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玉堂 战勇国 李春红
(吉林省安图县中 (朝)医院,安图136600)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 (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失眠在 《内经》中称为 “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认为失眠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病痛影响,使人不得安卧;二是气血阴阳失和,使人不能人睡。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不畅快,易醒,重者彻夜不眠,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目前西医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服用安眠药毒副作用大,且易复发,无法根治失眠。传统医学对失眠具有大量的文献记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治疗多从心肾相交论治,认为失眠都是 “火不归根”引起的。还有从肝脾论治,导致失眠症产生的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关,注重调理肝脾。笔者应用朝医太极针法,治疗少阴人体质失眠,重在调节大小脏腑的阴阳平衡。治疗患者51例,疗效明确,作如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 观察患者来自吉林省安图县中 (朝)医院,符合 《朝医学诊疗标准》中的失眠诊疗标准。其中男22例,女29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3岁,平均年龄 (36.43土11.34)岁,病程最短3.5个月,最长4年。平均病程 (1.45土2.6)年。
1.2 治疗方法 按照 《朝医学诊断标准》,辨象辨证论治原则,少阴人体质患者,选取主穴:神门 (双侧)(补法)、太白 (双侧)(补法)、足三里 (双侧)(补法)、三阴交 (双侧)(补法)、合谷 (双侧)(泻法)。配穴:不易入睡、易惊、易醒选印堂、四神聪;多梦、心悸、健忘,选百会、神庭。
手法:神门直刺0.3~0.5寸,合谷 (双侧)、足三里 (双侧)及三阴交直刺1.0~1.5寸,采用捻转补泻,补法为:拇指指面向前捻,以九数为一次;泻法为:拇指指面向后捻,以六数为一次,针感以酸麻胀为主。直刺进针为,各穴留针30分钟,15分钟行一次针,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根据病情连续治疗2~3疗程。
2.1 疗效标准 参照 《朝医学诊断标准》[1]制定。治愈:睡眠正常,伴症状消失;好转:睡眠时间延长,伴症状改善;未愈:症状未见改善。
2.2 临床疗效 51例患者中,治疗3个疗程,治疗失眠51例,痊愈32例,占63%;显效13例,占25%;有效3例,占6%;无效3例,占6%,总有效率为94%。临床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
2.3 典型病例 张某某,女性,朝族,41岁,安图县某小学教师,患失眠1年,食欲尚可,自诉多梦易惊、易醒,头晕,精神不振,健忘,四肢怕冷。查体:面容呈鹅蛋形,面色淡白,肌肤浮软,体型矮短臀大,舌质淡,苔薄白,边有齿痕,脉缓。经辨证辨象诊为 “少阴人失眠”。治疗采用太极针法,取穴:神门 (双侧)、三阴交(双侧)、太白 (双侧)、合谷 (双侧)。配穴:四神聪、百会、神庭。经治疗3个疗程后治愈,此后,随访至今无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2]即失眠,符合中医 “不寐”范畴,中医《灵枢·邪客》指出:“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行于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不瞑。”可见,阴阳失和是睡眠障碍的关键所在。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包括睡眠失调和异态睡眠。睡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现代中医研究有关睡眠障碍,于心主神明有关论,《东医寿世保元·脏腑论》中说 “心为一身之主宰,负隅背心,正向膻中,光明莹澈。耳目鼻口无所不察 ,肺脾肝肾无所不忖,颌臆脐腹无所不诚,头手腰足无所不敬。”,可见心是君主之官,统属四脏而高出于四脏。故取心经的肘关节以下的五腧穴,抑制大脏器五行属性。太极针法是以心高出于四脏为原理,取心经五输穴为主,鉴别四象人。朝医学 (四象医学),是依据人禀藏理,有四不同,将人分成四种体质,肺大而肝小者,名曰太阳人;肝大而肺小者,名曰太阴人:脾大而肾小者,名曰少阳人;肾大而脾小者,名曰少阴人。这四种人,由于体质不同,病理机制也不同,因此,同一种疾病,因体质不同而采用不同方法。应用相克原理和泻大补小理论:①根据五行相克原理补克我的一行的心经腧穴来抑制大脏器的五行属性。应用太极针法诊断四象属性时:少阴人一补神门。手法只采用捻转补泻手法;②泻大补小理论:泻大脏器原穴,补小脏器原穴。少阴人肾大脾小,所以泻肾补脾。但肾的功能是 “肾以出”,“肾气温而蓄”,所以不可泄,选肾之党与大肠之原穴合谷而泻。故少阴人泻合谷补太白。总之,根据少阴人脏局大小特点与原穴理论,有机地结合朝医泻大脏器补小脏器的原理,调节大小脏腑的阴阳平衡,以治疗疾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我朝医院长期以来治疗少阴人失眠,采用上述疗法,取得较好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1]金弘德,张文宣.中国朝医学全书[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11:65.
[2]中华医学精神病学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S].中华精神科杂志,2011,03: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