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100029)
中国传统节俗与健康系列讲座(十五)端午节节俗与健康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100029)
中国节日;风俗文化;身心健康;端午节
1.1 节俗溯源 端午节炸油条,是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传说是为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而来的。这一天,老百姓用面粉做成秦桧夫妇的模样放在烧开的油锅里炸食,取名“油炸桧(烩)”,以发泄对卖国奸臣的愤怒。因“鬼”在人们心目中是躲在阴暗角落里干坏事的邪恶代表,一些地区就把油条称为“炸鬼”,表达的同样是扬善忌恶的主题。为了操作上的方便,人们就比较复杂的把秦桧夫妇捏成面人的工序改良成用绞结在一起的两片面来代替,于是就有了现在油条的形状和与之相对应的“油条”的名字了。外国人对中国的油条了解不多,当它在巴西首都举办的食品展览会上亮相时,被一些人叫做“大粗面条”,也有人干脆称它为“不知名的中国食品”。翻译把相当于中文“炸鬼”意思的葡文“迪亚包弗利都”的名字告诉他们时,使不少人大吃一惊。听了关于油条的历史传说,他们终于弄明白了。于是,中国油条在巴西大出了一次风头,许多人携儿带女从很远的地方赶到展览馆吃“中国炸鬼”。
端午节炸油条的习俗,自然就派生出了吃油条、送油条的习俗。油条不仅成为端午节不少家庭的主食,而且成为出了嫁的姑娘要给父母送礼的内容。姑娘们大篮子、小篮子的采购,使得卖油条的生意火了一把,不少地方都会出现油条供不应求的情况。因为考虑到家庭的食用能力和品种上的需求,送油条也逐渐演变成以炸油条为主的,包括送炸油饼、炸糖糕、炸菜角等更多的炸食上来。
1.2 节俗溯源 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饮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产热量最高的还是脂肪,它比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要高出2.25倍。油条是经以脂肪为主要成分的油加工而成的,因此其产热量高于一般食品,常食油条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增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是有益的。特别是在严寒的冬天和长期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油条产生的热量能补充机体对热能的消耗,满足御寒和机体生理活动的需求。新加坡、印度一些地区有“油浴”的习惯,据说它有使人周身爽快、精力充沛、头脑清醒、情绪稳定、皮肤柔软的功效,实际上它体现的正是油中脂肪产热较高的机理。
油条虽是美味,又对机体健康有益,但也同时存在着另一副面孔,就是对人有害的一面。首先,它含的氢氧化铝如日积月累、大量聚集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有测定说,1根油条的含铝量约10mg,如果一个人每天按吃2根油条的量来计算,1个月下来的总量就是600毫克,一生的摄入量就相当惊人了。过量的铝会引起人的思维和记忆能力减弱、心肺功能下降、头发变白脱落,甚至造成反应迟钝和痴呆,最终导致人过早的衰老。特别是大脑功能本已出现退缩性变化、机能活动也相对低下的老年人,更应该限制对油条的摄入量。用X射线及电子显微镜检测的结果说明,患痴呆病的老人,脑组织中的含铝量超过常人的4~30倍,大多都有经常食用油条及油炸食品的习惯。当一个人机体内铝的含量超过常人的50%时,消化道对磷的吸收会受到抑制,血清中无机磷的水平开始下降,关节疼痛、骨骼软化和脑神经系统的病变就会出现了。其次,油条及油炸食品对人的消化功能有一定影响。它质地比较坚硬,在咀嚼过程中难以被嚼得很碎和得到充分地搅拌,油条外包裹的一层油脂又影响到胃液的分泌,进入胃肠后与蛋白酶或淀粉酶接触的机会相对减少,消化起来自然就困难一些。平常进食油条、油炸食品或脂肪较多的肥肉后,饥饿的感觉较食用清淡食品小的现象,就是这个缘故。其三,长期从事炸油条的人和家庭操厨主妇会因呼吸过多的油烟发生“油醉”的现象,轻微的表现为无食欲、喉头不爽、欲吐不能、胸闷头昏、四肢无力,严重的还会引起呼吸、血压、脉搏的明显异常变化,甚至发生昏倒、不醒人事,也有危及生命的,这是因为油在高温过程中产生一种叫丙烯醛的化合物,当它及另外一些聚合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机体就会出现中毒现象。反复回锅、温度过高的油,出现中毒的机会相对较多、症状也较严重。
1.3 相关连接 把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面粉和以脂肪为主要成分的油脂组合在一起创造出的油条,是聪明中国人的独特发明,它让人们从美味中吃出科学、从食品中得到享受,这大概也是当今中国食品风靡世界、大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除面粉和油外,炸油条的原料还包括一定比例的纯碱、明矾、食盐。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原本干瘪、硬实的面块在滚烫的油锅里一滚,就变成了膨松、脆黄的美食了,真有魔术般的变幻之妙。它包含着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用化学反应式表达就是:6纯碱+6水→6小苏打+6苛性碱 油炸加热 3纯碱+3水+3二氧化碳↑。其中还产生了具有中和胃酸、保护胃壁粘膜、对胃溃疡有直接治疗作用、被称为“带着香味的胃舒平”的氢氧化铝。
油条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不可不吃;长期食用油条可能会给人的身体带来一定影响,不可多食。古人一般在五月的端午节和八月的“秋报”——喜庆丰收之时才把油条作为改善生活的特殊食品食用,平时食之甚少,所以并不为病。如今,油条被作为中国人生活中的寻常食物对待,不少地方几乎是天天必食之物,这个问题就有引起警觉的必要了。如何合理安排饮食,每个人心中都要有个谱儿。
2.1 节俗溯源 在端午节这天,娘家人要为已出嫁的姑娘送扇子,是在我国流传较广的婚俗之一。因为“扇”与“善”谐音,送扇子是希望姑娘能“生个善子”。在河南,送扇子是在当年(或次年,这决定于结婚的时间)的端午节。还要送两个用秸杆扎成的圆形锅拍,不仅要“好事成双”,而且要使日子过得“团团圆圆”。在河北,还要送竹枕、凉席,自然与消暑有关,是父母对出嫁后姑娘关怀的一种体现。在北京,送扇子的时间不在端午节,而是在新婚的次日,是男女结亲双方一项重要的“会亲家”礼节。同时,还要送条精美的带子,是要“带来儿子”的祝愿。
扇子在我国历史悠久,主要品种有羽毛扇、纨扇、蒲葵扇、竹篾扇、芭蕉扇等。折扇较晚,是15世纪由朝鲜传入我国的。扇子最原始的功能是逐暑取凉,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已明确提出“以扇逐暑”的话,刘安等的《淮南子》中亦有“炎火凿池,披裘而扇,不能救也”的论述。当然,它的功能和兼职是不断在增加着的。在官场,它成了权力的象征;在文人手中,它是贴身的装饰物;在戏剧舞台上,它是一种多彩的道具,甚至被赋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神秘作用,像摇鹅毛扇的诸葛亮就是人们熟悉的代表;在老百姓那里,它身价不高,不过很实用。用它扇风助火,用它当坐垫,用它驱赶苍蝇、蚊子等,生活中的许多地方它都被派上用场。
在国外的西班牙,扇子上演绎出复杂的情人“扇语”,以表达各种隐含的情感。如缓缓摇动扇子,是说“你对我无动于衷”;手持打开的扇子离去,是说“请别忘了我”;把食指放在扇骨上,是说“我们必须谈一谈”;用左手摇扇,是说“你不要向她献殷勤”等。
2.2 健康话题 扇子带来的空气流通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益处,这是古人都已经认识到了的。它通过对流散热,使人周围的空气活动开来,可暂时调节人体周围的温度,会产生一种凉爽感。从健康学角度看,摇扇还是一种对身体有益的运动,对健身和一些疾病的防治有一定作用。首先,摇扇子需要运动人的臂膀,这对手部和上肢的血液循环是有促进作用的,还有利于肩关节肌肉、韧带力量和协调性的加强。其次,摇扇时头部的不停活动和左右双手的交替运动,还有利于大脑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以改善脑部的供血和脑血管的弹性,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专家建议,还可以针对使用者的不同爱好和表现出的症状,选用与之有针对性的香味药物做成扇面和扇骨,或使用时直接在扇子上喷洒上这类香水,通过扇子摇动时风的流动,把香气送入人的大脑,从而起到健身疗疾的作用。
尽管电扇、空调的出现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但它们存在的固定性和不随意性缺陷,还无法动摇、替代手摇扇子所具有的位置。它们对健康带来的挑战,更促使人们愈发产生了返朴归真的思想,引发起人们对古老的手摇扇子重新认识、刮目相看。长时间使用电扇,会降低机体对温度的适应性和调节能力。它吹出的强烈的冷风,在使部分皮肤表面降温的同时,也造成这部分皮肤血管的收缩;而没有接触受风面的那部分皮肤的血管,则仍处于扩张状态。为了保证机体功能的相对均衡,相关组织器官必须加倍工作,这势必会加重它们的负担。加之电扇长时间运转中,机械摩擦产生的类似噪音的影响,使许多人表现出头痛、头晕、腰酸、肢麻、心烦、失眠、疲劳等全身不适的症状来,有的还会发生感冒。专家建议,吹电扇不要连续吹,不能用大风吹,不可对着人直吹,睡眠时最好不吹。与电扇相比,空调有降温速度快、制冷面积大且比较均匀等优点,但其对神经、血管造成的剧烈刺激也远比电扇大得多,长期吹空调造成的关节炎、胃肠功能减弱、月经失调、晕厥、中暑等疾病屡见不鲜。德国有关方面对生活于空调环境中的250万人的调查发现,其中的160万人有不适的感觉,表现出感冒、过敏、风湿病、粘膜干燥、情绪紧张、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有报道说,空调还会导致某些细菌的传播和生存,引起结核病等的流行。1976年8月,在美国费城一家宾馆召开的由5000人参加的军团退伍军人会议上, 221人出现了原因不明、诊断不明的发烧、咳嗽、胸痛等肺部炎性症状,造成34人死亡。最后的调查结果证明,这是由于空调冷热交换系统引用附近河中带有病菌的水进行冷却时而造成的。流行病学家们把这种细菌命名为“军团杆菌”,这种莫名其妙的病就是“军团病”了。专家建议,使用空调应掌握舒适而不影响健康的基本原则:室温以25~27℃为好,不宜低于22℃。室内与室外的温差以5~10℃为宜。
2.3 相关连接 因扇子形成的扇文化,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扇为戏名的有《桃花扇》,写出了一部南朝兴亡史。以扇子入书的更多不胜数,知名的像《封神榜》中能将人扇为灰烬的“五火神焰扇”、《西游记》中威力无比的“芭蕉扇”、《红楼梦》中用扇子扑蝶、《水浒传》中用扇子引出生辰纲、《金瓶梅》中从扇子开始了一场风月纠葛等。以扇为诗,是扇文化支撑的力点,无论是西汉班婕妤的“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东汉班固的“来风堪避暑,静夜至清凉”,还是梁何逊的“摇风入素手,召曲掩丹唇”、唐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等,都是咏扇的绝唱。以扇作画题字的,自古迄今更不罕见,在扇面上作诗、题字、绘画之风起于何时,说法不一,起码在汉时就有是不争的事实,“班姬题扇”的典故就是明证。有说它发端于三国时期,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曾为一老妪在扇面上题字的事一直被传为美谈。据说他的儿子王献之也是扇画的高手,有不少作品还成为传世之作。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也有“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说法,与“三国说”相吻合。之后,画扇之风日盛,至宋时达到高峰,扇文化也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宋代扇画艺术的兴盛,与当时绘画艺术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山水花鸟画的极大进步,对方兴未艾的扇画艺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书继》中载:“政和间,徽宗每有画扇,则六宫诸邸竞皆临仿一样,或至数百本”。看来,皇室对这一艺术的喜好和重视也是促成扇画传播和发展的推动力之一。扇画的自成一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含义,也逐步脱离了其原有的实用性。明清以来,扇画艺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除皇室显要、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外,民间的各色扇画也丰富起来,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专营扇画的商店,一些书画家还有了自己的扇庄。扇的用料也越来越考究,扇面的材料由纸而绢、发笺等多样,色彩由单纯的白色而泥金、柿青、湖色、珊瑚等多种。最珍贵的当属泥金色,它以华丽、富贵著称,其中又有泥金、屑金、洒金、冷金、半冷等数种。扇骨的材料讲究更多,什么紫檀、象牙、玳瑁、乌木、棕竹、毛竹等应有尽有,清代的《杖扇新录》中说的“骨用湘妃、桃丝、乌木、檀香、象牙、玳瑁等一切珍奇之品”的话,就是对它的总结。这些材料还要经过反复的打磨、髹漆、雕刻、镶嵌等复杂的工艺流程,最终使每一把画扇都能显示出个性来。
我国民间历代都有喜爱收藏画扇者,不少人还是收藏大家。从他们的藏品中,人们可以窥视到中国扇画艺术之一绝。近代名家中,收藏画扇者也大有人在,如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一生收藏画扇近千把,其中有12 把“生肖扇”,分别出自12 位名家之手,如钱文兵的牛、张善仔的虎、洪庶安的兔等,尤显珍贵。书画家吴湖帆,苦费心机,用了20多年时间收集到清代70 多名状元的画扇,现藏于苏州博物馆内,一直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大画师徐悲鸿也是酷爱扇画的主儿,他特意刻制了一枚“悲鸿生命”的印章,盖在他喜欢的画扇上。掌故作家郑逸梅称画扇是“书画皆绝的珍品”,他收藏的各种画扇也有三、四百把。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代名扇有300多把,把把都有连城之身价。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5.053
1672-2779(2012)-15-0082-03
韩世辉
201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