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辉,吴荣斌,李顺才
(1.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64)
面对全球日益加剧的科技竞争,组织科研机构和高校协同知识创新是实现知识的创新、应用与扩散,适应技术变化环境,促进科研机构发展和引领科技领域拓展的最佳策略。科研机构借助与高校的知识创新协同更新自己的能力,必须要随时随地吸收通过知识共享传输的知识,并不断的将内部既有的知识加以重新整合,以求创新知识,形成自身的核心能力,使科研机构能够在多变的环境中发展壮大。虽然近年来组织的合作知识创新已成为研究重点,然而以科研机构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利用外部合作的知识创新绩效的研究尚为空白。综合以上数点,我们的研究聚焦于科研机构与高校知识创新协同行为,探讨科研机构吸收能力、整合能力与知识共享下的知识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基于上述的研究背景考虑,本文从知识学习角度,探究科研机构在与高校知识共享时,其知识创新绩效的差异性来源。
科研机构与高校间的科研合作跨越了不同的组织界面,因此科研合作过程中信息与知识的共享,对于知识创新效率是重要的关键所在。Nonka and Takeuchi(1995)指出,知识共享是内隐性和外显性知识彼此之间互动的过程,不同知识互动的结果就产生了知识的创新[1]。科研机构借助与大学的科研合作,在知识共享的氛围中不断需求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的突破。这种突破正是基于将内外部科技资源与自身能力进行最佳配置,以及维持合作组织与外部环境相适应,进而不断地知识储备、创造、应用与传播。
从资源基础观出发,知识创新所需的科技资源可从内部产生,也可从外部获得,关键在于科研机构能否有效地整合所需的资源,这样就涉及两项知识学习能力:外部吸收能力和内部整合能力[2]。科研机构通过持续吸收高校的知识资源,可以增加知识存量,进而提高其创造新知识的潜力[3]。此外,科研机构为了提升企业利用外部资源的效率,必须在内部的资源整合方式上做出改变,以适应动态化发展的技术环境。所以,科研机构必须有良好的外部知识吸收能力和内部知识整合机制,才能扩展延伸其所须的资源能力,达成与高校的知识创新协同效应。
Cohen and Levinthal 提出组织吸收能力包括三方面内容:对组织外部新信息价值的认知识别能力、对有价值的组织外部新信息的理解与消化能力、应用有价值的组织外部新信息于商品化过程的能力[4]。这三种能力是依次递进的,对组织的要求越来越高。Zahra and George 认为吸收能力是组织借助获取、消化、转化及利用知识,产生动态的组织创新潜能,此四种能力构成了吸收能力,其中知识的识别、消化为潜在能力,知识的转换、运用为实现能力[5]。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外部知识的转换、运用时针对于内化后的知识的整合,不应包含于对外部知识吸收能力的范畴。因此,组织吸收能力,主要包含识别及获取能力。
组织内部整合能力是维持组织发展的内部动力所在。Zahra and George 提出的吸收能力构成中的转化、应用能力,实质上已是组织内部知识整合的范畴。Nonaka and Takeuchi 认为,组织知识的创造,是一螺旋的过程,其过程不断有内隐化、外显化、结合及社会化的知识转换活动,即四种知识转化模式[1]。这四种模式的交互运作,可使知识不断地整合与重组,进而与从中突现与创造出知识的良性循环过程[6],因此可以用这四种知识转化能力来衡量知识整合能力。
科研机构的吸收能力代表了其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通过强有力的识别和获取外部知识为其所用,不仅增加了其知识存量,而且新旧知识体系的融会更产生了技术机会,增大了科研机构知识创造的潜力,因此可以认为科研机构的外部知识吸收能力,是科研机构获得并善用组织外部知识进而使其具创新能力的一项关键影响因素[7]。Zahra 和George(2002)、Jansen(2005)等的研究也均指出吸收能力会对组织的创新绩效带来积极影响[5,8]。因此,根据以上文献,本文提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假设:
H1:科研机构外部知识吸收能力对其知识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在动态化发展的技术环境中,科研机构除了积极地持续吸收外部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知识存量转化到科技创新中去,或者应用于科研方法、设备的改善中去,而此种知识整合能力主要决定于科研机构能否有效收集信息并有效地在个人、群体、组织以及组织间进行知识的分享与扩散。知识整合的本质是内隐性与外显性知识的社会互动重新组合、不断拓展的过程,科研机构通过内化、外化、结合与社会化四种转化模式的交互运作,使其知识体系不断地整合重组,进而发生知识创造的螺旋式发展[1]。因此,根据以上推理,提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假设:
H2:科研机构知识整合能力对其知识创新具有显正向著影响。
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是参照相关文献的研究整合设计的。由于相关的文献探讨,研究对象多限于企业,对科研机构并不太适用,因此结合科研机构的特点对问题的提法及陈述方式做了适当调整,使问卷更加适用于分析科研组织状况。本问卷共分为吸收能力、整合能力、知识创新绩效三部分,使用Likert 5 级量表法进行测量。
知识吸收能力通过识别能力和获取能力测量,识别能力采用Cohen 和Levinthal 的测量方法[4],而获取能力则采用Zahra 和George(2002)的测量方法[5];知识整合过程包括内化(外显到内隐)、外化(内隐到外显)、结合(外显到外显)、社会化(内隐到内隐)四种模式,整合能力采用Becerra-Fernandez and Sabherwal(2001)的测量方法[6];科研机构借助与高校的科研合作达成的知识创新绩效,可从成果创新、过程创新、管理创新三方面衡量。因为众多研究对知识创新绩效的衡量多限于企业,测量项并不适合科研机构,因此本研究针对研究对象特点,整合了张振刚和陈蕾(2003)[9]、蒋日富等(2007)[10]学者的研究,设计了科研机构知识创新绩效的测量量表。量表参见表1(表1 为经过效度检验后的量表)。
本研究依托国家级软科学项目,以湖北、河南等省市的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研究院和研究所为主体调研对象,针对其与高校的科研合作如何提升知识创新绩效的问题展开调研。本研究问卷的发放对象为各科研院所的负责人。调研方式主要是问卷和访谈,一般通过邮寄或传真方式请科研院所的主要负责人填写问卷,并以各种形式催收,与个别成功合作典型进行深入访谈和集体座谈。共计发放240 份问卷,回收212 份,回收率达到88.33%,扣除无效问卷23 份后,共回收189 份,有效回收率达到78.75%。调研样本中合作模式以科研合作协议模式为主,共计162 家,占85.71%,实验室(所)共建模式27 家,仅占14.29%。
针对调研问卷,本研究运用信度与效度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与评价的计量研究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针对每个潜变量的测量量表进行信度及效度的检验。运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α 系数分析,结果显示知识识别能力、获取能力、内化能力、外化能力、结合能力、社会化能力、成果创新、过程创新及管理创新的信度值均大于0.7[11],符合标准;各潜变量的测量项均由理论分析及过去文献修订发展而来,故具有相当的内容效度;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测量变量的各测项进行检验,按照因子负荷大于0.6 的原则[11],精简测项。再对精简后的测量项进行因子分析,各测项的负荷均大于0.6,表明各测项的结构效度很高,见表1 所示。
首先,检验本研究中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假设,以理论模型对各潜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变量分析(模型1),如图1 所示。在路径分析之前,使用LIRSEL8.7 统计软件对模型做拟合度检验,拟合度指标如表2 所示。由表2 可知,模型1 的各项评价指标均达到要求,故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由图1 可知,科研机构的吸收能力和整合能力对其与大学的知识创新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43**,0.39**),即科研机构在与高校合作科研的状态下,科研机构的外部知识吸收能力和内部知识整合能力越高,其借助知识共享达成的知识创新协同效应越高,H1 和H2 均得到支持。
表2 模型1 评价结果
其次,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知识创新协同模式下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对知识创新的影响的差异性,按照协同模式类型做路径分析的汇总,检验科研合作协议模式和实验室(所)共建模式的模型拟合度,并深入分析两种模式下各变量相互关系的差异性。
(1)协同模式模型拟合度比较
科研合作协议模式和共建实验室(所)下的模型的拟合度指标如表3 所示。从整体上看,各种模式下的拟合度指标均达标准,显示模型的拟合度良好。其中模型1 用以分析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和知识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2 用以深入讨论这些变量的各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表3 不同协同模式下模型评价结果
(2)不同知识创新协同模式的模型路径比较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知识协同模式下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对知识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各测量变量间的关系,将各协同模式下的路径系数整理如表4 所示。
首先,比较两种模式下潜变量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及知识创新之间的关系差别。科研合作协议模式和共建实验室模式下吸收能力和整合能力是影响知识创新绩效的显著因素。在较为松散的合作下对科研机构识别、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而知识整合则需要内外部知识的交融、知识的转化,更适于在一个实体中进行,所以,合作协议模式下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力较强,共建实验室模式下知识整合能力的影响较强。
图2 合作协议模式下测量变量间路径关系(模型2)
图3 共建实验室模式下测量变量间路径关系(模型2)
其次,比较两种模式下科研机构的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及知识创新的各维度之间关系的差异性:
——吸收能力维度对知识创新维度的影响
吸收能力维度对成果创新的影响。由表3 可知,仅有科研合作协议模式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0.23*,0.37*)。原因在于共建实体状态下合作伙伴的实力一般相当,并且知识完全共享,知识可以轻易地得以吸收和获取,而协议模式下合作较为松散,在激烈的外部环境中合作方的相互学习尤为重要,因此科研合作协议模式下较为显著。
吸收能力维度对过程创新的影响。两种模式下知识识别能力对过程创新无显著的影响,原因可能是科研流程及方法更多地需要组织内部的指导而改进;知识获取能力对过程创新均有显著影响(路径系数:0.36* ,0.31*),而且合作协议模式较共建实验室模式下影响力更大,原因在于合作协议模式下获取伙伴知识,必须加强人员学习培训或具备完备的获取外部知识流程,才能提高自己的科研流程或方法,而共建实验室模式的伙伴知识获取容易,项目合作也不是急进式的,故伙伴知识的获取对过程创新的影响相对合作协议模式较弱。
表4 不同协同模式下各变量间路径系数
吸收能力维度对管理创新的影响。仅在合作协议模式下识别能力对管理创新有显著影响,原因在于通过项目合作识别并使用知识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故对人力资源发展及人才培养有更强的影响;获取能力对两种模式均有显著的影响(路径系数:0.39* ,0.32*),且前者的影响力更高,原因在于科研合作模式下通过科研投资及教育培训使得员工的知识获取能力提升,而共建实验室模式的知识充分共享,知识获取行为较为保守,故知识获取对管理创新的影响科研合作模式较共建实验室模式更强。
——知识整合能力维度对知识创新维度的影响
整合能力维度对成果创新的影响。整合能力中仅有知识结合能力对两个模式均有显著影响(路径系数:0.47**,0.42**),原因在于各种协同模式下跨组织的知识整合必须依赖网络或共建的数据库才能有效地将知识的内外部知识完全结合将组织内部知识完全结合,而且在知识交流整合方面,项目合作协议模式较共建实验室模式更依赖于网络及数据库,合作协议模式的影响更强;而内化能力仅在共建实验室模式下有显著影响(路径系数:0.37*),原因是在共建实体中,员工知识的网络嵌入性很强,知识的整合转化依赖于社会网络进行,故共建实体模式下知识内化能力对成果创新有积极作用。
知识整合能力维度对过程创新的影响。整合能力中仅有知识结合能力在两种模式下均有显著影响(路径系数:0.47**,0.36*),原因在于科研合作协议和共建实验室模式中科研方法的改善,设备使用效率的提高,必须依赖于完备的网络或数据库的构建,且前者对其的依赖性更强。
知识整合能力维度对管理创新的影响。仅在共建实验室模式下,知识的内化及社会化能力对管理创新有显著影响(路径系数:0.39 * ,0.45**),原因在于在共建实验室模式下,通过合作伙伴间密切的工作互动,知识在员工网络中储备及结合的量与质应有显著的提高,特别是对员工的知识体系完备化,人才梯队的合理化有积极地影响。
本文分析了知识共享下科研机构的知识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对其知识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对两种主要的知识创新协同模式下这些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明确了科研机构在与高校科研合作过程中的知识创新绩效的差异性来源。相关研究结论及启示如下:
(1)科研机构的知识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对知识创新绩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要使科研机构借助与高校的科研合作达到良好的知识创新绩效,就必须拥有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例如科研机构必须投入较高的教育训练经费,构建有利于知识流通的计算机网络及共享数据库,推动知识管理的组织制度(如多样化的工作激发研究人员创新),进而加强科研机构的知识吸收能力和整合能力,使科研机构能够借助与高校的科研合作,最大程度地激发知识创新的潜力。
(2)不同知识创新协同模式下,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科研合作协议模式下,吸收能力的影响较强,且对于外部知识吸收,识别、获取能力对知识创新均有影响,对于内部知识整合,则仅有结合能力对成果创新、过程创新有影响。因此,科研合作协议模式下科研机构通过培训提升吸收能力可带来良好的创新效果;通过构建完备的网络及知识库,提升技术成果和过程创新的效果。
分析结果也显示,在共建实验室模式下,对外部知识吸收、知识获取能力的影响更强,对过程创新及管理创新有显著影响;对于内部知识整合,内化、结合能力对成果及过程创新有影响,内化、社会化能力对管理创新有影响。因此,共建实验室模式应是专长领域相似,能力互补的强强联合,重视学术交流,共同构建开放式的合作与科学试验平台,以提升成果和过程创新效果;采取“依托与融合”的组织管理模式,在科研、人才培养,技术转让,奖金分配等方面保持一定的独立性,通过建设实验室内部的信息共享的知识网络,在实验室内部进行“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的流程,通过内部修炼,发展成长为一个“学习型组织”,以提高管理创新效果。
(3)研究还表明,共建实验室模式对知识创新有更为显著的影响,是更有效率的科研机构与高校知识创新协同模式。因此,科研机构和高校可以更多地通过联合共建实验室来发挥知识创新的协同效应,培养和凝聚人才队伍,形成领先的研究和创新平台。
[1]Nonaka,I.,and Takeuchi,H.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Samaddar,S.,and Kadiyala,S.S.An Analysi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source Sharing Decisions in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re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6,170(1):192-210.
[3]Soekijad,M.,and Andriessen,E.Conditions for Knowledge Sharing in Competitive Alliances [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3,21(5):578-587.
[4]Cohen,W.M.,and Levinthal,D.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128-152.
[5]Zahra,S.A.,and George,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185-203.
[6]Becerra-Fernandez I.,and Sabherwal,R.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1,18(1):23-56.
[7]Todorova,G.,and B.Durisin.Absorptive Capacity:Valuing a Concept Utilization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32(3):774-786.
[8]Jansen,J.J.,et al.Managing Potential and Realized Absorptive Capacity:How Do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Matter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48(6):999-1015.
[9]张振刚,陈蕾.知识型企业吸收能力的识别和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5):18-20.
[10]蒋日富等.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绩效影响要素研究——基于我国国立科研机构的调查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25(2):18-20.
[11]邱皓政,林碧芳.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