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实务临床处置课程开发及其实践

2012-01-28 13:28:12周彩华张玲芝
浙江医学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实务能力护理

周彩华,孙 丽,张玲芝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杭州310053)

护理实务临床处置课程开发及其实践

周彩华,孙 丽,张玲芝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杭州310053)

本文提出了目前护理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问题,阐述了护理实务临床处置课程设计的新方法—运用医学模拟教学手段实施项目导向式实践教学的内涵、设计思路、教学活动内容与方法、课程考核、课程特色、教学效果评价以及该项课程开发对于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护理职业能力;临床处置能力

20世纪90年代,美国医学教育家George Miller教授以金字塔模型来表示医学生能力进阶要求,这就是医学教育界有名的“Miller金字塔”,它形象地说明了医学生学习过程中由知识积累到临床实践训练的能力发展的各个阶段。医学教育可以大致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医学生培养的早期主要通过理论教学实现对医学知识和经验的灌输、理解、记忆,而后期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对临床思维、临床操作技能等综合临床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不能替代,实践教学也不能减弱[1]。

基于米勒金字塔由知识积累到临床实践训练的能力发展规律,结合文献检索、护理岗位调研和护理专家的深入访谈,明确培养目标,重点培养护生的临床护理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2009年校院合作共同完成编写《护理实务临床处置》教材,同时新设“护理实务临床处置”工学结合课程。在完成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核心课程、职业方向课程基础上讲授这门理实一体化课程——护理实务临床处置,它以具体病例为载体采用项目导向式实践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临床处置等护理职业能力。现将该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方法给予介绍。

1 项目导向式实践教学概念及实施对象

1.1 项目导向式实践教学概念

“项目式”[2]“实践导向式”[3]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行动导向为核心”聚焦知识,以现实工作岗位的活动程序为依据,以职业服务为载体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以达到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如教学设计、组织得当,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适应新形势下的岗位需求。

1.2 实施对象

2007级护理专业(2010届)学生181名,女生175名,男6名,共6个小班(每班30人,其中一个班31人)。

2 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上,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临床护理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主线,同时结合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要求选择知识点,按“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原则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引入行业标准,依托学校模拟医院、特色护理实训基地等优质资源,针对5个基本工作岗位群(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重症)的常见病、多发病中的21个典型案例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成5大教学项目(内科疾病护理、外科疾病护理、妇产科疾病护理、儿科疾病护理、急重症疾病护理),每个病例为一个工作任务,根据病情变化进行临床处置,要求学生对典型情景案例执行综合护理或救护任务,以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应急应变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3 教学活动

3.1 运用医学模拟教学

医学模拟教学是利用模拟技术创设出高仿真模拟病人和模拟临床场景,代替真实病人进行临床教学和实践的教学方法。现代医学模拟教学以高科技为基础,以模拟临床实际情况为前提,以实践教学、情景教学和一体化教学为特征,以其有医疗环境而无医疗风险为突出特点。我校2009年建成7200M2模拟医院,其中护理实训中心设有整体模拟病房、模拟ICU、护理评估室、模拟手术室、模拟产房等。同时还注重护理人文环境的营造,让学生感受医院的氛围。通过建设护理实训中心,购置先进的、贴近临床实际的模拟设备如高端智能模型-ECS高级综合模拟人,创设模拟场景、模拟病房,运用医学模拟教学,全面实施情景式教学。

3.2 按护理程序完成工作任务

每个任务首先是“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完成“工作过程”。我们选取有代表性的21个临床典型案例如COPD伴呼吸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胰腺炎、急性白血病、颅脑损伤、食管癌、乳腺癌、直肠癌、急性胆囊炎、骨折、正常妊娠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子宫肌瘤、异位妊娠、小儿高热惊厥、先天性心脏病、小儿重症肺炎、小儿腹泻、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溺水伴心搏骤停。根据21个临床典型案例创设21个对应的模拟场景,要求学生根据护理程序完成对病人的接诊与评估、判断、提出护理问题、组织救护或护理等工作任务。

3.3 多种教学方法

3.3.1 模拟情景教学法 创设模拟工作环境,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模拟情景教学是利用学校的模拟医院、模拟病房这一教学平台,将学生置身于模拟病房的情景之中进行各项护理操作训练。除了硬件设施设备和医院一样,还营造医院的工作环境,借助高端智能模型创设出患有不同疾病的模拟病人,实现模拟病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或学生分组扮演病人、护士和家属。如外科手术前准备,让学生进行生命体征测量、备皮、灌肠、健康宣教等综合训练,并穿插一些“护士”和“病人家属”之间沟通的细节,或体现人文关怀的情节,教学过程模拟医院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缩短与临床之间的距离。

3.3.2 案例教学法 以病例为中心,紧贴临床,提高临床处置能力。医学模拟教学通过创设模拟临床情景和模拟病人,使学生灵活运用基础及各专科护理所学到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护理执业能力的综合训练。我们选取了21个临床真实病例用于教学,如在急诊室收到一位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病例,5人组成白班的护理团队,分别进行心肺复苏、洗胃、静脉输液等训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临床处置能力。

3.3.3 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以问题为基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判断、分析、思维能力。以小组为单位,首先以简要病史出现的工作任务描述,引出学习任务。如在血液科为一位白血病病人进行临床处置,通过接诊、采集病史、护理体检、作出判断、提出护理问题、组织护理,以6~8人为小组展开讨论,分组点评,最后总结评价,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3.4 实境教学法 在医院真实的工作环境,真实病人,培养学生实战能力。护理实务临床处置课程是一门深度递进式培养模式的课程,从校内的教学做一体化、开放式实训、教学实习、综合实训到行业的顶岗实习是“五环递进”式的教学模式,顶岗实习阶段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3.3.5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课程组成员根据21个临床典型案例同步研发21个《一分钟视频案例》,每次授课用该案例的《一分钟视频案例》导入课程,形象逼真、简洁直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建立了内容丰富的课程网站,运用了自主学习型课程平台、学生论坛、教学录像、网络课件库、教辅资源库等各种网上辅助现代教学手段,网上讨论与作业;课程组依据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了虚拟技术,配备“虚拟静脉注射教学系统”及教学软件等现代护理实训教学系统,为学生在虚拟教学环境下学习提供新的载体;同时每层实训室配有触控计算机自主学习系统等设备。

3.4 课程考核

注重职业能力的考核,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组成,比例为50%:50%。形成性评价即平时成绩,根据学生任务执行情况(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学习态度、完成作业情况综合评定,结合课堂提问、出勤率、技能操作、开放式实训等环节,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强调课程综合能力评价。形成性评价按5大教学项目评价组成:内科疾病25分、外科疾病25分、妇产科疾病15分、儿科疾病15分、急诊疾病项目20分。终结性评价即期末成绩。期末理论考试占50%(采用案例形式,进行案例分析)和以小组为单位任务考核占50%。

4 课程特色

护理实务临床处置课程通过构建工学结合、院校联动的深度递进式培养为组合形式即“五环递进”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高端智能模型-ECS高级综合模拟人创设的模拟场景、模拟病房,全面实施情景式教学,到校内模拟医院的开放式实训、综合实训再到校外教学基地进行教学实习,最后校外行业基地顶岗实习,呈现出深度递进式培养模式来加强学生临床护理及处置能力训练,五环递进教学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的能力培养形成到综合实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岗位护士。

5 课程实施效果

在2008-2009第二学期末,2007级护理专业学生全部护理实务临床处置课程完成后,采用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对整个课程进行反馈,调查表参照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杨玉南副教授等设计的教学效果问卷设计及调查结果问卷[4]内容包括:(1)课堂教学情况,如课堂气氛、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学习注意力等;(2)护理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情况,如急救护理知识和技能、基础护理技能、专科护理技能综合运用情况;(3)能力培养情况,如病情观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4)对医学模拟教学满意度,如实验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专业技能等共4项内容。对181名学生发放问卷181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显示,97%的学生反映医学模拟教学创新了护理临床处置能力培养模式,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学习兴趣高,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集中学习注意力;95%的学生提到医学模拟教学提高了她们病情观察、团队协作、组织决策、分析解决问题语言表达能力;98%学生认为运用高端模拟人开展护理实务临床处置能力训练,是一种很好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表示满意。

6 课程设计的意义

高等护理教育培养的总目标是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能培训,使受训者在完成学业后达到执业护士水平,能够独立运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5]。我们课程组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工作任务正是紧扣该目标而设置、利用高仿真模拟人系统及相关医疗仪器与设备完成病例情景和救护环境创设。高仿真模拟人系统支持我们同时达到多个教学目标,并且在多维环境中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增强学生获取技能的自信心;逼真的情景模拟渲染医院病房那种真实、严肃、紧张的氛围,对学生施加完成救护工作的压力,对学生感知活动、思维活动起主导和调节支配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临床教学效果看来,这种现代医学模拟教育技术使临床技能和医疗/护理流程的教学更为系统、全面,更为贴近临床实际。

[1]秦桂萍,医学模拟与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培养[M].中国医院,2004,9(8);48-49.

[2]徐国庆.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J].江苏高教,2006,(6);137-140.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杨玉南: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教学督导[J],中国医院,2008,9(12):79-80.

[5]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J].医学教育,2002,(4):23-25.

Developing and practice of clinical nursing managing course

ZHOU Caihua,SUN Li,ZHANG Lingzhi
(Zhejiang Medical College,Hangzhou 310053,China)

The author raised the practical problem of cultivation of the current nursing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stated a new way of designing clinical nursing managing course.The new way was to implement programme-guided practice teaching with medical simulation.The author illustrated the course design ideas,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eaching activity,course assessment,course features,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he course’s significance to the reform of medical practice teaching.

nursing professional ability;clinical managing ability

G642.3

B

1672-0024(2012)01-0006-03

周彩华(1964-),女,浙江平湖人,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SCG275)

猜你喜欢
实务能力护理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中国外汇(2019年14期)2019-10-14 00:58:36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抄能力
ODI实务
中国外汇(2015年11期)2015-02-02 01:29:29
FDI实务
中国外汇(2015年11期)2015-02-02 01:29:28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