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蓉
戏剧范畴的课本剧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所具有的内容广泛、形象生动、激发兴趣和教育感化等优势,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给予的。[1]上好一堂语文课本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在编剧演剧的潜移默化中,还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的情感品质,因此,课本剧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尤其是在提高高职语文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十分重要的作用。
面对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面对高职学生每况愈下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在现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重拾学习语文的兴趣,迅速掌握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是高职语文教学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课本剧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品质。可以说,课本剧教学不仅继承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等语文课程标准外,还创新增加了情感、价值观和态度等更多的维度,扩大了语文的教育作用。通过近一年半的探究实践,笔者认为,课本剧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活动促教学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够很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而且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契合了新一轮高职语文教学模式研讨改革的内涵和方向。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牢固的文化知识,更需要使学生拥有“一专多能”的能力结构。笔者认为,在高职语文课堂进行课本剧教学,尤其是将历史、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知识能力融合到语文课堂之中,通过学生的自主式参与,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的语言转换、口头表达、联想创造、组织协调等各方面能力,在课本剧的排演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实践,有利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高职学生普遍基础差,底子薄,无论是在学习的兴趣上,还是在学习的能力上,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在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下,语文课堂往往是教师一人讲,大部分学生更多地是处于游离状态,个别学生更是从内心抵制、不接受。课本剧教学中通过教师“搭台”,让学生“唱戏”,不仅可以活跃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沉闷气氛,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和自信。
笔者认为,语文课本剧教学,既要扣住语文教学的基本工具性,又要契合人文性;既要保证高职教学大纲要求的落实,又要创造性的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一是教学目标要“活”,既要契合大纲,又要符合职校学生现有特点;二是课堂要“活”,既要严格教学规范,又要打破传统教学环节;三是学生要“活”,既要充分发挥好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又要发挥好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确保活动方向不偏离。[2]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在课本剧的排演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等。对于学生在排演过程中的一些失误,教师不应居高临下地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给学生,而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去领会、去体验,和学生一起分享“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真正变讲台为“舞台”,留给学生大量的发挥空间,使学生在“做中学”,活跃课堂气氛,切实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精神。
强调学生主体,并不等于教师放任自流,相反,对教师的指导、协调将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如在排演小说《项链》中的情节片段及几个人物形象时,笔者围绕剧本角色先列出提纲,然后引导学生围绕提纲展开自编创作;学生创作完毕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修改定稿。总之,课本剧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全程主导,尤其是针对综合素养薄弱、自控能力较差的高职学生而言,教师及时、正确的引导是确保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每个学生由于自身特点,都有着不同的个体差异,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个体参与的情况差异较大。笔者认为,作为指导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性,重视学生的参与情况。对于那些参与积极性不够的学生,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做好沟通、协调、指导和激励等工作,把他们从旁观的游离状态拉回到活动排演的具体过程中来,给他们更多关怀和鼓励,帮助他们享受到活动的各种乐趣,自觉融入到小组的具体协作过程中去。
教师在进行课本剧教学时,必须对课本文本和作者时代背景等要素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如在组织《项链》课本剧教学中,笔者首先就安排学生读文本、写心得,要求学生课后采用网上阅读、读课本等方式自行阅读小说《项链》,并任选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模仿该角色的对话,完成读后感受200字左右。同时,在此基础上,通过网页展示、印发补充材料等方式向学生介绍《项链》作者莫泊桑,以及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时代背景,使学生对作者描述的法国贵族时代生活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为后面融入角色、进入角色,打下情感基础。
组织学生围绕角色以及文章的主题进行讨论,在交流探讨中,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和人物角色的理解把握。如在《项链》的排演前,笔者就围绕“我怎么看玛蒂尔德”话题,组织开展了小组讨论,使大家对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更加全面,对人物命运的把握更加深刻。同时,在讨论中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反思,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该如何避免玛蒂尔德式的悲剧,探讨玛蒂尔德虽然可悲,但又有哪些值得肯定的人性闪光点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使课本剧的排演主题始终处于教师的主导之中,达到活动排演与教育感悟的内在统一。
一篇文章有多个情节和角色,就课堂而言,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全部展现,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针对性地选定自己要编演的场次、角色和情节,不求千篇一律,不求面面俱到。[3]同时,以课文中的人物语言为基础,鼓励学生进行必要的调整、充实和完善,融入学生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力求人物个性突出,故事情节连贯。如在《项链》的编演中,有的学生就选择了玛蒂尔德与女仆的对话情节;有的就选择了玛蒂尔德与弗莱斯杰借项链的情节;有的甚至对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后的生活场景进行创作,创造性地编排了一个知错就改、踏实做人的玛蒂尔德励志版本,再加上学生自己生活语言的融入,整个排演效果较好。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上台前,对自己小组的创意设计以及编排所要表达的主题进行阐述,说出自己小组最精彩的创意亮点,并在全班选出最优的两个小组进入到最后的公开展示。此环节的设置,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怎样陈达自己的思路,尝试说服他人;另一方面,通过小组整体的参与竞争,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通过这种公开竞争的方式,选出自己心目中公认最好的创意设计,既可以避免人人上台课时不够的尴尬,又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后续阶段的排演中,发挥出潜在的智慧和情感。
经过前面系列环节的把关和准备,课本剧的最后演出,看似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但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如何充分协调学生个体差异性,注重群体的参与性,这是我们课本剧活动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切实把握好三个注意点:一要关注参演学生群体,帮助他们克服紧张情绪,指导修改调整台词,尤其在道具、会场准备等细节上,教师要亲历亲为;二要注意原本积极性高但不能参加最后演出的这部分学生群体,适当的安排一些排演的辅助性工作,使他们享受到活动排演的各种乐趣,自觉融入到活动过程中去;三要注意一小部分处于整个活动“游离”状态的问题学生,要提前做好思想工作,打好预防针,适当安排一些会务保障任务,把这部分学生从旁观的游离状态拉回到课本剧的教学过程中来。
语文课本剧最终的目的,是力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环节设置来看,虽然前期我们有了精心的准备,后面有了充实的编演过程和互动合作,但课本剧能否达到最终活动目的,能否走出“活动结束、教学结束”的怪圈,关键就在于后期的认真总结和综合评价。就教师而言,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和个人体验,尤其要珍视排演过程学生在个性思维上建设性或创新性的闪光点,摒弃求全责备,同时,也要明确指出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改正提高的方向。就学生而言,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价和自我反思,找一找活动中自己存在哪些不足,议一议哪个细节、那句台词最经典,评一评哪个角色、谁的编演最精彩,从而将活动的效果最大化巩固。笔者认为,这个环节的设置必不可少,否则,前面所有的努力和准备将前功尽弃。
立足高职学校培养和造就劳动和生产一线的应用性人才这一基本的培养目标,我们的课堂教学虽然结束,但教师仍然可以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培养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项链》的课本剧排演完后,笔者就有针对性的设计了三类作业:第一类,要求学生网上查阅莫泊桑的其他小说,任选1-2篇进行课外阅读,并对自己喜欢或有感触的语句进行摘录;第二类,要求学生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你对“虚荣”的看法,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第三类,要求学生向家长或身边的朋友讲述玛蒂尔德的故事,听听他们关于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的评价,尝试归纳整理出2-3条不同观点。总之,要求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中要注意两点:一是题型的多样性,尽可能留给学生丰富的选择空间;二是作业设计要富有一定的梯度,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通过认真思考,获得成功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课内课外相互促进,教学相长。
[1]刘江彦.浅谈课本剧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作用[J].新课程(中),2011(3):72.
[2]郭超峰.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9):55.
[3]肖薇.课本剧编演:有效学习之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08(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