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离农”还是“为农”
——基于历史变迁视角的考察

2012-01-29 00:44
职教通讯 2012年1期
关键词:职业农业农村

曹 晔

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离农”还是“为农”
——基于历史变迁视角的考察

曹 晔

遵循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事实,把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分为探索试办、曲折发展、恢复发展、综合改革、重点发展和面向农村等六个时期,通过大量的政策和事实的考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先后经历了“为农”、“为农”转向“离农”、“离农”和“为农”四个阶段或过程。出现短暂的“离农”也是为了长远的“为农”,是一种矫枉过正。可以说,长期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是“为农”服务的。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方向;离农;为农

专题论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机遇期

本期学术主持人:曹 晔

主持人按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2011年10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言外之意,现实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不面向农村的倾向,本期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就此进行探讨。《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离农”还是“为农”》从历史的视角提出见解。历史只能证明过去,关键是未来如何发展,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在哪儿;《县域中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能力建设途径探析》和《论农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体系建设》分别从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两个方面,对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争论农村职业教育究竟应该是“为农”还是“离农”,并且许多人经常指责农村职业教育脱离农村需要办学。为了澄清这一事实,我们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职业教育走过的路程进行系统的剖析。总体来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是面向农村的,但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离农的倾向,但从长远来看,今天的“离农”也是为了明天的“为农”。今后随着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进入平稳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应逐渐回归到“为农”的方向。

一、农业中学的探索试办时期(1958-1966):为农

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必须高度重视粮食和钢铁的生产。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钢铁工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为此,1958年农业提出“以粮为纲”,工业提出“以钢为纲”的发展方针,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跃进”。为了实现钢产量,从1957年11月开始“大炼钢”运动。经过全民运动,党中央于1958年12月19日宣布提前12天完成钢产量翻番任务。而粮食产量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并非一帆风顺。为了实现“二五”计划提出的过高的粮食产量,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由于当时认为所有制形式越公越好,生产规模越大越好,即所谓的“一大二公”,于是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人民公社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组织,需要大批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二是在《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即农业“四十条”)提出了粮食单产指标,即过黄河(由1955年的208斤提高到1967年的500斤)、跨长江(由400斤提高到800斤)。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纲要》指出,“从1956年开始,在12年内,由各级农业部门分别负责,为农业生产合作社训练初级的和中级的技术干部(包括农、林、水利、畜牧、兽医、生产管理和会计等)500万到1 000万人,以适应合作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农村普通教育的快速发展,全国特别是广大农村却有大批高小、初中毕业生升不了学。当时全国每年13-16岁的高小毕业生共有3 700万人,正规初中只能容纳700万人,缺口很大而且大多在农村。

正是基于农业合作化的发展、粮食单产要求快速提高、大量高小毕业生不能升学等等的原因,群众自发地在农村办起农业中学、职业中学等。1958年3月8日,江苏海安县双楼乡办起了民办农业中学,3月13日,邗江县施桥乡农业中学也宣告成立。17日,江苏省委召开民办农业中学座谈会,介绍海安县双楼乡、邗江县施桥乡创办农业中学的经验。陆定一在座谈会上指出:“动员群众的力量办各种职业中学,特别是创办农业中学,使不能进普通初中的小学毕业生都能升学,这是一个好办法。办农业中学,不但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大跃进,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同年3月24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教育行政会议上提出“大力举办农业中学、工业中学和手工业中学,把高小毕业生培养成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又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

由于1958年开始城乡各地大办工业、大办钢铁,大批农民经招工进入工矿企业,城镇居民人口极度膨胀。仅1958年一年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猛增到4 532万人,比1957年增加了2 000多万。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 949万猛增到1960年的1.3亿多人,3年增加3 124万。同期所增人口中约有90%属于机械增长,其中2 000万来自农村,流动期主要集中在1958年。[1]结果导致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以1960年为例,农业战线、主要是粮食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比1957年减少了4 000万人。许多地方只有50-60%的劳动力用在农业生产上,其中占相当比例的还是老弱妇孺等半劳力。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下降,直接导致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大幅度滑坡。[2]再加上从1959年开始的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大幅减产,农产品供给短缺,工业经济效益下降,国家无力负担庞大的吃“商品粮”的城镇人口。为此,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提出:“坚决从各方面挤出一切可能挤出的劳动力,充实农业战线。”“农村学校应当放农忙假。农业中学不要发展过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由于农村职业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占用了耕地,学生学习不能参加劳动,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也先后三次大幅度缩减规模。随着大批青壮劳动力陆续返回农村,1961年至1962年,农业劳动力逐步回升到2.13亿人,超过了1957年的水平。加之农村政策的调整和支农措施的落实,1963年农业生产形势开始好转,农业职业中学又开始快速发展。农业中学学校数从1963年的3 757所增加到1965年的54 332所,在校学生数从24.57万人增加到316.69万人。[3]此外,为了缓解城市就业的压力,1963年10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纪要》中提出:“当前,安置城市需要就业的劳动力,主要方向是下乡上山。下乡上山的主要办法,是到农村人民公社插队。”“职业教育应当主要面向农村,积极培养为农业服务的农艺、林业、畜牧、渔业、农机、医药卫生、会计、统计、供销等方面的人才,为城市青年学生下乡上山创造条件。”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无论农业中学的开始创办,还是后期为了支持农业发展进行压缩减少,以及城市办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都表现为为农服务的宗旨。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曲折发展时期(1966-1976):为农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受到极大摧残。在“文革”的前期,中等专业学校大幅度减少,技工学校能够存留的也几乎变为工厂;“文革”后期的1971年,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学校数量在逐渐恢复,而农村的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在整个文革期间却销声匿迹。究其原因,除了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属于民办性质以及自身办学条件差等原因外,还有至少两个方面的重要原因:(1)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建国后,党和国家一直倡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但规模较小,方法也较为温和。然而从1966年开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一场强制性的政治运动。究其原因除了主观上“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是“反修防修”的需要,是缩小三大差别的需要,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需要。客观上由于1966-1968年的文革高潮已经过去,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初期目标已经实现,但三年“文革”动乱,国民经济却遭到严重破坏,工厂停工,企业停产,学校停课,无法安排近400万“三届大中专毕业生”,让这些青年继续留在城市,必然加剧本已混乱不堪的局面。同时,“老三届”不“清淤”,更多的学龄青年无法入学,现实迫使知识青年走向农村、边疆。这一时期,全国共有1 600多万知识青年走向农村、走向边疆。上山下乡的高峰在1969-1971年,三年内,全国有573万知识青年到农村落户。[1]大批知识青年到农村,给农村职业教育至少带来三方面的影响:一是大批知识青年落户农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科技、文化落实的局面;二是大批知识青年落户农村为农村普通教育提供了大量师资,促进了农村普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农村职业教育;三是大批知识青年到农村,增加了农村的负担,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已没有举办职业教育的能力;(2)高、中等农业院校搬到农村办学。1965年9月23日,农业部发出《关于高、中等农业学校迁往农村办学问题的通知》,指出:“高中等农业院校必须面向农村,面向生产,有计划、有步骤迁往农村办学”。1968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转载《红旗》第五期的调查报告,提出“农业院校统统搬到农村,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此后,许多农业院校搬到农村办学,实现了教育与生产、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如1970年1月17日,辽宁省革委会决定,将沈阳农学院一分为四,到农村去分散办学。高等和中等农业院校搬到农村,一方面使农村兴办职业学校必要性大为减弱,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农村职业学校的取消,职业教育出现了真空白,要求以其他形式来填补。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式是可以改变的,但农村对职业教育的需要是不能改变的。

三、农村职业教育的恢复发展时期(1980-1989):为农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1978-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持续增长,从原来不到6 000亿斤,连续跨越6 000亿斤、7 000亿斤和8 000亿斤三个台阶,到1984年超过8 400亿斤。从此,中国粮食生产初步告别了粮食短缺时代。当时由于城市和工业的经济体制还没开始改革,农村经济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农业的比较效益较高,农民纯收入大幅度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极大地缩小。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之比1978年为2.5∶1,1984年降为1.7∶1,这一比例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最低的。因此,1980年中等教育结构调整中,恢复后的农村职业学校,大部分是农业中学。在1980年产生的3 314所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中,农业中学为2 924所,占了88.23%。[4]1982年1月,中共中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中指出:“县级以及县以下农村的中学要设置农业课程,有的可以改为农业专科学校”。1983年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必须抓紧改革农村教育。……,有步骤地增加农业中学和其它职业中学的比重”。1983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统筹规划,有步骤地增加一批农业高中和其他职业学校。除把一部分普通高中改为农业中学外,还要根据可能,新办一些职业学校。”同时要求:农村普通高中开设必要的职业技术课和劳动课,初中增设劳动技术课;或在三年级时,分为普通科和职业科;或试办农村初级职业中学。对“三后”生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从国家的上述政策文件来看,农村职业教育以发展农业中学为主。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来看,1984年职业高中毕业生分科统计中,农林科类专业设置的比例高达37.11%。

1984粮食大丰收,并由长期以来的供不应求首次变为供过于求,农民面临卖粮难的问题。198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打破了多年来不允许农民自由迁徙的禁锢。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拉开农村经济结构全面调整的序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从1984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截止到1991年全国乡镇企业已吸收9 6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1986年,国家科委实施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星火计划”。1987年,农牧渔业部组织实施全国农牧渔业丰收的综合性计划(即丰收计划)。为给“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的推行培养农技人才,奠定发展基础,1987年,原国家教委在山东平度召开“全国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经验交流现场会”,要求农村教育一定要面向本地需要培养人才,并决定在全国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1988年,国家教委组织实施“燎原计划”,旨在通过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了推动农村教育改革,为实施“燎原计划”提供示范,国家教委决定会同各省,在实施“燎原计划”的县内重点抓好约一百个县,作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实验区。此后又相继在全国建立116个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和30个地区联系点,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198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情况报告》的通知中指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确立为振兴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为农民劳动致富服务的办学思想,并逐步形成培养初级和中级技术、管理人才的能力。城市各类专业学校毕业生的去向也要有一部分面向农村”。提出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思想。这一时期,尽管农村职业中学已开始发展二三产业的专业,但当时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主要实行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为乡镇企业服务;另一方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开始起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还十分有限,许多大城市限制农民进程,农村职业学校二、三产业专业主要是针对当地非农产业发展的需要而兴办的,农村职业教育仍然体现“为农”的宗旨。统计资料表明,在1989年职业高中分科统计中,农林科专业毕业生比例仍高达23.77%。

四、农村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时期(1990-2001):“为农”逐渐转向“离农”

1984年粮食大丰收,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造成土地、资本、劳动力资源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由农村转向城市,出现了粮食等农副产品大幅度减少的局面。国民经济开始进入为期三年的“治理整顿”时期,使大量从农业中流出的资源返回农业,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粮食连续几年大丰收,1991年又出现了相当严重的“卖粮难”、“打白条”现象,大路农产品滞销,农业的比较效益下降,农民收入减少。同时,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取消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按计划凭票证供应的制度,为农民流动到外地或进城打工创造了条件。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全国出现开发区热、房地产热,接着带来能源、原材料和基础产业投资的热潮,带动了产业扩张,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农民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也从80年代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转向了“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1992年,全国陡然出现4 600万大规模流动的“农民工”,以后是连续三年的经济高涨,进城打工人员从1992年的4 600多万,增加到1994年的6 000万左右。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从以往的为农林牧渔副发展服务转为一、二、三产业专业并进。1990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工作指导纲要(试行)(1990-2000)》,对未来10年农村教育改革进行了规划,并指出:“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中,要重视办好直接为农、林、牧业服务的专业,特别是与发展粮、棉、油生产有关的专业。同时也要办好为发展乡镇、县办企业,第三产业服务的各类专业。”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农村职业学校离农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从现实来看,1991年我国粮食又一次大丰收,出现“谷贱伤农”现象,同时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农业的比较效益进一步下降,中等职业学校(中专和职业高中)农林专业开始大幅度滑坡。统计资料表明,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类专业招生数由1990年的30.14万人下降到1995年的21.15万人,下降约30%。1990年6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动员农林中专和农村职业中学做好科技兴农工作的通知》,指出:“农林中专和农村职业中学必须坚持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一方面要为农村培养大量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一定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本领的技术人员和新型农民,另一方面要利用学校具有的智力、技术优势,设备和基地等办学条件,直接为振兴农业、林业,确保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稳定增产,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服务。”从上述文件表述可以看出,当时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离农”的倾向。1995年,国家教委、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指出:“近两年来,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农业类专业在发展中遇到较大困难,一些地方出现了滑坡现象。这与实现农业现代化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很不适应。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农业、科技部门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同年6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指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坚持‘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促进‘燎原计划’与‘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的有机结合,使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农村劳动者素质有较大提高,为当地建设培养所需要的中、初级专业人才,逐步形成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农村教育体系。”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使农村教育切实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从国家教育政策对农村职业教育服务面向的强调上,可以看出现实中出现了“离农”的问题。

从统计资料来看,职业高中分科统计中农林科毕业生所占比例由1989年的23.77%下降到1995年的14.46%,再到2001年的9.25%。2001年与1989年相比,11年比例下降了61%。

五、农村职业教育重点发展时期(2002-2009):离农

2002年8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是今后一段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由此农村职业教育进入重点发展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经过多年的转移,农民工规模已达到相当大程度。据农业部抽样调查估计,1997年为4 461万人,1998年为5 481万人,1999年6 683万人,2001年为8 961万人,2002年为9 400多万人。虽说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年年在增加,但增速明显放慢,难以满足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和“技工荒”,迫使企业聘请员工从以往的老一代生存型农民工为主,逐渐转向新生代发展型农民工,拉动了2002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国家开始重视农民工的培训工作。2001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通知》,2003年3月,农业部等六部委联合制定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并下发《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开始对全国农民大规模培训。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11月,教育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的意见》,促使东部地区和城市与西部地区、农村职业学校的联合办学。国家提出“十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地区的招生规模要从2002年的每年254万人提高到350-400万人。1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出《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以缓解劳动力市场上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紧缺状况。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2004年3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的通知》。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要“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从上述政策文件来看,虽然不乏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提法,但总体上都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表现出“离农”的倾向。

从统计资料来看,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毕业生分科统计中,农林类专业所占比例由2001年的7.87%下降到2008年的3.47%,7年比例下降了56%。这一比例极大地影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六、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时期(2010-):为农

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同时,2000年我国粮食产量出现大幅度下降,此后连续4年粮食产量一直在下降,到2003年下降为4 307亿公斤,减少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水平。耕地也出现了大面积减少,仅1997-2002年,建设用地共计占用耕地109.7万公顷。1997-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7年低于5%,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低的。面对耕地连年减少,粮食大幅减产,在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和社会冲突的多重危机下,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200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连续八年下发了以“三农”为主题的1号文件,开始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以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减城乡差距。同时,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农业长期支持工业的格局需要改变。正如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当前,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为此,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来看,许多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已进入刘易斯拐点,即经济发展进入一个的新阶段,意味着工资水平上涨,劳动力开始变得稀缺。也就是说,在现有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加转移人数已没有多大的余地。甚至有人提出我国不仅出现了“民工荒”,也出现了“农民荒”,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组就新农村建设现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共涉及17个省(市、区)、20个地级市、57个县(市)、166个乡镇、2 749个村庄。结果显示,74%的农村已无可以进城打工的“剩余劳动力”,仅有25%的农村还有四十岁以下的劳动力。此外,许多研究成果也得出相似的结论。

尽管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但也出台了一些专门针对服务农村的一些政策。2005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的意见》,2005年11月,农业部下发《关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意见》,2006年7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印发<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若干意见》,对全部农村学生给予助学金资助。2007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尤其是2009年12月,财政部、发改委、教育部等部位联合下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确立了21个涉农类专业和免学费的实施办法。涉农专业免学费政策的实施,使得国家重视农业和农村职业教育从以前的政策引导,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是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服务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2011年10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建设,提升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能力等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开始逐渐走向“为农”服务的新征程。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新中国成立60多年,农村职业教育经历了1958年开始一直到八十年代的“为农”阶段,进入九十年代逐渐转向“为农”和“离农”并重的阶段,进入新世纪又转向了“离农”阶段,目前正向“为农”服务转变,表现出循环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当然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农业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的农业主要是指农林牧副渔各业,现在的农业是指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和信息服务,产中的种养业,产后的农产品加工、贮藏、流通、运输等环节,包括了农村大部分的一、二、三产业,“为农”服务的外延扩大了。总的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大多时期是服务农业和农村的,即使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也是农民矫枉过正的举措。正如清华大学秦晖教授所言:我们常以世界耕地的7%养活世界21%的人口而自豪,却很少提到另一面:以世界上40%的农民仅仅“养活”世界上7%的“非农民”。所以我国农民问题的解决就是要减少农民数量,也就是让大量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可见,农村职业学校面向城市办专业和开展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最终也是为了实现“为农”的目的。1979年,全世界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面积24.25亩,按这个标准推算,我国16.2亿亩耕地只需要6 680万劳动力。因此,尽管前面提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进入刘易斯拐点,但这仅针对目前的生产条件而言,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然需要大量转移,且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不能抹杀农民的这一需求,农村职业教育还需要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但城乡职业学校服务“三农”应各有侧重,农村职业学校的非农化转移培训应主要面向当地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或岗位,进城农民工应由城市职业学校和企业进行培训。当然,从长远来看,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未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应越来越侧重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1]杨黎源.建国后三次人口大迁徙的流动机制比较及启示[J].探索,2007(3):114-119.

[2]陈理.60年代初精减职工、动员城市人口下乡决策的研究[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6):20-27.

[3]《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181.

[4]曹晔,冯利民.我国农村职业学校布局结构与专业结构调整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5):19-21.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Far Away from Countryside”or“Get Close to Countryside”——On the View of Historical Changes

Cao Ye

Follow the historical facts of the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was divided into six periods which were called exploration,tortuous development,recover development,comprehensive reformation,focusing on development,and facing to the countryside.Based on abundant policy and factual research,our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iod underwent four periods successively which can were began with‘get close to countryside ’,then went to‘far away from countryside ’to‘get close to countryside’and then came to the period of‘get close to countryside’,and finally came to‘get close to countryside’.The appearance of transitory‘far away from countryside’was aimed for long-term‘getting close to countryside’;which was a kind of hypercorrection.That is to say the aim of long-term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for‘get close to countryside’.

countryside;vocational education;educational direction;far away from countryside;get close to countryside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中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研究”(项目编号:DJA090270)

曹晔,男,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经济。

G719

A

1674-7747(2012)01-0026-07

[责任编辑 金莲顺]

猜你喜欢
职业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