等发表在微博上。QQ等聊天工具也是大学生日常交流的手段之一。很多班级都建立QQ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进行沟通疏导,所以,通过微博或QQ等聊天工具形式的交流和疏导,既加强了和学生的联系沟通,又帮助“90后”大学生树立健全积极的人格。与此同时,要继续发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刊校报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形成网上网下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延伸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时空,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打造立体教育平台。[5]

(五)建议辅导员入住宿舍,加强宿舍管理

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和活动的地方。因此,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相应的宿舍规章制度,加强宿舍管理,尤为重要。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高职院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与普通本科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90后”学生与以往学生也存在本质的区别,他们独立性更差,心智相对不成熟,所以学校最好安排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经过调查和访谈表明,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喜欢辅导员入住宿舍。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帮助他们答疑解惑。同时,辅导员自身素质要不断提高。作为一名辅导员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等,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注意“言传身教”。辅导员要加强师德建设,要做到以身作则,要言而有信,才能树立威信。[6]由此可见,当好一名高职辅导员不容易,根据责权相当的原则,学校和政府应该加大对辅导员队伍的保障机制建设和提高薪酬待遇。

[1]新华网.[EB/OL].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09/14/c_12550237.htm.2010-09-14.

[2]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J].江海学刊,2002(5).

[3]苏玉华.“‘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

[4]杨一仁.走进周弘:感受赏识教育[J].内蒙古教育,2007(1).

[5]檀江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P37.

[6]万馨.和谐校园视野下高校“90后”新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9(11).

猜你喜欢
辅导员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